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只要有了革命,就会有机会主义者。机会主义者视寄生革命存在的,所以他们在革命的不同阶段,披的皮都是不同的,但是其本质都是相同的,他们的方法也无非是利用正确的再正确不过的废话,去攻击正确路线。正是通过夺取路线的领导权,来为自己谋取政治资本。马列毛主义者依据革命的客观条件,提出工业化,提出民主集中制,提出政治报路线,机会主义者有样学样,也搞起来了。但是在他们口中,工业化成为了可以自发,自动形成的东西,民主集中制也是如此。这是很让人啼笑皆非的,他们最不知道的是,任何的组织制度,脚手架的填充物是人,是可以自觉地推动这些制度脚手架运行地人,这里并不存在什么自动一说,是靠每一个革命者地辛勤付出得来的。正如本文所说,这只不过是机会主义者为小组阶段论辩护的又一个肮脏的计量。自觉地人怎么产生?首先是正确路线的集中领导,这样建立起来组织才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各项制度也才能落到实处,没有这个,同样的制度,马列毛主义者运用就是锻炼自己,发展组织,发展革命,机会主义者使用就是搞投机,破坏革命。正如本次他们使用所谓的工业化,民主集中制等正确的废话一样。
2、无产阶级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无产阶级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脱离了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的宣传和政治影响力不过是空谈,在无产阶级迫切地需要一个地下革命家组织的时候,机会主义分子仍旧纠结于线上线下哪种形式更革命,实际上不过是鼓吹地上的手工业融工,崇拜自发性,为了自己争取政治影响力,只有从政治意义上出发的地上地下划分才是真正符合革命方法论的。无产阶级需要认清机会主义分子的真面目,投身于政治报路线下的革命实践当中去!
不久前,机会主义团体和云水怒写作小组发布了一篇名为《对我们运动中的若干问题的思考》的文章,就正如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迫使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一样,马列毛主义在路线斗争上的胜利,也迫使机会主义者们羞答答的在一堆正确词汇下推行机会主义路线了,现在的机会主义者也学会“工业化”“民主集中制”这几个词了。不过机会主义者们并不高明,鼓吹的还是一条不分地上地下、单点突破、手工业自动变工业化的机会主义路线,而再多的辞藻堆叠也掩盖不住其发了臭的谬论。
正是如此,依托工人工厂建立的小组与工人阶级联系更紧密,革命无产阶级性质才更有可能会是这类小组性质的主要方面。
依托互联网建立的小组,相对于线下小组,因为距离工人阶级最远,距离现实斗争最远,他们建立、发展的土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是受到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主导的中文互联网,而这就造就了相当一部分组织性质主要方面是小资产阶级,或者更甚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小组。
机会主义先生们不分地上地下而是用机械的线上线下去划分,空谈所谓的“革命的土壤”“革命无产阶级性质”实际上还是要为手工业融工路线而服务的。机会主义者的逻辑是只有在物理空间中靠近工人在工厂中才是革命的土壤,反之在互联网空间上就是就是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性质。但实际上线上线下的划分就是伪问题真正的关键在于地上地下的划分,线上要分为地上和地下,线下也分为地上和地下,机会主义者知道中文互联网是受资产阶级专政的,但难道在工厂中就没有资产阶级专政了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下工人总是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顶多会产工联主义、改良主义的意识,而不可能是“革命的无产阶级性质”的。并且工人也有先进与落后、革命与不革命之分,纵使工人运动再高涨,但只要还受自发性所制约着就不可能转化为自觉的革命运动,而机会主义者们认为工人都是一致的,要去工人中找所谓的“革命无产阶级性质”,实际上是鼓吹工人的自发性,要做工人运动的尾巴。
而机会主义者不明白当代的互联网同列宁时代的报纸,都只是一种手段。在列宁那个时代就没有“线上互联网”这个条件,但他们创造了全俄政治报这个条件。当年的机会主义者就认为列宁这种有条理地组织起来的军队所从事的是一种使它脱离群众的工作,列宁则驳斥到:“纳杰日丁所以糊涂,是因为他以为这种有条理地组织起来的军队所从事的是一种使它脱离群众的工作,而事实上,它所从事的却正是一种非常全面的无所不包的政治鼓动,也就是一种使群众的自发的破坏力量同革命家组织的自觉的破坏力量接近起来并融为一体的工作。”通过政治报路线作为脚手架的义务劳动,不仅能筛选出革命者与投机客,还能通过共同的工作培养锻炼革命者的协同能力,使每个革命者分工协作。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政治报这样一个“脚手架”来把革命者组织起来,围绕着共同的协同工作搭建起一个有完善的民主集中制的、工业化的革命家组织。
我们主张进行集中的到工人中去,发挥互联网通讯联络的功能,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迅速的聚集到同一个地点,集中起来进行工人群众工作。
妄想召集五湖四海的同志,集中在一个点实现单点突破只能是存在于机会主义者的剧本当中。而因此机会主义者往往走的是一条唯宣传路线,机会主义者迷信宣传,认为只要对工人进行宣传,工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觉悟并参与革命了,可现实就是,工人们压根就不会因宣传而跟随,反而会远离这种政治宣传,因为工人总是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
而机会主义者们则可能会因这种地上地下不分在地上谈论政治的行为一开始就被盯上了,随之遭到中修的铁拳。即使机会主义者们侥幸功成夺取一家工厂,但也压根无法进一步推动为全国革命,因为当代中国是一个实现了工业化的,拥有现代化交通通讯设施,能够讯速调集暴力镇压力量,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是高度集中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冒然把弱小的力量去投入到地上融工、去领导单个、少数的地方上的群众斗争,必然很快陷入中修调集全地区、全省、全国镇压力量的围剿。而弱小的斗争力量,是无法从人力、物力、技术手段上支援这些孤立的地上群众斗争去抵抗中修的围剿,中修的客观条件就要求必须要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地下革命家组织,由地下革命家组织构建全国性地下斗争网络,只有当地下的革命家组织有能力支撑起全国性大规模融工的时候,才进行全国性工业化的融工,在融工一开始就呈现为多点开花、全国一盘棋的效果。
组织性质朝着革命无产阶级性质转变,有且只有在这一种条件下才会实现。而且在这一斗争过程中,组织会自发地,甚至是自动地向着严密化工业化的方向发展,会去贯彻民主集中制,会去落实政治挂帅。
这又是机会主义者的胡说八道,是为了五把小扳手合成大机床的拙劣剧本的辩护。说什么“组织会自发地,甚至是自动地向着严密化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实际就是在说要建立工业化组织就必须得经历一个“小组阶段”。可事实是什么?工业化的革命组织同手工业小组的关系不是量变而是质变,这两者的关系也决非是什么前后之分、因果关系,是机会主义者胡说得先有小组才能有工业化革命家组织,甚至认为手工业小组会向工业化组织自动发展。但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就知道了,列宁在经历了手工业组织的失败之后总结反思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形成了政治报路线,才建立起了一个工业化的革命组织,而非手工业小组的大联合形成的或是手工业小组的发展结果。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同一性,手工业小组由其分散的特点,松散的纪律,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小组们就注定了无法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工业化革命的组织,机会主义说这话的目的还是为了手工业小组而辩护。
通往革命胜利的道路已经很清晰了,那就是首先需要一个组织,这是一个地下地上严格分明的工业化系统的集合体,而这个组织必须在远离中修所能触及到的地下而形成,何为地下?这不是地理分界,也不是形式上的公开与秘密之分,其本质取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否,秘密只是表面的并且有了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做到且保持秘密状态,在地下坚持列宁提出的政治报路线,通过政治报这个革命脚手架锻练出职业革命家、代办员,组建起一个全国性的地下革命家组织(即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当马列毛主义有了这样一个能够支持全国性工业化融工的革命家组织并构建起全国性地下斗争网络的时候,就可以向地上派遣代办员进行全国性的工业化融工了,从而实现多点开花、全国一盘棋的效果。派遣到地上的代办员通过暴力值班和革命纪律初步锻练组织群众,在地上组织起由地下革命家组织领导的地上革命工人组织,而两者之间联系是通过代办员作为纽带,并筛选出先进的革命工人向地下革命家组织大引流,逐步组建起地下红军、地下暴力力量,逐步噬食起中修的统治末稍与基层力量,建立起地下红色根据地、地下权力机构、地下政权(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雏形)最终造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同中修资产阶级和内部机会主义作不断的对抗中以波浪式的斗争方法逐步壮大自身力量,最终扭转阶级力量的对比,届时就要通过大决战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