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确认央企向投行索偿 力撑企业自查维权

网易财经9月7日讯 对于最近被爆出的央企“法律函”事件,国务院国资委今早予以了正式回应。

在一则新闻通稿中,国资委确认,近期从事油料结构性期权交易业务的部分中央企业向交易对手致函,表示鉴于对该项业务的内部调查正在进行,其保留追索权利。

上述的表态显示法律函的发送人不是国资委而是相关企业。

国资委表示,此举属于企业在商业活动中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正当行为,国务院国资委予以高度关注和支持,有关交易对手应当予以协助。

国资委在新闻稿中还透露说,目前,为维护企业国有资产安全,国务院国资委正在对油料结构性期权交易情况展开调查,并支持企业运用各种法律手段通过谈判协商、仓位管理等措施,尽力减少损失,有效维护权益,同时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诉讼等权利。

针对部分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存在的问题,国务院国资委已多次明确要求所有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业务必须严守套期保值原则,谨慎选择交易对手,不得选择风险难以认知的复杂结构产品,禁止从事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并强调对违规行为进行问责。

新闻背景:传国资委欲单方面中止央企衍生品合同

据媒体报道,国务院国资委日前给6家大型外资银行和投行发出了相关法律函件,函件称国资委下属部分央企,将对此前与外资投行签订的大宗商品挂钩产品,保留不付款的权利。这意味着央企有可能单方面中止这些带来浮亏的相关衍生品合同。

评论:河蟹牛气了啊,开始颠覆老牌帝国主义制定的游戏规则了。

后来的媒体跟进报道则显示,近期企业而不是国委资向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外资投行发送了函件,函件的内容只是希望对此前进行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定价政策、交易规则等方面实施调查,在调查完成前,为防范风险,企业将不再对上述交易追加保证金。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

北京青年报8月30日讯 对于央企和外资投行签订的大宗商品挂钩产品,国务院国资委将“保留不付款的权利”。记者昨天获悉,国务院国资委日前给6家大型外资银行和投行发出了相关法律函件,函件称国资委下属部分央企,将对此前与外资投行签订的大宗商品挂钩产品,保留不付款的权利。这意味着央企有可能单方面中止这些带来浮亏的相关衍生品合同。

据介绍,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后,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而此类以套期保值为名签订的衍生品投资合同,也将会给部分央企造成浮亏。

据悉,外资行与央企签订的此类场外衍生品套保合同,一般通过香港业务部门,仲裁地点一般为香港或新加坡。如果双方发生纠纷诉诸法庭,从法律角度来看,外资行未必处于劣势,但是一些外资行会选择让步,而通过借助境外、场外市场对冲,来降低或者避免损失。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