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周总理的经验之谈值得参考。可惜我们不知道毛主席对格瓦拉的军事战略策略有何评论。
周恩来谈格瓦拉为何失败
(节选自 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71年5月31日)
现在日本学生的思潮还是复杂的,有托派思想,有格瓦拉派的“游击焦点”或“游击中心”的思想。
所谓格瓦拉的“游击中心”,就是跑到那里放一把火就走。就象我们的盲动主义似的,脱离群众,没有党的领导。这种思想,在世界上相当一部分群众中有影响,我们过去没有注意。这一年各方面来的人多一点,谈一谈,才发现了。格瓦拉跟卡斯特罗在某些问题上有点不同意见,但基本上他们是一致的。古巴的武装斗争成功是带有偶然性的。当然有群众,没有群众,他也不能成功。由于当时反动独裁统治很厉害,群众非常反对,而且美帝没有意料到那个地方会被武装的小队伍夺取政权,所以,是个偶然性的胜利。他们不是依靠长期坚持武装斗争,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来逐步取得胜利的。那个地方小,不可能时间搞得那么长,美国在那里还有关塔那摩军事基地。但是,自从这个偶然性胜利以后,他们又想在拉丁美洲到处用这种方式推翻亲美政权。格瓦拉就跑到国外去搞这一套。首先跑到非洲的大刚果,过去叫做刚果(利奥波德维尔),现在叫刚果(金萨沙)。那个地方有武装斗争。在卢蒙巴牺牲以后,基赞加又不行,剩下的一些游击队,有的在北部,有的在东部。东部靠近坦桑尼亚那里有一个指挥的人,到过中国,见过毛主席,名字叫米都迪迪,是很坚强的一个人,一直在东部搞游击战争。结果格瓦拉跑进去了,经过坦桑尼亚,搞了一百多个人都是正规化的。跟他的日记上与的差不多,到一个地方,过的还是西方生活,吃牛奶,吃罐头。人家是农业国,不是吃罐头的,所以吃完了就成问题了。《格瓦拉日记》我们国内有没有翻成中文?
(耿飚:有,印了一些),很值得大家看一看。你们做外事工作的,当人家给你扯起格瓦拉的“游击中心”时,你不懂得不好,看一看那本书就懂得了。那上面有卡斯特罗的序言。格瓦拉在刚果(金)东部的时候,带了一百多人,他不是帮助人家打游击。而是把游击队集中起来,对抗刚果的雇佣军,打阵地战。雇佣军有美帝、比利时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本来刚果的游击打了两年多,很有成绩。格瓦拉一去,就把人家的军队集中起来,脱离群众,打阵地战。他曾通过我们驻坦桑使馆,送了一封信给我,上头有格瓦拉的签名,我不大清楚,格瓦拉怎么从坦桑尼亚到了刚果。他在信中,提出要什么东西。很奇怪,要一个很大的广播电台,要使整个非洲,连美洲都可以听到。游击战争怎么能用这样大的电台?想法不对头,我没理他。后来,我们驻坦桑尼亚使馆证明,他们从那里撤退了。怎么撤的呢?因为阵地守不住了,要分散,背靠着湖,米都迪迪想从湖里绕路撤走,结果落水淹死了,牺牲了很好的一个游击英雄。而格瓦拉坐船回到了坦桑尼亚,走掉了,给人家惹了一场祸,使人家遭到了失败。格瓦拉离开刚果,回到古巴,后又转到玻利维亚山地,从阿根廷那边带来了一批古巴人、阿根廷人,也有一些玻利维亚人。完全是搞盲动主义,不找群众,甚至把群众抓起来做俘虏,怕人家走漏消息。武器没地方存,存在山洞里。这样怎么能发动游击战争?
虽然格瓦拉会西班牙文,到处可以用,但毕竟在本地没有群众基础。他每天都有日记,写得一清二楚,就是采取大烧、大杀,脱离群众最后被俘,反动派把他杀了,因此,全世界都闻名了。后来,卡斯特罗得到他留下的日记,还给他写了一个序言。“游击中心”,外国字叫“游击焦点”,主张到处点火。我们说“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但必须那个地方有了燎原之势,才能燎原。他们认为不管有无条件,只要放一把火就可以烧起来,这完全是冒险主义和拼命主义。其结果是游击队员一个个牺牲了,最后他自己被杀。我国革命过去有盲动主义血的教训,有战争的失败经验教育我们。拉丁美洲人民没有这个经验,他们觉得格瓦拉是个英雄。我见到智利的一位朋友,他跟我说,他没想到在他儿子的房子里挂了两个像,一个是毛主席的像,一个是格瓦拉的像,进去一看,使他大吃一惊,后来他发现,智利农村这样的情况很多。现在我们知道,不止拉丁美洲,甚至非洲、日本都有这种情况,不但挂毛主席的像,也挂格瓦拉的像。青年就是崇拜英雄嘛。知识分子开始辨别不清,尤其在初期找出路的时候,各种想法都有。我们搞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艰苦奋斗,经过万里长征才取得了胜利。他们想点把火就一举成功。所以,他们就看不到格瓦拉失败的教训,而觉得他是一个“英雄”。
[ 本帖最后由 classwar 于 2009-5-20 11:34 编辑 ]
1 个赞
想不通的地方1:
既然格瓦拉提出要搞一个广播电台,这个应该支持嘛,做做宣传也是好的啊
2:
“点火”问题。不点火怎么知道燎原之势?燎原也是点火的结果嘛。“点火”总比等着要强啊。
[ 本帖最后由 classwar 于 2009-5-20 14:33 编辑 ]
3. 格瓦拉能够主动辞去古巴人民银行行长的职位,主动到艰苦的地方去。这种精神首先应该肯定嘛。
[ 本帖最后由 classwar 于 2009-5-20 14:33 编辑 ]
切·格瓦拉经典语录
☆我想,革命是不朽的
1967年10月8日,格瓦拉被政府军击伤并被捕。审讯者问:“你现在在想什么?”切如是说。
☆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1968年巴黎学生印在胸前的格瓦拉的一句名言
☆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有我!
苏联人沉迷于女秘书的怀抱,放弃继续革命;切为了追求心中理想,放弃所拥有的一切,和卡斯特罗诀别后出走
☆请听听人民的声音吧!
切一生反对官僚主义,热爱人民
☆我怎能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
切是是一个真正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活着的人
☆直到最后的胜利 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
阿根廷,以格瓦拉名言“直到最后的胜利”为名的关于格瓦拉生平的记传片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首映,4万人云集首都足球场,各国歌手纪念,这也是格瓦拉最有名的一句话。
1 个赞
瓦刚弟
5
周总理分析得很正确。
切格瓦拉确实有盲动主义倾向。这是战略与战术上的具体失误。
1 个赞
但是周恩来对格瓦拉有袖手旁观的嫌疑,这很不好。
30年代土地革命的经验,对于当时60年代的革命实践也不是绝对的。
[b]我认为不可迷信周恩来的话。
我认为周恩来对格瓦拉的信采取不理不睬的方式是不正确的。如果觉得对方斗争策略有问题,应该同志式的指出。冷处理反而害了格瓦拉。
那个广播电台的思路可能是正确的,就像现在伊拉克抵抗战士,阿富汗的塔利班通过视频来做互联网宣传一样,并没有什么坏处啊。
[/b]
[ 本帖最后由 classwar 于 2009-5-20 14:38 编辑 ]
1 个赞
煜煜红心
7
要一个很大的广播电台,要使整个非洲,连美洲都可以听到。游击战争怎么能用这样大的电台?想法不对头,我没理他。
楼上的同志,你看漏眼了吧?那个是个很大的电台。
工农红军
8
“点火”必须是先收集好柴草——也就是说必须先进行扎实的群众工作,建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之后,在发动、组织群众的基础上,才能把火点起来,而不是靠脱离群众的武装小分队(甚至大多都是与本国群众毫无接触的外国人)就能点火。我觉得周恩来的批评还是很中肯的。
[ 本帖最后由 工农红军 于 2009-5-20 20:54 编辑 ]
1 个赞
工农红军
9
说周恩来当时袖手旁观,我觉得也有些苛责了,因为当时在武装斗争上存在着“游击中心论”和人民战争理论的两条路线的斗争,中国不太可能支持错误路线吧。
当然最好还是争取格瓦拉同志走上正确路线,不知这方面有没有做过一些工作。
季廆1
12
说到雇佣军阵地战,
只要人数相差不要太大,还有飞机大炮火力压制,应该没什么问题.
Валия
13
“要使整个非洲,连美洲都可以听到”
——
这样一个电台要么装到卫星上,要么得有一个巨大的发射器,显然是不适合游击战的。不过这样的说法充分体现了格瓦拉同志的革命浪漫主义,对于这样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可以批评指正,但不应该冷嘲热讽。冷嘲热讽不是对待同志的态度。
1 个赞
盗火1
15
古巴革命的胜利不能认为是偶然性的,如果中国用古巴的方式 才是偶然性的.
输出革命并不是不对,而且是必要的,但是确实需要有人民革命的高潮和另一国的人民或者是革命党起来想应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如苏联红军解放东欧的方式 ,但是那是要在革命力量占优势的情况下,至少是革命力量已经相当壮大
输出革命一种是直接的解放,另一种是间接的思想帮助和物资帮助
如果有一天先进的发达国家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那么同样存在,社会主义科平演变资本主义的可能
古巴革命的胜利是概然性的,也就是偶然性中的必然性因素决定的,古巴革命的胜利是介于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胜利因素
[ 本帖最后由 盗火 于 2009-11-7 17:23 编辑 ]
1 个赞
mori
16
我反对。
苏联解放东欧是因为当时东欧与苏联有共同敌人:纳粹德国。
类似于蒋介石和毛主席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