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在高加索:俄国无产阶级的地下暴力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俄国革命胜利的历史为今天革命者指明了方向,在革命的一开始革命者就必须做好暴力革命的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地下革命家组织,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全国一盘棋的计划建立、调动地上群众组织,为地下政权建立服务。而地下政权则围绕地下暴力,发展无产阶级执法权,一步步蚕食中修基层力量最终实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力量对比的反转,实现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胜利。
2、学习经验但不可照搬经验,现实的客观条件变化也就要求的正确路线是依据当下而制定的。当下的中修是比历史上的俄国更加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帝国主义。斯大林同志的单点革命暴力试点在当下显然是不可行的。这就要求当代马列毛主义者是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网络再进行暴力行动。而且不光是这个,很多都是需要当代马列毛主义者走出以前从未有过的路,所以当代马列毛主义者必须发挥唯物辩证法,做好开辟新道路的准备。

没有人会否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是全方面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等。在众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政治上的,具体来讲,就是专政权即暴力权的矛盾,是资产阶级掌握的专政权和无产阶级的无权之间的矛盾。在这组矛盾中,资产阶级占据矛盾的主要方面:国家——尤其是警察、军队、监狱等国家机器——即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实施统治的工具。而无产阶级则极度无权。所以,社会主义革命,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将无产阶级的暴力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矛盾运动。

然而,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告诉我们,无产阶级革命会是一场持久战。这是由于其“敌强我弱、同时敌衰我兴”的性质决定的。因此,无产阶级革命,正如同抗日战争一样,会划分为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随着无产阶级的组织力、人心军心等力量的上升,革命阶段向前推进,无产阶级从无权,到建立小的暴力(战斗值班、地下审判、地下逮捕、地下执法),到中等的暴力(地下根据地,地下游击队),再到大的暴力(地下红军、武工队),无产阶级的暴力专政权力逐步从矛盾的次要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

有的同志可能会有疑问,当今社会,资产阶级的专政力量如此强大,路上随处可见的警察岗哨,无产阶级能组织起暴力吗,这样的暴力又如何保持其地下性质,如何在资产阶级专政下成长?

我们不妨考察一下俄国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暴力。

俄国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暴力

1905年1月,三万多名工人在东正教神父格奥尔基·加邦的带领下在冬宫外的广场和平集会,试图向沙皇递交情愿书,然而士兵直接向手无寸铁的工人们开枪屠杀,即是血腥星期日事件。历史再一次证明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改良主义、机会主义者牺牲工人为自己换取政治资本的丑恶。1905年革命爆发了。

1905年7月,斯大林发表了《武装起义和我们的策略》一文,写道:

我们对专制制度的斗争,现已进入大家都承认的必须武装起来的时期。然而仅仅意识到武装的必要性是不够的,还必须直接地清楚地向党提出实践的任务。因此我们的委员会应当立刻着手就地武装人民,成立专门办理这件事情的小组, 成立各区收集武器的小组,设立制造各种炸药的小工厂,制定夺取国家的和私人的军械库和兵工厂的计划……

斯大林以奇阿图拉矿工为骨干,在高加索建立和领导了秘密的工人武装,抵抗了黑帮,保卫工人阶级免受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民族仇杀的威胁。

战斗队的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为了躲避火车上可能的搜查,斯大林曾经请一个神父作为向导,借用他的驴子翻山越岭地运送武器,让游击队形成战斗力。

战斗小队会“敲诈”奇阿图拉省的贵族矿主们:要么给游击队一笔钱,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然后得到柯巴队长的保护;要么,游击队就会打过来,炸毁矿井,处决矿主。在奇阿图拉省,斯大林的游击队已经夺取了当地的管辖权。以至于一个锰矿公司的经理被偷钱后,经理没有去找专制政府的警察,而是来找斯大林。斯大林命令游击队员们找到了小偷和钱,还给了那个经理。

战斗队震慑资本家、袭击沙俄警察与军队。战斗队曾多次对哥萨克骑兵发起炸弹袭击。游击队还会处决恶霸地主、官员、宪兵、间谍、警察和革命的叛徒。工人武装一度控制了整个格鲁吉亚西部,随后又向全高加索地区发展,控制了一半的巴库和一半的巴统,在1905年革命最高潮时期,斯大林领导的工人武装一度使沙皇总督及军警龟缩在少数据点中,基本控制了第比利斯城和几乎整个高加索地区。

1906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四次代表大会,孟什维克在会议上动议谴责了战斗小队对银行、运金车和政府部队的袭击。列宁认为革命方兴未艾,游击队的袭击能够为未来的全国性起义训练战斗小队,因此坚决反对这个动议。斯大林追随列宁的路线,继续召集布尔什维克组织战斗队,设法从警察和宪兵那里获得武器。

斯大林并非无组织的恐怖主义的支持者。斯大林要求工人们注意防止当时盛行的 “经济恐怖”——也即个别工人袭击厂主和经理(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斯大林强调,“资本家的链狗”的死因可能要归于他们自己,但必须与工人的“无政府主义行为”作斗争。他向那些赞成恐怖的人解释说,除去一个老板只会导致他被另一个甚至更坏的老板取代,然后被第三个取代;“他们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混蛋,就有多少个。”对于斯大林来说,重要的是有纪律的、推翻整个专制制度的有组织的暴力。

启示

关于斯大林的地下工作的历史资料很少,笔者能力有限,目前只能找到这么多。但是,这足以给当今的马列毛主义者一些启示。

首先,要抓住专政权这个主要矛盾,当今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暴力革命,这就要求一切合法斗争都为地下斗争服务,不能陷入经济主义当中去。当然,革命组织是要为群众争取经济利益的,但是应该是通过暴力的方法,比如地上群众组织的战斗值班赶跑流氓黑社会、黑心老板的打手,地下的战斗队清扫黑恶势力以及资产阶级基层暴力节点。面对黑心资本家在工厂中的剥削,可以通过地下逮捕、地下审判的办法,如前文中斯大林的战斗队那样,让工厂老板给工人提高待遇。必须使群众明白,只有政治斗争(专政权)才能保卫经济利益

其二,要全国一盘棋地建立无产阶级暴力。 如今的修正主义政权比当年的沙俄政权的掌控力更大。当年的斯大林可以单独在奇阿图拉省发展战斗队,但由于全俄别的地区的工人武装没有发展或者发展不充分,1905年革命并没有成功。单点突破在如今就更是行不通了。马列毛主义者要按照政治报路线,全国一盘棋地在地下建立起一个革命家组织。革命家组织发展出足够多的代办员后,才能全国一盘棋地、工业化地、在地上地下隔离的情况下建立地上地下两种暴力。

其三,革命家组织的暴力要逐步从基层开始蚕食资本主义政权,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地下基层政权。 资本主义看似强大,但越到统治的末梢越弱小。就像斯大林领导的工人武装,在奇阿图拉省成为了事实上的基层政权。基层包围中心,就是新时代的农村包围城市。

第四,无产阶级的革命暴力在长期内要保持地下性质。(这里不讨论作为地下暴力的掩护的、不谈政治只维护群众组织经济利益的地上暴力。)这是资产阶级暴力将在长期内将占据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地下的表面含义是秘密性,但实质上是指无产阶级掌握专政权的地区。只有在地下,无产阶级才能占据矛盾的主要方面,革命力量才能发展。十月革命前,列宁格勒地区的很多工人都拥有武装,但是他们并未冲塔,而是心照不宣,遵守纪律,积蓄力量。德国十一月革命虽然也是暴力革命,但是由于其机会主义路线,导致准备不够充分贸然起义,最终导致了失败。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要坚持政治挂帅,坚持地下领导地上,肃清机会主义路线。前文提到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路线斗争,斯大林对工人自发的“经济恐怖”的批判等,都表明了革命家组织在政治上的领导的重要性。马列毛主义者在地上地下隔离的情况下建立地上群众组织。群众在地上进行群众组织中的义务劳动,在与之隔离的地下接受地下革命家组织的灌输,政治挂帅才能保证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