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中修篡改了先烈的斗争意义的解释权,修正成无条件的吃苦奉献精神,老班长无私和舍己为人背后,为了中修能够随意的剥夺劳动人民剩余价值服务。并且吃苦奉献性质具有根本性的不同,无产阶级最终是为了解放而来,是为了不再痛苦。同时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那么在这个原则下,是不会轻易的牺牲任何一个同志,也自然不会出现殉情一般的老班长。并且资产阶级的幸福观似乎前者斗争后者就应该享福,而无产阶级的战斗的哲学,正如马克思所言,斗争就是幸福。是自觉地为革命工作,自觉地改造世界解放全人类,是最大的幸福。正如文章所说,只有政治报路线,发展自身建立党组织和基层组织,建立统一的工业化革命组织发展到足以胜任全国性地上地上群众基层组织,才能积累地下政治军事革命力量,推翻资产阶级专政。
2、中修所宣传的革命,是资产阶级叙事中打天下坐天下的革命,是把社会主义革命从中国革命历史中阉割后,只剩下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只剩下民族主义的革命。因为其必然需要证明自己在今天剥削无产阶级的合理性,为今天中修帝国主义争霸创造合理性。但是马列毛主义告诉我们,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才是最根本的矛盾,今天的无产阶级要的不是缅怀中修纪念的革命,而是要彻底的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暴力革命。
在中修的教科书中通常有一些描写革命年代的文章,比如说金色的鱼钩,丰碑,这种描写长征年代的文章,当然还有当时还是革命者后来变成老左派的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些作品当然描写了当时革命年代革命者的峥嵘岁月。但是,在学校上过学的学生都能看到一个现象,许多学生对这种课文其实是无感的,要么就是看了变成小粉红的。
这当然不是因为某些人说的一样,因为学生都是小资产阶级,所以不关心。而是因为中修统治下的红色文化已经沦为一种类似宣传吃苦精神的东西,或者就是给中修的统治提供合法性的东西。以金色的鱼钩和丰碑为例,金色的鱼钩在课本上大概讲了一个小队的红军士兵过草地时得了肠胃病,于是指导人派了老班长来照顾这些生病的同志,因为胃病的折磨,光吃野菜汤那些生胃病的同志病就越来越严重了,于是老班长想了个办法,就是用缝衣服的针做成了鱼钩,钓鱼给这些同志吃,于是这些生胃病的同志吃了鱼以后胃病好点了,但是老班长自己却不吃,还骗各位同志们说自己早就吃了,后来老班长一天一天瘦下去后来直接在一天钓鱼的时候昏倒了,其他同志发现的时候连忙钓鱼做鱼汤给老班长喝,但是做好了以后老班长已经快咽气了,于是就劝这些同志自己喝吧,我喝了也救不回来了,喝这鱼汤也是为了革命,后来老班长就咽气了,那些得胃病的同志走出了草地。丰碑讲述了红军过雪山的时候,军需处长安排好了别人的棉服自己却没穿最后冻死在雪山上。中修一般如何解读呢?这体现了舍己为人的精神,或者他们就是意志坚定什么的。然后不谈这个意志怎么来的,不谈这是因为认识到自己在国民党统治下没什么出路,只会被地主欺压死,或者半死不活,只有革命才能有出路。至于所谓的舍己为人则更是把革命者描写的像封建社会的圣人一样,这种舍己为人其实和封建社会的孔融让梨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了当然中修还会说什么革命先辈是为了民族复兴,是为了国家利益,闭口不谈是为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最可爱的人中修讲述了志愿军在朝鲜打击美帝国主义,保卫了后方群众的幸福,但是中修拿这篇文章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说什么革命先辈都为了建立这个国家这么艰苦奋斗了,你们现在已经很幸福了,直接拿革命先辈的牺牲论证资产阶级剥削的合法性,简直把为了造反的革命者说成是只会像中修宣传的所谓“ 劳动模范” 一样的只会埋头吃苦就行了,好像革命者为了革命造反吃的苦是类似中修所谓劳动模范一样是只会给资产阶级使劲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完了还要说什么剥削不累一样的工贼。
贯穿这些革命文章的主题本来是造反精神,结果中修却把革命者描写成类似完美的在资本主义压迫下的工人,只会说吃苦吃苦,却不说吃苦是为了什么,好像革命者是一群只会听上级指令打仗的人一样,好像革命者只需要执行上级的指令,然后就克服困难执行指令一样。好像革命军队是资本主义公司,革命者就像资本主义公司的工人一样,只知道听上级的指令吃苦,然后执行完了还要说领导英明上级组织英明一样。要么就是像金色的鱼钩一样,通过裁剪文章把革命者刻意描绘成一个类似完美封建大家长的形象,革命者就是只会无条件对下级好的人,下级只要执行喝鱼汤的命令,后面老班长饿死了,也描绘的像是奉献一生的老家长一样,最后还在执行无条件的对那些得胃病的同志好。这种描写哪里像什么革命队伍,哪里像是来造反的,简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其实老班长和军需处长能这么为其他战士考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自觉的把照顾有胃病的同志和安排棉服的工作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在红星照耀中国里就有这样的描写,那些红军战士对自己加入红军以前的生活几乎想不起来了,因为他们加入红军以前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被封建家长压,被地主压迫,然后每天都活的很难受,就像是一个只能受压迫的干活机器一样,每天都是千篇一律的痛苦。但是到了红军以后自己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军队的主人,于是自己不用被打被骂了,不用被地主欺压了,上级组织搞官僚主义也可以向党组织举报。就算是生了胃病组织也会派老班长这种好同志来照顾自己。老班长和军需处长其实就是在这种氛围下认识到了自己是组织的主人,于是自觉的爱护其他同志。不过马列毛主义者必须说明的是马列毛主义者虽然知道为革命牺牲是光荣的,但是不是像中修一样把革命先辈吹的无限像封建大家长一样,一味的舍己为人,革命先辈的付出其实是革命者高度自觉性的体现,也就是自觉的为革命付出,这是因为在革命队伍中老班长和军需处长是组织的主人,他们在组织内的长期工作中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才能对组织工作这么上心,如果说他们的牺牲是可以避免的话,如果能找到什么应急的办法来让军需处长撑过过雪山,或者是有什么办法能让老班长不至于饿死的话,革命者则一定要争取。因为革命者是来解放无产阶级的,怎么能不爱护每个无产阶级同志呢?
革命者不需要像中修一样打着所谓舍己为人的口号宣传革命有多苦多累,今天的生活有多好,这样的口号和国民党搞尊孔,说要用圣贤之道来规范百姓(其实是为了宣传剥削有理,革命有罪,加强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把革命者说成类似封建圣贤式的人物,无限吹捧这样的牺牲,本质上就是在把革命当成一种表演,好像革命者不是来造反的是来当所谓圣人的。而且还给群众传播这样的价值观,好像革命者能成功是因为革命者会艰苦奋斗,吃苦吃多了,革命就胜利了,而不是因为革命者的路线是对的,好像可以通过勤劳致富,好像自己只要和革命先辈一样能吃苦,听中修的所谓共同富裕就能撑到中修把共产主义实现,这些苦只是必要的牺牲。如果说吃苦就能干好革命的话,那是不是可以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因为革命者没有吃苦精神,居然不在阵地上吃点苦打败国民党,是不是文革的失败是因为造反派不会吃苦,走资派会吃苦,斯大林搞大清洗失败是因为苏共党员不会吃苦,毕竟在这种所谓的红色文化里可是要教导学生多读书多升学多吃苦的,是要教导工人多吃苦的,多给资产阶级贡献剩余价值。
这种吃苦文化没有一丝一毫的造反精神,信这种文化的人,只会变成自发的使劲工作,然后使劲喊领导英明,中修的领导真英明,我要努力工作,多吃苦,这样就能实现共产主义了,学校的领导真英明,我要多读书多吃苦,这样就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至于革命者要自觉反对错误路线,自己做国家的主人,自觉思考,自觉掌握生产,自觉掌握自己的命运,反对所谓领导英明的资产阶级专家路线则压根没有提到,如果无产阶级不掌握自己的命运,机会主义可要来掌握了,难道无产阶级在第五次反围剿要放弃自己的路线,不进行路线斗争就能胜利了?文革中无产阶级不掌握自己的命运走资派可就来清洗群众了,搞起二月逆流来清洗群众可是毫不留情的,无产阶级最需要的是革命的自觉性,自觉的当革命的主人,自觉的清洗机会主义路线,这样革命者吃的苦才有意义,革命者吃的苦才是建设组织。
今天的马列毛主义者同样也不能流于自发性,而要自觉当革命的主人,机会主义者流于自发性去搞所谓手工业融工,简直就和中修口中的红色文化如出一辙,只要在工厂打工打多了就能建设好革命家组织,现在没有成立是因为吃的苦不够多打的工不够多,所以要多吃苦,不能质疑机会主义者的英明领导,一定不是机会主义的路线错了,而是吃的苦不够多。但是路线错了就是错了,打工再多也不会变成党组织,这样的所谓党组织警察一来就被打倒了,怎么能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呢?机会主义者还热衷于在网络上搞宣传,说只要宣传的够多就能促成革命,结果就是在资产阶级掌握的平台逐渐被污名化成网左,逐渐变成一种笑话了,还要说什么是宣传力度不够,要多搞赛博游击战,是吃苦吃的不够多。
革命者必须自觉的领导无产阶进行革命,什么样的路线是自觉领导革命的呢?在今天就是在中修无力触及的薄弱环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地下区域,用义务劳动和民主集中制来革除成员的自发性,在战略防御的第一阶段要建立全国范围的地下革命家网络。进入战略防御第二阶段则要建立地上经济组织把群众从资本主义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代办员领导着地上组织,地上经济组织通过义务劳动和民主集中制来革除加入地上组织成员的自发性,并且地上要设计地上暴力值班以应对小混混的袭扰,通过义务劳动和暴力值班的人可以留在地上组织,其中的积极分子也会被代办员记录,在地上地下隔离的情况下被引流到地下。地下要建立地下暴力,打击对无产阶级最凶恶的敌人,自觉的镇压资产阶级。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下暴力能一举吞掉当地专政节点掌控该区域的时候则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是就可以吞掉敌人的专政节点,建立地下根据地。中修调集机动兵力打击地下根据地也只会因为调集兵力形成空缺被当地的革命家组织抓住发展根据地,被打击的地下根据地则可以保持一定的抵抗烈度,迫使中修不敢分兵,但是要大部分成员隐入地下,保存力量。中修的兵力一步步在这种战术消耗殆尽,则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这时全国范围内都呈现敌强我弱的态势,革命者则可以调集优势兵力消灭中修的劣势兵力,一步步推翻中修的统治。马列毛主义者们,不要在手工业融工里浪费青春,不要在网上当网左,去吃没用的苦,只有路线对了走地下暴力斗争的路线,革命者的付出才能变成打击中修的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