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进行反潮流?路线原则的性质是关键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反潮流是不随波逐流,而是以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去顶住并战胜一切反动思想和错误路线,让革命回到正轨。革命的反潮流同机会主义的反潮流是相互对立的,革命反潮流精神是在发展革命,机会主义的反潮流则是在破坏革命,革命者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自己,重拾反潮流精神。
2、反潮流不是反对一切,而是站在马列毛立场上坚决反对肆虐一时的非马列毛反革命潮流。1973年,乡下务农的张铁生在高考的物理化学考试中交了白卷,解释自己因农忙参与劳动无法充分准备,并勇敢地指出教育界修正主义路线的危害:“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反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张铁生积极参与抓革命促生产的潮流,坚决反对资产阶级教育的潮流,是反潮流精神的生动体现。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与毛主席领导的党中央练就出了“反潮流” 这一革命的精神,什么是“反潮流”?就是敢于以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精神去战胜各种反动逆流、反动思潮,这当然不仅仅是思想文化上的斗争,更是不可调和的政治上的路线斗争,马恩列斯毛作为历史上伟大的革命导师,不是因为他们庞大的政治影响力,正是因为他们始终都站在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立场上,与各种机会主义路线与错误思潮做坚决斗争;也不是因为他们“天才”般的能力,正是因为他们始终都实事求是地站在正确的革命路线上,才使得革命斗争得到巨大的发展。革命的胜利即是辩证法的胜利,革命导师的这种代表性精神也就是“反潮流”的精神,我们当代的革命家组织和未来的人民群众都需要具备这种明辨是非的革命精神。

而在资本主义复辟的改革开放后,这种“反潮流”的精神不出意外的也变成了要被批判的“文革余孽”,革命的反潮流精神在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浪潮的巨大冲击下,当代的人民群众早已忘却了这一革命的思想认识,即使是在当代的革命者中对此也有不少错误的理解,所谓“反潮流”就是顶住错误的思想像潮水般涌来的巨大压力、坚持正确的思想,要反什么潮流?怎么反?这在当代资本主义思潮大肆发散、机会主义思想应势发展的当下更是非常值得明确的问题。

潮流的性质是关键

简而言之,反潮流就是要敢造旧世界的反,敢于与一切剥削阶级的落后思想斗争,先进的新事物与落后的旧事物之间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无产阶级革命派常说的“反潮流” 就是站在革命立场的新事物的潮流,而反的就是反革命与旧事物的潮流。有些人不做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就把潮流的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像做不问时事、埋头苦干的日子人就是“实事求是” 了,然而这本就是顺了旧世界的潮流、上了反动阶级的套,你不关心政治资产阶级也总会把他们的政治转化为别样的经济文化形式来关心你,现如今工作上的剥削压迫和文化上的消费主义难道不就是如此吗?历史的潮流来了你躲也躲不过,革命的潮流你支持不支持?反革命的潮流你反对不反对?这些都是需要直面的问题,而在直面之中就蕴含了你的思想路线原则。

其实谈潮流问题就和雷锋精神一样,雷锋精神的核心就在于“立场坚定斗争强”,抛弃了立场的雷锋精神就不是真正的革命精神,抛弃了立场的反潮流也同样不是革命的反潮流,因此反潮流的性质才是关键,抛开立场路线谈问题就是抛开事实不谈的耍流氓。因此我们要想作为真正的革命者就必须明确这样性质上的路线斗争问题,全社会的反潮流问题我们暂且不谈,因为无产阶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在无产阶级夺权、资产阶级专政被消灭前讲社会革命都是空谈,当下我们目前需要的仍旧是当代革命家组织和革命党所要面临的问题。

机会主义的潮流与反潮流

在革命党中,机会主义的潮流往往因声势浩大而取得短暂优势,这是因为他们的油嘴滑舌忽悠了一批好的和中立的、不自觉的同志,他们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我们可以对其反面典型逐个进行简单揭露批判。

我们可以先看反动小资产阶级的“潮流与反潮流” ,他们有两种极端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把“潮流”奉为圭臬,会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算老几” ,这就是抛开立场路线不谈、顺从反动思想潮流发展的逍遥派话语,他们是反动政府最好的马前卒之一;一种则是把潮流彻底踩下,他们不断反问“怎么定义潮流?”好似这是一个永远不可知的问题,不做思考地只顾反对一切潮流,以“拒绝盲目从众”为由而孤高地选择超阶级的“独立思考”,这就又陷入到了打倒一切的无政府主义里了。总而言之,这两种思想其实都是利于反动政府统治而不利于革命思潮发展的,只有实事求是地明确了具体潮流的性质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批判。

右倾机会主义的态度则是这样,他们说“不要反潮流、只要为人民服务”,他们好像觉得只要口号喊的对、原则上没问题就够了,也完全用不着想什么潮流与反潮流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在路线斗争中主动缴了械、投了降,必然会使得革命派在与机会主义派的政治斗争落下风,因为机会主义者们本就是口号喊的最响、最善于搞流程正确的,然而他们干的却都是利于小组习气和个人利益的事,如此之下他们表面上的“ 原则” 又有几分可信的呢?不敢造反、搞中派调和的普列汉诺夫是如此,阳奉阴违、不愿彻底站到革命立场上的周恩来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必须要警惕这种右倾投降的机会主义,不仅要注重“原则正确” ,更是要做到“ 事实正确、辩证法正确” ,只有从事实出发、以路线性质为准绳,才能辨别出那些在党内口号喊的响但却在实际行动中破坏组织、破坏革命的机会主义者。

左倾机会主义者的“潮流与反潮流” 是最具代表性的,因为他们能够把发扬革命潮流变成发扬机会主义潮流、把反机会主义潮流变成反革命潮流,建国后的刘邓走资派们不就是如此吗?他们会把反右派的运动搞成打倒一切、把多快好省的大跃进在事实上去了“好”字搞成“浮夸风” ,还会把斗争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文化大革命搞成白色恐怖和武斗、把破四旧变成打砸抢等。历史上左倾机会主义的“反潮流”所带来的教训已经很深了,其实这样的机会主义者在党内都是有可能存在的,他们共同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下级同志做脱离实际的强制性死命令、对同级同志做道德绑架的裹挟、对上级同志则是阿谀奉承或是阳奉阴违,我们要警惕这种错误的左倾思想并与之做坚定的斗争。

总之,“反潮流”并非是脱离实际的无脑反对历史潮流,恰恰相反,“反潮流”本就是顺应历史发展和新事物成长的革命潮流,所以作为革命者来说,就必须要坚持革命的潮流并与反革命的潮流做斗争,没有什么顺其自然或是独善其身的路可选,不是革命者就是机会主义投机者。

革命的潮流与反潮流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就是“反潮流”,反潮流不是等于无脑造反、反对一切,也不是等于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真正的反潮流精神之所以是革命的,就是因为它本身是符合辩证法发展的,因为新事物在最初往往是占少数的,但它最终必然会取代落后腐朽的旧事物,反潮流的精神就是新事物的造反精神。就像是革命组织,正因为它的革命路线是正确而实事求是的、是真正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所以它才必将可以从弱小变为强大。因此,我们可以说革命的反潮流精神核心有两点,一是在于它是正确而实事求是的,二是在于坚定的路线斗争,没了实事求是的路线斗争,则革命发展一无所有。

革命的反潮流中首先必须要以路线斗争为纲,毛主席说革命“在路线问题上要戒’左’戒右”

什么叫“左”?超过时代,不顾当前的情况,在方针政策上,在行动上冒进,在斗争的问题上,在发生争论的问题上乱斗,这是“左”。这个不好。落在时代的后面,落在当前情况的后面,缺乏斗争性,这是右。这个也不好。我们党内有喜欢“左”的,也有喜欢右的,或者喜欢中间偏右,这都是不好的。
(一九五五年三月《在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毛主席还经常说,“不破不立”,破的就是各种机会主义的潮流、立的就是正确路线下的革命潮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在破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斗争中建立和不断发展起来的。“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也就是说马列毛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够发展,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也只有在与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才能够得到发展,如果作为反面的机会主义消失了或是革命组织不与机会主义做斗争了,那么革命也就死了。但产生机会主义的土壤始终都存在,正因如此革命组织才不论在革命前后都需要与机会主义潮流做坚决斗争,既破除机会主义思想、又立起无产阶级思想,才能使革命组织和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全面的发展。

在革命历史中,列宁同志和毛主席就是敢于反潮流的典范。列宁始终坚持正确的革命组织路线,于是乎在建党计划和代表大会前后,以列宁为首的革命派逐渐由少变多、而旧的机会主义小组习气则由多变少,并在最终战胜了原本更多支持的孟什维克,到了后来,在全欧洲的孟什维克都大肆宣传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的潮流时,列宁实事求是地与其和帝国主义做了坚决的斗争,最终领导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毛主席不仅在建国前与各种党内左倾、右倾的思潮做了坚决斗争,到了建国后也是如此,在建国17年后,即使国内走资派大搞修正主义的潮流、革命派式微,毛主席也果断发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潮流与之斗争,为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然,以上反潮流的例子也只有在革命组织中才能够得以实现,因为革命的胜利发展也不是列宁等自觉同志个人的成功,而是辩证法的胜利。因为少数的正确意见要变为多数,就必须遵从路线斗争的辩证法,即战胜机会主义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因为只有在坚持正确路线的革命组织之中,民主集中制等革命制度才能得以运用、革命的人才能够得到发展。这个组织是自觉势力组建起来的、高度联系的核心,只有形成组织才能形成实际的物质力量,而要组织起来,就必须树立起正确路线的大旗,要联合自觉力量,就必须不怕孤立,要发展党员的革命自觉性,就必须要勇于跟自发势力和机会主义作灵活的斗争。这也便是革命的反潮流的基本逻辑。

反潮流的方法论同样重要

只要一昧地无脑跟随革命的潮流就是真正的“反潮流”了吗?当然不是,有些同志可能会有这样的心理,只要我不犯组织错误、始终跟随组织的斗争潮流走、埋头苦干组织工作就算为革命服务了,但要是革命组织被机会主义暗中夺权了怎么办?上级同志出现错误了怎么办?这样的同志肯定就不会处理解决了,这就是因为这些同志已经成了不自觉的党内投机分子,只是一心想当组织的驯服工具,仅依靠自发性的上班打卡心理来进行组织工作,而没有将革命的发展当作一项自觉的事业。革命立场这样不坚定的后果就是使组织里革命的反潮流变成了形式主义,因为无脑跟随革命反潮流的“潮流”并不能真正实现自身思想认识和自觉性的发展,所以要想进行有效的反潮流,首先就必须要坚定革命立场,能够站在革命发展的视角上进行独立自主的分析思考。

正确的反潮流就一定会成功吗?也不一定,因为虽然革命潮流最终会取得成功,但新事物的发展也一定是曲折的,如果反潮流过程中的方法论错了,那么革命的成功发展也要被推迟。例如毛主席在土地革命早期的路线斗争中就是个例子,虽然他始终都站在坚定的革命立场反对机会主义潮流,但因为自身性格不好、团结方法不对,就导致他在与机会主义的斗争总是受挫、白吃了不少亏,直到改变了方法论、懂得团结党内同志后才使得路线斗争变得顺利,直至遵义会议正确的革命路线取得领导地位。

所以,其实反潮流的方法论关键就在于“斗争”和“团结”两点,这是因为在革命党组织中,虽然自觉的革命者在开始时占少数,但自觉的机会主义者其实是更少的,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裹挟了大多数不自觉的好同志才显得声势浩大。因此对于“团结”来说,就需要少数自觉的革命同志及时阐明正确的革命路线,运用民主集中制等组织里的革命制度来说服被机会主义裹挟的大多数好同志,使革命力量由少变多、使机会主义力量由多变少;对于“斗争”来说就要更加灵活,首先对党内机会主义的发展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牢牢把握住路线斗争的核心和夺权的根本目的,避免先入为主的主观主义判断,要具体分析是内部矛盾还是敌我矛盾?问题是认识问题还是路线问题?如果是小的机会主义倾向问题,就要即使指出并进行批判揭露,如果是大的机会主义路线问题,就要自觉发起集体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在革命组织中进行彻底的集体批判讨论,如果革命组织已经被机会主义夺了权,那么革命派重新组织起来另立中央、另起炉灶也不为过。

总之,灵活运用反潮流的革命方法论是很重要的,但像要真正将其灵活运用,就必须拥有充分的革命自觉性,革命组织的最终目标就是练就出这样一批团结在一切的职业革命家们,当代每一个想要为革命做出贡献的革命者都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一般称这样坚定而自觉的革命精神为“党性”,而反潮流的精神只是其中之一。因此,与机会主义的斗争经验总是宝贵的,每一次斗争都是对革命者党性的考验,一个人党性强不强,主要是看其敢不敢同错误路线、错误倾向做斗争,离开革命斗争性去谈党性就是空谈。

面对错误路线和错误倾向潮水般涌来的时候,是勇敢顶住、抓住原则想办法进行斗争,还是败下阵来、向机会主义投降?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没有顶着被开除党籍的风险去和自发势力作斗争的勇气,没有不怕自发势力以及被其所裹挟同志包围危险去斗争的胆量,就不能全面展开和错误意见开战的路线斗争。而革命者要真正的战胜错误意见,就必须善于跟自发势力作灵活斗争,我们要努力改造自身的世界观、学习马列毛坚定的反潮流精神,发扬“ 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 的造反精神,将坚定的革命路线进行到底。

3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