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为什么少数统治阶级能够统治大部分人民群众?就是因为统治阶级是高度集中的国家机器,他们能够用组织能力调动一切反动力量镇压人民群众,而反观人民群众,正是因为无组织的状态他们不知道怎么反抗统治阶级,面对统治阶级只能四散而逃,不论是俄国还是现在的中国,人民群众缺乏的就是组织,要组织起来就要有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导,将先进思想灌输进人民群众脑中,这样才构成了有思想有领导的革命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注意组织起来不是单纯的组织,文中提到“同样的三三成对,同样的组成人墙
”这是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做到的,而更重要的是先锋队的领导,马列毛主义的先进思想领导的人民群众。
2、被压迫的群众千千万万,为何敌不过资产阶级,为何无权,还不是因为没有革命思想和组织力量的领导!?不过开头有误,因为失去了无产阶级专政后,此书和其它承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著作就要么被修正主义阉割利用要么被资产阶级反动派抹黑,这依然是没有无产阶级组织力量的结果。社会种种都在告诉马列毛主义者的使命,布尔什维克不是靠等来的,而是需要正确路线、对机会主义的斗争在当中组织出来的,能够向群众灌输、组织群众夺权的革命家组织要我们现在以政治报路线建起。
3、文章缺乏对先锋队在正确路线、思想领导上的作用的描述。结尾一段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拧不断!就如近期的江油群众,如果他们组织起来,同样的三三成对,同样的组成人墙,在如此大的数量优势下他们还会轻易地被警察分开打击吗?如果他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论,还会寄希望于上诉上访吗?
只突出了组织起来的人数、程度,没有反映马列毛主义本身的先进性、正确性支持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如果只有武器的批判哪怕成功了也不过是又建立起一个新的压迫劳动者的政权。还要有思想上的武器来批判落后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组织起来不是简单地人数相加,江油群众哪怕是三三成对、组成人墙,也只是自发斗争、冲塔,不是由地下革命家组织的领导的自觉斗争,无法真正威胁到中修统治。
文中布尔什维克能将一个小镇“洗刷干净”,依靠的是掌握马列毛主义的先锋队的集中领导。在先锋队领导下,以民主集中制,生产协同和纪律要求锻炼出一批批有高度自觉性,正确掌握马列毛思想的革命家,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来反对落后的制度。“白色恐怖”把小镇洗劫一空,而有先锋队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却能重建焕然一新的小镇,将小镇的居民用正确路线转换成新的革命力量来争取到更大的革命成果就是突出这个道理。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一书从创作出版到现在为止已有九十余年,依然长盛不衰。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位经典的反抗剥削与压迫的革命者形象,代表着一位从受尽欺凌和折磨的劳苦群众到忠于革命,为解放全人类事业献尽一生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中的一员。这部小说生动的展现了旧俄国的革命历程————聚焦于边陲的一座小镇,白色恐怖和红色革命力量轮番上演的保尔的家乡。本文就此以这部小说的第一部,聚焦于保尔的前半生的篇章来说道一番:从自发反抗到自觉反抗,群众正确的道路在何方。
保尔柯察金自从被神父赶出学校后就一直给人做工来生活。在铁路旁的饭店,保尔的工资只有可怜的八卢布,但一天却要干十几小时,烧红的炉子让人感到闷热。初来乍到的保尔第二天就被人下马威,在干了两年后因为被老板娘无理的使唤,高强度的工作了两天,在炉子旁打瞌睡使水流出漫布整个饭店而被赶走。最后被店里的伙计毒打,一瘸一拐的回到家。
可以说,这就是保尔幼年时期的缩影,饱受催促的身体下面充满了对压迫者的仇恨。保尔的哥哥看到弟弟的惨状没有多说什么,跑到饭店门口三下五除二将伙计撂倒,自己也被关了一周的紧闭。这里就体现了群众的反抗是自发性的,被压迫者把拳头对准了更弱者,反抗也是单打独斗面对有组织的镇压,被送进了监狱。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饭店里做工的女佣被迫卖身,铁路、电厂里的工人也要被侵略者用枪指着连夜工作。
自发的反抗打不过有组织的压迫。
在保尔所处的小镇,代表着不同派别的白色恐怖:德军、白色波兰、军阀混混和头子轮番上场,妇女被强奸,居民被洗劫,却没有一位站起来,拿起红军发给他们的枪。侵略者来了,小市民们就躲起来了,林业局长、律师就回到别墅里了,军官成了他们的座上宾,洗劫来的物资是舞会里的点缀。难道群众们受到的压迫不严重吗?难道心中不充满憎恨吗?保尔只能把拳头对准平时遇见的少爷、老板,居民们只能乖乖上缴步枪。
放到现在,就像“江油事件”里,警察组成薄薄的一道人墙就能挡下群情激愤的群众,三三成对的人员就能分开庞大的人群肆意打击积极分子。
人们缺的不是数量和力量,而是缺乏组织,缺乏将五根指头握成一颗拳头的先锋队的领导。
到后来,保尔救下了给自己启蒙思想的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自己也因此锒铛入狱。在狱中保尔受尽拷打,却神奇的死守着秘密,不肯透露半点朱赫来的身份。得知自己即将被行刑的保尔充满绝望,却意外地逃出生天,在外地成为了一名布尔什维克。
镜头转向这座“残破的”小镇。红军来了,有组织有纪律有革命方法指导的红军来了。事情立马发生了转变。保尔的好友纷纷加入红军,他们有了自己的枪,自己的位置,新的家,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开始掌握了正确的斗争方法。
让我们看看先前“默不作声”的少年男女是怎么做的吧:组织宣传大会,将正确的思想、反抗方法让更多人知道,组织共青团,将有意反抗压迫的人聚在一起。停在铁路上的列车是办公处,每天都有工作从这里发出,林业局长跑了,律师的别墅成了当地的布尔什维克的中心。就像红军是一团团,相互协作掩护的冲进来,突破敌人防线的。这里的人们被组织了起来,有条不序的进行繁忙的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原本的一涓涓细流汇聚在了一起,汇成河流,把“白色恐怖”冲刷的一干二净!
后面红军被迫撤退,但被组织起来的当地居民,一部分跟着红军走了,一部分留了下来做敌后工作。在之后,依靠这些,红军又牢牢的重新掌握了这里,保尔也作为一名历经斗争的战士回到了故乡。
从头到尾梳理了这些情节,我们不难发现,以保尔为代表的旧俄国的底层群众,从一开始“忍气吞声”或者挥舞拳头却锒铛入狱,到加入红军,接受布尔什维克的纪律赶走压迫者。有枪支、有拳头的、有数量却没有组织的群众被迫开门让军官进家。有组织、有纪律、有革命方法论的布尔什维克令一座小镇改天换地。 这股改天换地的力量不是别的,正是当地的居民组织了起来,从一个个的自发的反抗变为了有组织的自觉的反抗,力量对比有了大大的不同。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拧不断!就如近期的江油群众,如果他们组织起来,同样的三三成对,同样的组成人墙,在如此大的数量优势下他们还会轻易地被警察分开打击吗?如果他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论,还会寄希望于上诉上访吗?时间过去了百余年,旧俄国和修正主义中国隔了一百年的时间跨度却没有在本质上相隔甚远。分撒开的革命力量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被组织起来,形成广大的红色网络。需要有一个能发挥领导力量的先锋队领导群众,把个人的自发性质的反抗逐渐的转变为有组织的,自觉反抗压迫和剥削的反抗。正确的道路已然被实践,反动的势力必然要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