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没有老一辈的外向?因为年轻人的地位变了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经资本主义的复辟,一切都变了,一方面因资产阶级占据专政统治,各种阶级歧视无不出现出现。而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无产阶级的极度无权,使得在资本主义下每个无产阶级个人原子化现象的基础下,各种资本主义唯心毒草现象蜂拥而至。无产阶级之间也在这样的环境下找不到根本的团结和共鸣,使得青年群众大多数的陷入内向,遍不再开放起来,而是加以的封闭,根本还是在于无产阶级在社会下没有权和地位。要使得解决这种现象,非一刻就能完成,而是要回到当下组织革命的正确路线,只有推翻了资本主义政权,无产阶级才能有当家作主的基础,才能恢复群众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的政治挂帅,内向的问题才能得到普遍并逐渐的解决。
2、年轻人是资本主义复辟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人,这一点和经历过社会主义时期的老年人不同。集体经济时期,人民有动力有信息去创造,去生产,自然热情十足,乐意交流。而现在无产阶级被彻底打散,导致空心化、原子化,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的利益奔波,表现出内向,孤僻的性格。资产阶级的解释苍白无力,停留在唯心主义的层次。说到底还是无产阶级没有权力,不能为自己发声,才变得如此卑微。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坚持政治报路线,才能恢复到往日的荣光与幸福。

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比上世纪的出生的老年人要内向,尤其是1976年以前的。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大都比较外向,比较健谈,笔者常常可以在公共场所见到他们与其他人攀谈,但是如果是年轻人却少有人敢这么去做,他们是天生就这么健谈吗?那么为什么现在的人又不敢这么去做?还得从具体分析一下社会情况。

生产关系变化

在资产阶级未复辟的社会主义时期,公有制决定了人的外向。在社会主义时期存在着两大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二者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全体无产阶级所有和公社这样的集体所有,范围的不同,而这种差异是由三大差异的存在导致的,但是尽管二者存在着差异但是依旧不影响公有制的大前提。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无产阶级的劳动成果按劳分配,劳动初步成为劳动者的需求,因为我想要某种东西就得去生产,所以劳动成了一种需求。人们会为了集体的利益去生产,去实践。同时由于实行公有制,没有形式上的剥削(实际上的剥削依旧存在,由于资产阶级法权,比如厂长因为其权力,就可以在分配产品中谋求私利,形成实际上的剥削),无产阶级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下,表现出空前的团结与平等,至少在地位上,但某些方面由于小生产的意识还存在,所以工人派系也十分复杂。因为生产资料共同所有,所以自己的利益就几乎等于个人的利益,劳动者为集体付出,也就是为自己付出。同时尤其是文革时的鞍钢宪法等代表无产阶级的革命性生产方式革命的方案的实施,使得无产阶级更广泛地参与到政治上,锻炼了无产阶级的团结性,当然这个团结是斗争出来的,不然派系问题也就一下子就解决了。以上种种的公有制的好处,使得工人们共同为了集体的利益去实践,所以就更容易走到一起,联系的紧密性是更高的,也就使得当时出生的无产阶级们表现得十分外向。

对比当下私有制更能看出生产关系变化对于无产阶级的影响。在当下生产资料私有,一个最大的影响就是劳动是为了自己的,不论赵修如何宣扬那些极具奉献精神的案例,可是现实就摆在面前,别人过得好与我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很直接体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更多的是比较内向的。同时由于比内向更严重的是,由于资产阶级人为的加给无产阶级的内部竞争,导致无产阶级每天奔波在柴米油盐的路上,无产者不竞争就没办法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存活下来,所以每天的剥削和沉重的竞争,使得无产阶级生理和心理都遭受严重的折磨,因为和自己竞争的都是无产者,如果自己不竞争,自己甚至吃不饱饭,但是自己吃得饱饭,与自己竞争的另一个人就吃不饱。这样的情况放在当下高失业率的情况下十分形象。所以无产阶级在这种只有关心自己才能活下来的社会中,只能变得内向,但是变得内向只是表现,本质是无产阶级的联系被人为割裂也就是无产阶级原子化。

我们资产阶级的老爷们对于这种变化的反应就是—MBTI形而上学、唯心的人格理论。MBTI在资产阶级的宣扬下十分的潮流,尤其在小资圈,见面就是“ 我是E人,我是I人” 之类的。这样的理论本质上是唯心的,把人的性格看成是精神上,某种神秘的东西,然后资产阶级的统治者,像肿输寄就是“ 情商高” 、“ 智商高” ,为其作为剥削阶级的头头合理化,而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性格却避而不谈物质的作用,更别说谈阶级了。再说回MBTI为什么形而上学,其把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堆没有生命的数据,一个具体的人居然可以用一些测试就判断这个人是如何如何,把现实中具体的,能动的,有机的人变成了死板的,永远都这样的人,不会变化的人。这样就是反向在宣扬宿命观,而其唯心的一面,放到社会上就是在宣扬“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和剥削有理这样的反动谬论。性格只有具体的没有抽象,人也是如此,只有阶级下的性格没有超越阶级的性格,也没有超越阶级的人,人的外向与否是有社会存在决定的,而不是什么天生如此。赵修这样的宣传为何?不过是为了掩盖阶级矛盾,延缓革命罢了。

无产阶级的原子化

由于生产关系的变化,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强行分割,这种现象叫做无产阶级的原子化。内向的本质就是无产阶级的原子化。资产阶级为了防止无产阶级奴隶们意识到自己是奴隶,于是乎想尽办法让无产阶级无法建立密切的联系。除了资产阶级人为制造的竞争原因外,还有一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上层建筑在分割着无产阶级,就比如人性论。

人性论就告诉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竞争是人性的贪婪,吃骨头不吐渣的资产阶级,用一个“ 贪婪” 就掩盖了他们背后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一方面即把自己的剥削说成天经地义,又把人为创造的无产阶级内部的竞争也视作自然存在的东西,再加上“ 存在即合理” 这种反动的苦行僧言论,把无产阶级被压迫的现状遮掩得密不透光,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矛盾,一切问题都可以用人性论来说明,关于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被掩盖得玄之又玄。而人性论本质上也就是反动至极的唯心主义,一切的人类社会的矛盾都是人性作祟,不幸福是因为别人贪婪,但又不说明什么人贪婪,无产阶级为了活着不得不竞争无产者,但是这样的原因也是资产阶级造成的,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却对此闭口不提,而资产阶级生活的混乱又可以用人性论来美化,说人本就该这样。腐朽的旧事物终将被推翻。

组织的缺失也是一个原子化的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共,还存在着无产阶级司令部服务统领无产阶级继续革命,可是随着毛主席逝世,走资派夺权,将原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改造为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再加上生产关系的变动,资本主义全面复辟,无产阶级紧密联系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尽数被颠覆,所以无产阶级原子化了。很直白的我们看到,曾经工人能够在先锋队领导下在革委会中行使作为国家主人的权力,但是复辟以后官僚资产阶级掌权,人民又陷入极度无权,被统治的地位。人民无权就体现在人民被资产阶级的组织专政,人民的没有组织,也没有权力。过去的有权体现在一个先锋队的领导,团结造反派工人。可是现在工人连一个互助组织都会被冠以危害国家的罪名,赵修在害怕什么,害怕有组织的工人阶级。

高举列宁政治报路线

当下,革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可是问题是怎么办?前文已述,没有组织的工人阶级就是原子化的,没有力量的,所以就得建设先锋队,可是怎么建设先锋队,列宁已经告诉我们无产阶级了,即政治报路线,建立一个工业化的革命家组织。同时当下的资产阶级专政比曾经的沙皇,蒋匪凶险数倍,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帝国主义工业化监狱,如果还在散漫,小组式的,手工业式的革命家组织必将面临铁拳的压制。只有将革命家组织建设好,搞好组织建设问题,学习俄国革命的经验,一个能够肩负起赵国无产阶级的使命的组织才能建立,革命才能成功。反观当下机会主义,嘴上说着革命,说着马列毛,马列毛的组织建设问题,实际上却做着与革命目标相反的事,处处表现着机会主义的行为,是他们学艺不精吗?恐怕不是。是他们投机倒把,想在革命中把革命作为自己的筹码换取资产阶级的地位,最后背叛革命,历史的教训依旧可见,孟党最后的赤裸裸地反革命行为就是直接的体现。

革命一定要成功,一定会成功。这是体现了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只要无产阶级在革命中路线正确了,革命就一定会成功。前进,全世界被奴役的人民们!历史从来都是我们创造的,现在我们将推翻腐朽的旧社会,建立劳动人民的新社会,马列毛主义万岁!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