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说了这么多学生的坏处,也得说说学生的好处。好处就好在,革命是不看出身的。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高,小资产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低,这是一种大概的统计结果。如果把目光放到具体的人身上,就不难发现,无产阶级中也有目光短浅,得过且过的人,小资产阶级中也有组织性和纪律性俱佳的人。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学生中也能出现革命家。与机会主义者所鼓吹的不同,马列毛主义者很坦然地看待学生问题。学生受到压迫也很重,但是生产地位导致学生难以单独反抗资产阶级压迫,只能投身于整体的革命运动中发挥力量。欢迎任何以个人身份参加革命的学生。
2、面对资产阶级的转移矛盾,很多自发群众会被蒙骗;面对资产阶级集团的威逼利诱,自发的群众会被分割。无论如何,阶级斗争拼的都是组织程度,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实打实地发挥无产阶级的优势。学生群体具有脱产的特征,收到资产阶级教育毒害深重,是各个阶级的后备军。要对愿意抱有无产阶级立场的先进学生进行培养和保护,孤立怀揣反动思想死不悔改的顽固分子。革命不问出身,但求问心无愧。
最近有一件事在网上持续发酵——东北多所大学被曝出学生宿舍没有安装空调,有的学生甚至被热中暑,一些学生为了能够睡个好觉不得不打地铺,搭帐篷,睡走廊。学生年年反映,学校年年以电路无法支持大功率电器为由推辞,或者直接置之不理。在此之前更是因为大连海事大学给外国留学生更换新空调而引发校内学生的不满,在网上制造舆情以至于几天便登上了微博热搜,也是狠狠地带动了墙内一波民族主义情绪和种族歧视——凭什么给非洲留学生安空调却不给我们国内大学生安空调?很显然校方电路无法支持大功率电器的理由是不成立的,因为在此之前就有学生指出,海事大学的留学生宿舍和国内大学生宿舍一开始是同一套电路系统,校方及时给留学生更换了支持大功率电器的电路——一时间网上大学生开始广泛讨论吐槽自己学校本土大学生和留学生的“区别对待”,以校方的口吻反串阴阳怪气:“热不了洋人我还热不了你吗?”
整个事件在哈工程招生群的一个老师以“谈论空调是境外势力”的小丑论调下达到高潮:
似乎境外势力是张万能的狗皮膏药,资产阶级及其走狗们看谁不爽就贴一张,大做民族主义和爱国的买卖,可惜群众们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装空调还是不装空调?
大学没有空调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为什么有的大学明明经费很高(一些地方高校尽管没有部直属高校一样多的经费,但是依然能保持每年一两亿的财政盈余,以上提到的吉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一年的财政预算分别为102.12亿元、33.4亿元、72.93亿元,很显然是不能以经费不足当借口的),却就是不给学生安装空调呢?
网上一个帖子如此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二:立项审批可能比较麻烦,安装空调的经费是否能到位,但是分析来分析去,关键还是在于尸位素餐的校领导们——领导们要是嫌麻烦,打死也不安空调,借口多的是,什么线路老化不适合大功率电器啦,什么要走立项审批程序啦,反正可爱的校领导们又不住学生宿舍;领导们要是觉得安空调能使自己政绩更漂亮,那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什么困难也没有了,电路老化就升级电路,流程繁琐就省去流程——大连海事大学的留学生宿舍安装空调不就是一个例子吗,因为资产阶级自娱自乐搞出了QS排名有个“国际化指标权重”,外国留学生人数越多排名就越靠前。好吗,这大学俨然是校领导们独裁的一言堂,政绩生产厂,校领导觉得学生们不热就是不热。资产阶级专政指标挂帅、政绩挂帅下是绝不会真正在意和解决民生问题的!
这时有人就要问了:大学的经费都去哪了呢?无非是被校领导们贪污一部分,搞有利于政绩的面子工程花了一部分,搞所谓科研(一些PPT科研、只看论文数量不看论文质量,在图片、实验数据上造假,大搞科研的浮夸风)再被导师学阀巧立名目搜刮一部分,层层盘剥下来正真搞民生的钱少的可怜。
大学宿舍没有空调并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情,学生们年年夏天在表白墙上骂,年年骂完年年忘,看似自发斗争锲而不舍,实则一直陷入低质量、无意义的循环,无非是今年因为留学生宿舍空调成功引起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在网上爆发了一小波舆情。有些人在网上大谈哈工大的空调安装经验,说是之前哈工大的学生因为热的受不了去办公楼打地铺睡被校领导看见了,于是哈工大学校安装了空调,进而鼓动其他学生一起效仿;也有些学生混入学校招生群对着招生老师那群老油条们破口大骂,随后便被匆匆禁言而后删除——这种看似行之有效实则毫无用处,依然是无脑且无力的小资产阶级式的冲塔。
而就算我们退一万步,校领导迫于学生压力,或者上级又将空调纳入政绩指标中,不得不给宿舍安装空调,资产阶级也是能够巧妙应对:学生要想使用空调,必须每个学年缴纳空调租凭费,一个空调一学年收取四百左右的租凭费后,除此之外学生仍需要另付空调的电费,大概三年学校就可以收回购买空调的成本,之后的几年便是盈余了——无论是安装空调还是不安装空调,资产阶级都可以从中巧立名目,获得好处。
学生运动还是革命家组织?
近些年来,学生的自发斗争层出不穷,在学校官方评论区冲塔,打12345市长热线举报学校补课,烈度更大的就直接罢课,去年中修又高调宣布强制小初高学生实行双休,此举和之前学生的自发斗争以及因为学业压力自杀有所关联(资产阶级自由派媒体李老师不是李老师还恬着脸将其归结为自己搞611网站的功劳,大嚼自杀学生的人血馒头),但是只要万恶的高考制度还存在,只要资产阶级专政还存在,初高中生就难逃内卷内耗——和无产阶级一样,只要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还存在,无产阶级就无法改变自己无权的命运——自发斗争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它的存在仅仅说明了当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以及群众社会主义政治意识的缺乏,但自发斗争决不会使得工人运动在历史中前进一步。
机会主义者经常鼓吹学生的自发运动(比如伐修社鼓吹北海中学的学生搞自发斗争进而扩大他们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这是因为学生的自发斗争传播度广,且学生群体大多有自发的泛左翼倾向,装模做样的支持一下学生运动能够带给机会主义者更多的政治影响力(收益远大于风险,机会主义者绝不会做亏本买卖),但是这和无产阶级自发的运动是殊路同归的,都是低质量无意义的循环。一些机会主义者和泛左翼总是妄图将革命的工作重心放到学生身上,幻想着能够再次复刻一下五四运动,可是机会主义者和泛左翼们刻意忽略了,或者根本就没想到,五四运动之所以有如此的历史意义,是因为后期上海工人的接力,是因为工人成为一支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这是中国知识分子革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尽管一开始的局限性是很多的)。这和后来自由派大吹特吹的六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崇拜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直接放弃了工人的支持(他们也不屑于和工人们合作),如此相比较,六四学运相较于五四运动简直倒退了一大步。
而就算是在革命家组织的领导下,革命的重心也不应该在学生群体上,因为学生群体本身脱离生产,有着根深蒂固的小资产阶级偏见,在战略相持阶段之前,很难被真正的组织起来,学生群体可以被团结,甚至可以灌输教育,为党未来的发展培养后备军,但是学生运动只能作为革命工作的一部分,而且不应是最主要的那部分。如果将精力和重心放在学运上,可谓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了。
群众为什么需要革命家组织?因为无产阶级亟需摆脱自发运动的怪圈——自发运动不会使工人阶级获得解放,从改开到现在数不胜数的自发斗争都在重复着失败—斗争—再失败的经验教训。因为中修的反动和专政的高度工业化,群众的自发运动甚至无法达到最消极的工联主义的政治目标,如果无法把群众革命的组织起来,对抗中修的资产阶级专政便更无从说起——而机会主义者搞得手工业融工、搞得地上单点突破,都仅仅是企图扩大自己政治影响力,都无法将群众革命的组织起来——无产阶级必须用工业化的革命家组织去对抗工业化的资产阶级专政,必须充分利用我之优势去对抗敌之劣势,唯如此才能将资产阶级的一切优势,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溶解,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