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小记(二)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本文很好地论述了组织在个人改造中的重要作用,资本主义社会下无孔不入的工业化灌输,需要用无产阶级组织里同样工业化的灌输来解决,这种工业化的组织不是说说就有的,唯有用钢铁般的纪律才能塑造出严密的组织,才能践行先锋队冲锋在前的原则。
2,“一个人可能变得不革命,但是一个组织可以一直很革命”。无产阶级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在工业化大生产中培养出的纪律性;那么同样,革命家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就非得在列宁的政治报路线下团结起来。建立起工业化的组织,才能担负起先锋队的历史任务。

改造小记(二)
毛主席说过:“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每一个有志于革命的人都获得或少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改造自身资产阶级观念的残留,彻底的转向无产阶级立场,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完成世界观的转变。笔者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并在与之斗争中有了一些启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改造人靠是力量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资本主义依靠工业化的灌输体系,把它的意识形态打入所有阶级人的脑中,使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这仅仅是因为他们能说会道吗?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资本主义背后丰沃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他们是用专政力量的“炮弹”来“说服”人的,而这颗炮弹本质就是私有制下政治、经济、思想乃至暴力的总和。在这种情况下妄图以个人力量对抗资本主义专政,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若不及时抛弃这种不切实际的手段,最终只会是走向投降。所以改造人靠的是力量,而且不是个人主义的力量,只能是可以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组织的力量,改造的基础是明确立场,而这个立场往往是不够清晰的,只有依靠组织纪律和义务劳动以及民主集中制的活性发挥才能使立场上的问题充分暴露,进而才能找准抓手,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实现世界观的转变。

认识依赖于实践

列宁在怎么办之前的著作都只能展现出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的出色基础,但是列宁那时候还不是一个组织真正的革命家,直到他真正阐明了自己关于组织起来的论点,把工人小组真正按照军事的纪律起来的时候,列宁才是真正的革命家。

认识依赖于实践,革命的理论来源于革命的实践,认识依靠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而得以运动发展,没有组织起来参与到先锋队组织的建设之中的实践,再正确的话也只是一句不会与革命发生丝毫联系的废话。话语要经由相适应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的表达证明才能具有说服力,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革命家组织的建设之中才能打破瓶颈。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手里拿着扫帚就要思考扫的方法,并且只有这样去想且这样去做,才有益处,才能真正的打扫干净。行动是认识思想的集中体现,正确的认识思想必然进一步要求在实践行动上构建出相适应的物质基础,这又进一步证明了只有参与到革命组织建设的实践中行动起来才有可能完成世界观的转变,而绝非个人的单打独斗或躺在床上的空想。

内因外因,融入集体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前面我们说了世界观的转变,需要组织作为物质基础,需要组织活动作为革命实践的基础,那么这是不是一种外因论呢?我认为不是的。正如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社会中的一员,人体也是多细胞生物,没有单细胞的个人,所以从来都只有两种阶级立场的选择,是无产阶级立场还是资产阶级立场,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挂帅还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挂帅,从来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脱离集体的个人,而是两者必居其一。可是资本主义却催生出反动唯心的观念,比如个人英雄主义,鼓吹多数人为少数人服务,英雄创造历史的谬论。可见融入资本主义,实际上就是把自己融入了不可调和的反动观念当中,融入到了不去解决矛盾,而是掩盖矛盾转移矛盾的软弱当中。语言只能起到语言应有的物质效果,文字不具备改造人的作用,可是资产阶级唯心反动的观念立场、脆弱的物质基础,却往往被语言所动摇、激怒,甚至走向自我毁灭,这种软弱无力是笔者所不能忍受的,原因出自于个人,自我改造的意愿和选择也往往来源于个人,但是个人主义这种唯心观念的一体两端,运用不起马列毛主义的扫帚,手段为目的所服务,落后反动的目的会迫使自己抛弃不相适应的手段,转头走向手工业的深渊泥潭。所以改造世界观必须要融入革命集体,坚定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一定要做好这样的定位,即列宁在政治报路线中所形容的每一位参与到组织里的成员,螺丝钉、小齿轮,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单个细胞只有不脱离人体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