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弱势的成因

浅析弱势的成因

金煊

今天工农老百姓身受新三座三山的压迫,成为弱势群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稍有头脑的工农群众都知道,剥削压迫工农平民百姓的主要是官僚特权阶级,平民百姓深受新三座大山压迫苦不堪言,官民矛盾尤如烈焰引起全国上下的关注,然而极左派朋友们几乎是熟视无睹讳莫如深,一致地认为工农的苦难来自资本主义的复辟.解决两极分化的办法是立即回到改革之前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去.对工农争取其民主权利以维护自身权益和长远利益的斗争断加否定,有的害怕什么工农中出现歹徒,民主会乱,党内民主会分裂,不一而足.引起工农的愤懑和远离.
要问新三座大山来自何方? 只要我们客观地分析一下,弱势形成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工农的弱势正源于不民主,而劳资之间的矛盾是可调和的,只要实现民主制度,工人就足以对资本家取得优势或平等关系.如果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再退回到改革开放之前单一的公有制时代,工农将又重返在政治上压制,而在经济上又贫困的生活,这是中国老百姓(尤其是经历过上山下乡煎熬的老知青)不能答应的。
当初在私有化改制的时候,不少有识之士就指出,建国来前28年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不民主,企业由主管部门单一管理,未由立法部门制定企事业的宗旨功能方向和聘用领导者,政协新闻部门和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事业单位缺少监督功能,用人不公现象非常突出。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顽症,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渠道在于政治体制的改革。然而,在不民主的政治体制大环境下,当时最高决策层根本就没有发动群众进行民主讨论民主决策,却由少数精英提供思路,断定效益低的根本原因是公有制,并由少数领导拍板就决定企事业单位的改革路线和方针。在具体改制过程中,也不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或者形式上召开民主座谈会最后由少数领导集中决定。在改制过程中,无论在知识界还是在基层都提出来过改革中的问题和反对意见,人们要求立即停止改制并进行总结。可是,有关方面仍然是一意孤行,继续坚持改制,并对上访群众维权的民主要求加以拒绝,限制或取缔一切游行罢工活动,(现在不少地方在强行迁折过程中,对房主居然发展到大打出手)。
简单地回忆下改制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决策参政议政不民主,才有中小企业几乎全面改制的推行,如果有公民的制衡力量,极左派朋友们所说的官僚资本主义决不会轻易变成现实。
正是由于工人没有自己的工会,不能合法结社在一盘散沙状态下失去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我们多少工人几十年的工龄说没有就没有了。在不民主的体制下,工农下层群众的利益得不到保证,维权之路十分艰难。我们的利益受到侵害,或者受到不公正的遭遇,或者权益得不到保证时,我们单枪匹马根本争不过强权。党妈妈、政府父母官和工会都不会出来帮助,若是找几个人一起到政府或党妈妈那里去反映要求得到帮助,不民主体制说我们是非法聚会、搞小组织,干扰行政公务。把我们受欺负受压迫的老百姓,说成是歹徒刁民。周围的人都知道我们受了委曲,就是没有人敢出来说一句公道话。若是反映到报社请新闻出来主持公道,新闻也不敢报道,说是负面消息影响形象。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有打碎了牙齿往下吞。我这里所举的事例是发生在改制之中,而非私有制出现之后。即这些弱势的形成并不是出现私有制之后,而恰恰出现在私有制出现之前或改制过程中。是官僚特权阶级而非是资产阶级带给我们的不幸。现在我们工农都知道,如果当初有党内民主,官僚资本主义又怎么能得逞?如果当初有多党制,现在也不会说改制就把公有制改成私营?如果三权分立,那么强权也不敢明火执仗地欺压老百姓。如果工会是自治的,现在也不会让我们说下岗就下岗?如果有新闻自由,我们工人农民有苦也会有地方申诉。再回到现在的血汗工厂,工人受到黑心老板的欺压,也是因为我们工人单枪匹马的原因。
工农弱势的成因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公仆代替官吏特权阶级,没有通过普选制﹑罢免制﹑监督制来选举监督公社的公仆。恩格斯提议“但是下面这个要求是可以写进纲领中去的,并且至少可以不直接作为对不能直言的事情的暗示: “省、县和市镇通过依据普选制选出的官员实行完全的自治。取消由国家任命的一切地方的和省的政权机关。””(恩格斯《对爱尔福特纲领草案的意见》).在我们那里仍然是马克思痛斥的封建专制社会(封建社会的两大要素是专制政治和官僚特权阶级)的中央集权、任命制、等级制和存在着一个庞大臃肿腐朽的官僚特权阶级,因此国家机器仍然是旧的,掌握在官僚特权阶级手中,不能代表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政治利益).
极左派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与极右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官僚特权阶级的保护人,如果说,官僚特权阶级是杀人的话,那么他们就是捆绑工农的帮凶.他们之所以反对改革,并非同工农一样成为弱势受欺压的原因,而不过是留念并企图恢复改革前他们作威作福的生活,至今他们不承认改革前体制的弊端,不承认毛时代存在着贪污现象(文革中造反派之所以造当权派的反,并不是当权派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这些干部平时专制骄横并贪污腐化的原因),从反思改革到主张退回到改革前,这对从文革中饱受磨难过来的人决不会答应的。
当然,其中也有人一部分人真诚为工农的弱势愤愤不平,但是他们不是用眼睛去看客观事物,用脑筋去分析,而是照搬本本,维教条是信,用书本上的知识乱套.甚至像王明一样只会背诵马列书,把资产阶级当作主要敌人去反对,用棍子帽子排斥一切不同的意见(如果他们上台,不仅非他们战线的人要人头落地,就是内部的亲密战友也互相残杀。在他们的网站上几乎是一种腔调,而在其他网站上一般都有左中右声音),而干扰了工农大众对封建专制官僚特权阶级的斗争,其实官僚资本家有的本身就是官僚或者曾经是官僚或者亲朋好友是官僚,其次资本家阶层中许多也被贪官污吏所压迫刁难,或者要交种种名目的费用或苛捐杂税被贪官污吏吃喝浪费贪污,最后落下的钱十元就得被勒索6-7元。因此,反对官僚特权阶级并争取民主权益是当前工农弱势力和下层人士的主要工作任务。
最近,曹天予先生,建议极左派把宪政民主的大旗抓到自己的手中,我看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极左派与民社派的根本分歧已经不在于所有制,也不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法上,而仅仅在于是否要民主共和制。如果果真他们能像曹先生所说的如此,那么极左派就成了民社主义者,要他们成为修正主义者,这对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来说,大概是非常难以接受的。
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简单地回忆下改制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决策参政议政不民主,才有中小企业几乎全面改制的推行,如果有公民的制衡力量,极左派朋友们所说的官僚资本主义决不会轻易变成现实。”
似乎叙述很客观,然而却没有继续为什么“决策参政议政不民主”原因分析。
我还是相信民主只是手段而已,没多大用处。改制方案早已内定完毕,就那到职工大会上宣读通过,就改弦更张力挽狂澜悬崖勒马?宣读后如果不行再改改,顶多三次准通过无疑。
目的早已明确是要过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那无论是摸着过或是走桥上过或是很民主的过,不都要过去的么?

把改制方案拿大会去民主民主,就能改弦更张悬崖勒马力挽狂澜?太天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