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略下秘密化原则是如何施展的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单纯进行事务性的工作而缺乏政治灌输,是不可持续的,一旦思想上出现了一点变化,甚至叛变了都无法发现,因此我们对于群众的吸引,最终都是要服务于政治、服务于地下政治核心的建设。而这一过程中又要考虑到资产阶级严酷专政的实际形势,我们的政治灌输不能明晃晃地摆上台面,只能是借助地上吸引再筛选到地下去完成。这也就是保证秘密性的原因
2、判断“是否秘密”,就是要牢牢抓住“是否保护革命组织”这个主要矛盾来谈。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才能灵活处理,才不会在一些情况下因为机械处理而因小失大。马列毛主义者不仅要在秘密化原则上,更是要在一切问题都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思考,才能做到政治挂帅的看待问题、处理问题。

许多革命青年对于自身参加革命、对于路线认识不清,存在胆怯情绪,并且对于自己在帝国主义环境下如何保护自己,以及革命为何能够实现胜利,存在相当多的疑问,需要把这个问题进行展开说明。

如今中国各地的自发运动风起云涌,但革命,主要为了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就是运动的主要矛盾,抓住阶级斗争的纲,纲举目张。这个目,就是通过阶级斗争而设计的政治原则,根据政治原则施展实际操作,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一条基线。

革命是一个政治斗争,从人类的历史上看,革命必然会胜利,但是革命不会自动胜利,要想革命胜利而反动派的失败,就要确保政治原则在正确的运行,以此来施展正确的战术策略。这种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符合了革命的客观实际的要求。

地上地下区分

何为地下?实际上是一种无产阶级力量的专政权,
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专政权的对比前提下,专政力量不够而在局面上形成的公开和秘密的表象作用, 在力量超过对面甚至形成战略反攻阶段之前,实际上革命党本身需要始终处在地下。在战略防御阶段,群众是不会认为有什么革命党存在,而在战略相持阶段,在群众看来是一个影子政府,知道有革命党组织,但不知道具体战术行动,也不知道革命党的所在位置,而在反攻阶段即可全面铺开革命党的身份信息。

可见地下的存在的专政权是如何获得的呢?在于从政治上划分开区域,是中修从政治层面不可触及到的部分。这也是资产阶级内在矛盾下,不一致的利益所产生的。就像列宁当年在国外,俄国政权的触手无法伸展到的地方进行秘密联络工作。
手段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暴露自身政治身份。维持敌在明我在暗。具体战术策略上需要是革命家全员政治斗争身份进行匿名化伪装,但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他否定了人的现实联系。否认人现实层面的具体的义务劳动和严密的组织建设。

政治斗争,难免产生损失,而且资产阶级的力量,也一定会试图渗透到地上的群众组织,甚至渗透到革命组织当中,进入组织的情况发生是斗争的偶然,同时也是斗争的必然;
可见,地下组织的专政权,一方面是来自无产阶级的政治,并且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中修掌握不到,才得以形成的。

而泛左翼建立的群聊将平台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掌握建立在例如qq微信,等平台上,或者是第三方中,并且通过口号团结,而丝毫没有任何严密的组织架构,缺乏严格的政治筛选,警察甚至中修走狗未明子能够轻而易举地派人渗透从而破坏整个革命组织。

这需要同时引入政治和事务的辩证法。才能帮助理解筛选机制的为何够起作用?政治和事务的关系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只有在思想,和行动上同时认同并从事革命工作才能称之为党员,思想上认同,并不够,因为泛左翼可也会兜售一些中帝论,地上地下和民主集中制,但事务背后必然反映了政治思想和路线,不会因为你口头呼喊而改变,成员在政治挂帅的高度协同的民主集中制环境中,随时受到群众的民主监督。这里需要注意,网络是一种媒介,本身就是一种联系方式,是物质的关系,通过互联网媒介就能够达到现实中的人的联系。

在任何一件小事情上,他都可以分裂出来两条路线,例如同样一个交流是选择集体力量放光芒,还是个人钻研;例如损失个人利益和革命利益两者出现矛盾,需要损失个人利益为革命服务,还是抛弃革命为个人服务,路线上错误,便会立刻抛弃掉革命选择个人利益;例如面对群众的态度选择打压,还是发展和发扬群众;在纪律上是选择运用纪律原则去牢固的团结,还是满足个人利益从而逃避纪律要求,难道体现不出来吗?答案是肯定的,都是能够体现两条路线的差异的。可见一个人是否能够始终为革命利益服务,必然经过时间的检验和筛选。才能够满足在工业化帝国主义国家中,去保护无产阶级政权中最核心的部分——职业革命家组织的存在。发展出来的革命家,他才能正确的履行政治任务,足以能够担任群众的领导工作,通过地下领导地上,在地上工作铺展发挥出正确的路线的领导作用。

而泛左翼小组,试图三三两两地去融工,其中不排除一些看不清道路迷茫的青年,这部分是需要团结的;但同时存在自觉的机会主义路线,不讲政治筛选、不讲无产阶级的党性、不讲地上地下
的专政权区分所产生的秘密原则,其结果一开始就违背了阶级斗争的纲,违背了革命胜利的目的。其结果要么就是学习合法马克思主义取消革命,要么就是扩大规模走向冲塔,甚至到工厂里面在高强度的压迫下吃完最后一顿散伙饭。

在战略的两个防御阶段,也就是地下革命家组织建设和建立地上群众组织阶段,在中修政治力量强大的时候,地上采取不讲政治的策略。
讲政治就是从根本上反对中修,从而必然遭到灭亡,政治灌输放到地下进行。面对中修策略上要对外掩盖成自发行为,即便被发现也能化解危机,群众组织内是有纪律和组织,但不反对中修。

不需要让中修了解到群众组织的存在,如果被中修知道群众在组织,那么群众组织至少就会被盯上,即便地上就是一个经济互助组织,但归根结底是算作组织的,而中修害怕一切形式的组织。

被中修发现,一定程度危害了地上组织,就需要自发的伪装。并且不会明面的告诉整个公开平台自身的存在。并且严格隔离政治灌输,即便是中修派人加入和了解到地上群众组织,那么也不会意识到和革命家组织有任何联系,也许只是几个快递,几个安保,仅此而已。

政治灌输工作和地上公开身份脱钩,和地上的代办员不相干,可能地上就是一个普通司机,所以无法识别和判断司机政治立场。而地上的权力来源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地上代办员服从地下革命家组织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地上层面的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服从保卫地上群众组织的正确路线,这三个原则在运用。

但是伪装层面需要解释,解释民主集中制层面,下级服从上级的解释上,例如一些司机服从几位大哥司机,可能算做是最初的建立者、创始人。解释少数服从多数,解释正确路线,就是谁正确听谁的。最终服从正确的集体领导意见。

可见这里需要代办员不断的进行地上的统战说服工作,使得群众自觉的拥护组织,并且需要建立暴力值班制度,以便后续发展地下红军和开辟清扫反动力量做好充足准备,

在战略防御阶段时期,地上群众组织为了避免收到打击,应该属于无害状态,但无害化只是一种被敌人攻击的防御姿态,他不采取将矛头直接指向中修的进攻,但已经从组织上避免了中修的政治威胁。所以并不是代办员隐藏的有多好。

所以为什么泛左翼的所谓随着地上逐渐发展地下,随着组织规模扩大是多么的错误和离谱。因为没有看到两者的专政地位,导致需要严格划分地上地下的行动。才能维持起专政的模式。

而地下红军要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原则?

我们说在战略防御阶段的第二个,建立地上群众组织大规模向地下引流的时期,地上群众组织不挑战中修,但是阶级斗争需要战胜中修,这就需要逐渐建立地下红军。通过地下红军不暴露政治目的不暴露军事行动来清扫反动力量,逐渐开辟活动区,为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做准备

地下红军就有隔离,有过渡,就是存活的保证。必须达到召之即战的目的,就必须从群众组织的地上战斗过程发展到地下网络进行政治灌输工作。并且这种地下红军人员素质也必须逐渐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能力,建设成为武工队。

新时代的红军就是逐渐要发展政治路线认识和政治觉悟,事务必须反映了一定的政治思想。就单论社会主义下的扫地这件事情,到底是随便扫,走马观花,扫一点表面为好,还是为人民服务的清洁,你从事务中必然反映出来。
假设:地下革命家组织发布指令,地下红军执行下去,本应该要攻打这个楼房,结果不理解路线,没有对错误路线的识别和运用和民主集中制的运用,结果就是10个警察你也冲进去。可见这个冲进去的行为就反映了政治思想不过关。政治思想和事务的辩证关系是应该达到高度统一,就能够完成正确的政治目的、就能实现党指挥枪。才能逐渐达到高度执行地下执法权地下的党委员会的决定。

地下红军和地上群众组织如何达成联动实现最大化利益和最小化损失?

在战略防御阶段,是不能谈论有什么地下革命组织的,群众不知道存在革命党,包括了群众组织当中也必须区分,而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条件是,在不断的清扫过程中,群众意识到了并形成了影子政府,但依然不知道革命党具体在哪,在事实上进入了拉锯战。
在战略相持阶段的前中期,革命党地下红军,地下政权都是处于地下状态,直到战略相持阶段进入反攻才进入了公开,群众才从一个相持阶段的影子政府,了解到了革命党组织存在和列宁。

而在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必须长时间通过建立武工队和地下红军清扫力量,并且配合地下群众的人民法庭,对敌人展开审判,以便开辟革命道路。

群众组织最多只能做一定的掩护工作。不能将核心任务交给不能够被信任的群众组织。
在这种经济互助的群众组织下,

警察他当然会猜测和质疑和上门,我们说斗争不可能不会有损失,他质问群众组织,是不是你们干的时候,实际上并不是,群众组织只是口头上反对,并且掩护通风报信,甚至拨打警察的报警电话群众组织当中实现人员行动的最大分散,才能让警察举棋不定,无法实行彻底的抓捕,在有组织和纪律下的群众组织中,你只是一个在路旁拦路的群众,他只是一个借助别人手机拨打报警电话的群众而已。
而真正执行任务的是地下红军和武工队,才能准确高效的完成任务,不可依赖于群众组织的依靠法不责众的行为。

其中秘密化怎么体现?

我们可以从一件事的发动来判断, 在战略防御阶段和战略相持阶段的前中期,地下革命家组织通过地下执法权发动一件事情,通过革命家组织领导下的群众的地下法庭进行审判,地下革命党组织通过决议, 即可派发武工队和地下红军进行攻击, 而群众组织进行一定程度的掩护,但是地下红军的动向,群众组织并不会让他们知道,没有这个隔离,将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这里需要注意,一切以地下革命家组织的政治挂帅为根本原则展开,例如某地的公司的轮胎真是现阶段所缺乏的,那么他就通过政治关系,被列入了攻击名单之中。切不可依赖所谓群众诉求,一切按照政治的方式进行判断。

我们说即便是发生了自发性的群众运动,也只能一定程度上利用, 但也是按照革命党的要求来看问题, 例如蒲城运动,群众组织当中愤慨激昂的情绪被调动,处决校长这个行为,存在群众激昂,但群众激昂并不意味符合利益,例如群众也许如今就要推翻中修呢?很显然是跨越政治,走的左倾冒进主义,交给地下革命家组织判断后,可能可以选择的策略是等到第二天群众散去,并且围绕地下组织的政权的方案,和群众组织的掩护工作,进而派发地下红军网络进行武装斗争。
而逐渐蚕食中修基层,扩大革命组织规模削弱中修。
而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后期,则可以公开革命党,那时候可以进行公开审判,敌人反而处于地下状态。秘密化原则就颠倒过来了。

从整个人类历史上看,革命必然会胜利,但没有适应于革命战略的政治原则,以及施展的策略,革命也是不会胜利的。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