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机会主义不会去讨论和认清地上地下的隔离,也更不会起先去培养一个个集体协同分工下锻炼的同志,那么最终的结果最终必然也会惨遭于敌人死手,要攻破这一问题,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要培养自觉的组织,而这样的组织必然就包含于类似政治报路线下脚手架分工的路线,尚弱跳过了这一环节去开展所谓的“融工”,或者是“到工人中去”,那么也会像历史当年的经济派一样慢慢演化为合法的非政治性的斗争。
2、中修是纸老虎,也是会吃人的真老虎。当群众被革命党组织起来后,当更先进的阶级掌握了与之相应物质力量的时候,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但今天群众还没有被组织起来,先进的无产阶级还没有掌握物质力量,贸然把脆弱的革命力量集中到一处搞单点突破只会让中修更加高效地镇压革命力量。中修的纸老虎本质只会在革命者采取正确路线和策略时表现出来,19世纪的俄国革命力量相对沙皇和资产阶级力量极其弱小,但他们靠坚韧的地下组织建设建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先锋队的党,将沙皇和资产阶级都打倒了。今天的革命者要学习脚踏实地的布尔什维克,不能像云水怒一样学习巧言如簧的托洛茨基。
最近,云水怒小组要炮制了一篇”宏文“,高唱”立即融工论“。让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他们的论调是否真的如他们说的那么好听!!以下引用部分为其原文。
然而,当前绝大多数自称马列毛主义的革命组织,其活动几乎完全局限于网络空间,成员分散于全国各地,日常活动多为读书会、时评写作与线上讨论,完全缺乏将组织重心向线下、向工厂推进的实践计划。更有甚者还鼓吹“个人单打独斗+报告输出”式的“融工”策略,将工人身份当作一种身份政治的资本加以炫耀,而非以集体且集中、有组织、有纪律的方式扎根工人群众之中,开展扎实的群众工作。事实上,这类组织在当今所谓“左翼”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任何真正立志于无产阶级革命
云水怒的先生们总是感到离无产阶级太远,迫不及待地想要同无产阶级战斗在一起。这种激情是许多泛左翼分子和革命同情者都能拥有的感情,即使他们的激情根本没有经历过现实的考验,这种激情或许是他们的阶级感情。然而这种不顾现实情况的激情只是一种莽撞和愚蠢,只会将革命迎向歧途。从理性来看,这种激情就是我们的敌人,连同我们所反对的资产阶级一起,都是革命的敌人。中修官僚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镇压已经到了一种无耻的程度,难道不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吗。这些先生们也提到“从 2015 年 1 月 1 日到 2025 年 5月 19 日,10 年内共发生了 16486 件可统计的工人运动,平均每天发生4.5起”,然而中修为了应对无产阶级的反抗也是煞费苦心,极尽能事,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之高令人咋舌。举例来说,中修的公共安全开支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维稳费“连年飙升,到2020年高达13863亿人民币,高出同年的国防支出7%。如今的中修不是像20世纪初的沙俄那样孱弱无力,统治力底下;也像不像民国时期那样军阀混战,四分五裂,它是一个高度专制,统治集中,严酷压迫无产阶级的帝国主义国家。如果轻信中修的谎言甚至认为“上面一定是好的”,公然暴露自己的革命倾向,大摇大摆地在群众中做革命工作,那么当中修的官僚资产阶级一齐露出獠牙时,结局是可以预见的。
我们要努力促使组织性质的主要方面向革命无产阶级性质转化,归根到底就是要到工人中去斗争,到工厂中去斗争,到广阔的现实革命运动中去斗争。我们主张进行集中的到工人中去,发挥互联网通讯联络的功能,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迅速的聚集到同一个地点,集中起来进行工人群众工作。
不幸的是,云水怒的先生们就是要这么干。他们口口声声说,要把革命的同志们集中到一起,集中到一个地点,轰轰烈烈地”到工人中去“。不用想,云水怒的先生想在工人群众直接孕育,锻炼出一个革命家组织,并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壮大——也就是他们想在中修的直接控制的地方,在中修能够注意到的地方,建立出一个要和中修对抗,目的是要推翻中修同志的革命组织来。那么中修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阶级会自愿退出历史舞台,没有一个政府会自愿放弃自己的统治。一旦被中修发现,调集力量,进行镇压是完全可以预见的。而把革命的新芽们集中到一起,完全就是便于被中修打击。这样葬送革命的希望,将革命的新芽送到中修的枪口下,这些云水怒的先生恰恰是中修最好的侩子手。稍微理性的同志都应该明白,这样的集中起来搞“单点突破”是绝对行不通的,只有在全国各个节点发展革命力量,通过地下的集中领导,就可以在全国建立一个互相联动的网络,“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只有这样,才能在中修的镇压下,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并一点点蚕食中修的力量,最终实现形势的逆转,推翻中修。
当今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方式,那就是依托互联网进行组织这一方式。依托互联网建立的小组,相对于线下小组,因为距离工人阶级最远,距离现实斗争最远,他们建立、发展的土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是受到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主导的中文互联网,而这就造就了相当一部分组织性质主要方面是小资产阶级,或者更甚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小组。
有人说,如果秘密行动,不被发现就好了。是的,不被发现就好了。那么怎样才能不被发现呢?是集中一群人,到线下某一个地点集结,在工人中去进行革命的灌输不易被发现?还是依托着现代的通讯技术和加密技术,只在这样的不被中修控制的场所下进行着革命的宣讲以及暴露出推翻中修的政治目的,不易被发现?答案显然是后者。可惜云水怒的先生却说”线下离工人阶级太远,距离现实斗争最远"。事实上,他们大摇大摆地集中起来去线下到工人中去,不等他们真正地接近工人们,中修的镇压力量就已经率先接近他们了。
革命不是莽撞,革命不是单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完成。云水怒的先生们口口声声说要进行工业化组织的建设,可是连现代的科学技术都完全不利用。一味地想跑到工人中,进行革命组织的建设。他们不能分析革命的现实情况,更不懂唯物辩证法,线上和线下只是片面的技术上的划分。实际上只有地上和地下,只有能够被中修监视和控制的地上和远离中修。在列宁的时代,地下就是地下的印刷厂。在毛主席的时代,就是红区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地下党。而在如今的时代,就是依托着现代的通讯和加密技术搭建起来的无产阶级专政,并且得以互相联系和协同的隐秘空间。
同样的,由每一个具体的人所构成的组织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其性质深深植根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即上文的客观土壤)。正是如此,依托工人工厂建立的小组与工人阶级联系更紧密,革命无产阶级性质才更有可能会是这类小组性质的主要方面。当然,我们也绝不认为“依托工厂”就自动等同于革命无产阶级性质,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形而上式的标签判断。
真正的革命组织到底是怎样保证他的革命性质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是由其内因决定的。同样的土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就是不同的种子种下去,得到却会是不同的植株。同样的,群众当然是革命阶级得以壮大的土壤,而无产阶级又当然是无产阶级革命组织最赖以需求的土壤。那么任何一组织到无产阶级中去就能够发展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机会主义组织到工人中去,只会修成改良主义组织,工联主义组织,无政府主义主义,但就是不能形成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无产阶级生活在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里,接受着资产阶级的反动教育,听着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宣传。无产阶级在思想上往往是受到资产阶级的影响,而不是自觉地坚定着无产阶级的立场。所以吸收无产阶级到革命组织来,而没有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组织促进其进行灌输和锻炼,无产阶级的个体就不可能就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组织有机成分。
事实上,无产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组织才能得到最好的锻炼,然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织是不可能依靠到群众中去实现其革命性质。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是依靠民主集中制,是通过与组织雷的机会主义着进行不懈的斗争,不断清洗各种组织内的反动派来保证其革命本质的。所以目前的情况,只能先孕育出一个革命组织的胚胎,一个革命组织的种苗,然后再让他群众中去不断发展壮大。而断不可能像云水怒的先生们一样在群众的土壤中去希求直接变出一个革命组织来。而想要这个革命胚胎不断发育形成,就需要革命者们进行不懈的路线斗争和艰苦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