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我们时代的阶级图景——马列毛主义的阶级学说

目录

方法论说明
第一篇 两种结构:办公室与工厂
第二篇
两种结构下的阶级分野
第一章 “工厂”一般模型
第二章 “办公室”一般模型
第一节 小资产阶级结构陈述

第二节 小资产阶级劳动的第一类情况

第三节 小资产阶级劳动的第二类情况

第四节 剥削问题探讨

第五节 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区别

第六节 关于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第三篇
两种结构下的具体模型
第一章 媒体的阶级分析
第一节
结构陈述

第二节
对印刷工人与投递员的阶级分析

第三节
对编辑、记者、编委会的阶级分析

第四节
对广告销售与发行人员的阶级分析
第二章 企业的阶级分析
第三章 金融系统的阶级分析
第四章 党政机构与暴力机器
第五章 资本的四大锁链(小结)
第四篇 两种结构外的生活(素描速评)
第五篇 两种结构与世界革命问题

[ 本帖最后由 斗争 于 2009-9-24 23:36 编辑 ]

1 个赞

方法论说明

本文写作方法是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而不是像资产阶级学术那样从定义出发。这种方法本身就是对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颠覆,足以藐视他们浩如烟海的学术垃圾。我们的写作方法从《资本论》开始就是这样,只有那种浸染了修正主义学究气的烦琐哲学才纠缠住概念与定义不放,他们恰恰忘记了毛列毛主义“活”的灵魂。

本文将直接引用《打破Matrix,走向解放》的研究成果。

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从现实中来又回到现实中去,以期指导革命的实践,这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第一篇 两种结构:办公室与工厂

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无一不是人类劳动的结果,这些产品无不凝聚着人类的体力与脑力。一个鼠标背后可能是血汗工厂的童工加班加点的劳作,一节电池背后可能是镉中毒的女工牺牲了健康才换来的。但是因为我们只是从超市货柜上觅得心仪的商品,在商场的柜台上用讨价还价得来了战利品,所以这些背后的故事没有人会去考证。和谐的领路人们心安理得地说:改革必须牺牲一代人。

不过我们完全没必要自责,因为这一切都是资产阶级国家的制度安排。我们没必要像泛左翼那样追究人性的劣根性,到头来反而把反动派给饶恕了。我们也没必要先从修身做起,因为改变这整套制度需要用革命的手段,而不是靠改变“人心与人性”。那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资产阶级国家是怎样进行制度设计的。

从广义上讲,“吃、穿、住、行、用”都需要劳动者生产出来,而生产这些产品的第一线,我们称之为工厂。这些工厂提供我们赖以生存的一切,这些工厂的劳动者是我们所有人的衣食父母。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产品并不是按需索取的,而是按照商品的形态进行售卖的。工厂里的劳动者决定着这些商品的可用性,也即使用价值。然而这些商品如何在社会中进行售卖与分配,也即交换价值的实现,工厂里的劳动者是不能决定的。

这一常识告诉我们存在“工厂”这一生产性的结构。一盆菜,一件衣服,一袋米到我们手里进行消费时,无不是经历了“工厂”这一结构,不管这一结构的表现形态是厨房、车间还是农场。工厂里的劳动者构成了庞大的产业大军,他们是整个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被压在最底层,每天进行着单调、乏味,枯燥的工作。

七格的幻想小说《一百米身高的世界》曾经对此有精湛的描绘:我们家欠政府的钱,已经被核实超过十万,于是这个周末以后,我们需要到市立群众医院去,接受又一轮的体型压缩手术……反正比我们矮的穷人还有,压缩到十公分的穷人我都见过,有个穷人窟我见过,就在上海的郊区,一排排老式的六层楼公房,像缩微模型一样占了两三亩地,所有的十公分穷人在这个社区里忙忙碌碌,那天父亲带我去给他们运输蔬菜时,一卡车仅仅装了二十筐,还是无土栽培的那种便宜货,父亲说这二十筐,够这里一万人吃一星期了。

资产阶级为了管理“工厂”,为了实施商品的售卖与分配,为了顺利攫取剩余价值,催生出庞大的官僚科层机构,我们称之为“办公室结构”,这一机构也需要雇佣大量的劳动者为其工作,使得“工厂”运作正常。如果说“工厂”是创造剩余价值的结构,那么“办公室”就是实现剩余价值的结构,无论是创造剩余价值还是实现剩余价值,资产阶级都不需要亲历亲为。因此被资产阶级无情剥削压榨的有两类劳动者,一类存在于工厂结构,另一类存在于办公室结构。前者的劳动形态以体力劳动为主,后者的劳动形态以脑力劳动为主。

2 个赞

第二篇 两种结构下的阶级分野

虽然在工厂和办公室这两种结构里广泛存在着劳动者,但是他们的阶级意识却是不相同的。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城乡差别,脑体差别,对这两类劳动者进行分而治之。两种结构下的阶级分野有利于反动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构建出“工厂”和“办公室”两个模型来作为分析的对象。

第一章 “工厂”一般模型

实际在生产第一线的是工人,资本家购买他们的劳动力,使他们与生产工具以及劳动对象一起发生作用。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即从社会总产品中分配一些生活必需品给工人,这一分配额度一般被压到最低,仅够维持生存及养育子女,保证工人的再生产,也即这些生活必需品仅够再生产出工人自身的劳动力,养育子女成为劳动力的后备军。

如果整个社会实行的是按劳分配,那么按照人类已经掌握的社会生产力,工人得到这些生活必需品,只需要很少量的时间进行劳动即可,马克思称之为必要劳动。然而资本家所定下的工作时间却延长到生理极限,所以工人在必要劳动之外,大量时间是在为资本家无偿劳动,这些无偿劳动所产生的价值被称为剩余价值。所以工人是剩余价值的直接生产者。

因为丧失了生产资料,所以工人只能向资本家提供无偿劳动才能换回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因而这样的阶级被称之为无产阶级。被工厂结构所牢笼的无产阶级构成了一支庞大的产业大军,他们是整个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也是全体资本家的奴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转述了这样一种状态:

“为了卓有成效地进行这场工业战争,需要有人数众多的军队,这种军队能调集到一个地点,不惜牺牲地投入战斗。这种军队的士兵所以能够忍受强家在他们身上的重担,既不是出于忠诚,也不是由于义务;只不过为了逃避那必不可免的饥饿威胁。他们对自己的长官既不爱戴,也不感恩。长官对自己的部下没有任何好意。在他们眼中,这些部下不是人,仅仅是以尽可能少的花费带来尽可能多的收入的生产工具。这些日益密集的工人群众甚至没有信心会有人经常雇用他们;把他们集合起来的工业只是在它需要他们时才让他们活下去;而一旦能够撇开他们,它就毫不踌躇地抛弃他们;于是工人不得不按照人家同意的价格出卖自己的人身和力气。加在他们身上的劳动,时间越长,越令人痛苦和厌恶,他们所得的报酬也就越少;可以看到有些工人每天连续紧张劳动十六小时,才勉强买到不致饿死的权利。”

在生产第一线的熟练工人,少数会被提拔为小组长,这些小组长如果继续从事生产劳动,则与工人的阶级意识接近,若不再直接从事劳动,而代之以产品检验与监督,则与工人的阶级意识渐远。厂长与车间主任是资本家直接委任的管理人员,他们是资本家的助手,其阶级意识或者就是资产阶级立场或者与资产阶级立场接近。他们帮助资本家更好地剥削工人。

所以熟练工人一部分生产剩余价值,一部分帮助资本家实现剩余价值,他们的阶级意识上是分化的。资本家的管理人员帮助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同时他们参与剥削,也能瓜分到一部分剩余价值,他们与资本家是一个鼻孔出气的。

需特别指出的是一般工厂结构里的财务或行政人员,他们是坐办公室的,进行脑力劳动,帮助资本家实现剩余价值,从内部结构上其实是属于办公室结构,他们如果换一个公司,也同样处于一个官僚科层体制,有一个不断向上爬升的职业层级,我们将在下一个模型中详加论述。

1 个赞

第二章 “办公室”一般模型

第一节 小资产阶级结构陈述

在这一结构中付出劳动最多的是职员,没有职员的加班加点,整个机构就不能正常的运转。然而他们却是被压榨最深的一个群体。一般来说,职员从事脑力劳动,但是对于整个剩余价值的实现及其在资本家集团内的瓜分却是至关重要的。

资本家给予职员劳动力的价格等同于其自身再生产的全部费用。职员的再生产除了要满足必要的生活必需品之外,还有保险、医疗、养老、失业救济,住房等等必要保障,如果不能满足这些再生产的基本需要,则对于整个剩余价值的实现是不利的。对于职员来说,再生产的实现与其说是一种福利,倒不如说是一种锁链,这种锁链以世俗生活与职业层级牢牢地栓住职员,使其不能自由地挣脱,并在狭隘的官僚科层体制中终其一生。

即便如此,资产阶级国家还用庞大的失业率来造就出官僚科层体制的后备军,以期提高整个机构的效率,同时也便于压低这些劳动者的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并努力使其再生产与无产阶级的再生产一致。

在当代中国,职员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阶级。这一阶级的受压迫与受奴役的性质与无产阶级不同,他们并不是无产,而是略有小产,而正是这一点可谋可求的小产,成了他们沉重的锁链。我们称之为小资产阶级。如果我们在光怪陆离的城市里行走,除了偶尔能碰到建筑工地的工人,快餐店里服务员,马路上的环卫工人,剩下的90%以上都可以归到小资产阶级的范畴。他们在挤公交汽车,在排队卖早点,他们每天忙忙碌碌早起晚归。“市民,小资,城里人,小业主,公司员工”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他们的身份标签。

小资产阶级的劳动是否具有生产性,职员是否也像工人那样直接介入生产劳动形成剩余价值,职员与生产资料的关系,这完全是个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我们可以作如下的界定:

第二节 小资产阶级劳动的第一类情况

如果他们进行的脑力劳动与生产第一线紧密结合,他们与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共同作用于劳动产品的形成,那么他们可以定性为介入了剩余价值的形成。例如“CAD机械制图”这样的脑力劳动直接作用于产品的形成,类似的如飞行器设计,汽车设计,建筑设计,那么他们的劳动具备生产性,他们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他们接近恩格斯所构想的“脑力劳动无产阶级”这一模型(见恩格斯《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希望你们的努力将成功地使大学生们意识到,正是应该从他们的行列中产生出这样一种脑力劳动无产阶级,他们负有使命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只能导致脑体差别的鸿沟越来越来大,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脑体差别。

所以我们不能就此判断说,这一类职员可以归为无产阶级。因为一时一地的共同劳动,并不能使他们转化为无产阶级,因为再生产条件决定了他们依然是作为小资产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再生产出本阶级。我们必须看到:他们一时一地与工人共同劳动在整体上只是作为职业层级晋级的一部分。

这一类小资产阶级因为劳动具有生产性,所以他们处于与生产资料分离的状态,对他们来说只有依附于“工厂结构”才能顺利地进行再生产。

至于说修正主义当局所大树特树的几个“知识型工人”,那只不过是粉饰太平的遮羞布,这些人作为个体是工人贵族,是被当局收买的个案,若论划分阶级则可以归入小资产阶级。

第三节 小资产阶级劳动的第二类情况

这一类情况更加普遍。城市里小资产阶级的劳动主要是在办公室结构里完成。这些各不相同的办公室结构衍生着极多类型,极端纷繁的脑力劳动。

这些脑力劳动者一般都与生产结构脱离,但是脑力劳动的结果却往往以产品的形式出现,具有“伪生产性”。随着人类办公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一类小资产阶级的劳动工具可能就是一台乃至几台电脑,如果是销售行业,那么电话与手机是不能缺的劳动工具。但是这些劳动工具是否就是生产资料呢?不是。因为这些劳动工具不能生产出整个世界的物质基础。就小资产阶级个体而言,完全有能力购买到这些工具并获得所有权。所以对他们而言,丧失生产资料的概念几乎是没有的。然而他们若脱离“办公室结构”就很难生存下去,因为只有服务于这个结构,他们才能根据不同的职业层级分配相应的生活资料。

例如微软数以万计的程序员,他们的劳动成果就是操作系统的源代码。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程序员也可以归于无产阶级呢?不是。首先源代码只是帮助改造客观的物质世界。源代码不是产品实体本身,能够帮助源代码发挥作用的那些硬件无一不是“工厂结构”的产物。源代码背后总是需要实物支撑的。源代码是依存于“工厂”的,是“工厂”的产物,而不是它造就了“工厂”。所以源代码这种生产是“伪生产”。其次,程序员的职业恰恰说明了资本主义的脑体鸿沟已经扩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当代,小资产阶级也像雇佣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劳动成果将极大地帮助资产阶级国家实现剩余价值,加速资本家之间对剩余价值的瓜分。

我们先看一些数据:最近《财富》杂志网站发布2007年全球10大利润最高的科技公司榜单,其中软件巨头微软名列榜首,前三位分别是:

1、微软:全球个人电脑的强劲销售使微软去年总营收达511亿美元,利润更高达141亿美元,利润率同比上涨12%。
2、IBM:2007年,IBM的利润率同比上涨10%,产生的利润高达104亿美元。
3、Cisco Systems:思科在过去一年的利润率较上年飙升31%,产生了73亿美元的利润。

我们发现软件公司的利润超过了硬件公司。正因为微软致力于打造一个“实现剩余价值,瓜分剩余价值”的电子应用平台,所以它能获得一个重新洗牌的历史机遇,新生代资本家提高了生产效率,剩余价值总量在翻倍,他们当然有资格面对老牌资本家骄傲地说:这块蛋糕有我们的一份,它需要重新来划分。这样的历史机遇同样赋予了互联网公司,我们将在论证具体模型时予以阐述。

又比如资本家要实现剩余价值,除了在办公室里需要脑力劳动者为他们鞍前马后做好实现前的准备工作,更加需要有一线的销售人员为他们奔波叫卖,腿跑断汗流尽也在所不惜。虽说销售人员呆在办公室的时间不多,但他们严格地隶属于“办公室结构”。

举例为证:最初,无论在中关村,还是其它城市,当陈绍鹏向客户递上名片推销电脑时,很明显能感受到对方眼中的那种漠然。也难怪,大家听惯了IBM、AST、康柏这些如雷贯耳的品牌,联想的确太不起眼。陈绍鹏就是顶着这样的压力,一家一家客户地拜访,认真讲解联想产品的性能。既是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所致,也是因为IT行业的销售员基本上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血气方刚,就是要赌一口气,不相信事情做不成。即使在周末,陈绍鹏也没有闲着,经常抱着产品到中关村去做宣传活动,给经销商宣传,给消费者讲解——“没其它想法,就是有一股冲劲,让对方信任联想这个牌子”。在这一年,联想几乎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抱着这样的决心在市场中与众多庞然大物似的对手拼争,很悲壮,也很让人激动……翻开陈绍鹏的履历表,到目前为止的15年联想生涯,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是作为地区销售代表在外打拼。而长期以“封疆大吏”的身份,将工作足迹踏遍全国几个主要地区,这也是陈绍鹏在联想高层要员中最具个人色彩的一点。

——摘自《从销售员到“封疆大吏”陈绍鹏的联想之路》

像陈绍鹏这样的职业经理人,也是很多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样板人生。这个例子证明两点:1.销售员是非生产性的,他们与生产资料绝缘;2.销售员是严格按照办公室结构的职业层级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然而销售员也不是铁板一块,在他们中间有不同的的阶级格局,我们将在论证具体模型时予以阐述。

在这里我们只是想借销售员来说明办公室结构。这样的爬虫人生也体现在各种不同的脑力劳动者身上。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爬虫。

实习医生→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助教→讲师→副教授(副研究员)→教授(研究员)

产品助理→产品专员→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产品总监)

《打破Matrix,走向解放》曾经指出过国民教育体系里就充满了爬虫思想的灌输,小资产阶级比起无产阶级有更多的时间呆在资产阶级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里,因而也更深地沾染上这样的人生的信念。相信经过一番艰苦的打拼,定会有精彩的人生。这直接作用于他们的阶级再生产。

(2007年某媒体对重庆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综上所述,小资产阶级的脑力劳动作为一种谋生技能,是附着在物质基础上的,但并不直接作用于生产结构。他们的再生产模式是小资产阶级的,绝缘于生产资料。这一点决定了他隶属于官僚科层发达的办公室结构,而不是生产性的工厂结构。

第四节 剥削问题探讨

如果一个阶级获得生活资料的方式主要靠占有生产资料,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那么这个阶级可以定义为剥削阶级。一般来说,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都是属于被剥削被压迫阶级。需要说明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工厂结构中少数熟练工人不再直接从事劳动,而代之以产品检验与监督,他们与“厂长与车间主任”这一管理层是有区别的。前者如果不脱产,则仍可归为无产阶级,前者如果长期脱产,则可归为小资产阶级,后者属于帮助剥削的行为,应当归在资产阶级。

正如毛主席在《怎样分析农村阶级》所指出的方法:帮助地主收租管家,依靠地主剥削农民为主要的生活来源,其生活状况超过普通中农的一些人,应和地主一例看待。我们对于工厂结构中的管理人员,也同样把他们归到剥削者的范畴。

在办公室结构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个部门经理如果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主要依靠部门成员的脑力劳动来体现自己的业绩,那么这一类人可以归到剥削阶级的范畴。

当然职称本身并不能作为划分阶级的主要依据,有的人称呼虽然是经理,但是并没有部门管理的行为,或者管的人很少,自己也直接参与劳动,那么这一类人仍然属于小资产阶级。

办公室结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可以归到资产阶级的范畴。虽然这些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也是老板雇佣来的,但是他们是同一阶级的,只是职能不同罢了。

举例为证:

唐骏,今年46岁。在微软任职7年后,2002年唐骏任微软中国区总裁,收入超过1亿;两年后,他以4亿元高薪担任民营企业上海盛大网络公司总裁;4年后,唐骏再次高调宣布以10亿元的天价加盟新华都集团。

唐骏在微软是从一个技术人员做起。当时,Windows3.1系统的英文版和中文版发布差距是一年半的时间,而Windows95的英文版和中文版发布差距是五个月的时间。唐骏看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开发模式,使用这个开发模式可使Windows系统的全球发布做到零时差。但是,在微软两万名员工中,唐骏只是相当于一个小技术员,又是一个外国人,基本没有得到重视的可能。唐骏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这个设想做成模块,并进行测试,确定其准确度和可操作性。在测试成功之后,唐骏直接给比尔·盖茨发了封邮件,把自己的想法和测试结果告诉他。唐骏说:“微软把盖茨当成神也好,怎样崇拜他也好,但当时我不怕他:第一,我认为我在为微软做一件好事;第二,我觉得如果我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领导层,我就没有机会。”比尔·盖茨接到邮件并未十分重视,而是转发给唐骏上司的上司。这个上司接到比尔·盖茨的邮件,不敢怠慢,把唐骏找过去谈话。唐骏就把这套模式演示给他看。唐骏和微软就这样同时获得了机会,唐骏得到了重视和提升,而微软的Windows2000、WindowsXP都做到了全球发布的零时差。

唐骏当然是属于资本家集团的,因为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存在着分离。唐骏属于职能资本家。我们平常说的“打工”一次其实是含义很模糊的中性词,我们必须看到其中的阶级本质。他整个人生历程实现了从小资产阶级到资产阶级的演变。

第五节
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区别

[table][tr][td=1,1,189]

被剥削阶级

[/td][td=1,1,189]

无产阶级

[/td][td=1,1,189]

小资产阶级

[/td][/tr][tr][td=1,1,189]

劳动的形态

[/td][td=1,1,189]体力劳动
[/td][td=1,1,189]脑力劳动
[/td][/tr][tr][td=1,1,189]

再生产方式

[/td][td=1,1,189]再生产出工人自身的劳动力,并养育子女成为雇佣劳动力的后备军。
[/td][td=1,1,189]再生产出本阶级,满足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外还包括保险、医疗、养老、失业救济,住房等等必要保障
[/td][/tr][tr][td=1,1,189]

与生产资料的关系

[/td][td=1,1,189]分离
[/td][td=1,1,189]分离或绝缘
[/td][/tr][tr][td=1,1,189]

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td][td=1,1,189]创造剩余价值
[/td][td=1,1,189]实现剩余价值
[/td][/tr][tr][td=1,1,189]

生活资料分配

[/td][td=1,1,189]满足生存的必需品,养育子女的生活必需品
[/td][td=1,1,189]根据职业层级分配到不同级别的生活资料
[/td][/tr][/table]

第六节 关于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论述过83年前的中国小资产阶级,从历史上来看,他们忽而革命,忽而保守,忽而反革命。那么今天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又是怎样的呢?

由于他们绝大多数处于“办公室结构”,绝大多数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到Matrix对他们的控制,有的即使感到很痛苦,也觉得毫无反抗Matrix的可能。一方面他们对资本很仇恨,因为现实的压迫已经严重破坏了他们的再生产;另一方面他们对于资本当局有各式各样的幻想,小资产阶级的左中右翼概莫如是。即使小资产阶级中的失业者,也严格地作为办公室结构的后备军发挥着阶级本能。

这种两面性的根源是什么?就在于小资产阶级的劳动具有“伪生产性”,他们辛苦地劳动着,但是远离着真实的生产,他们在办公室结构帮助资本家实现剩余价值,故一半是垂涎一半是苦恼。他们渴望向上爬升,信奉各式各样投机的人生哲学,认为资本家是靠智慧与机遇成功的,全然忘记了整个资本剥削的历史。因为很辛苦,所以还有各式各样的牢骚与怨恨,但是这种自发状态无法使仇恨变成对反动社会的总攻击。

对于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左中右翼拥有各自不同的同情心。但是他们无法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远大前途。他们更希望一种和谐状态,害怕动荡,并努力把这种意识传染给整个社会。

两面性是有害的,历史前进的车轮将把这种两面性击得粉碎。在下文的具体模型中,我们将进一步揭露这种两面性。

1 个赞

第三篇 两种结构下的具体模型

第一章 媒体的阶级分析

(数据编号a1,下文若有引用,均简称a1

第一节
结构陈述

在这个模型里,最高层是社委会,社委会下设的编委会属于业务部门,经委会属于来钱的创收部门,一个出内容,一个圈钱。

手绘这张结构图的人非常瞧不起印刷部门,所以在印务那里只画了一个框,底下印刷厂的工人全都被忽略掉了。这其中还有一个隐情,在一般报业人士心目中印刷是报纸最不入流的环节,而绝大多数印刷业务是外包给不同的印刷厂,报业人士借此可以货比三家。

财务和人事部门,无论是“办公室结构”还是“工厂结构”都大同小异,不再赘述,详见一般模型。

但是我们要分析整个报纸的生产过程,却不能忘记印刷环节,缺了这一环节根本就不会有报纸。同时,我们还要分析报纸生产各个必要环节,以此来阐明平面媒体的阶级格局。

第二节
对印刷工人与投递员的阶级分析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张报纸。第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字印在纸上。这个需要印刷工人劳动。第二重要的是运输,因为我们不可能都去印刷厂去取。第三重要的是内容,没有编辑记者的劳动,我们啥都读不到。除了这些,其他环节如果以纯粹生产的眼光来看,完全都可以用奥卡姆剃刀剔除。

以上所论的三大环节,都需要辛勤的劳动才能凝结成最终的成果,即一张报纸。

但是隐藏在报纸背后的阶级压迫,就留待我们去探究:

先看一个兰州晚报2008年5月1日的新闻标题:《印刷工人手被卡,消防兵锯开印刷机取出一只手》。请记住这件事情发生在五一劳动节。

下面这张表是上海市相关印刷企业的统计数据(数据编号a2,下文若有引用,均简称a2

印刷工人的生产的环境也是很恶劣的:

目前印刷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由颜料、连结料、溶剂、填充剂和辅助剂组成,所用的溶剂主要是芳香烃类、酯类、酮类、醚类等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大都具有毒性,有较浓的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环境并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存在着生产安全隐患。

说完了印刷工人,我们再来说说运输环节的劳动者。

印刷工人从事体力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者。运输环节的劳动者则参与到剩余价值的转移过程,虽然运输并不增益劳动产品,但是运输使劳动产品发生了位移,便于其得到实现,是生产的延伸。所以这种劳动也可以定义成生产性的。

每天早晨5点多钟,投递员就要到报社门前分检报刊杂志,然后分发到万家。据调查,运输环节的投递员工资:正式人员1000-1500,临时人员基本工资加提成也就300-700左右。也即正式投递员的年收入在12000-18000之间。

结论:印刷工人与投递员的劳动形态主要是体力劳动,他们被忽略,被压在“模型一”结构的最底层,日复一日地辛劳以维持再生产,他们再生产都是围绕着再生产出劳动力,以便维持现行的不公平结构,印刷工人与生产资料分离,投递员与生产资料绝缘,印刷工人创造剩余价值,投递员转移剩余价值以帮助实现剩余价值。在整个分配体系中,他们只分配到了满足生存的必需品,养育子女的生活必需品。印刷工人与投递员都是无产阶级的一员。

第三节
对编辑、记者、编委会的阶级分析

现在我们要说说内容提供者。

编辑和记者,作为媒体内容的提供者,对于媒体的物质载体本身并不起关键作用。例如报纸上文字无非是印刷油墨,这些油墨能够印到报纸上,需要印刷工人开动机器才能完成。内容(含思想和创意)并不能给物质载体增加一个分子乃至原子,而只是使油墨的排列组合表达出一定的含义,然而这种含义并不是超阶级的。

举例如下:

暂时抛开那些公然标榜为中产阶级服务的报纸,我们选取了两份标榜市民化的报纸,老百姓是他们一直挂在嘴边上的,但是这份报纸究竟有多少老百姓的内容?

我们看不到印刷工人,也看不到投递员。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报纸,报头旁边是移动通信商的显眼广告。

本市新闻,经济新闻,法制新闻,社区新闻……风尚杂说,煮妇必读……
综合新闻,科教卫新闻,市场之窗,国际新闻,体育新闻,奥运读秒,文娱新闻……

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和谐体系,他们可以热爱抽象的老百姓,离他们很近,甚至于飞到他们家里去,然而他们可以忽略具体的印刷工人,忽略他们恶劣的生产环境,也可以忽略投递员的辛苦劳作,忽略他们的衣食住行。

他们可以细致入微到“顽童被狗咬伤后,狗主人赔数百元”,他们可以深入生活到“劝架者摔倒骨折,互殴双方共赔偿”,但是不会报道工人的不满和牢骚,不会报道底层的无助与愤怒。日复一日,他们制造着庞大的内容,年复一年,这些内容要靠印刷工人和投递员印制和分发,在整个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上,他们离得很近,然而他们赖以生存的结构却离得很远。

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制造和谐内容的编辑记者,他们自己的辛酸苦辣,他们自己的加班加点,也很少在媒体上体现,偶有牢骚也都分散在文化副刊的犄角旮旯里,自从有了互联网,博客和BBS也成了他们宣泄的地方,但是他们永远成不了内容的主角。

虽然编辑记者制造的内容并不反映“工厂结构”内劳动者的心声,他们作为整个资产阶级国家的喉舌,对于“办公室结构”却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他们,整台和谐大戏就要变成一幕哑剧。所以资产阶级国家要把编辑记者牢牢捆在办公室结构里,使他们恭顺乃至臣服。

在办公室结构里,并不是清一色的小资产阶级。判断的标准就是劳动。小资产阶级一般还要从事辛苦的脑力劳动,而资产阶级却可以不劳而获。

a1(市场化日报组织结构图)为例:

编委会下各个部门,囊括着大量的编辑记者,他们要抢新闻,争稿源,奋笔疾书,激扬文字,这些都算是一种劳动,虽然不算作生产劳动,虽然具有伪生产性,但是都耗费了体力与脑力,没有这些内容,没有吸引人眼球的炒作,资产阶级国家就没有遮羞布,就没有欺骗人民的素材。他们替资产阶级进行欺骗,自己也被欺骗。

他们有极大的生存压力,庞大的小资产阶级后备军(失业大学生等求职大军)使得他们随时担心自己的饭碗,他们必须好好干,往上爬,谋得一个更稳定的地位。

考评办,总编办的工作人员有一定监工作用,但是只要他们也以脑力劳动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也应当归在小资产阶级的范畴,这只是阶级内的不同职能。

编委会下各个部门的主任,是小资产阶级的上层,有的阶级意识接近于资产阶级,有的则倾向于小资产阶级,这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还从事一线的采编劳动。

编委会的成员基本不从事一线的采编劳动,或者只有附带的轻微劳动(入撰写社论等),这些人都可以归为资产阶级。

编委会的成员基本上都干一些什么事呢?他们的人生轨迹是怎样的?

举个例子:

YSF,1949年出生,曾下乡当知青,后调四川省会东县文化馆及县委宣传部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82年初分配到荣耻日报社,历任记者,版面主编,国内部负责人,国内部主任兼研究所副所长,编委兼工交部主任。199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时,是报社最年轻的高级记者。YSF思维敏捷,善抓热点,敢碰难点。1991年2月23日,YSF写的述评《逼向大海》,这是新闻媒体较早提出让企业走向市场的文章,思路鲜明、新颖,中央党校随即将此文收进教材,供学员参考,文章被多家报刊转载。他善动脑子,喜出点子,积极参与策划和组织深度报道及系列报道,为办好荣耻日报"拳头产品"尽心尽力,撰写了一批有思想性和超前性的文章。他勤于学习,肯于钻研,对新闻理论及新闻采编实践有一定见解。他曾以《第二种翻译》为题,在荣耻日报业务演讲会上演讲并获一等奖,并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记者》等刊物上发表了《经济记者的角色意识》、《怎样把新闻写活》、《让人读得轻松些》等论文。这些论文因视角独特、有新颖见解而被一些省市新闻刊物转载。现为和谐日报海外版总编辑。

YSF也是从小资产阶级逐步爬到资产阶级的。从记者到主编到部门主任,这一阶段他还要不断地出成绩,勤写还要巧写(迎合资产阶级国家的大政方针)。他在《荣耻日报》完成了阶级转型,但并不是每个小资产阶级都能完成这样的转型,然而整个“办公室结构”却需要大树特树这样的典型,以激励小资产阶级的劳动,目标就是“脱产”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

对于小资产阶级而言,追求成功是最值得钻营的。那么对于资产阶级而言,他们又处于怎样的生活状态呢?他们要解决哪些问题?他们对于报纸究竟有哪些作用力?我们来看YSF的一段话:

有时别看我们小小一篇文章,常常会引起很大反响。所以我常说,办报无小事,导向要看清。世界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已经不是只看北京奥组委的工作,而是看中国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展示改革开放的成就。因此,对外传播也是站在了一个很有挑战也很有意义的平台上。媒体宣传从来都是双赢的,宣传搞好了,自身的影响力和地位也提高了。宣传奥运的同时,媒体自身也能“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对外传播有它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必须抓住、抓准,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真实地告诉世界。

这段话里展现了喉舌的很多作用,但是有一个关键词则是最重要的:导向。可以有各种不同特色的媒体,可以有以报道呆板政客为特色的媒体,可以有以打情骂俏混淆视听为特色的媒体,可以有标榜中立、客观、建设性为己任的媒体,但是他们的导向只能有一个,即巩固资产阶级国家秩序。

小结:对于业务部门进行阶级分析,基本标准就是劳动,谁劳动谁不劳动很容易判断出来。在办公室结构里不劳动即剥削。我们在分析资产阶级时,须注意资产阶级的个体形象可能并不是凶神恶煞的,但是他们作为整个阶级时却是人类最反动的力量。

第四节
对广告销售与发行人员的阶级分析

一份报纸做出了内容,要靠广告版面来创收。一般来说广告帮助“工厂结构”实现剩余价值,或促进瓜分剩余价值,所以广告商自身也能攫取剩余价值大蛋糕中的一个份额。

由于资本主义广告业已经极端复杂,以下模型只是一个简易模型:

[table=98%][tr][td]广告商:
有版面资源
有发行渠道
有能力独立制作广告

[/td][/tr][/table][table=98%][tr][td]广告主:
投入广告费
促进销售

[/td][/tr][/table][table=98%][tr][td]广告代理(中介):
有广告商资源,能拿到较高性价比的版面资源
有能力独立制作广告
监控广告效果

[/td][/tr][/table]

(数据编号a3,下文若有引用,均简称a3

我们分析平面媒体的广告部门时,可以顺带把广告业也分析一下。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行业阶级图景的理解。

在a3中有两类劳动者,一类是广告销售,另一类是广告制作。他们都隶属于办公室结构,关于销售人员,我们在一般模型中已经指出:

1.销售员是非生产性的,他们与生产资料绝缘;2.销售员是严格按照办公室结构的职业层级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然而销售员也不是铁板一块,在他们中间有不同的的阶级格局。

我们先说销售员。

绝大多数广告销售员都可以归为小资产阶级。他们最常见的劳动就是拜访客户推销广告,从跑腿到打电话到面谈,都要克服很多困难,承受很多压力,属于脑力劳动。

举个例子说明销售员的劳动过程,有网文为证《销售员必须经历的几种心理状态》:

做销售要经历几个过程。

一、心理恐惧期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话销售的人,大部分最开始都会有这个阶段,也许有些人想象不出有什么可怕的。也许任何人让你打一两个陌生电话没问题,但如何要让你每天都打100多个陌生电话。那么你试想一下。这个阶段初步的表现是,不敢拿起电话、经常拿着电话发呆而不拨号码、期盼对方无人接电话、对着电话本发呆等等一系列的表现。心理想的大概有:这个行业怎么这么难做,客户怎么都不要这个广告,开始怀疑广告和市场,或者我要考虑考虑再打电话,先了解一下公司的信息也许会好一点,我一定要想一个非常好的开场白或者说辞让对方绝对不会拒绝我。等等还有一些,主要是这几种表现。

二、电话应变能力提高期
大部分人第一阶段的度过都是在经理施加压力同时自身不断暗示的结果。电话恐惧的问题解决了就到了电话应变能力提高的阶段了,很多人都称之为“电话销售技巧”,但我还是称之为应变能力。(“技巧”总有一种想办法骗人的感觉)这个阶段的表现大致为,经常会被客户的问题问倒,拿着电话筒实时问同事或经理问题,因为说“不知道”而给客户感觉很差等等。

三、面谈能力提高期
有些人打电话很厉害,但是一到跟客户面谈的时候就不知道说什么了,主要表现就是:成为一个快递员,到客户那送完资料就走人,或者是电话里确定好业务去送合同和发票。到客户那么成了一个解答员,客户问什么问题就回答什么,然后就什么也不说了。等等。

四、成交技巧期
前面的诸多工作就是为了最后的成交,而这个成交是确实需要技巧的,以前接触过些销售员,前面都做的很好,跟客户的感觉也很好,但是过一段发现客户找别人做业务了。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销售员觉得跟客户关系好了不好意思提出签单,反而让同行的业务员抓了空子。这种是最可惜不过的。所以这里只提一点,一定要敢于提出签单。

五、客户维护期
对于做基础网络服务的业务,客户的需要是非常多的,重复性消费可能性很高,所以一定要做好客户售后的服务工作。

绝大多数销售员日复一日上述的劳动,只有个别销售业绩突出的销售员会跻身管理队伍,他们逐渐脱离一线劳动,基础性的联系跑腿工作则由下属来做,他们只负责谈一些大客户,或者干脆完全以“监工”的面目出现。这一类人可以归为小资产阶级的上层,他们的阶级意识接近于资产阶级,从结构上来说,与a1编委会下各个部门的主任的地位一致,在a1中他们一般是创收部门的主任,如广告部主任,发行部主任等等。对于这一类人的阶级分析,也可参照一般模型中对“工厂结构”里资本家管理人员的分析。

再简要说一下发行人员。

发行人员跟销售员是类似的,前者是要求客户征订报纸,也即售卖报纸,扩大发行量,后者是售卖广告。广义上都是销售员,所以不再赘述。

最后说一下广告制作人员。

这一类人员一般包括设计师(美工设计),广告文案(广告创意,撰写脚本),客户经理(销售员谈下一家客户后,由他来负责梳理投放广告的意图等等)。他们角色其实和编辑记者是一样的,都是创作出内容,进行脑力劳动,所以一般都归在小资产阶级。

小结:对于创收部门进行阶级分析,基本标准也是劳动。这也就进一步理解毛主席所说要团结95%以上人民的政治策略。人民中的绝大多数,无论是无产阶级还是小资产阶级,95%以上都是劳动者,真正的反动派、剥削阶级及其帮凶只是一小撮。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唤醒95%以上人民一起干革命。

第二章 企业的阶级分析

先看一下a4 - a6

(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数据编号a4,下文若有引用,均简称a4

(深圳市长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数据编号a5,下文若有引用,均简称a5

(唐山爱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数据编号a6,下文若有引用,均简称a6

a4 - a6分别代表国企,私企,与外企(含合资)。国企即资产阶级国家经营的企业,私企即资本家个体或集团经营的企业,而外企则是相对于民族国家的界限,由本国资产阶级以外的资本家个体或集团经营的企业。

a4 - a6的结构是大同小异的,出资方(董事会或股东会)与经营方(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共同掌管整个企业,决定大政方针。具体的经营管理又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部门,由各部门主管行使管理职能。

出资方(董事会或股东会)与经营方(总经理,管理者代表一级)不参与具体的劳动,收入来自剥削,所以可划分到资产阶级。对各部门的部门主管这一类人的阶级分析,可参照一般模型中对“工厂结构”里资本家管理人员的分析。他们属于小资产阶级的上层,其阶级意识接近于资产阶级,有的则倾向于小资产阶级,这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还从事部门一线的脑力劳动。

参照第二篇第二章第五节的判断标准,各部门的实际工作者,由于他们从事繁杂的脑力劳动。从劳动形态,再生产方式,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与剩余价值的关系,生活资料分配可以判断出他们属于小资产阶级。其中的销售部门阶级分析可参照第三篇第一章第四节。

a4的分公司,a5的生产部,a6的制造部,如果在这些部门下还包含庞大的工厂结构,则在工厂结构中从事一线体力劳动的工人属于无产阶级。

第三章 金融系统的阶级分析

(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数据编号a7,下文若有引用,均简称a7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数据编号a8,下文若有引用,均简称a8

(证券公司一般模型;数据编号a9,下文若有引用,均简称a9

a7-a9虽然部门繁多,且层级繁多,但是在这些层级与部门中人数最多的还是脑力劳动者,他们作为金融从业人员的生力军,维持着金融体系的运转。

我们随意上某个金融类招聘网站都能看到大量的职业岗位,例如:技术分析员,投资顾问,金融分析师,投资经理,理财分析师,投资分析师,营销员,储备经理,上市财务经理,投资部研究员,业务主管,风控高级经理等等。

如果我们就这些岗位进行阶级分析,参照第二篇第二章第五节的判断标准,全部都可以归属到小资产阶级。除了营销员这一岗位外,其余都需要金融类技能,而这些技能都需要经过资产阶级国民高等教育体系方才能习得,可以这样讲:脑力劳动在金融领域遇到了小资产阶级的世袭领地。在那里,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表现得尤为彻底。

营销员贩售金融产品,请参照第三篇第一章第四节“对广告销售与发行人员的阶级分析”。

而银行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都可以归到资产阶级,部门的业务主管,高级经理则可归到小资产阶级的上层,他们的阶级意识与资产阶级相近,乃至于就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他们是整个资产阶级的后备军。

第四章 党政机构与暴力机器

这里要说的是关键词有:政党、政府、军队、警察。

(邯郸市委办公厅组织结构;数据编号a10,下文若有引用,均简称a10

(民建上海市委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数据编号a11,下文若有引用,均简称a11

a10,a11各部门内进行脑力劳动的工作人员可以划为小资产阶级,a10中的正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一般不从事直接的脑力劳动,故划分为资产阶级。a10,a11各处,各工作部门的主管可以划分为小资产阶级的上层。a11中常务委员会成员,一般不从事直接的脑力劳动,故划分为资产阶级。

军队与警察不从事且远离生产劳动,是受资产阶级国家雇佣的暴力机器。军队与警察的文官系统的阶级划分可参照a10,a11。

雇佣兵雇佣期满之后,视其进入工厂结构,还是办公室结构来划分阶级。

第五章 资本的四大锁链(小结)

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为例:

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整个产业大军的基石,他们是剩余价值的绝大部分来源,他们是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与这个产业大军相配套的还有一个庞大的官僚科层体制,这个体制本身并不生产剩余价值,但却帮助资产阶级国家实现剩余价值,使资产阶级攫取剩余价值变得天经地义。除了工人之外,还有大量的劳动人民被压在了这一官僚科层体制的最底层,他们的劳动虽然一般不产生剩余价值,但也被无情地压榨着,驱使着。这部分人民包括:城市里被吸纳在官僚科层体制之内的中下层小资产阶级,游离在官僚科层体制之外的中下层自由职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但作为官僚科层体制后备军的小资产阶级。一言以蔽之,一般不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中下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盟友。但是无产阶级对于这一盟友的两面性要抱以高度的警惕。

随着农村的分田到户,资本主义在农村的盘剥日盛一日。贫下中农正在成为无产阶级的产业后备军。随着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原先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的企业都经历了一场野蛮的私有化,在这一场进程中有大批的城市工人长期脱离生产第一线。他们无依无靠,成为城市贫民,他们也是无产阶级的产业后备军。贫下中农在农村反圈地,保卫土地革命的果实;城市贫民在护厂斗争中反对私有化。一言以蔽之,贫下中农与城市贫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朋友。

小资产阶级的上层是资产阶级的后备军,资产阶级则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

中国人民(指无产阶级与中下层小资产阶级)面临着四大锁链。产业资本是无产阶级的残酷锁链,而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则是中下层小资产阶级的无情锁链。

就此我们将有另文作详细分析。

资产阶级国家所造就的两大结构——工厂与办公室是中国人民的地狱与牢笼。

毛主席在毛选头一篇里分的非常细,尤其是小资、半无、无产和游民,特意用列举的方法依照职业作了详细的划分,其中无产阶级划定为产业工人和破产农民。这样的划分当然是有意义的,如果今天要马上用阶级分析指导实践,我觉得这种逐个职业大类的列举和归类也是最实际的。甚至结论也不需要改变多少,工人阶级依然可以划定为产业工人和破产农民,把其中大型国企的工人贵族剔除就可以了。

但另一方面,抛开显而易见的社会意识,我总觉得相当一大部分的‘小资产阶级’从社会存在上说,是属于无产阶级的,一个产业工人,10个后备军,这后备军具体起来,不就是城市贫民和非正规就业者么?他们没有机会进入工厂结构磨砺出无产阶级的自觉,他们被称为小资产阶级,这对策略的指导是有价值的,但理论上需要一定的澄清。

这也是最近非常吸引我的一个假设,资本主义社会1个大资、20个小资、50个被划为小资的无产阶级,29个觉悟的产业工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小资大资都好办,赎买也好肉体消灭也好,掀不起大浪,最大的问题是,这些没有形成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怎么组织?怎么劳动?

办公室结构肯定是被摧毁的,工厂结构涉及到新技术革命的生产力问题,非要追求人人操作机床的形式主义是否将造成巨大的浪费?

没有必要参与劳动的无产阶级,怎么把自由的劳动与工业生产的严谨性结合起来?怎么保证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提供劳动与协作的长久基础。

[ 本帖最后由 工兵苏维埃 于 2008-7-9 17:34 编辑 ]

统一在 “俄罗斯17年” 那个帖子进行讨论吧。

工厂结构中少数熟练工人不再直接从事劳动,而代之以产品检验与监督,他们与“厂长与车间主任”这一管理层是有区别的。前者如果不脱产,则仍可归为无产阶级,前者如果长期脱产,则可归为小资产阶级,后者属于帮助剥削的行为,应当归在资产阶级。
——这一点有待商榷,因为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虽然客观上增加了工人的劳动时间,但是是有效劳动时间并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并没有变化,而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是价值实现的必要一环,属于辅助生产过程。
当然不排除资本家以质量控制的名义压榨工人的剩余劳动,但这并不是产品检验的本质。社会主义企业同样需要产品检验,当然可以采取工人自检的方式。而在共产主义的条件下,劳动者的觉悟空前提高,技术水平高度发达,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日益深入,便能够做到零废品。

参考:资产阶级学者论述当代各阶级受通胀的影响
[url=http://www.bu1917.info/bbs/viewthread.php?tid=10568]http://www.bu1917.info/bbs/viewthread.php?tid=10568[/url]

《我们时代的阶级图景》导言

张角

基于广泛的调研,我们把阶级划分作简要的说明。以此迎接全国全面的阶级斗争。

此轮反修反复辟的社会主义革命,对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敌我阶级分析,附表如下。

[table=528][tr][td=1,1,55]

[/td][td]

新民主主义革命

[/td][td]

社会主义革命

[/td][/tr] [tr][td=1,1,55]

[/td][td]

地主

[/td][td]

资产阶级

[/td][/tr] [tr][td=1,1,55]

[/td][td]

富农

[/td][td]

小资产阶级上层

[/td][/tr] [tr][td=1,1,55]

[/td][td]

中农

[/td][td]

中下层小资产阶级(办公室结构)

[/td][/tr] [tr][td=1,1,55]

[/td][td]

贫雇农

[/td][td]

无产阶级(工厂结构)

[/td][/tr][/table]

无产阶级的大致特征:他们在工厂里普遍被称为操作工,在“复辟中国”的城市边缘,建筑工地上,服务场所里,他们较常见的称呼是“大工”、“小工”。他们是剩余价值的来源。他们几乎没有休息日,没日没夜的“加班”。他们的精神生活被压榨着地非常贫乏。他们是“复辟中国”苦难的主要承担者。这个阶级的年轻一代将是整个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将冲决一切藩篱,高举革命的旗帜,恢复毛主席的光荣道路。

中下层小资产阶级的大致特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绝缘于物质生产,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小职员的朝九晚九反复加班,去帮助资产阶级“发现”并“实现”剩余价值。资产阶级要借助这个阶级发达的大脑去顺利地攫取剩余价值。这个阶级曾经很想通过努力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他们曾是当局最忠实的拥趸,但是经历了经济危机,经历了反复的通胀通缩,经历了教育医疗住宅的资本大挪移,他们已经一贫如洗。所以曾经的“什锦八宝饭”,现在一个个在咒骂胡哀帝、温影帝的末日折腾。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将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去实现毛主席的遗志。对于他们中的落后分子,无论是批着“左”或“右”的外衣都将是须警惕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策略就是要使这个阶级的主体保持中立,并努力倾向于革命。

小资产阶级上层无疑是掌握了发家致富的核心秘密。他们了解整个资本循环以及再生产的全部细节,他们是资产阶级的后备军。他们拿着稳定的高薪,也会偶尔自嘲“高级打工仔”,他们最常见的称呼是“职业经理人”。无论是办公室结构还是工厂结构里,他们都是剥削压迫的直接实施者。他们自己不从事实际的脑力与体力劳动,以挥舞奴隶主的辫子为能事。他们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与马仔。劳资冲突的前线上有他们活跃的身影。

资产阶级无疑是复辟年代的既得利益者。这个阶级又可分为掌权的官僚资产阶级与不掌权的一般资产阶级。他们为了“权”,经常展开明争暗斗,他们或许有着不同舆论体系,例如中修当局的官话,南方系的“公民社会”滥调,但是本质他们是交织在一起的,切不可天真地认为一般资产阶级会把官僚资产阶级换掉。他们是中国一切苦难、不幸、绝望、人祸的总根源。他们是中国的压迫阶级,是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枷锁。

结论:无产阶级与中下层小资产阶级的战斗联盟是革命胜利的保障。

2 个赞

天天向上!

启发很大

第五篇 两种结构与世界革命问题 (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