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沉痛悼念孙永仁同志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广大网友报告:“毛泽东旗帜”网站创始人之一、“毛泽东旗帜”网站理事会执行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毛泽东的人民历史观”课题组负责人、原《真理的追求》杂志主编之一、原《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原《北京日报》副总编、原《农民日报》社社长孙永仁同志因患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于2008年2月21日上午10时在海南省海口市逝世,终年69岁

毛泽东旗帜网 http://mao9.70.7871.com

[ 本帖最后由 在路上 于 2008-2-27 00:11 编辑 ]

回忆孙永仁老师

青 木

我从来没有写过悼念文章,即使是我的亲人。因为只是抒发自己的悲伤,写不写无所谓的了。
但是孙老师去世了,我却想到要写下来对他的回忆,一位朋友也劝我写点文字出来。我决定写,因为他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前辈,也是许多人的良师,回忆可以分享,使活着的人彼此分担悲伤,增添勇气。
第一次见到孙老师是在旗帜网的小办公间里,他坐在一张木头靠椅上,黑亮背梳的头发,笑咪咪的眼睛,老年人松弛垂下的脸颊嘟在嘴角两旁,添了几分孩童气的可爱。我坐在他对面,哗啦哗啦地自我介绍了一番,他便赞赏地说我“一个精干的女孩子”。
那天中午还和他吃了饭。孙老师有几分神秘地带我来到旁边毛小青饭馆,一边走一边介绍这家饭馆的来历,和服务员说话时他笑呵呵地,显得和老板很熟。后来我才知道,这家挂满主席照片的饭馆是毛主席的侄女开的,它成了旗帜网聚会的常驻场所。平时来个把客人,吃的午饭也是在这里的自助餐厅解决,孙老师自掏腰包。
那一天,他一边喝茶一边和我详细交待了网站的方方面面,以及他对时政的评论。他说起话来可称得上轻言细语,决无官腔或者生硬的口气,时不时还会高兴地乐出声来,让你感到他心中有藏不住的豪爽和热情。那热情叫我怎么描述呢?有几分年轻人的天真梦想,又有几分老年人的胸有成竹;既是一种如痴如醉的向往,又是一种志在必得的信心;总之是单纯和复杂的综合体。这种精神特质,确实是执著理想而又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特有的。每次听他讲话我都有这种感觉。
我从没见他发过脾气,遇事总要和人商量。旗帜网的大政方针是他拿,但是从来不硬性推行,一定是摆道理。如果有人态度强硬或者固执已见,他也不会着急上火,只是轻轻地、再一次地、更详细地解释、商榷。
我那时喜欢听他讲自己的往事,熟了以后发现他脾气好,就大胆地问他。他总是乐意讲,从来没有遮掩的意思。年轻时的生涩,曾经的风浪,他讲得很吸引人,有时讲到得意处便高声大笑起来,有时也会诡异地描绘那个年轻时的自己。我觉得听他讲故事是种温馨的时光,暗想这就是听爷爷讲故事的感觉吧。可惜我没有记下来他的讲述,也可惜没有问得再多一些。
他是一位战士,回想起来,他的时间都用在旗帜网了,思考、谈话,改稿子。我打电话过去,他十有八九都在办公室,包括晚上。我录入电脑的每一篇稿子上,都有他的亲笔批改,圈圈点点,段落调整,文字增删,标点符号,带着老文字工作者的严谨作风。
在年轻人眼中,孙老师是爷爷辈的人。可是在旗帜网联系的众多老同志中,孙老师却算是年轻的了。于是在许多会议上,孙老师像真正的年轻人那样穿梭忙碌,像年轻人那样关照老同志们,不顾身体的有病。而我也会忘记了他也是有隐疾的老人。
他费尽心思,为了扩大旗帜网的影响,在人大校友会上,我们像书商那样支起一个摊,逢人就送旗帜文萃。效果还真不错,许多人看到我们这桌上堆满文件,人头攒动,还以为我们是校友会的主办者,都过来领文萃。他性情活泼,见到老艺术家田华,居然像一个真正的追星族那样拉我去和她合影。当然,这也是为了交朋友。
旗帜网开办以来,上下左右的关系处理是非常考验人的问题,我印象中孙老师常会说某某处又来电话了,某某处又有什么意见等等。然后他就会思考怎么处理,然后就会笑咪咪地告诉大家问题已经解决了或者怎么办就行,让我觉得,只要他在,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我跟随他一起参加过其他老同志的追悼会,从没想过有一天会送别他本人。但是他一定想过,所以他把生命像火一样燃烧!
音容笑貌,真真切切的印在脑海里。上次打电话,还听到过他和蔼爽朗的声音,又说,好长时间没有聊了,什么时候过来和你聊聊?我还未去赴约,却惊闻斯人已去,所有的印象都是绝版了,再无续下去的可能。
然而旗帜网留下了他的精魂,之前还有《中流》和《真理的追求》,之前还有多年的理论工作,之前还有……我分明看到,他的一生与人民血乳交融,活在他所爱的人民心中!
谨以此文寄托沉痛哀思。

2月25日

                                                                             毛泽东旗帜网 [url=http://mao9.70.7871.com/]http://mao9.70.7871.com[/url]

[ 本帖最后由 在路上 于 2008-2-26 23:5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