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吾将上下而索

这是一篇约定的文章。
不知道波涛是原创还是转载的《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三种结果》文章,认为“第一种结果,最好的结果,中国的资本主义走向强势资本主义,也就是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这种结果就是要和美国平起平坐,或者把美国帝国主义从第一把交椅上拉下来自已坐上去!第二种结果,就是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中国还有向左转的机会,不过机会不会太多了,大多数左派和真正的共产党人都没有什么实权,所以机会不是太多。第三种结果,也就是最坏的结果,就是成了资本主义强国的附庸,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者国家四分五裂重新导致军阀混战,当然这种结果是所有中国人都不愿意瞧到的。”
我评论说“现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列入发展资本主义的一种结果,有道理。结果会是什么呢? 我看这点邓小平说对了——附庸。”
波涛留言并发表文章认为:“本人倒不认为非得是第三种结果”。提出的理由有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对现在中国社会依然有很大的影响。依然在很有力的左右中国的政治。”“多数的中国人至少希望中国走现在的道路,最好是走第一条道路,再好就是走纯正的社会主义道路。”“国际资产阶级和国际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也是有矛盾的,是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
我认为波涛有满腔的革命热情,但是一种主观愿望,还需要客观地考察实际,辩证地分析。
不要过高地估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曾经通过各种运动在中国广泛传播,因此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相比,在中国搞资本主义复辟遇到的阻力最大;但是,中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不是很高的,绝大多数是一种朴素的思想,缺乏理论深度,80后的新生代,更是模模糊糊。尽管我相信人民群众最终会觉悟起来,但是现在左右不了中国的政治。
波涛在这里还犯了逻辑上的矛盾。如果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能够左右中国,现在就不是谈论“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三种结果”,而是应当讨论中国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中国会走什么道路,不是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人民的希望、愿望,对领导者决策的成败,具有相当大的决定作用,但是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结果的,还是客观实际。当领导者已经看清了前进方向,但群众尚未觉悟到的时候,领导者应当要耐心做思想工作,帮助群众觉悟,既不可以脱离群众贸然前进,也不能迁就群众的不实践的希望,做群众尾巴。我想,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需要具体去举例说明。
说国际资产阶级和国际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有矛盾,这是事实。但是这种矛盾不决定中国走资本主义会是何种结果,决定中国走资本主义会是何种结果的,是中国资产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和谁的策略正确。邓小平十分清楚自己的力量,讲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做附庸,他是有根据的。事实上,现在中国的经济,附庸于国际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是受美国的经济影响较大。共产党中央在12月3日至5日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三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这个问题。我只提一个问题,中国有13亿人口,要发展到超过美国,成为头号资本帝国,世界上能提供足够大的市场吗?看今天美国的困境,就明白世界市场容纳不了将来的15亿人口的顶级资本帝国。
事物的发展的可能结果,都是可以说非好即坏,但这还不是“辩证法”;也可以说有上中下三种,但是这也不就是逻辑,如果不具体地分析,都可能是形而上学。

<本人写的《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三种结果》,属于原创,不是抄写别人的东东,如果是抄写别人的东东本人都用转贴。


本人之所以写这个东东,是因为中国的发展有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人有这么一种观点,就是任何事情都不是非有一条道路可以走,但是为什么近代中国(1840-1900)走向了没落的道路,走向了割地赔款的道路?而没有通过洋务运动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哪?这里的民族因素、文化因素极其复杂,不是一两句话是能说清楚的。
这里我们就不能不提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上了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的道路,走上了侵略扩张和中国人民为敌的道路。实际上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可能是有三种结果,但日本人走到了最好的结果,当然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说就是最坏的结果。

吾将上下而索: 我认为波涛有满腔的革命热情,但是一种主观愿望,还需要客观地考察实际,辩证地分析。
不要过高地估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曾经通过各种运动在中国广泛传播,因此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相比,在中国搞资本主义复辟遇到的阻力最大;但是,中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不是很高的,绝大多数是一种朴素的思想,缺乏理论深度,80后的新生代,更是模模糊糊。尽管我相信人民群众最终会觉悟起来,但是现在左右不了中国的政治。
波涛在这里还犯了逻辑上的矛盾。如果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能够左右中国,现在就不是谈论“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三种结果”,而是应当讨论中国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波涛(红旗漫卷西风):在这里我做出一下修正,左右中国政治的不是共产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而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不等同于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做为一个中国人,我首先是属于中华民族,首先是个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然后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


本人写《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三种结果》,是站在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的角度思想的这个问题,而不是站在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的角度思想的这个问题,也可以叫做革命的护国主义!


正向吾将上下而索所指出的,不要过高地估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曾经通过各种运动在中国广泛传播,因此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相比,在中国搞资本主义复辟遇到的阻力最大;但是,中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不是很高的,绝大多数是一种朴素的思想,缺乏理论深度,80后的新生代,更是模模糊糊。尽管我相信人民群众最终会觉悟起来,但是现在左右不了中国的政治。
80后的新生代,可能不懂什么马克思主义,但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确是天然和自发产生,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不一定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和国际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上,和马克思主义者是同路人。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者的构成比较复杂,可以是工人阶级,也可以是小资产阶级和农民、还可以是民族资产阶级。如果单讲马克思主义,任何资本主义不管他是好还是坏,我们都要打倒和埋葬。所谓好只不过是“糖饼政策”,所谓坏只不过“屠刀和迫害政策”。
吾将上下而索所指出的:
说国际资产阶级和国际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有矛盾,这是事实。但是这种矛盾不决定中国走资本主义会是何种结果,决定中国走资本主义会是何种结果的,是中国资产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和谁的策略正确。邓小平十分清楚自己的力量,讲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做附庸,他是有根据的。事实上,现在中国的经济,附庸于国际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是受美国的经济影响较大。共产党中央在12月3日至5日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三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这个问题。我只提一个问题,中国有13亿人口,要发展到超过美国,成为头号资本帝国,世界上能提供足够大的市场吗?看今天美国的困境,就明白世界市场容纳不了将来的15亿人口的顶级资本帝国。
事物的发展的可能结果,都是可以说非好即坏,但这还不是“辩证法”;也可以说有上中下三种,但是这也不就是逻辑,如果不具体地分析,都可能是形而上学


波涛(红旗漫卷西风):中国经济为什么就非得成为附庸?世界市场容纳不了将来的15亿人口的顶级资本帝国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讲,中国经济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附庸,还是成为顶级资本帝国都不是中国前进的方向,而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是中国前进的方向!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矛盾,这种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就是世界性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军事大决战,用武力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后一次大决战,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胜利的前夜!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是属于地主阶级,早期资产阶级的意识观念,而非无产阶级的意识观念。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只能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马克思的思想目前在中国的影响真是微乎其微。西欧国家工会,左派组织开会,仍唱《国际歌》,但也很难说他们是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将来也会有工运,恐也难免走这条“民族主义”的道路。要实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还会是路漫漫而长远。

[ 本帖最后由 wangtao25241 于 2008-1-12 22:54 编辑 ]

:lol

楼主能不能把格式编辑的清楚一点?文本转贴过来就行了,其他图案、符号之类的就不要贴过来了。现在这样看不清楚

暂转大鸣大放

:slight_smile: :slight_smile:

民族主义不等于爱国主义!有无产阶级爱国主义,但没有无产阶级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