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语:王立军进美国使馆给反对政改的顽固势力带来了空难性后果:薄某某垮了。在政治上输红了眼的保薄势力看到陈光诚进了美国使馆,就想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于是发动了一场“批陈批骆”运动:《北京日报》打头阵,攻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鸡鸣狗盗”、“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环球时报》紧跟其后,宣称“美国使馆应把兴趣放在博取中国主流社会的好感(笔者注:司马南、孔庆东之流)”,为维护已经松松垮垮的某种政治秩序发起了堂吉诃德式的政治冲锋。
原文:
日前,刘某用其控制的《北京日报》等媒体,在陈光诚事件中诋毁陈光诚本人与国内维权人士,大造“反美”舆论攻势。分析认为,刘此举意于暗助周搅局,转移民众对于政法委罪行的关注。此前3月31日,《北京日报》曾刊登《我党最高领导人何时称‘总书记’》的评论文章,外界多认为这是在挑战现任中共总书记和继任者。现任《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梅宁华早就被爆与薄熙来事件有相当的牵连。
上个月陈光诚逃到美国大使馆后,在视频中向温家宝提出三点要求,并将矛头直指周永康。 5月2日下午,陈光诚“被离开”美国大使馆。其后,刘利用其掌控的《北京日报》、《 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等媒体同时发声,谩骂陈光诚,制造舆论诋毁陈光诚和美使馆。 5月4日,《北京日报》刊文《从陈光诚事件看美国政客的拙劣表演》,文中指责陈光诚已成为美国政客抹黑中国的工具和棋子,并称美国驻华使馆行为有损国格。此外,该文指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处心积虑地跑到中国找茬捣乱,其“平民生活秀”、检测北京空气质量等行为,与其大使身份极不相称,是到中国来“找茬捣乱”。
《北京日报》的这篇文章激怒了民众,引起公愤。有网民质疑现任《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梅宁华是“文革余孽”。网上同时传出,梅宁华在1974年文革期间批林批孔时,因其批判揭发有功,曾受到江青的接见;文革结束后,又因极力反对胡耀邦的开明执政方针,被“老左王” 邓力群相中推荐给陈云当秘书,但陈云觉得梅宁华与“四人帮”有牵连故而没有任用。也有民众透露,梅宁华在任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因生活作风问题差一点被免职。
据悉,《北京日报》是市属一级的报业,受北京市委书记的直接领导,刘是中共高层血债邦的重要成员,与周关系密切。有评论认为,在刘控制下的北京各报业,不失时机的做混淆视听的报导,是在转移因陈光诚事件而引起的对政法委、对周某某罪行的关注,同时将舆论的焦点和矛盾的中心引向胡温,起到既为周解脱危局,又能顺势打击胡温的作用。
北京日报“总书记不能凌驾中央”言论经过精心策划,有报道称,《北京日报》3月31日的这篇“总书记不能凌驾中央”的文章,系《北京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梅宁华根据某些上层人士召集的一个秘密会议精神谋划的;最初,他们希望这篇文章由《求是》杂志发表,以取得更大的影响,但这篇文章剑锋所指显然就是胡,因此《求是》杂志考虑再三,终未发表。于是梅宁华只能将它发表在《北京日报》。黄某某和薄某某亲信吴某交代,梅宁华也是接受薄某某钱色资助的二百余位重要角色中的一个人物。另据《求是》杂志的资深媒体人士透露,薄某某被撤职后由某高官的秘书秘密在北京昆仑饭店秘密召集一个力挺薄某某的会议,司马南及梅宁华均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