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棒——紧追穷寇——打倒拐骗、利用革命青年的云水怒小组及其兜售的黑路线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机会主义者只有两种,坏或者又蠢又坏。这些人立场上就不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而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考虑问题,因此他们极力反对组织和纪律,因为这就挤占了他们搞小资娱乐和革命cosplay的时间,让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在互联网上蒙骗革命青年、捞取个人的政治影响力。鼓吹所谓立即融工,也不过是他们为了投机而找的借口罢了,本质上不过是将自己给资本家日常打工美化成革命的小丑行为、精神胜利。对于这些小丑,革命者要揭下他们的虚伪面具,肃清机会主义路线的毒草。
2、机会主义的手段低劣,通过把水搅浑来搞政治投机,阻碍革命服务于他们小资产阶级的恶趣味,这是切实的反革命队伍,是打着列宁旗号反列宁政治报路线的反革命。云水怒不顾工业化组织是如何建成的,还说什么自发的会产生,真是天方夜谭,又蠢又坏才是这个小组的真实本性。

近期云水怒小组发布了一篇名为《对我们运动中的若干问题的思考》的文章,从首段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无产阶级的处境可谓“痛心疾首”。不过只要仔细分析便可知,云水怒小组的小资产阶级先生们根本不愿意为革命出任何一分力量,而他们发表的这篇文章,完全是一篇用马列毛主义词汇包装起来的、看似革命的反动论文。

再论工业化下的组织性质问题

他们在文章开头说: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下革命左翼的宣传、鼓动、揭露和组织工作,已严重滞后于群众的自发斗争——这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现象。然而,当前绝大多数自称马列毛主义的革命组织,其活动几乎完全局限于网络空间,成员分散于全国各地,日常活动多为读书会、时评写作与线上讨论,完全缺乏将组织重心向线下、向工厂推进的实践计划。

云水怒小组的先生们搞不明白、也不愿意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互联网只是作为通讯手段存在,其与列宁时代早就有的书信、电报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俄国革命时期,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在国外通过电报、书信等方式,与位于国内的各级党委进行沟通。按照云水怒小组的理论,列宁同志莫不是在搞“书信建党”、“电报建党”?互联网作为资产阶级铺设的基础设施,只需通过一些简单的改造(引入密码学、进行地上地下隔离),就可以避免敌人的监控,变成一个以光速传递信息的秘密通信手段,比列宁时代通过通讯员手动携带秘密书信的方式方便了不知多少倍。

当然,我们不排除云水怒小组的先生们批判大群是出于另一个角度的可能,即 “大群的同志们每天就发点时评、搞点读书会,不去工厂融工”这就说明他们根本不理解政治报路线背后的含义。《火星报》表面上是一个宣传理论的报纸,但是在报纸的背后,是一条由供稿人、审稿人、出版人、印刷人、分发人等角色及其上级管理机关构成的一条工业化流水线出版报纸是手段,而政治报路线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出版报纸的流水线,锻炼革命家之间的协作

再论手工业方式与工业化方式

云水怒小组的先生们又说: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并非是作为一个个体独立于社会之外,而是被其所处的社会所塑造。同样的,由每一个具体的人所构成的组织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其性质深深植根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即上文的客观土壤)。正是如此,依托工人工厂建立的小组与工人阶级联系更紧密,革命无产阶级性质才更有可能会是这类小组性质的主要方面。当然,我们也绝不认为“依托工厂”就自动等同于革命无产阶级性质,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形而上式的标签判断。

当今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方式,那就是依托互联网进行组织这一方式。依托互联网建立的小组,相对于线下小组,因为距离工人阶级最远,距离现实斗争最远,他们建立、发展的土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是受到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主导的中文互联网,而这就造就了相当一部分组织性质主要方面是小资产阶级,或者更甚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小组。

但是,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会斗争转化的。我们要努力促使组织性质的主要方面向革命无产阶级性质转化,归根到底就是要到工人中去斗争,到工厂中去斗争,到广阔的现实革命运动中去斗争。我们主张进行集中的到工人中去,发挥互联网通讯联络的功能,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迅速的聚集到同一个地点,集中起来进行工人群众工作。组织性质朝着革命无产阶级性质转变,有且只有在这一种条件下才会实现。而且在这一斗争过程中,组织会自发地,甚至是自动地向着严密化工业化的方向发展,会去贯彻民主集中制,会去落实政治挂帅。而也只有这样一个严密化工业化,坚持政治挂帅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革命组织,才能在制度上有效保证长久的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够巩固组织的革命无产阶级性质,才能够持久地有力地推动我们运动的发展。

云水怒小组主张的所谓 “我们主张进行集中的到工人中去,发挥互联网通讯联络的功能,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迅速的聚集到同一个地点,集中起来进行工人群众工作”,无非是把大群管理员同志们每个白天要做的事情(去工厂接受压榨),变成了一群人集体去工厂接受资产阶级的压榨。我们先抛开他们这种集体融工,会让警察可以极其方便地把全国同志一网打尽,仅仅从纯粹理论的分析来看,这种集中融工工作也是不能诞生先锋队的。

列宁同志在《怎么办?》中已经强调过,工人绝无可能自发的诞生社会民主主义(对应到当代,就是马列毛主义)的意识,工人自发诞生的只可能是工联主义、经济主义的意识。这并非列宁或者笔者在污蔑工人群众,而是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决定的。工人阶级受压迫最深的性质,就注定了他们没有精力去学习马列毛主义的理论,而只能选择被资产阶级允许的理论,其中改良的、饮鸩止渴的经济主义、工联主义的理论和一夜暴富一类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则是最受资产阶级推崇的,也是影响工人阶级最深的理论和意识形态。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融工从工人阶级那里学到一些比马列毛主义更加先进的理论,或者改造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了。要改造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性,只可能通过在公有制环境中,也就是革命家组织中的劳动实现。云水怒小组主张所谓 把全国同志集中到同一个工厂中,进行集中的融工通过地理上的集中诞生工业化组织,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工业化组织的集中并非地理上的意义,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工业组织内,一个人,可以快速联系上在同一生产单位内的另一个人并进行生产上的分工合作。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之所以要求工人集中,是因为一部分工人的劳动对象在地理上是不能分割的,就好像你不能把电路板分割成100块,给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江苏的工人加工一样。而基于互联网的一些劳动对象,例如代码、报表等,都可以利用 Git、电子表格系统等工具,对其进行地理上的分割,使得仅通过互联网进行能远程办公成为可能。

再论先锋队、群众、机会主义的关系

党是由先进的无产者组成的,而群众由于遭受了资产阶级长期的反动政治灌输,毫无疑问是落后的。党的目的就是领导群众完成革命、领导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等群众有党员的政治觉悟的那天,党就自行消亡了。

先锋队可以领导群众,而机会主义者们无一例外地都滚到群众的尾巴后面去,被群众“领导”了。俄国革命时期,就有《工人事业》杂志和《工人思想报》,他们无一例外地口头上都非常积极地维护工人运动的群众性和工人的独立性、鼓吹进行经济斗争,坚持“经济”鼓动具有头等意义,向政治鼓动过渡要适度或慢慢来,拒绝领导群众进行政治斗争。而今天的机会主义者们,也和他们的前辈一样,要去工厂中“融工”,找落后的群众“取经”,接受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治灌输,搞手工业融工。

机会主义的先生们已经通过实践活动,反复证明了他们的手工业组织毫无战斗力。俄国经济派机会主义者引以为傲的宣传阵地《工人事业》杂志和《工人思想报》,仅存在了 3 年便迎来了覆灭的命运;而以列宁为首的《火星报》则通过政治报路线,发展成为了布尔什维克党,并在日后领导了俄国革命。斯大林同志带领赤卫队在高加索地区惩治反动官僚、对资本家展开没收行动的时候,孟什维克却只敢单方面在俄国社民工党内开除斯大林同志的党籍(可笑的是就连另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也不承认孟什维克开除斯大林同志党籍的决定)。

机会主义怎么来的

机会主义者们不断跳出来反对政治报路线,无非是因为他们惧怕一个革命家组织的出现。一旦革命家组织出现,并且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实上的领导者,机会主义者们给自己批的“马列毛主义”马甲背后修正主义的事实就会暴露无遗。到时候,他们小资产阶级的革命 cosplay 本质就会暴露无遗,沦为被工人阶级唾弃、专政的对象。

总结

云水怒小组的机会主义者们用一些看似革命的、马列毛主义的词汇包装他们那条看似革命的黑路线,目的就是要欺骗大量刚左转的革命青年,加入他们的手工业融工小组,让这些革命青年的热情在日复一日的手工业融工中消失殆尽。

笔者并不想对云水怒小组的机会主义先生们妄加猜测,但仅从他们提出的所谓 “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迅速的聚集到同一个地点,集中起来进行工人群众工作”我不得不怀疑他们到底是不是中修黑警派来的反动分子,通过宣扬他们的三把扳手合成机床、集中融工的理论,将大量革命青年拐骗到中修的政治犯监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