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机会主义者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他们总是千变万化的,他们既可以是右倾投降的经济主义者,也可以是左倾冒进的冲塔分子,这是因为他们从来抓不住中国革命的客观情况,在路线与战略上崇拜愚蠢的单点突破,妄想这样夺取革命的领导权。需知当下革命最关键的就是培养与保留起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自觉性,抛开这些内容就不可能掌握主动权。
2、当今中国革命的战略,关键是建设全国范围的革命网络,从而使中修这个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企图围剿单个节点,使其变为无效节点的意图无法得逞。任何试图用其他战术层面,比如文中提到的貌似是“游击战”的战术,去上升到战略层面,妄图取代全国一盘棋的,都是机会主义路线。
游击战是教员提出的《论持久战》中核心的一部分内容,游击战避免在敌方优势的区域内正面作战,转而在某个空间制造己方的力量优势后再作战。为了制造这样的局面,就需要不断的战略转移,也就是教员的十六字口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在当今的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龙国,无产阶级也应该使用这种以弱胜强的无产阶级智慧。
但是真理错了一步就是谬论,“流寇主义”在形式上和游击战就非常类似,如果分辨不清楚,游击战术就可能变成被撵着逃窜的“流寇主义”。那么什么样的路线和行为是游击战,什么样的是“流寇主义”呢?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在是否能扎根,是否能能使得革命力量不断扩大,不断得发育自身。
马列毛主义的革命路线分成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峙和战略反攻。这是根据先锋队能够掌握的,动员的无产阶级力量和中修当局的力量对比决定的。发展的核心要点就是以地下建设为核心,地上发展和建设为地下服务。地上组织需要在工人中间,在一个个厂区中扎下根团结工人的力量,培养筛选合格的革命力量引流到地下变成地下红军。不断蚕食中修治下的基层权力真空,建立起属于红区的权威,利用红区的权力帮无产阶级做主。
这个过程必然不可能一帆风顺,地上地下划分就是为了使地上的工人组织去政治化,好让地上的中修反动军警没有镇压的直接动机。但是中修这个纸老虎对于任何团结工人,以及可能威胁他们反动统治的行为都是及其敏感的,普通的民间团体想要互帮互助都会被盯上,打压。面对这样的情况,某些机会主义者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以弱胜强的游击战了。
https://longlivemarxleninmaoism.online/t/topic/35915
“一般的策略是伪装,以打架斗殴而非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蹲几个星期派出所,不一般的策略,即基层警察横下心来实施围剿的情况下,就要果断地撤退,打不过就跑。”“
地上组织中是不会当面宣传、灌输政治内容的,机会主义者就喜欢当面演讲,还觉得自己再做宣传,这不是在教育群众,这是把群众往火坑里推,如果革命家组织因为某个群众泄密导致被捕,那也只能怪革命家自己,让远未成熟的群众坐在忏悔椅上过早接受考验,这是那些天真的手工业者最大的罪过。”
是啊,打不过就跑这不就是教员告诉我们的道理吗?但是这种策略就是彻头彻尾的“流寇主义”。游击战的战略转移是为了保存实力,但是在战略防御阶段,地上的工人组织和工业据点就是工作的重点。每一个地上据点都是组织费尽心血才建立的,如果一遇到地上的反动军警和专政力量就跑路,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如何才能建立起来牢固控制在地上组织手中的据点呢?没有可靠的据点,先锋队在地上被反动军警撵来撵去能有什么实力可保存呢?地上组织的建立,依靠的是红区中地上组织可以蚕食中修当局在基层的权力真空,建立红区自己的权力,建立红区自己的秩序。动用红区,也就是地上组织的权力帮助群众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他们改变他们所处在的无权状态。让无产阶级体会到团结起来自己就是有力量的,让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产生阶级意识,这样的地上组织才能站得牢,才能获取群众信任,才能得到群众支持,才能在群众中建立威望。一遇到困难就跑,而不是想着最基本的自卫,如果让反动军警可以来去自如没有任何成本的肆意侵犯,那困难永远是躲不完的。地上组织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望风而逃能在群众中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呢?
真正的游击战必然是需要贯彻地上一盘棋策略的,试图回到原来的据点,试图从一个据点撤离,使用的还是单点突破的思想。因为根本看不见地上各个据点之间的协同配合,只看见在一个局部地区的死磕。正确的游击战目的是保存实力,而这个实力在地上就是建立的一个个在控制之内的据点,地下就是一支支纪律严明,通过地上组织引流得到锻炼的地下革命家和地下红军力量。这样才有了对抗中修,“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实力。这是属于战略相持阶段,也就是地上据点已经按照全国一盘的思想在全国各个地区充分建立成熟的基础之上的。流寇主义永远不能达成以上前提,流寇主义只能从一次失败走向另一次失败。等到了相持阶段,这时候才能发挥游击战术的力量——四处逃窜的流寇当然可以做到“避开敌方的优势力量”,但是拥有做不到“在局部中形成力量优势”,因为流寇就根本没有力量——相持节点的全国各个节点此时就可以互相声援互相支持。A地发动罢工引来反动军警布局完成,准备镇压前,立刻噤声战略收缩,让相邻B地的据点工人立刻动员罢工,吸引A地的反动军警前去镇压,让发动军警找不到地上组织的主力。此起彼伏的斗争浪潮让反动军警疲于奔命,忙着跑了一大圈下来没有抓到地上组织的把柄,反而把他们自己累个够呛。虽然可能在中修当局的眼中一切还是恢复了平静,龙国还是在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下蒸蒸日上。但是经过这一次次多个据点之间的协同作战,误差地上和地下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得到锻炼,无产阶级也会在这样一次次的阶级斗争中认识到团结起来的力量,认识到马列毛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这才是正确的游击战应该采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