我们来说说革命导师的那些操作干货,技术细节

“斗争协会”告彼得堡工人和社会主义者

摘自《列宁选集》第一卷

彼得堡革命者正处在困难的时期。政府确实是动员了它的全部力量来镇压产生不久就显示了很大威力的工人运动。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监狱已有人满之患。乱抓知识分子,不管他们是男是女;逮捕工人,成批地把他们放逐。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消息,说警察政府疯狂地迫害它的敌人,愈来愈多的人遭到牺牲。政府决心不让俄国革命运动的新潮流发展壮大起来。检察长和宪兵们已经在夸耀,说他们把“斗争协会”摧毁了。

这种夸耀完全是谎话。尽管迫害重重,“斗争协会”还是屹然不动。我们非常满意地指出,大规模的逮捕已经发生了自己的作用,它已成为向工人和社会主义者知识分子进行鼓动的有力工具,一批革命者倒下去,另一批新的人又带着新的力量站到为俄国无产阶级和全体俄国人民而战的战士队伍里。斗争不可能没有牺牲。对于沙皇强盗的野蛮迫害,我们镇静地回答说:革命者牺牲了,–但革命必将胜利!

直到目前为止,加紧迫害只不过使“斗争协会”的某些活动暂时削弱,使代办员和鼓动员的人数暂时有所不足。现在正是感到这种暂时的不足,所以我们向一切觉悟的工人和一切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为革命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发出号召。“斗争协会”需要代办员。一切愿意从事任何一种革命活动,哪怕是极小范围内的活动的小组和个人,请把自己的愿望告诉同“斗争协会”有联系的人。(如果有的小组找不到这样的人,可以通过国外“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联合会”代为转达。这种情形可能很少。)需要做各种各样工作的人,革命者在革命活动中的分工愈严格,他们对秘密活动的方法和隐蔽的方式考虑得愈周密,他们愈是忘我地埋头于一种细小的、不显著的和局部性的工作,总的事业就愈可靠,宪兵和奸细就愈难发现革命者。政府预先就撒下了密探网,而且不仅对准真正的反政府分子的基地,连那些有可能的和有嫌疑的地方也不放过。政府豢养一批专事迫害革命者的奴仆,不断扩大和加强他们的活动,并且想出一些新办法,设置一批新的挑拨者,竭力用恫吓、伪造口供、假造签名和假文件等等手段来迫害被捕者。不加强和发展革命的纪律、组织和秘密活动,就不可能同政府进行斗争。而秘密活动首先就要求各个小组和个人实行专业分工,把统一联系工作交给“斗争协会”的为数很少的核心分子。革命工作的分工是十分繁杂的。需要有公开的鼓动员,他们善于向工人宣传,但是又不致因此受到法院的审判;他们要善于只说出甲的意思,使别的人说出乙和丙的意思。需要有散发书刊和传单的人。需要有工人小组的组织者。需要有散在各个工厂而能提供厂内各种情况的通讯员。需要有监视奸细和挑拨者的人。需要有设置秘密住所的人。需要有传递书刊、指示和进行各种联络的人。需要有筹集款项的人。需要在知识界和官吏中间有一批同工人、工厂生活和当局(警察、工厂视察机关等等)有接触的代办员。需要有同俄国和国外各城市进行联络的人。需要有能用各种方法翻印各种书刊的人。需要有保管书刊和其他物品的人,等等,等等。各个小组或个人担负的工作愈细小,就愈有可能深思熟虑地处理这些工作,保证工作不致失败,研究各种秘密工作的细节,采取各种办法麻痹宪兵的警惕性,使他们迷茫混乱,这样,工作的成功就愈有希望,警察和宪兵就愈难追踪革命者以及他们同组织的联系,革命政党就比较容易用他人来代替牺牲的代办员和党员,而不致使整个事业遭到损害。我们知道,实行这种分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其所以困难,是因为这要求每个人都要有极大的耐心,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要求把全副精力贡献给一种不显眼的、单调的工作,它要求和同志们断绝来往,要求革命者把全部生活服从枯燥和严格的规定。但是只有这样,俄国革命实际工作的领导者才有可能用多年的时间从事革命事业的全面准备工作,实现极其宏伟的事业。我们深信,社会民主党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决不逊于前辈的革命者。我们也知道,按照我们所提出的这种方式,许多献身革命工作的人都将经历一段非常艰苦的准备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斗争协会”要收集有关这些愿意效劳的个人或小组的必要材料,考验他们适于执行什么使命。不经过这种预先的考验,就不可能在现代的俄国展开革命活动。

为了把这种活动方式推荐给我们的新同志,我们才把我们在长年经验中得出的一点体会介绍出来。我们深信,采取这种方式就能使革命工作的胜利获得最大的保证。

斯大林曾对自己的前半生的革命生涯作过总结,他说:1898年,我当时是一个年轻人,第一次接受一个铁路工厂工人小组的工作。在这些同志中间,“我受到了第一次战斗的革命洗礼”,“成为革命事业中的一个学徒”;1907年-1909年,当时党派我到巴库去工作。在石油工人中间的三年革命工作,“把我锻炼成一个实际的战士和实际的地方工作领导者”。“在巴库,我受到了第二次战斗的革命洗礼”,“成为革命事业中的一个帮工”;1917年,我奉党的命令转到列宁格勒,在俄罗斯工人中间,在全世界无产者的伟大导师列宁同志身边,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大搏斗的风暴中,“我受到了第三次战斗的革命洗礼”,“在列宁的领导下,我成为革命事业中的一个师傅”,“伟大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一个领导者”。

钢筋工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很细小的,不过是用细细的铁丝把粗大的钢筋反复地捆扎在一起。

[ 本帖最后由 五渡赤水 于 2011-6-3 14:18 编辑 ]

在列宁出现以前,革命宣传只限于小范围的工人研究小组内。列宁改变办法,根据群众的日常经济要求,在群众中进行广泛的鼓动。列宁引用工人艰苦生活中的具体例证,指导、教育和组织工人阶级同专制制度进行斗争。由于列宁的提议,成立了一个中心领导小组,一切工作都以更有组织的方式进行。这个小组的成员分派在一定的地区。除列宁外,这个小组还有克尔日札诺夫斯基、马尔托夫、瓦涅也夫等。克尔日札诺夫斯基和列-克拉辛、格-克拉辛两弟兄一样,那时是工艺学院的学生。

死在流放中的瓦涅也夫是一个经过考验的真正革命家,他全心全意地献身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克拉辛两兄弟之一的列奥尼德,后来是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委员。他在1905年供给工人武器和组织秘密工作的技术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在苏维埃政府中,他担任过铁道人民委员、驻英大使、外贸人民委员。

工人巴布什金和舍尔古诺夫后来都是党的前卫战士。巴布什金在1905年革命时被沙皇枪杀。其他许多布尔什维克都是列宁在他进行革命工作的头几年训练和教育出来的。

列宁自己对这支力量也有着高度的评价:“在这个共同组织的建筑物的脚手架上,很快就会从我们的革命家中间涌现出和提拔出一些社会民主党的热里雅鲍夫,从我们的工人中间涌现出和选拔出一些俄国的倍倍尔,他们会率领已经动员起来的军队,唤起全体人去铲除俄国的耻辱和祸害。”这些代办员中著名的有:克尔日札诺夫斯基、李维诺夫、彼得罗夫斯基、瞿鲁巴、杜勃洛文斯基、巴布什金、巴乌曼、斯维尔德洛夫、斯大林、斯塔索娃、博勃罗夫斯卡娅、加里宁、邵武勉、皮亚特尼茨基、捷姆里雅契卡等,他们都是各地革命运动的参加者,后来也大都成为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骨干。下面我们从传播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些代办员们所扮演的多重的社会角色,并且借此也可以看出他们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革命者就是建筑工人,有木工,泥工,水电工,钢筋工等等,其中,架管工很重要,没有他们把脚手架搭起来,其他工人是不能顺利工作的。

[ 本帖最后由 五渡赤水 于 2011-6-3 22:49 编辑 ]

呵呵,感谢楼上的鼓励。下面说说能集中体现列宁操作思路的著作:

列宁论述报刊代办员的主要文献是《从何着手?》和《怎么办?》。列宁立足于通过报纸建立全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计划的实施,对建立代办员网的重大意义和代办员的历史使命作了阐述:

(一)依靠报纸建立全俄统一的社会民主工党,必须在报纸周围建立统一的党的地方代办员网。

(二)统一的党的地方代办员网应当成为党的组织骨干,为党培养和造就出最能干的宣传员、最有才干的组织者和最有才能的政治领袖。他们应当具有在任何转变关头和意外情况下都能始终不渝地工作的坚定性;具有在对敌斗争中能够避其锋芒、攻其不备的灵活性,能够密切注视政治事件,思考政治事件的意义及其对各个居民阶层的影响,拟定党对这些事件施加影响的适当措施;具有能够遍布全国各地的广泛性和实行严密而精细分工的多样性。

(三)代办员网必须保证正常地向报纸提供稿件和正常地发行报纸。代办员本身不仅应履行通讯员的职责,为报纸撰写稿件,而且尤其应当积极地组织周围的同志为报纸提供稿件;

(四)代办员必须同党的各地委员会、团体、小组保持密切联系,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随着代办员人数的增加和代办员网的扩大,列宁制定了《火星报》全俄组织计划,并于1902年1月,召开了代办员大会,成立了《火星报》全俄组织,成为聚集革命社会民主主义力量的实际中心,成为全俄统一的社会民主工党的基本核心。随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火星报》代办员网和《火星报》全俄组织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将自己所掌握的全部关系都交给了党。

期待更新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问:那么是不是报纸将取代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呢?列宁在给一位同志的信里是这样阐述的:

报纸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党在思想上的领导者,应当对理论上的道理、策略原则、一般组织思想和全党在某个时期的共同任务加以阐发。运动直接的实际领导者,只能是专门的中央组织(姑且称之为中央委员会吧),它亲自同所有的委员会保持联系,它包括了全体俄国社会民主党人中所有优秀的革命力量,并处理一切全党性事务,如分发书刊,印发传单,调配力量,指定某些人或某些组织管理专门机构,准备全俄游行示威和起义,等等。鉴于必须严守秘密和保持运动的继承性,我们党可以而且应当有两个领导中心:中央机关报和中央委员会。前者应担负思想上的领导工作,后者则应担负直接的实际的领导工作。这两个组织的行动统一,它们之间必不可少的团结一致,不仅应由统一的党纲来保证,而且应由两个组织的组成人员(两个组织即中央机关报和中央委员会的成员之间应当完全协调一致)以及它们经常举行定期联席会议来保证。只有这样,一方面,中央机关报才可以不受俄国宪兵的破坏,保证其一贯性和继承性;而另一方面,中央委员会才可以经常在所有重大问题上同中央机关报协调一致,并且可以相当自由地直接处理运动中的一切实际问题。

列宁架构了一种双重领导体系,即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委员会应当是一个,它的成员应当是完全自觉的、愿意完全献身于社会民主活动的社会民主党人。应当特别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工人成为完全自觉的职业革命家并且进入委员会。应当努力使那些在工人群众当中联系最多和“名声”最好的工人革命家参加委员会。既然委员会是单一的,而不是双重的,委员会成员本人是否认识很多工人,就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了领导工人中发生的一切事情,要什么地方都能去,要认识很多人,要有各种门路,等等,等等。因此,委员会中应当尽可能包括工人运动中工人出身的所有主要带头人。委员会应当领导地方运动的一切方面,管理党的全部地方机构、人力和物力。委员会怎样组成,这是各地社会民主党人的事情。不过也许应该指出,委员会必须根据多数(或者三分之二等等)委员的决定来补充委员,应当注意把自己联络的关系交到可靠的(革命态度上)安全的(政治意义上)地方,注意及早培养候补者。一旦我们有了中央机关报和中央委员会,新的委员会就应当在中央机关报和中央委员会的参与和同意下组成,委员尽量不要搞得太多(这些人的水平要比较高,对革命工作的专业要比较精通),但是也要有足够的人数,以便管理各方面的事务,保证进行充分的磋商,切实执行决议。如果委员人数相当多,经常集会有危险,那么可以从委员会中再选出一个人数极少(例如5人或者更少)的专门指挥小组,其中一定要有书记和最有实际指挥一切工作才干的人参加。特别重要的是这个指挥小组一定要有候补者,这样在一旦遭到破坏时工作才不致中断。指挥小组的活动及其成员等,都要由委员会的全体会议批准和决定。

没有革命的理论也没有革命的行动。

不错,其实也很值得右派学习,右右眼高手低,在行动能力上比左左们差得多.

列宁在同一位朋友的通信里互相交换了意见,对组织架构的细节做了描摹:

一位同志提出委员会的下属机构:(1)辩论会(“ 优秀的”革命家会议);(2)区小组及(3)每个区小组下设的宣传员小组;(4)工厂小组;(5)由该地区各工厂小组代表组成的“代表会”。

列宁完全同意他的意见:往后建立的所有的机构(除了您谈的以外,应当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机构)都应该隶属于委员会,必须成立区小组(指很大的城市)和工厂小组(无论何时何地)。

但是,在某些细节上列宁不完全同意

例如关于“辩论会”,列宁认为这样的机构完全不需要。“优秀的革命家”全都应当参加到委员会中去或者担任各项专门的工作(印刷,交通联络,巡回鼓动,组织身分证办理处、反特务和反奸细小组或军队工作小组等等)。“会议”既要在委员会中间召开,又要在每个区、每个工厂小组、宣传员小组、职业性(织工、机械工、制革工等)小组、大学生小组、写作小组等中间召开。有什么必要为召开会议设立专门机构呢?

广泛召开的会议才是紧密联系群众的会议机构。

有的同志提出是否可以直接给火星报投稿,列宁作了如下分析:

向《火星报》直接投稿完全合理。只是不应把“直接”二字理解为把到编辑部去的路线和编辑部的地址都告诉“所有愿意写稿的人”,而是说一定要把所有愿意写稿的人的信件转交(或转寄)给编辑部。编辑部的地址要使相当多的人知道,但并不是告诉所有愿意写稿的人,而只能让那些可靠的和擅长做秘密工作的革命者知道——比如,在一个区里不是把地址只告诉一个人,但也只是告诉几个人;还应当使所有参加工作的人和各种小组有权把自己的决定、愿望和要求既向委员会反映,也向中央机关报和中央委员会反映。如果我们能保证做到这一点,即使不成立“辩论会”这种不灵便、不保密的机构,同样也能做到让全体党的工作者进行充分的磋商。当然,还应当尽量举行人数尽可能多的各种活动家亲自参加的会议,不过这里的问题是要严守秘密。各种大会和会议在俄国只能作为例外偶尔召开,并且要极其谨慎,只许“优秀的革命家”参加,因为大会一般容易混进奸细,参加大会的人也容易受到特务跟踪。我想也许最好这么办:在可以召开大型的(比如说,30——100人)会议时(例如夏天在森林中或者在特意找到的秘密住宅里),让委员会派一两名“优秀的革命家”去,并且注意参加大会的人选,也就是说,比如邀请尽量多的工厂小组的可靠成员参加等等。但是这些会议不要固定化,不要列入章程,不要定期召开,不要让每个与会者都了解其他所有参加大会的人,即了解到他们全都是小组的“代表”等等。

列宁提出如下的原则。委员会应该注意召开有尽可能多的实际参加运动的人和一般工人出席的大型会议。开会的时间、地点、理由和人员都要由委员会确定并且负责秘密地安排。当然,这丝毫不限制工人们在郊游地和森林中举行不拘形式的会议等等。也许,章程里不提这一点更好一些。

总而言之,相比河蟹国内那些想成立这个党,那个党的人们而言,列宁始终认为“踏实做事,不要务虚名而遭实祸”。

这难道不令人深省吗?

好帖莫沉

为了组织的壮大和革命的最后胜利。

列宁对“区小组”,这一层次也非常重视。

区小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做好分发书刊的工作。区小组主要应该是委员会和工厂的中介人,甚至多半是传递人。区小组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做好秘密散发委员会的书刊的工作。 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因为如果保证区的专门的书刊投递员小组同该区所有的工厂、该区尽量多的工人住宅保持经常联系,这对于举行游行示威和组织起义有重大意义。迅速地做好书刊、传单和宣言等等的传递工作,以及使整个代办员网都习惯于这项工作,就等于给未来的游行示威或起义做好了一大半准备工作。等到群情激昂、发生罢工和骚动的时候再投递书刊,就为时已晚了。这种工作只有逐步进行,每月必定进行两三次,才能够养成习惯。

如果没有报纸,也可以而且应当分送传单,无论如何不要使这个散发书刊的机构无事可做。这个机构应当力求完善,做到一夜之间就能使圣彼得堡的所有工人都接到通知,也可以说,都动员起来。只要经常不断地把传单从一个中心传递到比较小的中介人小组,再由中介人小组分给书刊投递员,这项任务就决不是什么空想。区小组除了作为纯粹中介人和传递人以外,它的管辖范围不应该扩大到其他职能方面去,或者确切些说,在扩大时应该特别小心谨慎,否则只会对工作的秘密性和严整性有害处。区小组当然也可以开会讨论党的一切问题,但是地方运动的一切共同问题只应由委员会来决定。只有传递和散工作的技术问题才允许区小组独自处理。区小组的成员应当由委员会确定,就是说,委员会指定一两名委员(或者甚至不是委员的人)作为某某区的代表,委托这些代表去建立区小组。区小组的全体成员也要由委员会批准。区小组是委员会的一个分部,只是代行委员会的职权。

[ 本帖最后由 精读班 于 2011-6-9 14:00 编辑 ]

精华帖,怎样索取一份革命导师的干货指南?请赐教

站内信互换QQ

收发站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