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盒武器?批判两种错误倾向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不论是唯武器论,还是唯影响力论,其实都是见物不见人。唯武器论把僵死的机械技术看作影响胜败的决定性因素,唯影响力论则荒谬地认为唾沫星子可以摧毁中修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实际上,革命就是一场持久的扭转阶级力量对比的战争,这个阶级力量归根结底就取决于组织程度。列宁在悼念斯维尔德洛夫同志时就说过: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泉源。
2、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打赢国名党的飞机大炮靠的不是武器和唾沫星子,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也不靠单纯的宣传,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靠的是不断将有觉悟的革命者、群众组织起来,以此形成了一只纪律严密、立场坚定、路线正确的革命队伍,这才是胜利的关键。如果影响力大、技术先进就能实现革命胜利,那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和自由派早将中修革命了千万次了。

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讨论中,总是有两种这样的言论出现:

资产经济的核武器、导弹、航母等先进武器可以绝对压制革命武装;

资产阶级可以用“开盒”等手段定点清除革命者、革命者也可以用“开盒”的手段扩大影响力号召群众夺权

这两种理论颇有市场,但都是错误的理论。前者是唯武器论,后者是片面迷信政治影响力的路线。

批判唯武器论

毛主席在谈论核武器时教导我们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尽管建国后,毛主席指示尽快造出核武器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但这二者并不矛盾,反而证明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真理。)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无产阶级革命中,无产阶级的力量在一开始是弱小的,但在总体上看是逐渐兴旺发达的;而资产阶级的力量即使一时强大,也会逐渐衰落下去

沙皇俄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特务机关,甚至能镇压声势浩大的1905年革命,但是多年以后,白军却挡不住由弱到强的红军的反击。苏修政权覆灭时,全国数百万军队掌握着上万颗核弹,却依然无法阻止修正主义的灭亡。就连资产阶级自己也深知:只要无法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镇压力量再强大的政权也会垮台。而资产阶级在历次改革过程中都反复尝试缓和阶级矛盾,成功者延续统治,失败者垮台解体。社会主义革命能否成功,武器只是次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源始终在阶级斗争的力量对比。

此外,在战略决战的实战中,只要利用好先进战术,弱者依然可以顶着武器的劣势战胜强敌。抗日战争期间,华北人民用地道战等游击战法击退了日本侵略者的治安战术;也门胡塞武装采用山地防御工事,用山地地形优势抵消了沙特军队大部分的制空优势和信息战优势;俄乌战争中,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的乌军守军利用厂区的地下通道优势阻击俄军长达82天。尽管这些战争并不全是革命的正义战争,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武器的劣势,完全有可能被克服甚至抵消更何况是正确路线指导下的逐渐壮大的地下红军?

资产阶级的腐朽性和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决定了唯武器论的破产。无产阶级在革命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有自己的兵工厂产业链,这不是武器的性质决定的,而是马列毛主义的规律决定的。

批判唯影响力论

“哼,中修还披着一层红皮,只要他敢镇压,我们就大加宣传…大加鼓动…”

“把那些恶棍、贪官和坏蛋“盒”出来、扒干净,我们就让他们见不得人…让政府去处理…鼓动起人民的斗争热情…”

把斗争的关键置于政治影响力,这就是我们所批判的“唯影响力路线”,上面两种观点是这种路线在群众斗争中的典型。

这种路线没有战斗力。通过自发传播、夸大事实等方法鼓动起的群众,往往凭借着“一腔热血”参与自发斗争。而一些为此摇旗呐喊的机会主义者却在自发运动失败后悲观地流下几滴鳄鱼的眼泪,扼腕叹息,滑向取消主义。马列毛主义者赞赏无产阶级群众斗争的勇气和魄力,但是社会主义革命缺的是自觉的斗争

把资产阶级的恶劣代表扒出来之后,又如何教导群众应当反对整个资产阶级?如何引导群众反对清官论?可见,单凭宣传造就的影响力无法进行政治灌输,没有组织的力量,革命者不能在地下建立起一套灌输体系,在地上斗争中自然也就只能屈从群众的自发性了。

把资产阶级的恶劣代表扒出来之后,由谁来处理他们呢?无论是靠中修的法律警察还是靠自发的散兵游勇都不能持续地伸张正义,后者甚至会反复地葬送革命力量。归根结底,这条路线抹除了无产阶级的地下执法权,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拱手让人。没有无产阶级在地下组织起来的一套地下执法工具乃至地下红军,把资产阶级的恶劣代表曝光出来也没用,只会加深人民群众对“清官”或者“侠士”的依赖,最终把革命引导到工联主义、议会斗争或者革命恐怖主义的轨道上。后者由于其不可延续性,也会像俄国民意党、日本赤军一样逐渐衰落,直至彻底失败。

另外,对“盒”武器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中修可以定点清除革命者。这也是唯武器论。马列毛主义者已经用地上地下的划分打破了这种疑虑。“地上”是资产阶级的镇压权能触及到的地方,“地下”是镇压机器难涉及到的地方,革命者应当在地上地下完全隔离,在地上彻底摒弃唯影响力路线,不谈政治;在地下做好防护,组织起有效的防备体系。可见,摆脱险境要靠严密的组织。

发展组织的扫帚哲学

列宁同志在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功绩时说道:“能使人类摆脱现在所受的灾难的,并不是个别高尚人物善意的尝试,而是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也正如前文所述,要想从理论上批倒这两种错误理论,就要地下的系统的政治灌输;要想从实践上反击这种倾向,就要高度自觉性的组织。根据马列毛主义的政治报路线,我们目前首先要打造一个全国性的地下革命家组织,把扫帚的“主干”武装好。

以此为基础,扫帚的“”发展出来,向地上派出代办员,解决群众问题,建立熟人网络,建立地上群众组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筛选先进群众,由专门的引流同志引流至地下组织进行培养。

同时,组织在地下利用从地上输血的管道壮大实力,把革命家组织发展成地下党乃至地下政权、地下红军。用强大的地下力量铲除首恶、支持地上群众组织的发展、逐渐夺取生产部门的关键环节、锻炼群众在审判和处决等过程的纪律性(实质就是革命的自觉性)。全国各地的地下政权逐渐兴起,革命战争的大局就可以逐渐由防御扭转为相持。

扫帚哲学的核心是发展无产阶级的自觉性,使无产阶级能自觉夺取权力、掌握权力。只有自觉性发展起来,才能抵挡错误的自发性倾向的进攻。马列毛主义和自觉性的扫帚不到,机会主义和自发性决不会自己跑掉。

用好翻边战术,讲持久战的辩证法

战略相持阶段怎么“敌衰我兴”?前文已经明确,无产阶级革命决不能走几乎等于“冲塔”的唯影响力路线,组织起来的马列毛主义者只能用好持久战的辩证法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前,我党曾经和国民党谈判,让出了江苏、浙江、河南、广东等地的解放区,并在战争初期组织了中原突围战役。这不是所谓“投降”“退让”,而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我党撤出了靠近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地区,保存了大批有生力量。此后,我党得以组织起大批干部部队进军蒋匪统治力量薄弱的东北,建立东北解放区,并组建起一大批革命军队,加速了全国胜利。

在这里,“敌进我退”之后,我党立即采用了“敌进我进”的战术,不正面和敌人硬打,而是借助敌人在其他地区镇压力量的空虚,向敌后发展组织。在受镇压的地区,地下党、地下政权和地下红军要迅速周旋,保存受镇压地区的地下革命力量,同时准备在其他地区创造“敌弱我强”的局面,派出武工队实行转移(有时甚至要做好战略大转移的准备),到镇压力量空虚的地方加速当地地下政权的建设,在全局上壮大革命的总体力量。一来二去,原本的红区在镇压下凭借着顽强的组织根基得以坚强维持,而原本“巩固”的白区在无形中被加速赤化。加之如前文所述的“当代地道战”等优秀战术,无产阶级的军事力量一定可以战胜白匪军。这就是持久战的辩证法。

总之,只有马列毛主义政治报路线的组织,才能打破对核武器和“盒”武器的错误认知;才能发扬自觉性、抵制自发性,才能组织起群众夺权的力量;才能翻白区为红区、夺取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