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昆仑策研究院文章《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所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一)》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下予以总结、检验、发展,这就必须要求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无产阶级开展夺权斗争。在建设革命根据地后,在根据地内可以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生产斗争实践,在夺取全国政权后,则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等等制度。脱离阶级斗争、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只能搞出唯心主义的理论,脱离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只能搞出资产阶级的理论。在当下革命的首要问题不是研究什么本本和理论,而是建设职业革命家组织,进而建设工人组织,提升无产阶级的物质力量。
2、资产阶级的经济学理论自然不能承认自身的剥削行为,也因此其不得不大幅偏离社会实际,在哲学上的表现必然是形而上学的,忽略内部的生产过剩危机,将不得不进行的对外扩张用唯心主义的方式加以掩盖,在美国,就是“维护世界公正”,在赵国,就是“共同富裕”,本质上这都没有区别,而马列毛主义者要做的也都一样,那就是组织起无产阶级来发动革命。

12月8日,昆仑策研究院发布文章《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所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一)》,可以看到只是第一部分,还没有写完,不过作为批判材料已经够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懂不能瞎说,如果可以的话,笔者会读一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应对他们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应该会提到一些具体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实际上第一部分已有所涉及了),对此再进行深入批判。所以这篇文章只谈一些原则性问题。

这篇文章实际是就是对中修前段时间提出要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唱和。文章开篇即表明:“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材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从苏联的教材中抄过来的。而我们国家自己具有的独到的特点在我们的教材里也有一些反映,但是所占比重并不大。”那么事实是什么样的呢?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1976年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后来整理成册的《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包括1958年的《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记录》、1959年的《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记录稿〉》。特别是1976年9月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那是批判吸收苏联政治经济学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文革实践经验的集大成之作,这怎么能叫“所占比重不大,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从苏联的教材中抄过来的”呢?不过确实要承认,我们在五十年代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确实基本照抄了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既抄了正确的,也抄了错误的。这种说法是绝对不对的。为什么会有这种论断?显而易见,因为这本书是“四人帮”组织编写的,但是主要是因为中修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级斗争,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宣扬“唯生产力论”,而恰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明确社会主义仍旧存在阶级斗争,存在资产阶级法权的。如果他们仍旧以这本书作为教科书的话,那岂不是承认肯定文化大革命了,自然是不可能的。

一、宣扬阶级熄灭论、唯生产力论

文章中说:“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生产方式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中修所说的“我国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是不是很熟悉?当然熟悉,早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共产党内走资派代表人物尼古拉·阿列克谢维奇·沃兹涅先斯基就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此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并且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消灭了,发展生产力,解决这一矛盾,就建成社会主义了。以至于“五十年代出版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二、三版),就不承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不承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阶级法权,不承认联共(布)党内存在资产阶级,不承认在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后,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归根结底,不承认在无产阶级专政整个历史时代始终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序言),后来的苏联的赫鲁晓夫等人更是继承了这一观点,还付诸实践,官僚垄断,利润挂帅、物质刺激、专家治厂等等,实行资本主义复辟,中修亦是如此。这就是宣扬阶级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是对马列毛主义的错误修正。

如果苏修的理论还不足以证明的话,那我们在看看中修的理论。(中修这些理论可以不看)

1979年,理论务虚会,“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初见端倪。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历史决议》,“在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87年,十三大,“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92年,总射击师南方谈话时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7年,十五大,“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002年,十六大,“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007年,十七大,“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2010年,十二五规划,“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主义,并且提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努力平衡人民过快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2017年,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可以发现,尽管一些词语在变化,中修的唯生产力论、阶级熄灭论的观点是没有任何本质变化的,这本身就很形而上学。这个他们自己也是承认的,虽然不那么明确。对此中修相比苏修还是有一点“进步”的。在阶级问题上还承认了社会主义社会有阶级矛盾,但是把它修正为:“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1981年《历史决议》),不过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盖掩不了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本质。将主要矛盾变为次要矛盾就是不承认矛盾,丢掉了唯物论和辩证法,陷入了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时候就陷入了唯生产力论和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泥坑

二、同为资本主义,为何不同?本质相同

文章说:“资本主义所谓自由市场,其本身的存在和运行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资本主义的政治与军事实力完全操控了全世界绝大部分市场的情况下,才有着所谓在资本主义刀枪威逼与胁迫下的自由市场。换句话说,我用枪炮打开你的市场,你的市场就必须对我自由开放。如果你的市场没有对我自由开放,我就用枪炮逼迫你的市场对我自由开放。这就是资本主义所谓自由市场的逻辑。”然后又说:“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当然不存在这种所谓在枪炮下的自由市场。在对外贸易方面,我们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则,进行着相关的贸易活动。”打着社会主义的幌子自不必说,在马列毛主义者看来,他们承认中国有自由市场实际上就已经承认中国是资本主义了。这个倒不是什么重点。重点在于,按照这位作者的逻辑,中国的自由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最大的不同就是西方是通过枪炮逼迫其他国家打开市场,而中国是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合作共赢,打开市场。首先,用现在的表面上的国际合作与殖民掠夺时代的坚船利炮相比,这本身就是不能这样对比的,这是纵向对比,这只能站在同一个历史阶段进行横向对比。如果中国在殖民时代发展起来了资本主义,那也会走向用枪炮打开国际市场的道路的。其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也是表面上合作共赢的,怎么能说是靠着坚船利炮打开市场呢?这是不对的。最后,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的资本主义和西方的资本主义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如果要说是通过枪炮逼迫其他国家打开市场,那东西方是一样的。虽然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去动用武力(尤其是中国,维护自身“和平崛起”的形象),但武力是隐藏的实力,起到威慑作用,不用动用,就可以迫使其他相对弱小的国家打开市场。比如说,中国和俄国在东海、黄海联合演习,威慑美国、日本、韩国等等,没有打起来吧,确实没有,但目的是达到了的。所以说作者的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既然说到了国际政治经济的问题,那就不得不提到帝国主义争霸了。我们再从这个层面对作者这一错误观点进行批判好了。

自资本主义产生那一天起,其基本逻辑是没有改变的:竞争导致垄断,垄断导致霸权,霸权导致战争。资本主义要么扩张,要么灭亡。虽然基本逻辑没有变,但是实现这一基本逻辑的方式确实变化了,这很符合唯物辩证法。从一开始的“重商主义”到“自由资本主义”再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扩张就是为了寻找更多市场,扩张手段从如作者所说的枪炮打开市场的殖民主义,到如今的表面上合作共赢的“新殖民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枪炮武力“退居幕后”,扶植代理人、控制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军事就被推到台前了,尽管这些控制是很隐蔽的。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遍布全世界了,扩张手段似乎变得温和了,但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则更加严重了。对于作者的这个观点,问题不在于是否用枪炮打开国际市场,而在于资本主义扩张的本质没有变化,只不过是方式变化而已。表面上的参与国际组织,合作共赢,事实上就是结成政治经济军事同盟进行帝国主义争霸。中国的“一带一路”,上海经合组织,金砖国家就是这样的扩张和同盟。

正如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帝国主义争霸,到头来,受苦的还是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滴着的血是无产阶级的。而且,帝国主义争霸必然要导致战争的,最终还是要用枪炮武力来解决问题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根本不存在什么合作共赢,和平崛起,枪炮、武力战争是帝国主义争霸必然的最高手段,那也是帝国主义的垂死挣扎的最后手段

三、民族主义,文明优劣

这个问题是与第二个问题伴生的。既然说到中国不是依靠枪炮打开市场的,那么他们就一定要借此贬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靠着枪炮的野蛮文明,是劣等民族,进而宣扬中华民族是优秀民族,不靠战争,不靠武力,和平崛起。虽然在文章里没有这样明说,但是基于西方靠枪炮而中国不是这个观点,潜台词就是西方是野蛮的,中国是文明的。如果这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篇文章下一个人的评论:

改革不是私有化,私有化不是改革,私有化是反红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是为私有化经济准备的,你不搞私有化市场经济就搞不成。欧美都是野蛮文明,动物界的纵林法则,强者为尊,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老美说过,都是桌上的菜,所以他们不是人类,是动物才有的思想,也不是文明,要称也只能称动物野兽野蛮文明,西方继承了用刀叉吃带血生肉这种原始社会的习性,也说明了他们人和思想还没有进化完成,还有野蛮人的思想说明是正常的,所发展文明称之为野蛮文明也是正确的。是为资本主义资本私有化服务的,也是为野蛮文明而设计的。

他这个观点是基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搞私有化,搞私有化是野蛮的,市场经济不搞私有化就是文明的,所以中国是文明的,西方是野蛮的。那何不用事实来反驳呢?改革开放不是搞私有化吗?国企改制是搞私有化,农村大包干也是搞私有化,这还是对内的改革。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把外来的私人资本引进来,这也是在搞私有化。按照他这个观点,搞私有化就是野蛮的,又怎么能说中国是文明的呢?不也是野蛮的吗?逻辑不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果说中国是文明的,西方是野蛮的,放在殖民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即使是在现代,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看来,那是妥妥的倒反天罡了。实际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互称野蛮,狗咬狗罢了。

在马列毛主义者看来,资本主义就是野蛮的。不管你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你是哪一个民族,你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就是野蛮的,从来不存在资本主义是文明的一说。

四、歪曲历史、虚无主义

这一部分,从本文的整体看来,特别是对比第一部分看来,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况且,大多数读者应该也是知道的,所以笔者在这里就简单讨论一下吧。

文章中提到一些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中国一些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是有歪曲的成分在的。最典型的就是“大跃进”了,还是一如既往地说“大跃进”是脱离客观实际,忽视经济发展规律。而丝毫不提以刘邓为首的走资派的瞎捣乱,搞的浮夸风,共产风,这是造成三年困难的主要原因,而如今中修依然将其归结为自然灾害。如果真要说是忽视客观规律,脱离客观实际,那只能说是走资派忽视了客观规律,脱离实际,并不能因此否定“大跃进”整个运动。还有之后搞的“桃园经验”和“三自一包”,就更是复辟资本主义的行为了。而不管是这篇文章中对这些事件只字不提,或者简单提到,不讲走资派,不讲阶级斗争,还是中修历史教科书或者其他的什么书、文献里都对这些事模糊了事。而且笔者还想到一个很经典的视频,就是那个“铁证如山”,把“四人帮”说成是走资派,把走资派搞的那些事儿,就包括上面提到的,都推到了“四人帮”身上,这才是真正的倒反天罡啊。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走资派上台后,在农村搞“三自一包”的延续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正证明了是走资派了吗?“四人帮”竟是我自己,走资派竟是我自己,十分滑稽可笑。归根到底,就是歪曲历史,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唯心主义。这是历史上一切反动阶级的惯用手段。

结语

无论是中修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唯生产力论,或是宣扬民族主义,文明优劣,或是歪曲历史,大搞历史虚无主义,这都是他们搞资本主义复辟的结果,目的在于混淆视听,维护资产阶级专政,但这种手段在一些方面又显得滑稽和无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坚持政治报路线,建立职业革命家组织,进行工业化的融工,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把这些谬论重新扫进历史垃圾堆里面去,还历史以真相,还人民以交代。对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应当是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为基本遵循,在革命胜利,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路线指引下,继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的。

1 个赞

笔者看了他们的第二部分,根本没什么新意,是直接把中修的那些修正主义理论搬了过来。比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等等。没有去讨论一些政治经济学理论,不值得再进行批判。就此作罢。

正如编者按1所说:“在当下革命的首要问题不是研究什么本本和理论,而是建设职业革命家组织,进而建设工人组织,提升无产阶级的物质力量。”立足当下,希望同志们都能如此,坚定不移地沿着政治报的革命路线去革命,绝对不要陷入机会主义手工业融工小组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