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半外围论者的“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是对列宁主义的背叛
在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辩论中,主张中国社会性质是“半外围”的派别有一个非常错误的理论,就是“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他们从“世界体系”理论(而不是马列毛主义)出发,认为“中心国家”(即帝国主义国家)能够稳定地吸取“半外围”、“外围”国家的贡赋,因此有充足的超额利润收买工人阶级,使得整个工人阶级被改良主义所控制、丧失革命性,所以帝国主义国家内部是非常和谐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是渺茫的。
尤为无耻的是,他们还用流氓逻辑硬把自己主张的“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扣在持“中帝论”观点的同志身上。其流氓逻辑如下:他们自己认为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前景渺茫——主张中帝论的同志认为某国为帝国主义国家——所以主张中帝论的同志就是认为某国革命前景渺茫。这种逻辑大概只有秦侩陷害岳飞的“莫须有”的逻辑能比得上。
实际上,“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完全是对列宁主义的背叛,是“半外围”论者的一个重大理论错误。
1、 “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背叛了列宁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理论
列宁帝国主义论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正是对认为帝国主义十分稳固、内部十分和谐的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列宁一再强调,帝国主义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发展不平衡,就是这种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就是这种实力对比变化导致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对世界霸权、对势力范围的殊死争夺。而正是帝国主义的争霸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最好的机会。
列宁说:“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瓜分势力范围、利益和殖民地等等,除了以瓜分者的实力,也就是以整个经济、金融、军事等等的实力为根据外,不可能设想有其他的根据。而这些瓜分者的实力的变化又各不相同,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企业、各个托拉斯、各个工业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列宁说:“所以,资本主义现实中的(而不是英国牧师或德国‘马克思主义者’考茨基的庸俗的小市民幻想中的——笔者按:还可加上资产阶级教授的世界体系论及其在中国的徒子徒孙——‘半外围’论者所幻想中的)‘国际帝国主义的’或‘超帝国主义的’联盟,不管形式如何,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去反对另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所有帝国主义大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两次战争之间的‘喘息’。和平的联盟准备着战争,同时它又是从战争中生长出来的,两者互相制约,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的帝国主义联系和相互关系这个同一基础上,形成和平斗争形式与非和平斗争形式的彼此交替。”(引自《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下同)
因此帝国主义国家绝不是“半外围”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靠稳定地获取半外围、外围国家的“贡赋”而内外十分稳定和谐的,是革命前途渺茫的。而恰恰是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根本不是铁板一块,而本身就是分大小强弱的,并且这种大小强弱是在变化中的。这种大小强弱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实力上升、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实力下降。正如列宁所说:“在帝国主义时代,某些工业部门,某些资产阶级阶层,某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整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种发展不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这种不平衡还特别表现在某些资本最雄厚的国家(英国)的腐朽上面。”——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正因为世界霸主地位、因为对超额利润的垄断,而更快地腐朽,从而导致实力相对新兴帝国主义国家下降。这种实力对比的变化必然使得新兴帝国主义国家要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争夺超额利润、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这种争夺使得帝国主义的内外矛盾都越来越尖锐。特别是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外有老牌帝国主义压制、内有更加尖锐的资无矛盾(因为新兴帝国主义国家所能用来培植工人阶级中的改良主义的超额利润较少,而且在当代帝国主义条件下,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制造业更为集中,工人阶级的力量也更为强大),从而成为帝国主义的薄弱链条,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最佳策源地。
而“半外围”论者实际上就是否定了列宁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理论,否定了当今帝国主义国家中存在因实力对比的变化而引起的新兴帝国主义和老牌帝国主义的争霸(试问,不承认某国的“崛起”和“争霸”,那当代帝国主义的发展不平衡性、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又主要体现在哪里呢?),因此也就否定了帝国主义存在薄弱链条、存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从而也就否定了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一句话,实际上就是否定了列宁主义。
2、 “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是对工人阶级革命性的污蔑,背叛了列宁反对机会主义、争取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路线
“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认为垄断资产阶级的超额利润收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使得帝国主义工人阶级被改良主义所控制,所以帝国主义国家革命前途是渺茫的——这表面上符合列宁对帝国主义国家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根源的分析,但实际上却是对列宁观点的歪曲。列宁分析帝国主义国家工人运动机会主义的根源,恰恰是要战胜这种机会主义,而不是得出帝国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丧失革命性、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前途渺茫的结论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明确指出:“许多工业部门中的某一部门、许多国家中的某一国家的资本家获得了垄断高额利润,在经济上就有可能把工人中的某些部分,一时甚至是工人中数量相当可观的少数收买过去,把他们拉到该部门或该国家的资产阶级方面去反对其他一切部门或国家。”这里说的是工人阶级的少数,而绝不是说整个工人阶级都被改良主义控制 。列宁说:“其实,机会主义特别迅速和特别可恶的发展,决不能保证机会主义取得巩固的胜利,正象健康的身体上的恶性脓疮的迅速发展,只能加速脓疮破口而使身体恢复健康一样。在这方面最危险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愿意了解: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如果不同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密切联系起来,就是空话和谎言”。这里说的是帝国主义国家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是可以战胜的! 列宁说:“帝国主义意味着瓜分世界而不只是剥削中国一个国家,意味着极少数最富的国家享有垄断高额利润,所以,它们在经济上就有可能去收买无产阶级的上层,从而培植、形成和巩固机会主义。不过不要把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反对机会主义的那些力量忘掉,这些力量,社会自由主义者霍布森自然是看不到的。”很明显,“ 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 ”者也是看不到反对机会主义的工人阶级革命力量的。
垄断资产阶级的超额利润,从来只能收买工人阶级的“上层”,而收买不了整个工人阶级,占工人阶级多数的下层群众,是无法收买的——除非垄断资本家不赚钱、不剥削工人剩余价值。超额利润的收买、分配方式上的某些改良都改变不了工人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根本地位,改变不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根本对立,否则帝国主义就不成其为垄断资本主义了。而工人阶级生产剩余价值、被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根本阶级地位不改变,工人阶级作为资产阶级掘墓人的革命性就没有改变。
像“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所认为的“超额利润收买了整个工人阶级、帝国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总体上丧失了革命性”的观点,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工人阶级在帝国主义国家已经消失、已经被资产阶级同化”、“帝国主义国家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阶级矛盾”又有什么根本区别呢?事实上他们就是一丘之貉 ——都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机会主义。
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仍旧是受到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阶级,是帝国主义国家劳动群众的主体。帝国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中蕴藏着深厚的革命潜力,一有机会就会爆发出来。从一战后的无产阶级革命浪潮到1968年革命,都证明了这一点。
特别是相对落后的、缺乏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国家,可用于“收买”的超额利润较少,内部资无阶级矛盾就更加尖锐、工人阶级革命性更强,从而成为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在这样的薄弱环节,完全有可能率先取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上一波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就是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沙俄率先取得了突破。新一波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也完全可能在相对落后的、成为帝国主义链条薄弱环节的帝国主义国家中率先突破。
那为什么除了沙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迄今都没有胜利呢?“半外围”论者可能会这样质问。可这不能证明“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按照“渺茫论”的观点,既然工人阶级整体被收买,那帝国主义国家应该一直是一派和谐的,是不会存在重大的阶级冲突和社会危机的——历史恰恰相反,在“没有胜利”背后,是多少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阶级斗争?!
按照“没有胜利就是劳动群众整体被收买、丧失革命性”的逻辑,那世界上大多数不发达国家迄今也没有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不是可以说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工农群众也被收买、也丧失了革命性?! “半外围”论者不是在自相矛盾吗?
除沙俄之外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迄今没有胜利,绝不是因为工人阶级整体上丧失了革命性。而是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统治阶级相对更为成熟和强大,革命胜利的确难度更高;另一方面,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和大多数不发达国家革命未取得胜利同样的原因——是革命先锋队的主观原因:工人阶级先锋队上层产生机会主义、修正主义,使得革命运动偏离正确路线从而断送无产阶级革命,这是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无法胜利的根本原因。
而对机会主义、修正主义产生根源的科学认识以及反修防修的科学方法,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经过历史上长期的、反复的教训,才由毛主席(继承和发展了马列相关思想)初步总结得出的。因此要使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绝不能像“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那样走到否定工人阶级革命性的失败主义、取消主义邪路上,而是要在全世界无产阶级中贯彻马列毛主义反修防修的革命路线,重建扎根群众的无产阶级革命党,以此来战胜机会主义,从而充分发挥出工人阶级的革命性,争取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才是对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否定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否定帝国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在事实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走向取消主义和失败主义,是完全错误的。背叛列宁主义的“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可以休矣!
五、半外围论者混淆官僚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对毛 泽东 主义的背叛
列宁说:“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列宁进一步论述道:“如果不忘记所有定义都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永远也不能包括充分发展的现象一切方面的联系,就应当给帝国主义下这样一个定义,其中要包括帝国主义的如下五个基本特征: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溶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业已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以上正是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科学定义。而半外围论者却大言不惭地说列宁的科学定义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半外围论者所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是什么意思呢?他们是这样论述的:“在列宁时代,世界上的垄断资本主要集中在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因此,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作为帝国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符合实际的。但是,我们都知道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趋势。现在,距离列宁的时代已经一个世纪了,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不仅在核心国家早就实现了,就是在绝大多数外围、半外围国家也基本实现了。今天的世界上,恐怕已经找不到任何一个较有规模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经济成分,还是家族式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即使以‘本国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统治地位’来说,在大批外围和半外围国家中也是常见的经济现象。”也就是说,无论帝国主义国家还是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都是垄断资本主义了,所以,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已经过时了!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在否定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就是赤裸裸地背叛列宁主义!
列宁说:“所有定义都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永远也不能包括充分发展的现象一切方面的联系”只是说明:(1)定义只能概括事物的主要特点,而不可能反映事物的一切方面;(2)随着事物的发展、特点的变化,事物的定义也可能需要局部的修正。但这绝不意味着一个事物的科学定义可以因为事物的发展被否定,因为事物的根本性质具有稳定性,科学定义正是对事物的根本性质的概括。除非这一事物已经发生了质变、已根本不成其为原事物了,否则科学定义是始终有效的 。否认了事物根本性质的稳定性,就不存在任何“科学的定义”了,因为事物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正是列宁对帝国主义根本性质的科学概括,只要帝国主义不灭亡,这一科学定义是始终有效的。而半外围论者以所谓“相对性、有条件性”为借口,直接否定了帝国主义的这一根本性质,这不就是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直接否定吗?!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定义被否定了,那什么是帝国主义就可以由半外围论者任意定义了,就可以用世界体系论代替列宁主义了!
帝国主义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当然有许多变化,但是帝国主义的根本性质没有变,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基本观点没有过时,这就是我们马列毛主义者的结论 。而半外围论者却很不老实,他们号称遵循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却用什么“相对性、有条件性”否定了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基本观点,实际贩卖“世界体系论”的私货。这是我们与半外围论者的一个根本的分歧。
半外围论者的谬误,就在于混淆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官僚买办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而这也是对毛泽东主义的背叛。
正是毛主席首先对半殖民地国家的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科学分析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他们当权的二十年中,已经集中了价值达一百万万至二百万万美元的巨大财产,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日本投降以后,达到了最高峰,它替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这个资本,在中国的通俗名称,叫做官僚资本。这个资产阶级,叫做官僚资产阶级,即是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毛主席《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毛主席逝世后,全世界马列毛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半殖民地国家官僚资本主义理论。其中以秘鲁共产党及其领袖贡萨洛同志为代表。贡萨洛同志指出毛主席对于官僚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是对一切半殖民地国家普遍适用的。 他还指出了官僚资本主义的五大特:1)官僚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在欠发达国家造就的资本主义。它包括大土地所有者、大银行和大资产阶级巨头的资本。2)官僚资本主义剥削无产阶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限制中等资产阶级。3)它经历了一个官僚资本主义和国家权力联合起来并成为国家垄断的买办资本主义的过程,它在第一阶段发展成为私人垄断的大资本,在第二阶段,与国家权力结合,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当它达到发展的顶峰时就造就了革命的沃土。5)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对于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和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具有决定性作用。
根据马列毛主义者的观点,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虽然表面上都有“在本国经济中占有垄断地位”共同点,但实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官僚资本主义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是半殖民地国家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由本国封建、买办统治阶级所发展的一种畸形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基础是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由半殖民地国家的大买办、大地主、大官僚控制的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落后的、没有独立完整工业体系、没有实现工业化的经济。
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也就是说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一般而言是本国资本主义自然发展(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产生占据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的产物。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基础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是由具有独立性的、完全或主要依靠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本国大资产阶级控制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是发达的现代化经济,即工业化的经济(大国一般还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就是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而半外围论者无视这种根本区别,说什么“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趋势。现在,距离列宁的时代已经一个世纪了,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不仅在核心国家早就实现了,就是在绝大多数外围、半外围国家也基本实现了。”也就是说根本否定了毛主席关于官僚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 。他们不把半殖民地国家的官僚资本主义看成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由本国封建买办统治阶级发展的畸形资本主义,而认为也是由于“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这一“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从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这就是根本不承认官僚资本主义的特殊性,从而背叛了毛泽东主义。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否定根据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来确定一国的社会性质(是帝国主义还是半殖民地),而用世界体系论的所谓在资本主义世界交换体系中的不同地位来划分社会性质(“中心”、“半外围”、“外围”)。
笔者在《帝国主义,还是“半外围”》一文中,总结的判断帝国主义国家的基本标准(第一,该国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本国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第二、该国垄断资本进行了重大的资本输出,对世界市场进行了争夺)正是严格遵循了列宁的科学定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正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特征。而官僚资本主义绝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它是帝国主义压迫下产生的封建的、买办的、畸形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恰恰是资本主义不发展的表现。
半外围论者驳斥笔者这一基本标准的论据就是所谓“半外围、外围国家垄断资本也占据统治地位”,而这实际就是混淆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对毛泽东主义的背叛,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在这里,我们倒要请问半外围论者:你们是否承认毛主席官僚资本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否承认半殖民地国家的官僚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具有本质区别?
当今中国的垄断资本主义,究竟是半殖民地国家的官僚资本主义,还是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呢?只要我们遵循马列毛主义的科学理论考察历史与现实,而不是追随半外围论者的谬论,是不难得出结论的。
中国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基础是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密切结合着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吗?中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落后的、没有独立完整工业体系、没有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吗?
不,根本不是这样! 如果得出以上结论,那当今中国和1949年前的中国有什么本质区别呢?那伟大的中国革命究竟有什么成果呢?
正是因为中国经历了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从而摆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民族压迫、争得了民族解放,彻底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地主阶级、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就根本改变了中国在帝国主义全球体系中的地位,改变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
中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在于它也不完全是资本主义自然发展的结果,而首先是资本主义复辟后、资产阶级篡夺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产物 。在1976年资本主义复辟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庞大的、独立完整的、具有现代技术基础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就蜕变为了垄断资本,成为了中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这一基础,决定了中国在帝国主义全球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决定了中国资本主义总体上的独立发展(而不是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的畸形发展)——一句话,决定了中国的帝国主义性质。
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果,使得复辟后中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基础不是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密切结合的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是与封建生产关系毫无瓜葛的、比较发达的、总体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使得中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不是依附的、落后的、不完整的、未实现工业化的经济,而是具有现代技术基础和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工业化经济。
所以中国垄断资本主义从复辟伊始就不是半殖民地国家的官僚资本主义,而正是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当然,中国帝国主义的垄断资本主义,在复辟后也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所以中国的对外资本输出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但正是由于复辟伊始就具有了帝国主义的根本性质,才使得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帝国主义全球体系中能得到可观的发展,能够改变帝国主义力量对比,成为挑战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霸权的新兴帝国主义国家。而一个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半殖民地国家,只能发展畸形的官僚资本主义,而绝无可能从半殖民地直接发展为帝国主义。
而半外围论者正是把未经历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封建生产关系和地主阶级仍占重要地位,没有实现工业化、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印度、巴西等国的官僚资本主义和中国的垄断资本主义相提并论,这实际上是对中国革命伟大成果的否定。 半外围论者口口声声信奉马列毛主义,却否定了马列毛主义的实践成果,而这是他们实际信奉的世界体系理论的根本错误所导致的。世界体系理论正是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没有根本改变中俄等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外围、半外围性质,是实际上的革命无用论。
六、关于中帝的主要结论
第一,中国 的 社会性质是帝国主义;第二,中帝是新兴的、相对弱小的、内外矛盾尖锐的,从而有望成为薄弱链条、率先实现革命突破的帝国主义。这就是我们关于中国帝国主义的主要结论 。这一结论,我们早在2010年前就已经得出了。在2010年的《中修帝国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一文中就已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此后又曾多次论述过(比如2017年的“从《战狼2》谈谈中帝的历史与前途”一文)。而半外围论者竟荒谬地说什么我们关于中帝内外矛盾尖锐、是无产阶级革命重要策源地的观点抄袭了他们,这简直让人喷饭。半外围论者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当年我们提出中帝论的时候,还根本不知道半外围论是哪颗葱,当时我们的主要论战对象,还是半殖民地论者(即认为中国是半殖民地者)。半外围论实际上不过是理论更加精致的半殖民地论罢了。
帝国主义的基本性质,决定了中帝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同样的普遍性——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革命的主要动力和主要对象。像半外围论者那样不承认这一点,就会在根本方向上跑偏,在帝国主义三大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帝国主义与被压迫民族之间、帝国主义之间)的推动下,如不改弦易辙、放弃错误理论,就会最终倒向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以“反帝”名义追随统治阶级争霸、背叛工人阶级;而新兴、相对弱小、内外矛盾尖锐,是中帝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决定了中帝有望成为帝国主义的薄弱链条,成为新一波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策源地。
半外围论者否认中国的帝国主义性质,把革命胜利的前景完全寄托在他们所认为的半外围国家的脆弱性上,这实际上是对无产阶革命缺乏信心的表现。他们口口声声说中国无产阶级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却完全将这一革命潜力与半外围的社会性质捆绑起来,实际对无产阶级根本没有信心(他们认为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都是被收买的,是无法摆脱改良主义的——前面我们已经揭露了此种观点:这完全是背叛列宁主义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理论)。
而我们马列毛主义者坚信,在帝国主义时代,所有国家的无产阶级都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关键在于用马列毛主义战胜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建立深入群众的先锋队,把无产阶级的革命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在帝国主义全球体系中,诚然半殖民地国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突破口。但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也完全是可能的。因为帝国主义国家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根本阶级矛盾,无产阶级总体上仍旧是与资产阶级根本对立的,是能够实现社会革命的伟大力量。 所以我们敢于展望中帝称霸的前景(虽然我们认为这种前景是极其渺茫的,但马列毛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而必须科学研究一切历史可能性),这恰恰是为了论证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必然性,恰恰证明我们对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潜力的信心。我们的结论是即使中帝争霸成功,也绝不会拯救帝国主义灭亡的命运,反而会大大激化帝国主义全球体系的矛盾,加速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胜利。而半外围论者把我们的结论歪曲为“对中国称霸有信心”,是十分无耻的。
而由于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帝国主义争霸的必然性,必然会在帝国主义国家中产生内外矛盾尖锐的薄弱链条。在这样的薄弱链条,无产阶级具有更为强大的革命潜力,有条件率先夺取革命的胜利。中帝就是当今世界帝国主义的薄弱链条,有望像当年的俄国一样,为新一波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打响第一枪。
而由于中帝“德俄兼备”的特点,使得无产阶级革命一旦在中帝取得突破,就能对帝国主义全球体系造成更致命的打击,就能为世界革命提供巨大的支援,就能有良好的阶级和生产力条件去建立成熟、完善、充分发挥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就可能产生“指数效应”、“一天等于20年”,在较短时间内就彻底埋葬帝国主义,迎来人类解放的曙光。
要把这一伟大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工人阶级先锋战士树立正确的路线、深入工人群众、开展不懈的斗争。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当年德国和日本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在争霸过程中内外矛盾十分尖锐,但无产阶级却没有把握住历史的机会,输给了法西斯主义,为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如果像半外围论者那样不承认帝国主义的社会性质,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勾勾搭搭,那就一定会丧失对法西斯主义的警惕性,甚至会直接堕落为法西斯主义的帮凶,成为工人阶级死敌。所以,我们对半外围论者的批判,是有着深刻意义的。
最后,我们要再一次大声疾呼,希望能够唤醒某些被半外围论蒙蔽的同志。世界上主要的马列毛主义革命力量,都已把中国定性为帝国主义国家。而半外围论者奉为圭臬的世界体系论,却没有任何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组织采用 。请问半外围论者,你们为什么要“独树一帜”,坚持世界体系论的破旗来反对马列毛主义?为什么要用站不住脚的半外围论反对科学的帝国主义论?希望被蒙蔽的同志,赶快猛醒,只要改正错误,就有光明的前途。而如果死抱着错误理论不放,那就必然走向反动和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