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无产阶级不会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意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部,依靠革命家组织灌输给无产阶级,机会主义者们不懂得这一个道理,不想着通过经常性地路线斗争来巩固组织内的无产阶级意识,反而是觉得只要越靠近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就会自动在组织内占据主导,最终只会被当前群众脑海里面的资本主义残余意识给彻底淹没。
2、云水怒的先生们说决定组织性质的是核心成员和路线。而路线是掌握在人手中,为人所实践的,因此路线正确与否、路线代表的立场就决定了组织的性质。云水怒的路线是什么,是跟在群众运动的屁股后面的尾巴路线,是先锋队从无产阶级的自发斗争中自然长出来的手工业路线,那么其组织的性质也就昭然若揭了。
关于云水怒近期的一篇文章,提到了所谓组织性质的问题。
一个组织的性质并非静止的或由其自我标榜决定的,而是一个由革命无产阶级性质与小资产阶级、甚至资产阶级性质相互斗争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种性质在组织内部同时存在,互相斗争,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发生转化。组织的性质究竟如何,取决于这两个方面中哪一个占据主导地位。而决定着哪一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正是这一组织所成长的客观土壤以及其在革命斗争中的运动情况。最能够直接体现组织性质的,正是这个组织的领导核心与这个组织所要践行的路线。
关于“成长土壤”的问题,云水怒是这样解释的,说依托工人工厂建立的小组与工人阶级联系更紧密,革命无产阶级性质才更有可能会是这类小组性质的主要方面这段话可以说就向我们解释了前面的迷雾。跟工人联系紧密,那么这个小组才可能(注意是可能)更具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质。换言之,其他的不以工人工厂为依托建立的就全然是小资产阶级属性。这个推断可以说完全暴露了其形而上学的认识观点。
因为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反而应该要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就是组织建设如果是完完全全依托现在的工厂和工人,那么建立起来的组织就是完完全全具有小资产阶级性质的团体。因为工人无法从自身觉醒社会主义意识,决定了他们的斗争是工联主义的。工联主义就是认识不到背后的阶级压迫,在没有无产阶级革命组织领导的情况下,单纯为了经济利益的。所以如果依托具有工联主义意识的工人来建立组织,那么建立的组织也必然是具有工联主义的。如果不相信,请看佳士运动。佳士运动中,沈梦语等人是预先属于一个组织的,佳士厂的工人是被鼓动加入运动的。参与运动的工人,多半是自发性的,且到最后也只有十几个人参与。果然,仅仅是为达到建立赵修允许的合法工会这个经济主义的目标,米久平等工人被关押,沈梦语等被遣返,运动被镇压。运动除了造成一点声势以外,就没有对资产阶级专政起到任何的影响。这个组织甚至还可能是预先建立的,一旦路线上犯了工联主义的错误,顺从了工人自发性的倾向,所以归根结底也就不可能是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
工业化之所以是工业化,根本不在于规模是否庞大,而在于一开始就与手工业的区别,即它是严密分工的,是在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的革命工作的模式。之所以能做到严密和长期运作,是因为坚持地下斗争,所以它的全部的流程机制难以遭到统治阶级的破坏打击。如果一开始不具有这个性质,手工业小组的数量就是再多,也不可能转变。因此二者是质的区别,体现在两方面,一就是工业化是依托地下斗争的,手工业是依靠地上的零散的融工实践,极易受到破坏;二是工业化一开始就避开了工联主义的性质,使得运动全程具有地下革命家组织领导,而手工业则是依托自发斗争的工人建立组织和开展工作,避免不了工联主义的最终失败。
无产阶级革命必然离不开工人群众中扎根,必然离不开工人群众的力量。但是组织路线如果按照云水怒这样所说的,就必然建立不起来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因此云水怒的“土壤决定性质”是自我标榜的虚假信息。那么我们要走什么路线呢?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使用列宁的政治报脚手架。群众之中有先进与落后的,表现为对革命运动的态度。其中有表现出愿意革命的,也有表现为反对革命的,所以当然不可能去依靠自发性路线,而是通过地上地下严格隔离,用义务劳动和革命纪律筛选的方式,找出先进的,改造和剔除落后的。要建立工人阶级的党并不是人数越多越好,而是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人越多越好。在工人政治觉悟没有起来的时候,就必须要通过区分的方式,将革命者与工人隔离开来。像云水怒这种混合在一起的就是完完全全有害的。如果按照这种路线,民主集中制是根本无法“自发地“落实的。工人自发的思想必须要靠革命家的集中来去除,否则便是反过来攻击正确路线。党的路线也要依靠民主集中制去落实,在群众不能掌握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时,就需要在革命家组织的集中领导下贯彻。只有工人群众也具有相应的自觉程度,才可以进入到更严密的革命组织内部。这种自觉程度就需要经过政治报脚手架的筛选才可以看出。
组织的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包括各种组织建设实践,都需要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首先要的就是实践。云水怒所提到的组织自发地朝着民主集中制和政治挂帅的方向发展,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对于线上线下的裁定,也暴露了对地上地下划分的错误认识――将革命实践看成是线下融工交朋友,而反对民主集中制和地下组织建设实践。当下正是要建立一个地下革命家组织,墙外线上平台只不过是载体,核心是无产阶级专政。只有在这个无产阶级专政下,才能执行对于革命的实践。依照列宁的政治报路线,通过义务劳动、民主集中制实践,让组织进一步成长起来,逐步达到可担负起领导地上工人组织的能力,才可以逐步建立起无产阶级政党。通过对地上工人的义务劳动和革命纪律筛选,让其接受地下组织的灌输。只有先建立起一个可以承担集中统一领导的地下组织,严密分工,工业化的革命工作才可以顺利开展,运动的连贯性才可以保证。无产阶级才可以一步步觉醒并组织起来,将来才可以打到资产阶级,因而不可能是融工建党的机会主义错误路线。所以归根结底,只有彻底执行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路线的组织,才是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