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号角——理论争鸣——从一开始就必然的对立,从立场上就必须的清洗

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党内革命派和机会主义派之间的斗争

党和机会主义的斗争经过了各个不同的阶段,实际上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革命形势面临的主要矛盾,面对不同的机会主义者对革命的破坏,每一个阶段正确路线都面临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路线的寄生,路线斗争是长久的、持续的、一刻也不能放松的,而事实上,也只有抓准一个阶段的主要矛盾、认清一个阶段的机会主义面目,才能解决一个阶段的发展、突破一个阶段的局限。

不愿意要党内集中的机会主义者们,举出来堆积如山的大量文字材料,搞种种流程,要反对集中,强调分散的状态和个人的民主。他们善于用各种方式,混淆我们对阶段、对矛盾、对特定阶段下机会主义面目的判断,也就是列宁说的,“将同一过程中不同阶段发展的各种特定的因素搅成一团的庸俗态度混为一谈”,把抽象的东西拿出来当作具体的真理,拿旧的东西当作新的东西,变着花样地跟革命者胡搅蛮缠,伪造、夸大、断章取义,回避路线分歧和光明正大的斗争,靠动动嘴皮子就想篡夺组织路线、掠夺革命果实,只为实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和利益,这当然是违反党性、违反民主集中制和辩证法基本原理的。列宁是这样描述机会主义的严重危害性:机会主义在组织工作方面也象在我们的纲领和我们的策略方面一样无能为力地屈从于资产阶级心理,一样不加批判地接受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观点,一样削弱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武器。

党是靠不断清洗自己而发展自身的,党在界限上的模糊是党路线上软弱的证明,路线是党的生命。自觉和自发就是原则分歧,自觉的分歧就要对事且对人,要清洗这些自觉的机会主义分子,自发的分歧就主要是对事,对人采取挽救改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要拯救这些犯了错的同志。而所谓自觉的路线分歧(机会主义者、立场问题、自觉的错误),就是抛出错误路线意见还要自觉推动,以至于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独立的错误路线用来取代正确的政治报路线,自觉打击正确同志破坏组织,否则都算同志间的矛盾。显然像是马尔托夫等人就是自觉执行错误路线的机会主义分子,意图破坏集中的党。机会主义者在个别问题上的分歧,如何演变为全方位的分歧,答案很简单,一开始就是全方位的分歧。就像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看起来一开始列宁等多数派和马尔托夫等人的少数派,只是在党章第一条关于党群界限的上的分歧,事实上,这个分歧的实质是两条不同的路线,两个不同的立场,这在后来也被列宁等火星派多数派同马尔托夫等人彻底的决裂所印证了。

如何区分一个人是同志还是敌人呢,也就是看出发点和立场,到底为什么服务,看一贯的表现,带到政治报路线上来说,就是愿不愿意认真进行义务劳动,愿不愿意服从民主集中制。共产党员永远不屑于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毛主席讲要光明正大不要阴谋诡计,这是任何一个企图隐瞒自己与众不同的利益和立场的机会主义者都做不到的。

明白了标准,就可以首先在立场和认识上和机会主义划清界限了,但这还不够,扫帚哲学告诉我们,机会主义者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些利益和立场同无产阶级和革命者有根本不同的机会主义者,正如列宁说,在政治上,牺牲并不是轻易作出的,而是经过战斗作出的。必须时时刻刻牢记路线斗争界限不是自己画出的,也不是靠几句话就划清的,而是靠严肃的、不妥协的路线斗争,靠流血的政治斗争,靠革命的自觉势力和机会主义分子的针锋相对实现的,对机会主义划清的每一条界限,都是经过了这样的路线斗争的,但革命的路线只会越发坚定,立场越发鲜明,这种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是扫清机会主义的狂风,但是就像灰尘需要天天扫一样,一天不扫新的灰尘就又落下来了,机会主义又会以新的面目卷土重来,革命就在不断和他的反面的斗争中前进,不断创造出新的理论、方法论、革命措施,来践行和发展革命路线

列宁说: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原则,无产阶级的组织和党的纪律,必定获得完全的胜利,怀疑这一点,即使是片刻怀疑,也是一种行同严重犯罪的意志薄弱的表现。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它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一支工人阶级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