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孤立到一般 特色理论的哲学根基

特色理论对马列毛的歪曲是从孤立开始的。首先,把讨论的主体与它的历史和生存环境割裂开来,使它变成毫无联系的孤立事件。在此基础上,创造一个有利于本阶级的结论。然后,将这个结论鼓吹成普遍真理,并在具体事务中按照最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原则随意套用。这种由孤立到一般的手法就是河蟹特色理论的精髓。

例如:把“发展”从方向、内容和历史环境中剥离出来,创造出“发展就是硬道理”的结论,通过河蟹媒体将其鼓吹成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然后把它套用在砸三铁,破坏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上。于是乎,几千万下岗工人只好被“发展”成受资本剥削的雇佣工人。又如:某一家族把自己的发展当成硬道理,罔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贪天功为己有疯狂破坏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这种行为同样符合河蟹的特色理论——发展就是硬道理。再如“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里的老鼠也是“孤立”出来的一个主体,任何老鼠都符合这个主体。比如:大鼠,小鼠,受伤的鼠,活鼠及死鼠等等。于是,某些官员为了证明自己是好猫,来了一次“大义灭亲”似的作秀,把一些已经被判刑的贪官评选为“十差”。虽然抓的是死老鼠,但是死老鼠也是老鼠,所以这些抓死老鼠的官也是“好猫”。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三十年的“发展”,你恐怕很难不得出猫从来就没有搞赢过老鼠。否则,你怎么解释猫越神勇,老鼠越多的社会现实呢?

[ 本帖最后由 野鸥 于 2009-2-19 12:0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