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形而上学的科学观:唯有组织起来暴力夺权才是正解(1)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手中锐利的武器。一旦无产阶级联系起无产阶级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各种憋屈,那么就会得出自己无权的结论;一旦联系起无产阶级的原子化和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工业化,那么就会得出自己必须要有工业化的组织机器与之对抗。资产阶级是容不下无产阶级的真理的,因而他们把辩证法变为学术谈资,变成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来偷渡剥削阶级毒草的语言。正如无产阶级的专政只有在颠覆资产阶级专政后才能实现,自然科学的春天只有在自然科学所服务的阶级变为劳动人民之时才会到来。
2、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威力无穷的武器,作为其对立面的形而上学的科学观在内的世界观否认了事物发展源于矛盾,内部矛盾的主导地位与发展联系。死的补丁难以补上活的矛盾的发展变化。正如列宁所说的,科学如果不能得到正确哲学的引导,那必然要落入反动的泥坑。无产阶级需要在正确路线下诞生的先锋队的带领下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武器进行革命实践改造世界,从而发挥出无穷的历史主动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什么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就是将事物看作孤立的、静止的,将规律看作一成不变的,看不到事物之间广泛的联系,看不到矛盾之间的、矛盾两方面之间的互相转化,将事物的发展看作是纯粹的线性的增量运动,抹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抹杀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就以当时盛行的牛顿的形而上学世界观来做具体例子,在十八、十九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向全世界扩张、生产力极速膨胀的背景下,资产阶级们迫切需要一种只需要基于孤立的经验观察、基于形式逻辑[1]就能快速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迅速投入到资本主义大生产中,用以开发大量的自然资源、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各种商品、拓展各种交通渠道为以及殖民战争和未来的帝国主义战争紧锣密鼓地做物质准备。一言以蔽之就是人在资本主义利润挂帅下追求生产效率为商品扩张乃至资本扩张服务的必然观念。也就是说这种观念是贯穿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是人类不得不品的一环,却也是由人类社会走到资本主义阶段所必然产生且统治人类知道资本主义灭亡的一种观念。

这种形而上学的科学观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确实展现出了进步的一面,它击碎了统治欧洲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宗教观念,是人类主动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伟大尝试,它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的扩大而逐渐取得统治地位。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人类对自然发展规律的掌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以至于到了牛顿的旧的形而上学哲学灭亡的前夕[2]都还有人自满地吹嘘着“物理学的大厦已经搭建完毕”云云。虽然我们随后就要指出其反动落后束缚人的一面,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上升的,形而上学的哲学从进步发展到落后反动也有一个蜿蜒曲折的过程,不讲好它为什么起到过进步的作用就不能说清楚为什么它终究还是走向了反动的一面。尽管依旧停留在将事物孤立起来,静止的、线性的,而且是浮于表面的看待事物发展的方法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第一次掌握了系统性地探索自然规律的能力,人类虽然尚未意识到他们发现的诸多规律和按照这种经验写下的无数公式其实只能在某些条件下起效,但是这些巨量的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已经能够使得当时的人类在生产组织方式上产生质的飞跃,手工业被淘汰了,基于物理公式制造出来的各种机械将人类推进到了分工协作的工业化生产方式,随之而来的便是新兴历史阶级——无产阶级的壮大。

无产阶级接受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洗礼,掌握着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即工业化的协作,连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都不得不承认,将人以严格的分工组织起来,生产效率是传统手工业的几十倍,这还仅仅是去掉工业机器的对比情况。但是亚当斯密赞成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也只是因为他看到了工业化生产给资本家带来的利润率而已,是从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强迫性地组织无产阶级进行分工协作的目的,实际上无产阶级是被资产阶级的物质刺激和雇佣制所异化成了只会从事机械的劳动的机器。人类的生产事实上已经走向了普遍的联系,而指导人类进行生产的意识形态却是静止的孤立的,先进的组织形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产生了矛盾,形而上学的科学观所指导的生产实践为消灭自己培养了物质基础,否定的否定发生了,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成为了人类的绊脚石,维持着它最后一息的同样是资产阶级这个反动的历史阶级。试想一下,如果无产阶级自觉的组织起来了,抛弃了资产阶级异化人的观念指出人类从事生产实践的实质是发展自己而非为了个人的金钱利益,那么资产阶级不劳而获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是因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利益而被维护至今日,哪怕是被各种事实指出它的漏洞。这就是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形而上学站在其对立面的辩证法之间的斗争实际上只能由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的斗争的去完成。世界观说到底是人的意识,就要从人的斗争中才能有发展。而在阶级社会,人之间质的差别也只有阶级差别而不是什么别的,是阶级的存在使得两种本质上对立的世界观得以存在。

当人们研究了越来越繁杂多样的孤立事物,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就成为了阻碍人类探索真理的第一大障碍,各种繁琐哲学风起云涌。我们刚刚提到过,事物的发展规律并非上帝设计好的,而是会随着内外因的变化而变化的,简言之就是以内因为根据,以外因作为条件。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物质之间矛盾的互相转化,当足够多的物质之间有机的有组织的集合在一起时,就能使物质之间的矛盾转化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这就是生命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产生产生不同的功能)、衰亡的本质,当细胞之间以严格的分工组织起来时就构成了人体,尤其是不计其数的运动神经细胞与人脑神经细胞的配合分工使人与动物有了质的差别,使人类拥有了自我意识和灵活的双手,能够主动地进行劳动去创造各种外部条件。劳动必然意味着分工和生产资料的分配,阶级、社会就从中产生了。是能够劳动这一特点决定了人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以一定的之于生产资料的关系[3]而存在,所以人不是以单独的个体存在的,而是以一定的阶级和社会身份存在的,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量变的积累下,在内外部矛盾的运动变化下,从小分子的化学物质到细胞再到组织器官到人的组成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质变,人作为一个事物从不同的尺度去看,规律本身就会产生质的变化,自然科学的规律和社会科学的规律就不能抹除边界胡乱套用。哪怕是自然科学规律本身也存在着丰富的变化,从蒸汽到水再到冰,水分子组织形式的不同就能够使水本身的质发生变化,水的运动规律也随之变化,事物的规律是无限的,被奉为圭臬的经验公式总有不起作用的情况。而资产阶级科学家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继续用新的经验公式打补丁,膜拜新的上帝,此事在李柯《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 》中就以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宇宙观的矛盾为例进行了批判——

从时空的相对性出发,有两条可能的发展道路:如果一方面批判牛顿的绝对时空,一方面也承认时空的绝对性,并把时空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统一起来,就可能走上唯物辩证法;如果简单地抛弃了绝对时空,“反对它的片面的‘机械性’,可是同时把小孩子和水一起从浴盆里泼出去了”,(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由此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就可能从牛顿的绝对主义极端走上另一个相对主义极端。
……
爱因斯坦把“光速不变”这个有条件的经验事实,提高到“原理”的地位,就把它绝对化和神秘化了。最后他只好干脆承认:这只是“我按照我自己的自由意志所能作出的一种规定”(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
爱因斯坦把时空归结为“测量”问题,从量的方面把时空统一为“时空连续体”。在这个四维时空中,时间和空间的质的差别不见了。在四维时空中,时空量度单独来看都是相对的,但是时空连续体的量度却是绝对的。爱因斯坦自己也说,他这个四维时空“象牛顿的空间一样的刚硬和绝对”(爱因斯坦《物理学中的空间、以太和场的问题》)。
……
爱因斯坦的“四维空间”,本质上是同牛顿的绝对空间一样的。这样的“空间”只能是超越物质世界以上的先验王国,只能来自上帝预先的安排,只能走到柏拉图式的唯心论的先验论。爱因斯坦兜了一个大圈子,殊途而同归,从认识论上说,最后还是不能不回到牛顿那里去。

事实上,只要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存在一天,形而上学的害人哲学就会苟延残喘一天。如果前一个被认为是亘古不变的经验事实破产了,那就用另一个经验事实打补丁嘛!这样的补丁越打越多,就把人的科学观变成了繁琐哲学,为了与那个“最基本”的“不可能发生变化”的规律相吻合,要把各种不属于这个规律的作用范畴的、不具有这个规律存在的条件的事物都划归到这个规律的统治下。学了这种方法论的人也要变成疯子,那些“科学狂人”和呆若木鸡看起来有些疯癫的“理科圣体”不过是畸形观念的产物,这种繁琐哲学总有一天是要灭亡的。

本文仅为笔者全部看法的一半,不久后会推出第二期,到时候我们来更加深入地探讨一下辩证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与最终要走一条怎样的革命路线才能彻底打倒形而上学的有毒观念。

形而上学失去了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先进性后,就如同曾经的宗教一般彻底沦为了资产阶级这个反动阶级维护反动统治的代言人,我们同样也能够看到在资产阶级的专政机器下无产阶级普遍受着这种吃人哲学的荼毒,不能够将自己的困境与其他无产阶级联系起来,不懂得将无数个自己的力量组织起来,掌握马列毛主义辩证法真理的人很少,思想上从属于资产阶级的人多,列宁同志所说的“人很多,但是人很少”的困境就是如此。今天的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先锋队的领导,在民主集中制下,在平等的义务劳动中才能摆脱资产阶级的专政统治,踊跃地发挥自己地首创性,自觉地组织起来参加到革命斗争中,而这首先需要大量在义务劳动中日复一日进行艰苦工作、能够自觉运用民主集中制的党员起到带头作用。这就表明了当下马列毛主义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抓紧投入到地下革命家组织的建设当中,首先将义务劳动的优良纪律、民主集中的政治原则在自己的组织中运作起来,才能培养大量具有革命带头作用的代办员,摒弃那些孤立的、静止的庸俗观点,抓住组织建设这个主要矛盾,要看到是组织形式带来质的变化而不是单纯的人的数量,也许几句漂亮话能够一时间吸引很多人,但是这终究摆脱不了“人很多但是人很少”的困境,因为失去了组织的力量,没有民主集中制的洗礼和革命义务劳动的实际考验,自发散漫人的思想不会凭空地摆脱资产阶级地控制就摇身一变成为革命者的,这只能存在在那些打着革命旗号进行政治投机的机会主义者嘴里。

[1]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基于逻辑三大律:同一律:A=A;矛盾律:A≠非A;排中律:A和非A只有一个为真。辩证逻辑恰恰是扬弃逻辑三大律的。 辩证逻辑认为A能够导致非A——大的能变成小的,弱的能变成强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走向反面。形式逻辑认为只有A和A之间才有同一性,A和非A之间只有斗争性,不能同时有A和非A,因而就永远只能看到矛盾两方面中的一方面,永远看不到矛盾运动;而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本身就同时包含A和非A,A和非A之间也有同一性,它们既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因此,辩证逻辑包含了比形式逻辑更开放的内容。 ”,引自《近现代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两种宇宙观的斗争》(链接: https://longlivemarxleninmaoism.online/t/topic/31443

[2]牛顿的旧的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灭亡的前夕:指爱因斯坦对牛顿的经典物理学进行了扬弃,发展了相对论,但是只是兜了个圈子,又用四维时空和光速不变这种绝对的、先验的唯心观念回到了牛顿的哲学。

[3]之于生产资料的关系:即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