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机会主义者把是否革命庸俗的理解为谁离工厂更近,为自己的手工业小组辩护,虽然口中全是导师,实际上早把列宁的政治报建党路线和对泥潭派的批判抛之脑后、有意淡化,为的就是再次搬出过去早被列宁批烂的手工业小组那一套,效仿过去的机会主义前辈,让革命群众继续陷入自发斗争的泥潭中,被资产阶级轻易镇压白白损失力量,好成全机会主义者政治投机的野心。
2、机会主义仍旧用线上线下的说法来为自己手工业路线背书,是看不见资产阶级专政的作用,形而上学地理解列宁的革命路线。当下为何手工业的道路行不通,就在于手工业只能陷在自发性的泥潭里,这是由革命的现实环境所决定的,即手工业的运动根本上不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属性,难以克服工联主义和改良主义。所以即使再多的手工业者和自发运动也无法汇聚为无产阶级的工业化的革命洪流。
近期,云水怒小组再发“雄文”,试图用文章中大量正确的列宁句子来唬人,试图传播其机会主义路线,笔者就其内容一一进行解析辩驳,来帮助读者对其性质进行明辨。
地下组织才能产生革命土壤
机会主义者开篇大谈土壤,社会环境,乍看起来挺像是这么一回事,但随即其就露出了马脚。
依托工人工厂建立的小组与工人阶级联系更紧密,革命无产阶级性质才更有可能会是这类小组性质的主要方面。
依托互联网建立的小组,相对于线下小组,因为距离工人阶级最远,距离现实斗争最远,他们建立、发展的土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是受到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主导的中文互联网,而这就造就了相当一部分组织性质主要方面是小资产阶级,或者更甚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小组。
抛开早已经老生常谈的死揪线上线下,不谈地上地下不说,就机会主义者自己的言论,也存在着各种自相矛盾的地方。工厂因为工人多,所以是无产阶级土壤,互联网因为会遇到的小资产阶级多,所以就是小资产阶级土壤,真可谓是简单粗暴的机械式划分。决定环境土壤的不是单纯的某个阶级的人多就是,而是由阶级专政来决定的,地上互联网是资产阶级专政最为严重的区域,因此其资产阶级的性质表现才是最多的。工厂表面看上去无产阶级是最多的,但是其无时无刻都处于资产阶级的专政统治影响下,因此工厂工人的自发性组织只会落入经济主义的工联斗争中去。机会主义者对于工厂遭受资产阶级主导的性质似乎是眼瞎一般地看不到,依据他们的惊人理论,最符合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小组难道不就是工人自发斗争而组成的组织吗?只看表象而不看实质,于是就理解不了为什么工人运动总是走向工联主义,经济主义,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地上地下。地上时时刻刻处于资产阶级专政之下,处于地上的成员时时刻刻都要受到资产阶级的指示,在地上环境实际上便是资产阶级社会土壤,完全处于地上环境的组织势必要受到这种土壤的影响,走向机会主义。只有在远离资产阶级专政,用无产阶级纪律和革命义务劳动建立起来的不受资产阶级监控的地下环境,才会是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的土壤,也只有从地下组织建设出发,才能建设出真正的革命组织。
工业化的组织从来不是自动长出来的
革命无产阶级性质的组织总是会去建设工业化的严密组织,这已不再是某种主观理想,而是一条在实际斗争中被反复证明的历史规律。
显然的废话,倒不如说不试图建设工业化的严密组织不可能会是革命无产阶级性质的组织,依照机会主义者的意思,无非便是想先通过证明自己是革命无产阶级性质(因为自己离工厂最近),来证明自己会成为工业化的组织。这种偷换概念的把戏在文章中屡见不鲜,机会主义者一开始主张建设手工业化的小组,正是因为其小资产阶级的性质决定了其无法接受工业化的严密组织领导。
接着在第二部分机会主义者编造了一个颇为幽默的例子为自己的自发性作狡辩。
工业革命初期,蒸汽机的成本是很高的,以至于很少有企业来采用这种先进的机器。而随着客观条件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这种先进的工业机器的成本才被压缩,进而推动了整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自然促进社会关系,这个例子简直就像是邓小平的学生说出来的一般。光说生产力的发展造就蒸汽机的成本下降,却不谈是在什么社会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才会导致蒸汽机的成本下降。蒸汽机早在中世纪之前就已经存在原型,但是为什么在几百年间毫无变化,却在工业革命短短几十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英国资产阶级建立起了政权,通过其专政下的工业化组织才促进了蒸汽机成本下降,若是放在洋务派运动的手下,再多买几台蒸汽机,其成本也是不可能下降的,更不可能推动整体的工业化发展。
工业化和手工业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模式,再多的手工业也是无法发展成为工业化组织的。所谓的依靠革命运动的发展来发展组织,从来只有在工业化的严密组织中才能够依靠运动形式进行学习和快速传播。就像笔者上面说明的例子一样,能进一步发展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只有其一开始就是工业化组织的情况下才会办到。
革命性质是依靠人数来堆砌的,工业化是会自动生长出来的,整篇文章无非是想证明这点,来为其处于群众运动的尾巴和手工业的状态来进行开脱。对于机会主义者来说,解决现有的问题便是万事大吉了,丝毫没有一点对于未来革命发展进行的思考,单点融工突破容易被专政力量遭到集中打击,于是便放弃思考对策。只有在地下环境才能发展无产阶级专政,一开始不打算建设工业化组织那么在之后也不会自动去进行建设,革命哪有那么多自然而然的情况,一切都只能通过自觉的主动斗争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