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一般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相对落后,不觉悟,缺乏阶级性的思想认识来资源,资本主义生产生活事件。在这样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当下的思想认识,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当下的思想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而马列毛主义的灌输论不是”空口白牙“的理论打动人。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路线正确,并通过组织这一无产阶级的斗争武器,展现无产阶级的政治力量,并逐步提供改造人思想的无产阶级生产生活关系上的物质基础,机会主义者之所以仅仅只停留在“鼓吹罢工”的阶段,小组阶段,这也是其手工业,无组织无纪律的反动机会主义路线本质决定的。另一方面这种路线所提供的,事实上“工联主义”的“物质基础”也不会催生出马列毛主义的花。
2、逃避长期扎实的组织建设,热衷于反馈快、见利快的进厂“融工”,这是机会主义者们投机本质的表现,他们的最终目的是闹点动静之后把工人运动出卖给资产阶级,或是当做自己“左”的政治资本,至于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当今机会主义者们鼓吹的所谓从进厂交朋友到政治灌输、从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与百年前的“经济派”是同根同源的,都是极力想要阉割掉革命家的领导责任、组织责任,以便于自己跟在工人运动后面当尾巴的事实不被人揭穿。
马列毛主义者要革命,就要走群众路线,要使用马列毛主义思想作为武器来把群众武装起来,只是思想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如果只是把把一本马列毛原著丢给工人阅读就能使其转变思想成为革命者,那么古往今来的革命也不必如此辛苦了,围绕着这一问题,也就产生了马列毛主义与机会主义者之间的路线分歧。
列宁在《怎么办》当中详细诠释了政治灌输的意义,其中的重点在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不会凭空在工人头脑里产生,必须要通过外部对其进行灌输;《怎么办》中提出政治灌输论的历史背景在于要对彼时的经济派进行斗争,批判经济派的以经济斗争为主吸引群众参与政治斗争的这一主张,事实情况是工人即便参与了经济斗争,拿到了一部分经济利益,也无法理解整个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律,不知道要从根本上去推翻资产阶级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相反只有围绕着诸多运动形式并且对全社会的各个阶层进行广泛的政治揭露,才能够让参与革命的人民群众认识到为何要斗争,以及如何进行斗争,也只有这样,群众才能算得上被马列毛主义武装起来,能够真正参与到革命斗争当中来。
百年前将经济斗争和政治灌输割裂化的机会主义已然在列宁的批判下彻底破产,而如今其又更换了一套面目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也就是东风与工农解放社所主张的“融工大于一切”之路线,表面上看现代的机会主义者也主张要进行政治灌输,但是他们所谓的政治灌输却是公开的去工厂进行马列毛主义的宣传,以交朋友的形式去恳求工人附和自己的罢工诉求,而其和旧的经济派机会主义路线的相同点在于他们实则都是利用一些表面主张来反对马列毛主义者的组织路线,要以利于个人发挥影响力的小组运转模式来进行所谓的融工运动,而这种脱离组织建设路线的结果,必然是运动长期陷入在泥潭之中,从整个革命运动的角度来讲,机会主义路线无法发挥出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也无法做到深入的政治灌输,改变人的思想。
列宁的政治灌输理论不是单纯的给工人阶级递上马列毛主义原著,而是要从各方各面去改造和锻炼人的思想和阶级意识,列宁《怎么办》中的组织计划里,存在着和革命家组织有所区别的工人组织,这些工人组织有着丰富的形式和广泛的分布,目的便是为了能够让社会中的大多数阶层都参与进来,在隐藏政治要素的前提下让群众参与组织的义务劳动,为革命组织提供帮助,同时也是给群众打下符合马列毛主义,无产阶级立场的社会生产生活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去将群众往苏维埃一步一步发展的过程中,配合政治思想上的灌输,就能够做到双管齐下,从物质精神两方面同时去改造一个人,也只有这样,原先对政治问题缺少理解,抱有部分小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群众才能够被改造成一个革命者。就好比上世纪中国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内开展打地主、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将土地归还给贫下中农,这同样也是在创造社会主义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无产阶级的专政基础。
马列毛主义者来革命,是要让所有无产阶级群众切身的站起来参与革命,要让群众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制度与资本主义的截然不同之处,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是符合包含自身在内整个阶级的长远利益,这就意味着不能只是以罢工等手段来给工人阶级带来经济利益,而要从各方各面来深入改造每一位群众的思想认识,而上述的这一系列政治灌输与群众组织的建设工作的前提,就必须是一个高度工业化,且善于和机会主义路线进行斗争的革命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