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为什么明明地下环境的革命工作有利于对抗中修镇压的专政力量,有利于革命组织的发展壮大。但机会主义者一定要坚持线上线下的划分,一定要将工作放在全公开透明的地上呢?是因为他们不怕死吗?不是,因为送死的从来不是他们,而是机会主义团伙中被忽悠的革命者。并且机会主义坚持这么做的原因还在于,通过这个方法,他们可以鼓动革命自觉者一个一个送死,让组织内部留下来的都是自己小派别的成员和被自发性裹挟的多数同志,维系自身的存在和统治。
2、随着路线斗争的进展,机会主义者的面貌也随之而改变,在以前,他们对组织、地上地下、民主集中制、政治报之类的词汇不屑一顾,说他们是什么“林彪主义”、“组织挂帅”,而到今天,他们反倒操起了这些词汇,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的本质变了,变得革命了,而是因为他们不这样做,就无法再欺骗众人,以达成其投机的根本目的。因此,所有的走在正确路线上的革命者,必须擦亮眼睛,认清他们的反动本质,并与之展开最彻底的斗争!
随着路线斗争的深入,机会主义者愈发呈现出更具迷惑性、欺骗性的特点,其常常用带有革命色彩的词句、片段来当作其实现与其他资产阶级在野派并无不同的反革命投机的招牌。如今,机会主义团体云水怒就拿起了“工业化组织、民主集中制、政治挂帅”等概念来包装自己的从地上到地下的机会主义路线。机会主义者伪装来伪装去,但在马列毛主义路线的火眼精金下,越是涂脂抹粉,越是暴露自己的反革命目的。此次机会主义的黑文一大内容,就是混淆自发性与自觉性,这背后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性的问题,即革命者自己通过义务劳动建设出的、由革命者自己掌握的、独立并对抗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地下组织、地下政权、地下斗争网络)到底存不存在?能不能存在?机会主义者,拼命混淆自发自觉粉饰投机否认革命路线的如上计划,最终暴露的真正观点是:无产阶级不可能夺权革命,无产阶级自己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在中修暴力无法触及的地下建设发展政权与红军。
大谈组织问题背后埋藏的小组阶段论黑货
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 ,通过政治波路线建设集中且有力量的革命家组织的蓝图在不论是现实或历史中得以被证明其正确性,由此,机会主义者也不得不在口头上承认革命家组织威力、手工业组织的羸弱的话术下进行新的装扮——这便是继续割裂政治路线与组织的关系,将工业化革命家组织形式从革命路线中抽离出来然后再安上机会主义路线,这样一张骗人的大饼便炮制好了
如: 一、再论小组阶段下的组织性质问题
此次机会主义者便是做着如此的裁剪工作,要大谈小组阶段论等机会主义路线下的“组织问题”。但是,组织问题并不是谈论组织本身就能解决的,机会主义者的小组就算照搬历史上革命组织的所有制度也毫无用处,原因就在于最根本的政治路线的问题。组织的目的,是实现政治路线的目的,因此不同的政治路线就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另一点,能够建设成何种类型的组织、建设到何种程度,这又是被其政治目标、政治路线所决定的。对于这一点,机会主义者实际清楚的很,无论是过去赞颂手工业模式抑或是如今打着“工业化组织”,都是为了实现其机会主义路线的反动目的,同样,机会主义者为了实现机会主义路线而所说的所谓的工业化组织,是与革命路线所要建设的革命家组织有本质不同。
于是我们便来谈谈机会主义者谈论组织问题的前提,即小组阶段论及此次黑文中妄图给其续命的混淆自觉与自发的“组织性质”问题
“组织性质”问题是否认地下是革命生命力的来源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下革命左翼的宣传、鼓动、揭露和组织工作,已严重滞后于群众的自发斗争——这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现象。然而,当前绝大多数自称马列毛主义的革命组织,其活动几乎完全局限于网络空间,成员分散于全国各地,日常活动多为读书会、时评写作与线上讨论,完全缺乏将组织重心向线下、向工厂推进的实践计划。更有甚者还鼓吹“个人单打独斗+报告输出”式的“融工”策略,将工人身份当作一种身份政治的资本加以炫耀。为什么这些组织到今日仍在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因各自原因走向消亡?我们如何才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继续发生?——本文就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机会主义者的欲扬先抑是具有迷惑性的,其描述了(所谓小组阶段论下)各个机会主义小组非但不能“合成”工业化机床,反而愈发向溃败乃至反革命前进。但是,机会主义者口头承认小组溃败的现实,非但不是为了否定小组阶段论、从地上到地下的机会主义路线,而是假以批评的口气,抛出新的黑货做烟雾弹,实则是想要给地上的手工业小组背书、证明其合理性。——这就是机会主义者大谈的具体组织建设之前的“组织性质由何决定”的问题。
我们谈到了不同客观土壤下的组织的性质差异,即依托不同背景的小组在性质方面的巨大差异,这并非是一种机械划分或是玩弄身份政治,而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客观情况——组织的社会性及其给组织带来的影响。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并非是作为一个个体独立于社会之外,而是被其所处的社会所塑造。同样的,由每一个具体的人所构成的组织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其性质深深植根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即上文的客观土壤)。正是如此,依托工人工厂建立的小组与工人阶级联系更紧密,革命无产阶级性质才更有可能会是这类小组性质的主要方面。当然,我们也绝不认为“依托工厂”就自动等同于革命无产阶级性质,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形而上式的标签判断。当今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方式,那就是依托互联网进行组织这一方式。依托互联网建立的小组,相对于线下小组,因为距离工人阶级最远,距离现实斗争最远,他们建立、发展的土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是受到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主导的中文互联网,而这就造就了相当一部分组织性质主要方面是小资产阶级,或者更甚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小组。
机会主义者大谈组织政治性质的土壤—客观的社会关系基础的要害问题在于:革命发展要依靠的是革命力量自己创造的地下的组织联系、链条的基础还是要依靠地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创造的种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其二,革命者自己在地下通过革命义务劳动创造的组织基础到底在物质上存不存在?亦或者说,只有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创造的社会关系才真正存在(才能依靠)?革命组织确保其革命路线的领导,靠的是加强革命者自己掌握的地下组织的物质力量,还是靠紧紧贴着地上来确保其先进性?
促使组织性质的主要方面向革命无产阶级性质转化,归根到底就是要到工人中去斗争,到工厂中去斗争,到广阔的现实革命运动中去斗争。
显然,机会主义者如此的论述,不仅是认为地上的行动、组织才是而非地下组织网络是革命力量的来源,并且机会主义者“避重就轻”的论述实则就是否认地下无产阶级司令部存在的可能性。机会主义者偏偏认为只有靠近地上的工人、进入地上的环境与地上关系才能给予思想政治上的物质基础,而地下的革命义务劳动、民主集中制的实践、地下组织的战友联系偏偏不能给予保障革命性的物质基础,这背后就是投降自发性,认为革命的战友联系根本比不上地上的、在资本主义下自发形成的熟人朋友联系,同时,这也是机会主义者对革命的背叛,在机会主义者的论述中,只有资产阶级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工厂纪律以及一切依附于其的各种关系才是真正存在的物质基础,而革命者自己在地下搭建的生产革命力量的流水线则是根本不存在的非物质性的。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上一阶段已经腐烂的机会主义者:“老左”的一大特点:即只相信中修党、国的力量,认为革命者自己不能重建先锋队、建立新政权,而只能通过宫廷斗争依靠中修的国家机器。如今,新的机会主义者在口头上承认暴力革命,但思想根源与老左一致,即认为革命力量的核心链条不应该是在地下的无产阶级专政中有革命者独立掌握、发展,而应该是依靠地上的自发斗争、自发熟人网络关系。既然否认革命者独立建设革命链条的存在可能性,这在事实上就否定了夺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可能性,毕竟在机会主义者看来,只有资本家的流水线才是真实存在的流水线,只有资本主义的纪律才是唯一存在可以依靠用来锻炼“纪律性”的事物。
机会主义者为了掩盖自己观点的反动性,打出的烟雾弹便是混淆自觉斗争与自发斗争,笼统的说什么“只有参与斗争才能发展等等”。但任何事物都有着路线性,机会主义者鼓动参与的斗争也分为革命路线领导下为着夺权服务的自觉斗争,与不受革命路线领导不为夺权服务的自发斗争,这两类斗争所带来的结果是有质的区别。前者,在革命家组织领导下进行自觉斗争,由于革命链条掌握自己手中,一切行动是夺权革命方向,所以哪怕斗争的直接目的失败,斗争中的先进分子、经验教训仍然会在政治波脚手架和各项组织制度下化作革命组织的力量。而机会主义者依靠着地上的自发关系去进行追随目标与改良并无不同的自发斗争,其最终只能是早早暴露遭到中修强大专政力量后作鸟兽散,就算有什么经验,这种经验也只能是为手工业行动、自发斗争动脑筋的结果,而且在机会主义者松散无序的组织中只会化作尘埃而不像政治报路线下先进经验的工业化推广。
投降自发性的民主集中制
在文中,机会主义者也大谈了关于民主集中制问题的各种原则,实际上就是将民主集中制的政治目的抽离出来,只剩下一些机会主义者可以重复或认为自己可以接受的一些干条:诸如“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民主投票、民主监督等等”。但是,正如抽离政治目的谈组织形式一样,不讲民主集中制的真正目的,光谈各类原则就会成为“正确的废话”,而机会主义路线就掩盖在其中。
事实是,民主集中制既不是单纯的投票、选举、罢免等等手段本身,不是西方或中修的政治作秀,而是为了确保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革命路线的领导,是确保正确意见、革命同志斗争、战胜错误意见、投机分子。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不是对意见的简单的集合,不是一场选举达到全票通过就达到了集中统一的作用。中修的党代会上也走民主集中制程序,全票通过选举了某个资产阶级屠夫头子,这种集中的结果是集中了资产阶级尔虞我诈又共同压迫无产阶级的意见。同样的,机会主义者在从地上到地下反动路线下,无论是在其小组,抑或是在工厂之中进行所谓“贴近群众”的“民主集中制”,无论形式如何照搬,最终结果,只能是集合各怀鬼胎的投机意见与工联主义性质的自发意见,这样的意见集中与保障革命路线领导毫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