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冬子同志几年前作的一篇批判托派的文章:
致FD网友:对托派的认识——关于革命、不断革命
FD网友:
来信收到。
我想要的是我给你的那封关于谈论“托派”的信。看来是找不到了,那就不妨再写一遍啰。
那封信里主要谈了两点:
A、对早先我给你的另一封信中的一句话做了修改,也就是下边这段话(修改处用颜色标示):
其实,普遍性都是寓于特殊性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有纯粹的“社会主义”或纯粹的“资本主义”吗?
美英法日德,韩国意大利等等,各具特色。大前提,是一致的。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也是各具特色。大前提,也是一致的。问题在于,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资本主义,较之不打招牌的,欺骗性、迷惑性更大罢了。
另:早先这一封信中关于恩格斯的语录,我闹了个笑话——我提交给你的恩格斯那段话,是从网友编辑的语录里摘引的,当时未对照恩格斯原文。其实,恩格斯所谓“把革命的发生归咎于少数煽动者的恶意那种迷信的时代,是早已过去了”这句话,就在我提交给你的那段话的前边(网友摘引时不知何故未引这句话),而我给你写信时似乎昏了头,竟然视而不见,反而到恩格斯其它的文章里去找,当然找不到这句话了!哈哈!浪费不少时间。
兹将这段话再摘引于后,请明鉴:
把革命的发生归咎于少数煽动者的恶意那种迷信的时代,是早已过去了。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社会要求,而腐朽的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这种要求也许还未被人强烈地、普遍地感觉到,因此还不能保证立即获得成功;但是,任何人企图用暴力来压制这种要求,那只能使它越来越强烈,直到它把自己的枷锁打碎。所以,如果我们被打败了,那么我们除了从头干起之外再无别的办法。值得庆幸的是,在运动的第一幕闭幕之后和第二幕开幕之前,有一次大约很短暂的休息,使我们有时间来做一件很紧要的工作:研究这次革命必然爆发而又必然失败的原因。这些原因不应该从一些领袖的偶然的动机、优点、缺点、错误或变节中寻找,而应该从每个经历了动荡的国家的总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条件中寻找。1848年2月和3月突然爆发的运动,不是个别人活动的结果,而是民族的要求和需要的自发的不可遏止的表现,每个国家的各个阶级对这种要求和需要的认识程度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已清楚地感觉到,——这已经是一件公认的事实。但当你问到反革命成功的原因时,你却到处听到一种现成的回答:因为这个先生或那个公民“出卖了”人民。从具体情况来看,这种回答也许正确,也许错误,但在任何情况下,它都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甚至不能说明,“人民”怎么会让别人出卖自己。而且,如果一个政党的全部本钱只是知道某某公民不可靠这一件事,那么它的前途就太可悲了。
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 革命前夕的德国]》(一八五一年八月~一八五二年九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第五~六页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B、摘录了毛主席、马克思关于“不断革命”的若干论断,就马列毛的“不断革命”论与托派所谓“不断革命”论之间的本质区别谈一些浅见。
你介绍的那个托派网站,我浏览了一下。那个HC,大约两三年前,在maoflag.net上很活跃,当时还是个青年学生吧,后来见的就少了,不知现在怎样。对其印象:很浮躁,或曰很狂躁。倒也符合托派特征。
下边就还是再谈一下关于托派的话题吧:
关于托派,所知不多,大概有这么几点吧(不一定准确):
1、反斯大林、反毛泽东、好像也反朝鲜;
2、反官僚、反官僚特权、反官僚特权、反官僚“体制”;指斯、毛体制为“官僚”体制;
3、鼓吹“不断革命”;
4、鼓吹“工人运动”、“工人民主”;
…
可能还有其它。简评一下:
简评1、托派的“不断革命”不同于马列毛的“不断革命”——马列毛的“不断革命”是承认“分阶段”的“不断革命”、“继续革命”论,是承认革命道路“曲折前进”、“螺旋上升”的“不断革命”、“继续革命”论,马列毛是反对“一次革命”论的,也就是说,革命不可能是直线前进的,毛曾说过这样的意思:指望“一次革命”即可胜利,是没有的、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是承认革命可能出现反复的;而从托派的“不断革命”论来看、从其对斯大林、对毛泽东的恶毒攻击来看,他们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一样,都彻底否定列宁逝世以后国际共运的伟大的、弥足珍贵的革命实践 !
列宁逝世后,托派曾经以马列的立场哪怕多少肯定过斯大林、毛泽东领导下的革命运动的成功经验吗?
我所知道的,没有。
难道说,斯大林、毛泽东就没有成功的革命经验值得后来的马列主义者汲取吗?托派对斯毛的批评(批判),是革命 同志 内部之间的善意批评(批判)吗?实际上,托派对斯毛的批判(实际是攻击、否定),至少在客观上,与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立场完全一致————都是彻底否定!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真正的马列主义者、真正的革命者在为共产主义流血奋战时,托派总是貌似极端激烈的、高高在上地、疾言厉色地指手画脚、横加指责;为什么当真正的马列主义者、真正的革命者在遭遇革命低潮、白色恐怖时,托派总是貌似极端激烈的、与帝修反似乎高度一致的对暂时失败的革命者痛加讨伐。
时至今日,世人但凡了解一点马列的思想,都无法否认这样的事实:
尽管斯大林、毛泽东逝世后他们各自的国家都出现了革命的反复,但斯大林、毛泽东毕竟曾经领导千百万革命的人民群众取得过革命的伟大胜利,曾经建立过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过的崭新社会——斯大林、毛泽东逝世迄今,帝修反对他们、对他们那个时代的恶毒攻击足以做出了无可辩驳的反证!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历史上大喊大叫的托洛茨基及其喽罗们尽管曾那样的“激烈”“张扬”,但其却从未领导过一次成功的革命,从未建立过哪怕一天、甚或一月的(全国性质的、国家意义上的)革命政权,从未推翻过一个旧社会!历史上,托派曾经作为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走狗,应该是有确证的。
鲁迅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可作参考。
当然,今天这个时代,毛逝世迄今31年的时代,资产阶级、帝修反思想作为时代的统治思想已有31年的时代,毛泽东、鲁迅的形象、思想被肆意歪曲恶意攻击的时代,连周HY、孔DM都要为资产阶级、帝修反折腰、张目的时代,鲁迅《答托洛茨基派的信》这篇文章在网络上的《鲁迅全集》里已难找到了。百度搜索出来的是遍地的“此信非鲁迅所作”、“鲁迅支持托派”…以及为陈独秀“正名”之类的“考证真相”的“文章”!
简评2、关于托派的“反官僚”:
毛泽东反官僚、反官僚主义、反官僚主义者“阶级”,这是无可辩驳的史实;而托派也反官僚、反官僚特权、反“'官僚’阶层”、反“'官僚’专制”、反“'官僚’体制”。我的理解,托派实际上更侧重的是反“‘官僚’专制”、反“‘官僚’体制”,托派指毛时代的“体制”是“官僚专制”、“官僚体制”,这一点是和帝修反、资产阶级对毛时代的指控是惊人的高度一致的。
毛泽东反官僚,是和反“走资派”一体的,都是“阶级斗争”的实体内容,是要人民群众起来打倒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这些 无产阶级专政 前提下的 资产阶级的 代表人物,砸碎旧的国家机器,巩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 无产阶级专政 ;
而托派的反“官僚专制”、“官僚体制”,则是将以毛泽东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作为“官僚体制”的“首恶”,将 “以毛泽东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派” 与 “毛泽东的革命对象————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 混同在一起 一同否定的。
这样做可以达到怎样的目的?
其一,将“以毛泽东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派” 与 “毛泽东的革命对象————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 鱼龙混杂起来,等同起来,将后毛时代披着共产党外衣的“私产党”造成的罪恶也归咎到 毛泽东、共产党 的头上,将历史上、现实中“真官僚”的所有罪恶都归咎到“反官僚”的毛泽东头上,归咎到“反官僚”的毛泽东“时代”的那个“体制”上去!
这样的效果,帝国主义是满意的————毛泽东是帝的最危险的敌人,虽然这个心腹大患在毛逝世后被帝的走狗——毛时代的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暂时“打倒”了,虽然“打倒”毛泽东的那些家伙已投降了帝国主义,但他们毕竟与帝国主义之间也有狗咬狗,现实利益上,那些昔日的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及其徒子徒孙仍是要与帝国主义讨价还价的,也是帝国主义的现实威胁,现实对手,现实敌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 指 披着共产党外衣的“私产党” 为 “毛泽东的‘官僚专制’”,进行打压,逼迫其不得不丢掉“共产党”的外衣,成为名实相符的“特色资本主义国家”,使其进一步俯首帖耳的听命于帝国主义的“全球化”战略,使其更加卖命的替帝国主义主子来奴役东方数以十亿计的无产阶级,为跨国垄断资本实现利益最大化效劳。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可以向世人、特别是向十数亿中国人强烈灌输“共产党==‘官僚腐败’==‘官僚专制’==‘斯大林毛泽东式官僚 体制 ’”这个“公式”!————于是,历史上, 毛泽东的共产党 与 披着共产党外衣的“私产党”之间曾经的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历史被掩盖了!
帝国主义怎可能向世人公开宣示 毛泽东的共产党 与 披着共产党外衣的“私产党” 之间你死我活的敌我关系呢?
帝国主义怎可能公开宣传 披着共产党外衣的“私产党” 的危机四伏是因为这帮叛徒汉奸推行的“反毛反共亲帝走资”的倒退复辟的反动路线造成的呢?帝国主义怎可能在世界舆论、在十数亿中国人民面前公开揭穿那帮自己的仆从走狗 反毛反共 的阶级本质、对内镇压对外投降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真相呢?反官僚的托派们,为什么不用毛泽东“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理论观点去 揭穿那帮共产主义的叛徒们 反毛反共 的阶级本质、对内镇压对外投降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真相呢?
以披着共产党外衣的“私产党”的“官僚腐败”、“官僚专制”、“官僚 体制”来败坏斯大林、毛泽东、彻底搞臭“共产党”,而且还能搞乱披着共产党外衣的“私产党”的地盘,乱中取利,帝国主义最开心!
恶毒攻击毛泽东的托派们的论调符合帝国主义的对华战略。
其二,托派指毛泽东时代为“官僚专制 ”、特别是“官僚体制 ”,这一点,就是毛逝世后清算毛泽东的那些共产党的叛徒们也不敢公开承认的,否则,其现实的“私产党”政权的合法性就没有了,他们的做法形式上与托派不同,是指毛泽东时代毛搞了“一言堂”、“家长制”、“封建专制”,而他们这些当年的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则是“民主集中制”的“合法代表”。
这样的话,在指毛泽东(实际是指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毛泽东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为“官僚 专制 ”、“官僚 体制 ”这一关键点上,托派与披着共产党外衣的“私产党”达成了默契的配合、高度的一致,不过一个是明火执仗、一个是“强烈暗示”罢了。
共同的目的————攻击毛时代实行四大、砸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 党的 领导核心、建立各级革命委员会等各个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生事物为“官僚专制”、为“官僚体制”;攻击毛时代党的“一元化”领导(实质是共产党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高度集中)为“官僚专制”、为“官僚体制”!实质就是反共、反真正的共产党!反革命!反无产阶级革命!反社会主义革命!反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反革资产阶级的命!
托派将毕生致力于反官僚、反官僚主义、反官僚特权、“反官僚主义者阶级”的毛泽东诬为“官僚体制”的“总官僚”,实在是太可笑了!
但却能迷惑不少的群众,搅乱人们的思想!
其三,托派以“反官僚”面目出现,却对同样坚决反官僚的毛泽东的有关“走资派”的理论观点少有提及。也能理解,一旦反官僚的托派们也持毛泽东有关“走资派”的理论观点 上得阵来,其反斯、反毛、反共,为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奔走效劳的罪恶目的就难以达到了!
综上,托派之鼓吹“工人运动”、“工人民主”,不过是为帝国主义效劳罢了,目的是扰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方向,是为了从无产阶级手中抢夺掌控工人运动的领导权、在“将乱未乱”之际为使帝国主义在可能到来的“大乱”中达到乱中取利的目的提前在自发的工人运动中打前站。
简评3、托派理论是否与毛主席思想“接近”的问题。
表面来看,托派理论似乎与毛主席思想有“接近”之处————譬如“反官僚”、“不断革命”等,前边都谈到了。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可能不易分辨二者的本质区别,更认不清二者之间的敌对关系,弄得不好,就会上托派的当。
而对于另一种人来说,则更有意用“托派===毛泽东”的舆论来误导群众。我的观察,这种人,就是货真价实的“官僚”,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毛时代毛曾予以重点打击的“官僚主义者阶级”以及现实中的已经被“私产党”排斥边缘化了的那些曾经的“官僚主义者阶级”的徒子徒孙们。
想当年,图谋暗杀毛泽东的林彪就曾指毛为“托派”(好像林的571纪要中就有类似的话)。
林彪事件仅仅与林氏夫妻、父子、黄吴邱李及其喽罗关联么?
不那么简单。依我看,林案涉及人员仅仅是冰山一角罢了。林的思想可能是当时党内高层、特别是“功臣”群体中思想动向的一个集中反映。这个“功臣”群体是林彪反党集团 社会基础 的 重要中坚 ————附庸于走资派的那个庞大的“官僚主义者阶级”。
我的理解,毛主席定义的“官僚主义者阶级”、“走资派”,二者之间有区别、有联系,但并不能简单的划等号。
毛关于走资派的定义: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 资产阶级 在哪里,就在 共产党 内 , 党内 走 资本主义道路 的 当权 派。走资派还在走。
毛关于官僚主义者阶级的定义:
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
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已经变成或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
这些人是斗争对象,革命对象,…最后必然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
二者的共同点:都经历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反对继续革命,都维护特权等级等资产阶级法权、反对砸碎旧的国家机器,都是“尊孔反法”的保守派,都不是群众史者,都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群众运动、反对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都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中的新生事物,本质都是 资产阶级 ,在未“上台”之前,都是修正主义者,一旦“上台”,就都演变为“官僚资产阶级”。
二者的区别:
1、“走资本主义 道路 的 当权 派 ”与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 领导人 ”不能直接划等号;
2、作为“资产阶级”的“走资派” 与作为“已经 变成或 正在 变成吸工人血的 资产阶级 分子”的“官僚主义者阶级”之间也不能直接划等号。如何区分二者关系,我不知毛主席可曾有过详细论述。
我的理解是:毛时代,“官僚主义者阶级”始终未能像刘邓“走资派”那样在党务政务体系里独掌大权、形成上挂下联的庞大的路线组织并大肆推行有纲领的复辟资本主义的措施行动,从未挑过“头”,始终是附庸于“走资派”的。从历史、阶级、思想根源上看,“走资派”更多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投机革命的实用主义的资产阶级分子,本身就是资产阶级,投机革命的实质是个人奋斗、入股分红,一旦掌握权力就要走“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的实质的复辟资本主义道路,他们实际连孙中山“节制资本”、“扶助农工”的主张都要抛弃,甘当卖国贼。
邓上台后的历史已足以证明,走资派是要连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要颠覆的的。历史走向必然是以 国家资本主义 为过渡走向彻底卖国的自由资本主义。
邓早年就信奉所谓“实业救国”,掌权后的刘邓都鼓吹“分田单干”、“四大自由”、物质刺激、利润挂帅、“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等等。
毛时代,走资派有明确的走资纲领。
而“官僚主义者阶级”更多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后以功臣自居、腐化蜕变的 新生的资产阶级 分子 。可以引用毛主席的一些话来与其对照:是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世界观没有改造或者没有改造好”的“老干部”,“这些人贪天之功为己功,把自己当成党的化身。他们说什么,就叫党的领导,相信党就要相信他个人。他们提倡不讲原则,提出无条件服从。不是服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而是无条件服从直接上级。”
他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赞成反帝、反封的,但他们是信奉“打江山者坐江山”的英雄史观者,他们要霸占革命成果,还要封妻荫子,他们高踞人民之上,要替人民“包办一切”,要人民俯首听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他们要维护特权等级,反对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要做“红色贵族”,要“垄断革命”。文革中他们支持喊出“高干子弟要掌权”的口号。
他们是无产阶级的同路人、继续革命、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抗拒者、自命血统纯正的“英雄史观者”,是修正主义者,其中思想更右的(更倾向于“走资派”的),则属于见风使舵的老牌机会主义者、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变色龙。他们更倾向于贵族世袭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方向——他们自封的社会主义——命令式的社会主义。
毛时代,“官僚主义者阶级”没有明确的走资纲领。这个阶级及其遗老遗少,并不赞同甚至坚决反对“国有制”的“私有化”,在“私产党”主导的由 国家资本主义 向彻底卖国的自由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自起始阶段就反应激烈的重又打起毛的旗帜——实际是毛文革前的思想旗帜(文革中这个阶级就曾公开叫喊“拥护1960年以前的毛泽东思想”的口号)。“官僚主义者阶级”及其遗老遗少对否定文革是同意的,但对颠覆1956年以前的历史则是坚决反对的。
这一点,是所谓的“官僚主义者阶级”与所谓的“走资派”之间明显的区别。之所以罗嗦这些,是为了说明为什么林彪会诬毛为“托派”——假设林彪政变成功,林还会举“社会主义”这面旗的,还要维护官僚特权等级、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尽管最终也难免走向林记“社会主义”的垮台)。
假设林上台,其可能会倒向苏修,而不会搞邓氏的连“节制资本”都要抛弃的“招商引资”、“改革开放”的。
满脑子英雄史观的官僚主义者阶级当然要维护等级特权,必定要反对继续革命,因而对毛的路线必然会走向反叛,而为了维护其正统性、合法性,就必须将“托派”的罪名扣在毛的头上!
归根到底,毛的理论与托派本质是敌对关系。
但一些势力、一些阶级往往要利用表面的、或字面上的“接近”、“相似”之处“为了打鬼、借助钟馗”。
林彪诬毛为托派,是借“托派”的罪名打击无产阶级革命派,用毛的话说,“要打倒无产阶级”;而今日,那些曾经的官僚主义者阶级们的遗老遗少们为了挽住“私产党”的那块遮羞布进而实现旧梦重温,也借“托派”的罪名打击21世纪的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无产阶级革命派。
当然了,不排除今日的小托们偶尔也要拿毛泽东来装点一下门面——小托们也十分清楚,在当代中国,举马列旗而绕过毛泽东是难有号召力的。而他们的目的也不过是借用他们歪曲篡改过的毛思想来兜售他们反毛反共反革命的黑货罢了!谈了这么多,我想还是直观参照一下毛主席论及托派的文章、参照一下导师有关“革命”、“不断革命”的论述,可能更有助于厘清认识:
a、毛泽东: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中国革命的现时阶段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是十分明显的。只有反革命的托洛茨基分子(33),才瞎说中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再要革命就只是社会主义的革命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这次革命没有完成,而是失败了。一九二七年至现在,我们领导的土地革命,也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因为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并不是反资本主义。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中的革命还是如此。
革命的动力,基本上依然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现在则可能增加一个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的转变,那是将来的事。在将来,民主主义的革命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何时转变,应以是否具备了转变的条件为标准,时间会要相当地长。不到具备了政治上经济上一切应有的条件之时,不到转变对于全国最大多数人民有利而不是不利之时,不应当轻易谈转变。怀疑这一点而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去转变,如像过去某些同志所谓民主革命在重要省份开始胜利之日,就是革命开始转变之时,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们看不见中国是一个何等样的政治经济情况的国家,他们不知道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完成民主革命,较之俄国要困难得多,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b、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五八年一月二十八日)
我主张不断革命论,你们不要以为是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革命就要趁热打铁,一个革命接着一个革命,革命要不断前进,中间不使冷场。湖南人常说:“草鞋无样,边打边像”。托洛茨基主张民主革命未完成就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我们不是这样。如一九四九年解放,接着搞土改,土改刚结束,就搞互助组,接着又搞初级社,然后又搞高级社。七年来就合作化了,生产关系改变了。随着就搞整风,趁热,整风以后,就搞技术革命。像波兰、南斯拉夫建立民主主义秩序,搞七、八年,出了富农。可以不建立新民主主义秩序,还要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还要有。民革有人说,民革的右派占百分之十二,十个指头有八个半是好的,当然不会有半个。十个人有一个是右派,那么还有九个不是右派,并且就是右派,也是批评从严,处理从宽。
c、《红旗》杂志1976年第3期池恒 的文章
(按:我以为这段关于“革命阶段”、“不断革命”、“继续革命”的话代表了毛主席的理论观点)
“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对象、任务都有本质区别的两个革命阶段。前者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它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所以它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任务,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统治,把革命引向社会主义。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不仅存在于社会上,而且反映到党内。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革命。革命的锋芒主要是指向资产阶级,指向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它的任务是要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并在长期的阶级斗争中逐步造成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又不能产生的条件,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20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还远远没有完结,还在继续深入发展。革命转变了,向前发展了,要求人们的思想也要随着革命的转变而转变,随着革命的发展而发展。如果思想还停止在旧阶段,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立场和世界观来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革命,那就会代表资产阶级,就会成为走资派,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 ”
d、马克思和恩格斯
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
马恩选集一卷 94版 …
德国的这个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力量很大。它不但包括居住在城市里的绝大多数市民、小工业品商贩和手工业师傅;跟着它走的还有农民以及尚未得到独立的城市无产阶级支持的农村无产阶级。
革命的工人政党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关系是: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一起去反对工人政党所要推翻的派别;而在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企图为自己而巩固本身地位的一切场合,工人政党都对他们采取反对的态度。
民主派小资产者根本不愿为革命无产者的利益而变革整个社会,他们要求改变社会状况,是想使现存社会尽可能让他们感到日子好过而舒服。因此,他们首先要求限制官僚制度以缩减国家开支,让主要税负由大土地占有者和大资产者承担。其次,他们要求消除大资本对小资本的压迫,设立国家信用机构,颁布取缔高利贷的法令,这样他们和农民就可以不从资本家那里,而从国家那里以优惠条件得到贷款;然后,他们再力求彻底铲除封建制度,在农村中建立资产阶级的财产关系。为实现这一切,他们需要有一种能使他们及其同盟者农民占多数的民主的——不论是立宪的或共和的——政体,并且需要有一种能把乡镇财产的直接监督权以及目前由官僚行使的许多职能转归他们掌握的民主的乡镇制度。
其次,他们认为,必须一方面用限制继承权的办法,另一方面◎第367页◎用尽量把各种事业转由国家经营的办法,阻挡资本的统治及其迅速的增长。至于工人,那么首先毫无疑问的是,他们还应当照旧做雇佣工人,不过这班民主派小资产者想让工人的工资多一点,生活有保障一点;他们希望通过国家部分地解决就业问题,并通过各种慈善救济的措施来达到这点,——总之,他们希望用多少是经过掩饰的施舍来笼络工人,用暂时使工人生活大体过得去的方法来摧毁工人的革命力量。这里概述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各种要求,并不是他们当中的一切派别都在坚持,而只有其中的极少数人才把所有这些要求当作既定的目标。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中个别人物和派别走得越远,这些要求中被他们当作本身要求去争取的也越多,而那些把上述种种要求视为自己纲领的少数人,也许会以为这就是对革命所能寄予的最大希望。
但是这些要求无论如何也不能使无产阶级的党感到满足。民主派小资产者只不过希望实现了上述要求便赶快结束革命,而我们的利益和我们的任务却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全都消灭,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直到无产者的联合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而且在世界一切举足轻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的无产者之间的竞争停止,至少是发展到使那些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了无产者手中。对我们说来,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对立,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
…但是,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最终胜利,首先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努力:他们应该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尽快采取自己独立政党的立场,一时一刻也不能因为听信民主派小资产者的花言巧语而动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组织的信念。他们的战斗口号应该是:不断革命。 1850年3月于伦敦
e、 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1847年
只有在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情况下,社会进化将不再是政治革命。而在这以前,在每一次社会全盘改造的前夜,社会科学的结论总是:
“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问题的提法必然如此”。(乔治.桑)
f、《柏林〈国民报〉致初选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一卷P328,1994年版删除了此文)————马克思 1849年
一个最巨大的历史变革的开始,只不过是一场最渺小的玩弄所谓改革的骗局的终结,——在旧普鲁士,人们对革命的看法就是如此。
久不通信,这次写得太长了。
丢了上次的那封信,再写拉杂了许多,颇费劲。整理了思想,也算收获。感觉即将到来的必将是一个大动荡、大分化、 大改组的时代。
环顾周边,正是万马齐喑、风雨如晦。这年代,电脑总中病毒,难以发出声音,有时呼吸都觉困难。
很想将这封谈“托派”的信整理下,提交给网友讨论讨论。太晚了,以后还是要写点短的好些。
不当之处,请指正。
就此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