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资本主义社会下,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立在谁拥有“资本”、雄厚的私人财产,谁就有婚姻主导权之上的,家庭关系也异化成纯粹的金钱关系,私有制家庭下子女为争夺私有财产,争个你死我活证明了这一点。资本主义制度的婚姻本质上就是公开合法的卖淫,而无产阶级被迫独居和公开“自由地”卖淫则是它的补充。归根结底,男女对立,家庭中的悲剧是阶级矛盾的衍生,无产阶级唯有自觉参与建设地下革命家组织的协同义务劳动,才能以义务劳动公有制对抗私有制,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发挥革命组织集体的力量,以社会集体教育代替私人家务,劳动妇女真正从私有制枷锁下解放双手,实现妇女解放,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斗争。
2、妇女同志们不仅仅在社会关系上遭受私有制下的阶级压迫,还在家庭关系中遭受父权制的压迫,父权制背后是私有制发展的延申,妇女遭受双重压迫的背后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站台。资产阶级从来不在性别差异上对待无产阶级,而是剥削压迫一切的无产者,表面上对男性的“优待”从来就不是特权,而是资本家追求更多利润,男性更具备提供劳动力价值的优势的客观条件。当前中修社会中一直故意鼓吹性别矛盾来挑拨无产阶级内斗,但性别只是次要矛盾,解决的办法只能从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去入手,要砸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迎来妇女的真正解放。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著作中,结合了人类学家摩尔根等的研究成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揭示了家庭制度和私有制的起源和发展,阐释了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社会组织如何一步步地发展为国家,从而有力地戳破了资产阶级学者在这些问题上散布的唯心主义论调。本篇读书笔记专门就“家庭”一章,总结了婚姻家庭制度的发展简史,并在最后对当今革命年代的家庭和妇女工作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一、从群婚制到专偶制的发展
最初的婚配制度是杂交制。人类诞生之初,以一种原始的群作为社会组织形式。在群之内,实行毫无限制的性关系。由于极其低下的生产力,单个人,乃至现代意义上的个体家庭绝无可能在自然界中生存繁衍下去。群内的人们必须共同劳作,生下的孩子共同抚养,实行原始共产主义经济,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必然的。
杂交制之后的婚配形式是群婚制。从群婚制中,发展出了最初的家庭形式。家庭的第一个阶段,是血缘家庭。它排除了不同辈分之间(如父母与子女)的性关系。家庭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以普那路亚家庭形式为典型。这种家庭形式进一步排除了兄弟姊妹之间的性关系。随后是对偶制家庭,这是一种不同于群婚的个体婚制。由于婚配禁忌的日益发展,群婚制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了。它的内容,是不固定的一夫一妻制,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共同生活,但婚姻关系可以被很容易地解除。
从群婚制到对偶制,家庭发展的动力主要是自然选择作用。由近亲繁殖带来的限制已经阻碍了原始部落的发展,因此婚配禁忌的增多是必要的。同时,家庭发展的前提则是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共产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多。如果生产力不能供养增殖的人口,那么婚配禁忌毫无疑问会阻碍人口的生产。而当人口已经足够,近亲繁殖的弊端已经显现出来时,它也必须被规避掉,反过来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三种家庭的经济基础都是原始共产主义家户经济。在这种家庭中,妇女劳动是主要的,所以“妇女是家里的主人”。同时由于在群婚家庭中,谁是某一个孩子的父亲是不确定的,但谁是孩子的母亲则是确定的。这就决定了必须从母亲方面追溯世系。因此,母系(也叫做母权制,即从母亲方面确定世系和逐步发展出的继承关系)的实行也是合乎自然的。
对偶制向专偶制过渡的前提,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原始共产主义行将崩溃。随着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随后形成了家庭的私有制和私有财产。同时,由于男子在新的社会分工中的重要作用,男子在经济上逐渐取得支配地位,女子的家务劳动变得无足轻重。男子既然拥有了较多的私有财产,就必然要求改变现有的继承制度。这样,就出现了由“母权制”到“父权制”的转化,“一夫一妻制”的专偶制家庭就代替了对偶制家庭。
专偶制家庭的普遍形成,是进入文明时代也即阶级社会的标志之一。它建立在父权制统治之上,其目的就是要生育出明确的生父子女,以继承父亲的私有财产。并且这种一夫一妻制和对偶制相比要牢固得多,已经不能由双方任意解除了。但是,“男子在家中占统治地位”,丈夫仍有解除婚姻赶走妻子的权力,同时也有权享有家庭之外的性资源。妻子则处于严酷的无权状态。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事实:专偶制的形成是私有制发展、阶级分化的结果。因此,随着专偶制诞生而急剧对立起来的性别矛盾,说到底,还是阶级矛盾。专偶制家庭的诞生既是文明的进步,又是相对的退步。
二、资本主义专偶制必定要扬弃自身
现在我们看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婚姻家庭。资产阶级用“自由、平等”的口号,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打碎了封建制的枷锁。婚姻的缔结在形式上已经以平等契约的方式实现了他们的口号了,至少资产阶级法律在字面上已经承认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但是,法律上的平等绝不意味着实际上的平等,法律上的自由也不意味着实际上的自由。对于有产者家庭而言,家庭唯一的目的不过是继承家长的私有财产,因此,婚姻同样是由阶级地位、经济地位决定的。
而资本主义时代的新的特点,正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以及以此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金钱统治一切。资产阶级的婚姻,是在“自由恋爱”、“自由契约”掩盖下的买卖婚姻;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纯粹是一种金钱关系。不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是以自己的财产和阶级地位标定了价格,形成了所谓的“婚恋市场”。男子在这个市场上根据价钱买定女子的终身,女子则是一次性的出卖自己的身体。小资产阶级女性甚至还满怀期望地想在这个市场中待价而沽,妄图把自己卖个好价钱,一举实现阶级跃迁。
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专偶制的对立物是公开的卖淫。对女性的压迫,使得她们除了出卖自己的身体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办法获取生活资料了。资产阶级男性正是用“文明”的商品化方式买得他们想要的性资源。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有产者的家庭就是这样的了。但是,无产者的家庭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工业的发展,让无产阶级妇女走出家庭,进入社会生产,有了独立的生活来源,甚至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男女的地位已经能做到相对的平等。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他们也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私有财产,继承的目的和意图就遭到了削弱。妻子在事实上又重新获得了离婚的权利。无产者的专偶制,在本质上已经和历史上的专偶制不同了。
然而,这样的婚姻仍然有很大的局限。第一,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父权制和父权观念统治着所有阶级,包括无产者。如果无产阶级没有被灌输社会主义意识,他们是不会自觉地反对父权观念,并且往往是自发支持这种意识形态的。因此,无产者家庭中离真正的平等还差得很远,丈夫的辱骂、家暴和专制,都是这里的明证。
第二,支撑这种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依然存在着。无产者的家庭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经济单位,它的职能正是为了向资本主义生产提供劳动力。但是,家务劳动(主要是育儿劳动)只要在私有制下,就仍然是私人的服务,是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的。无产阶级妇女既要承担家务劳动,又要承担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基于此,无产阶级妇女连平等地受资本家剥削的资格都是没有的,并且一旦资本主义生产发生危机,妇女总是要被赶回家庭,成为产业后备军的一分子。可见,不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消除资本主义家庭的经济属性,妇女的真正解放是根本做不到的。
不管是有产者家庭,还是无产者家庭的专偶制,其中内在的矛盾运动必然要让专偶制扬弃自身,在共产主义下形成真正的专偶制。从群婚制,对偶制到专偶制,我们可以看见的是妇女越来越被剥夺了群婚的性自由,而男性却没有被剥夺。因此,在文明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同专偶制的对立物——公开的卖淫。现在,这种专偶制与卖淫制存在的经济基础一旦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生产资料将转归为社会所有,那么,家庭就没有什么好继承的财产了。婚姻的缔结,就不再是为了经济条件的考量。妇女为金钱而献身的必要性也就消失了。这一切的后果,正是对女子单方面的专偶制变为男女双方的专偶制,作为对立物的卖淫制就要被彻底消灭。同时,由于社会化大抚养的实行,私人的家务变为公共的事业,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情,那么,这也将极大地消除少女委身于男子的顾忌。真正的,完全以性爱为基础的专偶制家庭就要到来了。
三、革命年代的家庭工作
赵国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她曾经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那时,真正的专偶制家庭已经初步实现了,妇女解放的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现在,这些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各种牛鬼神蛇都出笼了;妇女又变成了廉价的商品劳动力,担负着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的双重重担;公开的卖淫制重现了,作为资本主义专偶制的必然补充。
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资产阶级利用群众的不觉悟,乐此不疲地挑动群众斗群众,性别矛盾一时甚嚣尘上。但是,只要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贯彻到了社会的一切领域,只要“婚恋市场”、婚姻家庭还是不折不扣的商品关系,只要妇女的性资源还能公开地用金钱收买,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平等或不平等地剥削着无产阶级男女,那么,你们资本家还是收起那套腐臭的说辞吧。难道不是官僚资产阶级让资本主义重现世间?难道劳动人民不正是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牢牢地统治着,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
显而易见,性别矛盾,说到底,是阶级矛盾。如果不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打倒这个资产阶级的政权,一切妇女解放的要求都只能是流于空话。小资产阶级的女权家听到这种话或许马上就有反感了,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因此,当今时代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步,只能是推翻赵国的资产阶级专政,重建无产阶级专政的新中国。这样的革命解放事业,没有妇女的参与是不可能想象的。列宁教导我们:“工人的解放应当是工人自己的事情,同样,女工的解放也应当是女工自己的事情。”妇女如果不走出旧时代的家庭,不参加阶级斗争和革命斗争的解放事业,同样不能赢得自己的解放。而革命年代的妇女家庭工作,曾经的共产党人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在二十多年的革命战争中,动员妇女支援和参加革命战争,是家庭和妇女工作的重要任务。以抗日战争为例,根据地的妇女被普遍发动起来,参加了战地服务和慰劳救护工作,参与锄奸、挖地道、送信、侦察等抗日工作,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一支伟大力量。此外,参与生产是妇女争取经济独立,进而争取解放的重要条件。在解放战争时期,妇女广泛参与劳动生产,是与壮丁上前线一样光荣的任务。解放区生产运动的大发展,有力地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保证了军民的穿衣吃饭。以上各例说明,妇女解放与无产阶级解放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被压迫阶级在解放道路上每前进一步,就使妇女的地位改善一步”。
当今时代的家庭妇女工作,也不能不在革命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家庭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是生产劳动力的经济单位,家务劳动属于纯粹私人的性质。无产阶级妇女要想解放,就必须参与广大的社会劳动领域中。在地下革命家组织的领导下,代办员建立起了全国性的地下斗争网络,领导地上群众建立经济互助组织。可以想到,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一定将促使整户整户的无产阶级家庭加入其中。到那时,劳动妇女为义务劳动而进行的那部分家务劳动,就不再是资本主义性质,而是社会主义性质;不是为劳动力再生产而服务的私人劳动,而是为社会主义革命服务的社会劳动了。无产阶级妇女的生产劳动,也就不能不拥有广阔的发展天地了。
第二,为资本主义社会而生产的劳动力,将反过来推翻这个社会了。随着地下斗争的范围和烈度不断发展,不难设想,在我们时代,母亲送儿、妻子送郎、姊妹送兄这样的动人场景是会来到的。这就说明,从前为资本主义生产服务的劳动力,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参与者、建设者,妇女育儿劳动的性质也就根本改变了。同时,无产阶级妇女自己也将踊跃地参军支前,为革命战争的迅猛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地上经济互助组织的纪律是每个人都要进行义务劳动和战斗值班。妇女即便不能正面对抗,放风放哨、侦察锄奸的战斗任务仍然是可以承担的。革命战争发展到哪里,哪里建立了地上地下的革命政权,哪里的妇女解放运动就蓬勃发展,这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第三,妇女革命先进程度的提高,是妇女解放程度的标尺之一。无产阶级妇女要在地上群众组织中学会如何运用民主集中制,学会如何进行政治实践。妇女再也不能被束缚在家庭中,与政治生活隔离了。先进的经过考验的妇女,又将加入地下红军的救护队、后勤队等等,进一步接受政治灌输,参加组织建设的实践。将来一批批女政委、女革命家的涌现,正是妇女解放的绝佳证明。
关于革命年代的家庭和妇女工作,暂时就说到这几点。未来无产阶级革命的半边天,一定是由劳动妇女亲手撑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