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华历史文化大革命(现实篇2)

离开西方文化,比照伊朗文化那还是“改革开放”?这正说明了本质。如果没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伏尔泰、卢梭等伟大思想家,就决不会有今天的西方文化复兴;如果没有华盛顿、林肯、爱迪生、莱克兄弟等一大批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过历史性推动作用的人物,就决不会有今天如此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也不会具有令世界各国神魂颠倒的美元,更不会使“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举世瞩目。同样道理,就凭今天“天下文章一大抄”吹嘘的“伟人”或“阿Q”着先人“四大发明”、“精神胜利法”着造假数字,中华民族就伟大复兴了吗?仅仅是一道凑数据的数学题,那这种“复兴”早在“康乾盛世”或“洋务运动”就已经“解析”完成了,只可惜这种骗局被“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无情地予以戳穿,但愿今天不是另一个历史大骗局。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相称的具有世界性人类性的当今伟大人物伟大思想又在哪里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首先是文化的复兴思想的复兴,是生产造就千百万个人类各个领域“巨匠”的人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复兴,绝不可能是经济意义的复兴,更不是数字上翻番的复兴。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历史人物,伟大的历史人物造就伟大的时代,如果没有伟大的历史人物,当然也就不是什么伟大的时代,充其量不过是所谓的“太平盛世”,就像历代帝王都曾经自吹自擂过的“千古一帝”“空前绝后”“第三次腾飞”“二次革命”,可后人却发现,其实都不过是历史苍穹中的过眼云烟。

社会人才是禾苗,人文化和社会文化就是土壤、空气、水和阳光,经济是大厦,政治、思想、科技等人文化和社会文化就是大厦的地基。十层大厦的地基,偏要建大厦二十层,结果会怎么样?只能依靠地基之外的外部力量支撑加固,但这种支撑加固决不是免费的午餐。因此,三十多年的经济成绩是一个没有历史和文化基石的丰碑,“改革开放”更是今天最大的也是历史性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是现实社会盛行大小“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老祖宗,这种丰碑是耸立的越高,摔的也越狠。之所以沦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就是因为没有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依赖外文化所堆积起的工程建筑,历史上的“洋务运动”“大跃进”等都是这样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当然,这不是哪个人的错,而是文化停滞不前的错,错是历史性的。社会发展靠经济数据维持,这个社会也就到了危险的境地,丰碑也因此摇摇欲坠直到有一天轰然倒塌。

回顾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走过的历程,仅仅是在外来政治、经济、思想等人文化和社会文化冲击下不得不进行的被动战术调整,缺乏社会整体的战略构思,就像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回首波兰、罗马尼亚、前东德、前南斯拉夫、前苏联等所谓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也曾有过如此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无历史和文化根基的丰碑。运用集权倾国力于一点(其实,美国制造原子弹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等等,体现的也是这一点,可见这并不是什么社会主义集中办大事的优越性),封建专制创造奇迹的同时也注入了劫难,这不是体系(演化)和历史发展,是机体肿瘤,社会主义(封建专制)只能学习奇迹不可能的是创新,如果创新那创出的也是计划膨胀的恶性肿瘤。社会主义短跑健将,可以速度奇迹,但能冲刺终点吗?与资本主义马拉松相比,社会主义明显着意志和耐力的不足。事实上也并非所有资本主义社会都具有出众的意志和耐力,可见意志和耐力的弱点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专利,更不是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之处。意志和耐力是人之品质,也是国家民族之品质,是国家民族文化的反映,它与阶级、政治倾向没有必然的联系。总结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惟独缺少的是没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自己的文化,更不知道社会主义文化是以资本主义文化为基础而发展建立的新型文化,是既有民族个性又有人类共性(普世价值)的人文化和社会文化。简单地说,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打破封建专制官僚等同于国家的权力文化,建立民主法制的国民等同于国家的权力文化。资本主义已有了几百年自己文化发展的历史,而社会主义却从未历史过自己的文化,一直是在封建专制文化贝壳中寄生,两者的差距和结局自然于此。没有属于自己文化的民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没有属于自己文化的社会主义,同样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只是名字叫做社会主义的封建专制。

改革意义的理解,历史就是改革与改良、民学说与人学说相混淆的思想认识。“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洋务运动”“维新改良”“新政运动”使古老的中华大地崛起了历史从未有过的青岛、天津、厦门、大连、上海、武汉等新型工业城市,上海还曾一度跃居于东亚金融中心,工厂、煤矿、纺织、铁路、报社等新型产业也拔地而起,甚至外评和自己都一度都认为中国自己已经和英国并列成为世界强国。这和今天的中国自诩强大是如此的惊人相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中学的封建专制嫁接西学的经济技术,用中学的“王道”之根嫁接西学的“民道”之叶,既政治王道经济民道,结果政治决定经济,经济民道也不民道,不伦不类为“官僚资本主义”,“洋务运动”与今天的“改革开放”何其地惊人相似,都演绎着“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轨迹;就连全面接轨的全盘西化与经济接轨政治脱轨的“改革开放”之间的思想斗争,都是惊人的如出一辙,天哪!一百多年前的人们和一百多年后的人们,竟然都在争论的是同一个问题——是国情还是西化。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直到今天,这场思想斗争依然还是“中国国情”与“全盘西化”的不解,依然还是“第三次中华历史文化大革命”的迷宫,依然还是本质的“王道”与“民道”的思想斗争,历史只好又回到他的“洋务运动”起点——“改革开放”,开始新一轮的“洋务运动”(改革开放,确切地说是经济体制改革)——“戊戌变法”(今天叫的最响的“政治体制改革”)——“辛亥革命”(国体改革)——直至再一次“文革”(文化思想改革),又一历史轮回,只可惜,“甲午战争”打破了抱有“洋务运动”强国幻想的美梦,同样,“改革开放”的一枕黄粱梦也一定会被未来的一场“甲午战争”所击醒破碎。就中华历史而言,谁都不能否认“洋务运动”这一切是经济发展,更是专制动辄拿来“说事”“发展社会主义”的伟绩,但承认经济增长就等于承认封建专制清朝有多么伟大能够肩负起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吗?很显然,这是两个不同概念的问题,这一点先辈有过血的教训。“老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曾国蕃、张之洞等人并没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英雄,同样,“新洋务运动”的领袖们就能糊弄住历史?如果说有不同,那也是各自基于前人打下基础的不同:一个基于的是以“鸦片战争”为基础,任人欺辱的历史为基础;另一个基于的则是以“抗日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为基础,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历史为基础。这种基础的不同,最多也只能让“新洋务运动”——“改革开放”更容易迷惑人民麻痹民众,最多延缓延迟未来“甲午战争”的发生,但不可能改变该来的一定要来的社会历史规律。一时的经济盛世又能证明什么呢?并不是所有的改革或称之为的改革都是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救治不了中国,“改革开放”也发展不了中国、发展不了社会主义,更发展不了马克思主义。不是有人说伊拉克具备了发展经济的一切条件吗,而且,上帝是那么偏爱伊拉克人民,恩赐于令人眼热的丰富石油资源。事实也确实在萨达姆统治初期实现了全民“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和人均产值达到三千多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中国“二十世纪伟人”的思维逻辑这不正是胜利实现了民族伟大复兴(巴比伦复兴之梦)吗?可历史是这种GDP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却是无比深重的灾难。伊拉克似乎具备了发展经济的一切条件,但事实证明恰恰缺少一些远比发展经济更为重要的人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历史同样又回到了对“洋务运动”反思的“戊戌变法”——当今掀起的对“改革开放”的反思思潮,经济体制改革(洋务运动)最容易认识认识也最肤浅(这就是李鸿章、邓小平等人物成不了中国历史伟人的原因——思想认识太肤浅了),可经济体制改革失败了怎么办?又追溯政治体制改革(戊戌变法),可政治体制改革失败了又怎么办呢?依此思考国体改革(辛亥革命),可国体改革失败了那又该如何呢?如此经历一番,发现了文化思想改革(五四运动),然而,文化思想改革最终以“文革”悲壮的失败而宣告失败,由此历史又再一次回到了他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轮回,不只是中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其他国家同样也有这个历史怪圈,古巴、朝鲜等所谓社会主义更是轮回到今天的卡氏家族金氏王朝(金氏王朝不仅败坏了社会主义名声,更让六十多年前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历史性地蒙羞、让中国道义历史性地不齿),所不同的是德国、日本等国是通过被美国军事占领,民主文化思想强迫推行而走出这个历史怪圈的,而中国历史能走出这个历史怪圈吗?能走出“戊戌变法”曾经的失败吗?能走出“五,四”“文革”悲壮的惨败吗?如果能走出这个历史怪圈,那么中国该从何处突围呢?至今看不到希望所在。一天没有建立起超越西方文明的新一代中华文明——第三次中华历史文化大革命,一天中华民族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不管你国民党、共产党,还是再伟大的孙中山、毛泽东,怎么折腾都逃不出“孔孟文化思想”所圈定的历史怪圈。民族复兴是人类社会文化战场拼杀出的人文化和社会文化发展,但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从“巴比伦复兴之梦”破灭的现实汲取有益的教训。

上帝把中国和美国都叫到了自己身边,对他们说:“我亲爱的先生们!不知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可我只能满足先生们一种愿望,或是赐予一笔巨大的财富(GDP),或是给予一副强健的体魄(文化思想)。”中国和美国都踌躇了,最终,捧着巨大财富(GDP)“屁颠屁颠”的中国自命不凡,美国则选择了体魄的强健(文化思想)。经济(财富)毕竟是可亲身感觉的实惠,比起那战略家遥不可及的知觉思想,这种实惠更具有诱惑性更具有说服力。显然,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战略思想就远不如邓小平理论的实惠诱人,于是,经济增长往往成为改良者维护封建专制最有力的“忆苦思甜”,也因此更多病多灾,GDP早晚横躺进医院算了事。如同今天的香港繁荣不能证明殖民主义伟大一样,更是十几年便使破败德国跃升世界超级强国的希特勒“改革开放”(当然令蒋介石甚至不只蒋介石钦佩不已)不能证明比邓小平还社会主义一样,今天的“小康”数据同样也不能证明伟大的社会主义,可见,一个民族的认知水平(人意识和社会意识)是与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强健体魄)紧密关联的,绝不会有“阿Q”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情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卖国的二十一款条约”粉碎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经济万能的“精神胜利法”,随即撕心裂肺地呐喊“打倒孔家店”“科学、民主”!那震撼心灵的知觉恐怕早已被今天自负与短视之感觉所敌视。中国就是这样一个成长期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得到过父爱的孩子,无论是“老洋务运动”还是“新洋务运动”,其文化思想都是阴盛阳衰暮暮沉沉,这也注定了“洋务运动”所建立的GDP丰碑在中华民族睁开双眼的一瞬间顷刻化为乌有。……

做着“西方缆车”登上泰山。站立玉皇顶傲视天下,自豪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登上泰山的实践充分证明,一星期“战略期”,我同样将站立“珠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