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小岗村评析系列二)

两天来断断续续看看了几集《永远的忠诚》,本应当是等全部看完再发评论的,但全心全意是个急性子,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于是就看一点写一点。
上一篇文章对所谓的“大包干革命精神”做了分析,这一篇我们来讨论一下小岗村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看完第14集,全心全意才明白,小岗村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一不是因为没有资金,二不是因为缺少项目,三不是因为没有好领导,而是因为深藏于小岗村人内心深处的自私自利的小农意识。这种患得患失、自私自利的小农意识,并不是小岗村人所独有,而是人人都有,只是农民比较重,而小岗村的农民尤其严重而已。
当年的红手印源于这个小农意识,十八罗汉后来的四分五裂源于这个小农意识,小岗村的贫穷也源于这个小农意识。
当年小岗村仅仅有20户人家、115位村民,但就是这么个20户的人家也走不到一起,为了分田单干,他们冒着杀头危险去按那个著名的血手印。
分田单干了二十多年,十八罗汉们并没有按照某些大人物所设计的那样,成为中国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老村委主任于本福办了个厂子,已倒闭多年了。于本立占了集体的挖土机,也没有富。徐维昌经营一台老中巴车,每天也拉不了几个人。于三爷病秧子一个,更富不起来。
分田单干了二十多年,昔日的勇士们相互之间矛盾越来越大,城建越来越深,简直成了仇人,特别是于本福与于本华两个。
分田单干了二十多年,村集体经济一蹶不振,让人家沈浩不得不屡屡往村里贴钱,害的人家沈浩的老婆还以为沈浩在外面有了外遇。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沈浩来到了小岗村!
小岗村为什么不能自己产生出一位书记?看看小岗村那些再拢不到一起的十八罗汉,大家就会明白一个大概。小岗村的十八罗汉今非昔比,已经四分五裂了,按照村长贾治国的说法是“他们多年都坐不到一起了,就是硬凑到了一起,说不上三句半,就又吵起来了”,这个小岗村确实选不出一个能让大家心服的书记来。
所以,上级要为小岗村空降一位支部书记,而且还要从省级的重要部门——财政厅里空降!因为小岗村的人不行!因为财政厅有钱!
为了扶起这个由当年大人物竖起来的改革典型,上面只有派人派钱这个办法了。你看,小岗村修路、盖大包干纪念馆、建学校、绿化,还有为每户建房的农户补助5万元等等,这些钱从哪里来的?小岗村没有企业,没有集体收入,而且沈浩又不是个有钱人,更不是个慈善家,他能为小岗村贴补多少?小岗村的人也不可能掏这个钱,因为这个村就是一群自私自利的老落后,根本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除了上头的拨付外,这些钱还能从哪里来?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小岗村这个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 走的一直都是向国家伸手、求国家扶助的路子,与人家大寨的“三要三不要”精神相差何止是十万八千里!而且,全心全意对沈浩任期的小岗村非常羡慕,因为小岗村的盖房补助政策非常之好,村民盖一部房就能获得5万元的补助款,不知道全国有哪个村还能享有国家这么大的优惠?
沈浩到小岗村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路。修路的时候,沈浩并没有采用大包干的办法,并没有把工程承包给哪一个人!沈浩采用的是大集体的办法,多年走不到一起、连个会都召集不起来的小岗村农民,爆发出了久违的活力和热情,在工地上干的热火朝天!沈浩为什么第一次干大事就要违反大包干革命精神?编剧和导演能做这样的安排,确实令我们深思。
在修路过程中,现任村主任和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于本华对沈浩没有把工程发包给他们,感到非常不满,所以就指示人把猪圈砌到路上,明摆着是给沈浩出难题。于本立和于本华本来是很亲近的本家兄弟,但多年的积怨让他们两家为此差点打起来。
在沈浩主政初期,这十八罗汉几乎成了一切麻烦的制造者和一切矛盾的总根源,成了小岗村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他们给沈浩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在小岗村前进道路上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面对十八罗汉的刁难,我们发现,沈浩这位从上面空降下来的书记始终没能硬起来。
这十八罗汉可非同小可,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带头人,有很牛逼的象征意义。在“改开派”看来,这个十八罗汉既不能碰,更不能倒,否则就是给当年的改革抹黑。因此十八罗汉身上也出现了权贵阶层才有的特权,其中还有两个罗汉啥也不干,却每月被国家一千多元钱供着。
因此沈浩是夹缝中求生存,跟十八罗汉打交道的时候,沈浩从来都是妥协让步的时候多,拉下脸来斗争的时候少。于本福占了集体八间房,沈浩为了学校能有一个操场,跟于本福打起官司,但因为于本福的特殊身份,官司打了两年都没有结果,最后还是私下沟通才解决的问题。所以小岗村的十八勇士的确很难缠,他们甚至无法无天,占集体房屋,占集体挖土机,偷电打人,贪污,大吃大喝,横行乡里等等。但在电视剧里,这些违法犯罪的现象都没有受到惩处,为了构建“和谐”小岗,沈浩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摸样!
小岗村有这么一大帮自私自利、偷奸耍滑、无法无天、四分五裂的家伙,能发展起来才怪!
沈浩为了建大包干纪念馆、开发小岗村的旅游资源,也为了缓和十八罗汉之间的矛盾,专门把十八罗汉组织起来到北京、大寨、华西等地绕了一个大圈,还为他们买这买那,比亲儿子还孝顺!好不容易纪念馆建成了,这十八个土里吧唧的罗汉又开始闹腾了,说是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其实还不是为了搞几个小钱花花!
这就是农民天性中的不良因素,这就是典型的小农思想。毛泽东当年打土豪分田地搞土改,也面临同样的情况。所以,我们不能把小岗村落后的原因都归结到小岗村农民身上。如果农民觉悟了,素质高了,能团结了,那还要你共产党干什么啊?所以,关键还是如何教育和引导农民的问题。毛泽东时代把农民从落后改造成为先进,改开时代把农民从落后变为更落后!
这样,全心全意的思路就渐渐清晰起来。毛泽东当年搞土改、分浮财,总是群众在先、党员在后,就像《暴风骤雨》中的郭全海一样。后来成立合作社、建立人民公社,还是党员带头,不怕吃亏,比如陈永贵退出好汉组、加入老少组。整个毛泽东时代所宣扬的就是这种“先别人后自己”的不怕吃亏、勇于奉献精神,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许多普通农民的落后思想都改变过来。
而当年的红手印却一反毛泽东时代的做法,靠一味刺激私欲来发展生产,虽然能起作用于一时,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且副作用极大,贻害无穷。这种放纵私欲的做法才是小岗村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这里,全心全意总算看出了一点门道:以前我总以为这部电视剧是在宣传大包干精神、重树小岗改革村形象,哪里知道编剧们是在明扬暗贬,从批判的眼光看待大包干问题。《永远的忠诚》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小岗村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就是十八罗汉,就是当年推出十八罗汉的幕后因素!
沈浩现在的做法与毛泽东时代的做法基本一样:通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从自私自利的小农意识中走出来,回归到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大道上来。
但沈浩与当年的毛泽东时代也有不同,就是没有了斗争的思想和精神。沈浩虽然也团结和发动了广大群众,但沈浩只是为了发展、为了和谐,而不是把群众组织起来进行斗争。与谁斗争?与错误思想斗争,与违法乱纪斗争!而这也是全心全意对这部电视剧感到失望的原因之一!

二0一一年六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