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墙内乐子人风气,设想地下环境对革命家组织发展的必要性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地上,是中修资产阶级动用自己国家机器随意专政、随意改造社会关系的政治空间,在这种环境下,个体的无产者不可能自动地迸发出自觉性。机会主义者认不清这个道理,他们不分地上地下,不团结在正确路线下以斗争创造地下空间、创造革命的生产关系,不愿意利用这些生产关系改造自己,这种主张实际上根植于他们的小资产阶级本性,服务于他们篡夺革命领导权的目的。文中描述的所谓“墙内乐子人”(或者更加准确一点,是地上乐子人,因为我们从老投机集团东风等人身上也可以深刻地看出这种习气)现象,实际上就是一部分屈从于资产阶级创造的地上关系,从而最后投降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泛左翼分子。
2、敢在地上谈政治谈马列毛主义的人,必定会引来中修的专政,资产阶级哪有允许公开推翻自己的行为存在呢?所以墙内就出现一大批谜语人乐子人,黑话连篇。其中有很多机会主义者,这些人自以为说黑话就不会被中修端掉,殊不知地上本就是中修的地盘,一旦有行动就宰掉。这也是为什么地下组织,无产阶级自己掌握专政的所在处,才是革命真正能发展出来的温床。

最近笔者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视频,视频中对地上环境中(墙内网络)的风气进行了探讨,这一下子让笔者联想到其关于革命的联系:

如果大家有阅读过不同导师的马列毛原著,就会发现,五大导师里有三位(马恩列)都极其擅长讥讽他们的斗争、论战对象,而后两位(斯毛)在讽刺上,则相对没有那么多、那么辛辣。

唯物主义者认为,意识(比如这里就是讽刺的文风)从来就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必须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产生。

为什么前三位导师有那么多的讽刺,而后两位则少很多呢?

自然不是因为他们个人的性格问题,而是因为他们处在的物质环境不一样。

马恩列三位,在他们撰写他们的主要著作时,还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专政暴力机器,他们主要是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专政下进行生活,他们平时生活时自然无法将革命理论畅所欲言,因此自然也就在写书时话锋尖锐、讽刺辛辣。

斯毛二位则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他们在社会主义国家发表革命言论、理论时不会被资产阶级专政,因此他们两位的讽刺内容就少得多。

笔者写这些,当然不是要去做一个泥潭派史学家,考察革命导师们的文风如何如何,而是这个话题与地下革命家组织的培育与壮大息息相关。

大家都知道,在作为地上环境的墙内网络,大家的阴阳怪气和乐子人风气,都是源于中修的白色恐怖,已经严峻到连资产阶级的言论自由都无法保证了,因此大家没法好好说话,只能拐着弯子来骂人。

(在视频中提到的“后讽刺”“元讽刺”概念,其实就是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表现为将自己的政治观点反着说,或者甚至自身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政治观点,只是为了乐子而说一些讽刺话)

那么这些个阴阳怪气的风气,如果带到了革命家组织中,会变得如何呢?

大家都知道,革命要讲路线,革命路线就是革命的根本,就跟毛主席说的一样,从来就没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在辩证法之下,只有唯一正确的革命路线,能够达到革命的胜利,只要偏了一点,革命都会走向失败,革命队伍都会牺牲。

在遵守民主集中制的革命家组织中,若是让错误路线占据了集中的一面,那组织就必然迎来覆亡。因此,需要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清晰地明白革命路线,并且对路线问题进行充分的民主讨论,最终得到集中认识,再按正确的集中意见来对成员进行灌输、统一思想。在此情况下,任何成员陈述对于路线的认识时有模糊,而选择放过这种模糊的行为,都是在给未来埋雷。对于成员的政治灌输与政治筛选,一定要是彻底的,容不得一点暧昧的余地。

墙内则刚好相反,马列毛主义者在墙内伪装成乐子人可以隐藏自己的政治观点,避免被中修专政,这是好的一面。但是如果存在一个革命家组织,如果他又加入进去了,那他继续在组织内保持乐子人的伪装,就很不得了了,革命组织是不应该存在任何形式的隐瞒的。

因此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在革命家组织内是完全反动的。(革命家组织外就不展开说了,这些讽刺的话绕得过于复杂,普通群众不一定能听懂,只不过是用来自嗨的,自然也是反动的)

以上这些应当是对革命者的要求,那么对于革命家组织,又应当有一个怎样的要求呢?

其实答案就在前文中,既然我们平时上网常见到的乐子人现象是自发行为,是由一定的物质条件所诞生的,那么革命家组织就不该受到这种物质条件的限制:

在警察随便一伸手就能管到的墙内网络(以墙内、墙外实名鉴证群为首)与地上融工节点(以手工业融工、单点突破论者为首),去讨论要推翻中修之类的政治内容,无异于大声密谋,毫无疑问是葬送革命的行为(前提是真的想革命)

因为在这些地方,无论进行什么政治讨论、政治行为,都有极大的被专政风险,因此根本无法将其作为革命家组织诞生、发展的温床

就如同葛仑同志所说:

只有地下是革命家组织诞生的温床……地下的定义是政治概念上最远离中修的地方,地上则是要和中修直接交锋的地方……其中区别关键是中修的暴力是否能够触及……注意,这里所说的远离,仍然是政治意义上的,不从政治出发,就不能考虑到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

如今只有把根埋在地下的革命家组织才有可能在中修的专政下,保留住组织的根本不被连根拔掉,因此革命必须从地下到地上。

马列毛主义者也是如此,只有立即转入地下,才有参与革命、为革命贡献力量的可能性!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