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些房屋抗震的科普知识

介绍一些房屋抗震的科普知识

柳鲲鹏
http://quantum6.vip.bokee.com
2008-5-31

关键字:房屋 抗震 科普
简介:看了一篇《天灾、人祸各几分——关于地震中房屋的讨论》,学到了一些房屋抗震的科普知识,摘录了大部分下来。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遭遇了超过烈度的大地震,不应当倒塌;更大的地震,不能立即倒塌,要有足够的时间让人逃生;即使倒塌,不能是粉碎性的倒塌,留下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幸存人员。

汶川地震中遇难人数已经接近了7万了。绝大多数都是房屋倒塌导致的。近来看了一篇《天灾、人祸各几分——关于地震中房屋的讨论》,学到了一些房屋抗震的科普知识,摘录了大部分下来。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破坏力的强度,它和震级是不同的。震级代表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反映地震破坏度的参数。通常6度以下的地震烈度不会造成大的破坏,7度以上则会造成破坏。地震的最高裂度数据是12度。一般来说,震级越强,烈度越大。但另一方面,震级大,震源深,烈度可能很小,震级一般,震源浅,烈度也可能很大。烈度也随离震源的距离发生变化,离震源越远,破坏强度就越小。
设防裂度,指依据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在建筑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度数。建筑设计行业所用的建筑设防裂度,是与一个地区以50年遇到几率为10%的地震烈度作为依据的,即常见地震烈度。
建筑物等级标准。普通建筑通常为丙级,重要的大型公共建筑则为乙级,特别重要的建筑要定为甲级。建筑等级高,抗震设防的标准也相应提高。对乙级以上的建筑,要高于基本烈度设防。例如成都基本裂度是7度,但是机场候机楼如果是甲级建筑,就要按8度设防裂度设计。

抗震设计:按照抗震设计和施工规范,我国的抗震设防以“三个水准”为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小震不坏: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中震可修: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大震不倒: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时,不会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从汶川地震中很多照片和很多幸存者的描述来看,大部分造成重大伤亡的教学楼都是脆性破坏,在地震开始的数十秒甚至数秒就倒塌了。并且一旦倒塌,就是粉碎性的倒塌,很难给幸存者留下多少生存空间。经过正规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就是最终倒塌,也绝对不会是如此快速的脆性破坏。退一万步,就是倒塌的时候人还没来得及跑,经过良好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其倒塌后也不是如此彻底的倒塌,而仅仅是关键部分的损坏造成的整体侧倾,底层框架柱屈曲等形态的破坏,能保证尚未逃生的大部分人都能有生存空间。
所以,如此重大的伤亡,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不足,施工质量不好等因素是主要因素,急于用震级过高来辩解,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地震正常,高烈度地区的建筑物发生大面积倒塌也正常,但是如此动辄在地震来临瞬间就彻底崩溃,把数百上千人活埋,整个建筑变成活地狱式的倒塌,是无论如何辩解,也洗刷不了清白的。
汶川地震中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