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毕业季和“618”,谈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垂死挣扎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消费主义的泛滥,实质上是商品生产的过剩;大学生“毕业难”的问题,说到底是“就业难”;而“就业难”的根源,则是劳动力的过剩——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生产过剩。然而,在一方面商品堆积如山、资本疯狂寻找出路的同时,另一方面却是鲜明的对比:数不清的无产者,为了生活精打细算,数不清的劳动者,日日加班加点,却不能掌控属于自己的时间。无产阶级创造了一切,却什么也没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才是一切的关键。要真正解决问题,让就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彻底改造生产关系。
2、资产阶级为什么会这么喜欢搞什么“618”、“双十一”和“双十二”呢?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因为生产过剩,商品卖不出去了。而正是因为商品过剩,价值无法得到实现成为货币,扩大再生产过程难以完成,因而就导致了就业难的结果。因此就造成了这样矛盾的结果:资本家想要卖,不卖就无法招工,但正因为资本家无法招工,使得广大工人无法就业,就无法去买。因此这一切的成因,还是因为资本主义,所以,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革命!那就是推翻这个反动的旧社会!而这一切,如若离开了先锋队的领导,便无法实现。

又是一年六月,经过了四年、六或七年,甚至十几年的培养,终于又有一批高等教育毕业生完成了他们的“受教育”生涯,完成了他们人生中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校园历程,在这个21世纪二十年代的中间,即将被投入到社会生产的大熔炉中去。如果这些青年人没有“显赫”出身、没有身傍大款,等待他们的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血盆大口,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怪物为了自身的延续存在,将一口一口地、悄无声息地吃掉他们的精力、时间、健康,最后奉送给他们像数年(也许家庭里尚有足够的资金)甚至数十年的房贷这样的欠款和一个各种程度上不幸的生活。

有意思的是,鎏金色的六月也把那扑满金粉的“618”购物节带来人间。和“双十一”、“双十二”一样,作为一年中那几次集中为资本主义实现“惊险一跃”,使剩余价值以“购物”方式变现的契机之一,今年的“618”早在数月前就通过各种方式大声叫嚷宣扬着自己的即将来到。并且这种宣传攻势以一年更比一年猛的趋势,四处攻城略地,广泛地占领了各种宣传媒介:从打开app时的不厌其烦地广告弹窗、视频平台的漫长广告、手机短信的频繁轰炸、各路明星的轮番出马……一句话,它用各种方式巧妙地命令、引诱大家:消费!消费!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毕业生出路渺茫

在如今资本主义形态发展至帝国主义的赵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如果当今世道不变,这些青年毕业生有什么样的未来呢?除开小部分将要成为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的毕业生,对于那些即将毕业,将要成为占赵国人口最多的广大无产阶级一员的青年,留给他们的只有年复一年的毫无新意的黯淡前景,以及由资产阶级为防止他们造反而赋予的“生活乐趣”,在他们未来数十年的人生中,他们通过资本主义市场的“消费”获得生活资料的唯一来源,就只有通过出卖自身的劳动力,即以被剥削者的地位参与到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中。(当然,如果他们的父母尚且参与生产且条件不错,他们能够一时的靠吃自己的父母过活。)

本来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尚未酝酿成形时,这样的未来还能够被统治阶级制造的虚幻彩虹所掩盖,然而伴随着如今赵国深陷在这场危机之中时,再甜美的话语也无法抹去黯淡的前途带给人的焦虑。如今,对于占比最广大的作为无产阶级预备军的毕业生来说,摆在面前的出路主要大致有三条:就业、升学、公务员。在赵修政府的统治下,一切无不打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专政的烙印,就让我们看看这三条“大路”通向何处吧。

现如今,在赵国的大地上,“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仍在加剧,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报告,2024年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由2023年的57.6%降至55.5%,就业成本也正在逐步提升,需要投递50份以上建立才能找到工作的占比由2023年的34.9%升至39.2%。这样一个庞大的失业人口,他们在各地中小公司辗转挣扎,一旦中小公司的经营因危机而无法维持,他们又将重新被抛到街头。这正如恩格斯所说,如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造就了一大批“产业后备军”,这支后产业备军在“工业开足马力工作的时期可供随意支配,而由于必然随着这个时期到来的崩溃又被抛到街头,这支后备军任何时候都是工人阶级在自己同资本进行生存斗争中的绊脚石,是把工资抑制在合乎资本家需要的低水平上的调节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如今摆在广大无产阶级后备军毕业生面前的,是这样一个“绚丽”的情景,它让仅仅获得被剥削的机会都可以称之为“喜悦”的事情,可哪怕获得了一份可喜的工作,也同样处在“一部分人的过度劳动成了另一部分人失业的前提”这一早在19世纪就被马克思指出的困境中。

对于升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博士生的毕业生来说,升学的实质已不再是所谓的“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或者是所谓“科学家”之类的幻梦,确切地说,它早已变为能够使自己具有更好地被剥削环境的手段,即能够在更好的企业工作(这样的企业往往是所谓的“大厂”,也就是垄断寡头们),拿取更高的工资,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这样似乎就更能过上“幸福生活”。然而,且先不谈在高等教育的摧残、在导师项目的压榨中能否顺利毕业的困局,如今升学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并不十分乐观,据统计数据,2024年的硕博毕业生的就业率相较于2023年,就由56.7%跌至44.4%,也就是说,随着经济危机的充分显现,升学更是进一步褪变为使自己更有可能获得被剥削资格的“救命稻草”。因此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向了考公考编的大军中,拼着抢着要争得一份“稳定有福利”的工作,而这种工作的稳定和相关福利,正是由于其是为维持资产阶级统治的齿轮和螺丝钉这一地位得来的。可惜这样的岗位,肥差往往被垄断资产阶级的接班人们所把持着,且随着经济危机的酝酿,垄断资产阶级都逐渐难以维持基层的公务员的生活,部分县城接连爆出拖欠基层公务员薪资的情况。

可见不管走那一条路,将要投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产阶级根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是能有选择饮下不同苦涩的“幸福”。 而对于那些资产阶级的接班人,在这个他们做主人的国家,他们则面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那些已经铺好道路的将要成为官僚资产阶级、垄断资产阶级接班人的毕业生,他们将拥有着璀璨的未来;对于那些将要成为私人资产阶级(有资本“创业”或者从父母那里接手“中小企业”)的毕业生,他们虽然自身也受着官僚资产阶级、垄断资产阶级的剥削,要努力攀上官僚资产阶级的高枝,或努力跃升为垄断资产阶级,但在他们面前是同样有着光明和血泪并存的等待“奋斗”的未来,因为他们再不济,也只是滑落到无产阶级中去(对此他们深以为耻)。在这样的无产阶级毫无权力的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无产阶级有什么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呢?

二、刺激萎靡不振的消费能力,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延缓危机爆发

在资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业化的赵国,由于社会化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正在切实地来临着。这场危机的乌云已经连资产阶级都察觉到了,赵修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所谓使“经济稳中求进”的措施,其实质正是千方百计延缓这场源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然而,资产阶级政府是无法解决自身的经济危机的。从前面的就业形势我们已经看到,一方面广大无产阶级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得的生活资料正在逐渐削减 ,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例如AI等所谓“科技革命”)只能增加不变资本的占比(即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而进一步使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由于利润的来源只能是活劳动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只能通过增加剩余价值率的方式维持利润总量,即增加剥削程度,使在岗的劳动者进行更高强度的工作与不变甚至下降的薪酬,这导致的结果将是使得赵国的广大无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不断下降 。然而,另一方面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批判的那样的那样:

“进行直接剥削(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剥削,笔者注)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即让生产出的商品卖掉,笔者注)的条件,不是一回事。二这不仅在事件和地点上是分开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开的。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但是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

为了实现剩余价值的最终实现,赵国的“人民企业家”们必须使商品卖出,这就必须通过“惊险一跃”,通过“市场经济”的消费实现。然而在当前广大无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不断下降情况下,这样的“惊险一跃”就变得难以实现了,从而造成了生产的相对过剩。 因而就造成了企业的经营困难,结果就通过资本家为了自保的裁员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群,进一步使社会消费水平下降,这种正反馈的无助困境正宣告着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的到来,这也是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这片乌云已经遮蔽了赵国的上空

赵修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在面对这样的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即便他们也承认“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内需不足,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国内产业的‘内卷式竞争’ ”(《湖南日报》2025-2-14),但是一提及原因就顾左右而言他,谈及什么“人口老龄化”“疫情疤痕”“房地产变动”等不疼不痒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这张红皮对于他们来说早已仅仅是彻彻底底的装饰作用了。为了帮助广大资产阶级度过难关,维持资产阶级专政,发展他们所谓的“经济”(其实就是彻彻底底的资本主义经济),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扩大内需也被视作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于是赵修政府为资本主义经济东敲西补,一方面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通过退税、补助等手段延缓中小规模的资产阶级破产,一方面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费心苦力地刺激消费,从而使资产阶级能够更多地完成剩余价值的实现。然而,对于将要到来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一切都只能起延缓的作用,在赵修政府不顾一切牵着资产阶级大船的情况下下,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只能悲愤地承受着经济危机下的重担,他们但凡说个不字,铁拳一样的专政就会迅速的来到他们身边。在如今的赵国,《资本论》鞭挞入里的论断,以及“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样的真理是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因此,“618”这烦人的喇叭中,实质上传递着又一次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到来,传递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垂死挣扎的消息。同时,它与毕业季一起,正描绘出赵国这一走上修正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下无产阶级毫无权力的悲伤画卷,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框架下无产阶级不管想往哪里去“发展”、“就业”,结果都只有灰蒙蒙的一片惨淡凄凉。

三、只有推翻砸烂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无产阶级才能获得解放

“修正主义就是最坏的资本主义”,走上修正主义的国家正是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专政国家。妄图走改良主义道路的人指望着在原有国家机器下,资产阶级能够自己乖乖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正是只有彻底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设一个新的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从而掌握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资料,使无产阶级具有上层建筑的实际权力,才能使无产阶级有获得解放的那一天。因此当前无产阶级有且只有一条道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当前,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使它最终只有死亡的命运,当前它正在这样垂死挣扎着,走这条注定灭亡道路的赵修政府的反动性和反人民性,决定了它注定要走向灭亡,而代表无产阶级广大利益的革命者的先进性,决定了在正确革命路线指引下它最终能够取得革命胜利,这就是“敌衰我兴”;另一方面,当前在这个奉行“最坏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帝国主义国家,它当前暂时性地具有强大的专政能力,而广大无产阶级因为无组织,普遍没有无产阶级政治意识(自觉性),这就是“敌强我弱”。

路线决定一切,妄图走机会主义道路抱着“速胜论”的人总是认为资产阶级的死亡就在眼前,总是想在资产阶级专政势力的眼皮底下搞地上革命,进行着所谓融工建党 的幻想;而怀着革命悲观主义的人没有看到“敌衰我兴”,从而被资产阶级当前的专政力量吓倒,陷入等待革命的泥沼,这些都将使革命进入歧途。那么正确的革命路线是什么呢?列宁在《怎么办?》中所提出的“政治报路线”仍在当今的赵国具有着光辉的现实意义。

正是由于“敌衰我兴”与“敌强我弱”,才决定了无产阶级革命将是一场长期持久战。种种自发性群众运动的失败早已告诉我们无产阶级组织起来的重要性,因此为了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进行,必须有一个具有无产阶级铁的政治纪律的,富有战斗力的地下革命家组织

在这场持久战中,我们同样能够按照阶级力量的对比进行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的划分。在战略防御阶段,全国普遍敌强我弱,首先应该按照《怎么办?》的经验,发挥“政治报”脚手架作用,全力建设全国地下革命家组织,随后通过代办员网络进行全国一盘棋地融工从而建立地上群众组织,通过做好地上和地下的严格区分,地上不谈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使赵修在妄图打击镇压时找不到所谓的“根子”在哪儿,通过地上到地下的批量引流,将经过地上组织考验,政治合格的工人发展到地下,通过政治灌输将自发性转变为自觉性,将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壮大无产阶级的力量,通过地下暴力的清扫,建立起地下根据地,逐步扭转阶级力量对比形势。

在战略相持阶段,此时虽然全国整体上仍是敌强我弱,但在局部已经能够创造出敌弱我强的局面。敌人调集兵力对我地下根据地镇压,我可通过“局部创造敌弱我强的局面”的战略方针,不与敌人优势兵力进行直接对抗,而是在敌人空虚薄弱环节开辟活动区,发展地下根据地,在敌弱我强局面下与敌人进行速决战与歼灭战,使敌人向我寻求决战期望不断落空,镇压力量却在不断被我方消耗,随着阶级力量对比的更进一步转变,使敌人将愈发宝贵的镇压力量用于保卫其若干统治中心,在全国整体上逐渐形成我强敌弱局面的时候,战略反攻阶段就要到了,此时通过有利条件下的决战,最终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国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除了革命,无产阶级还能够有什么办法获得解放吗?因此,被重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同胞们,勇敢的站起来,在列宁光辉的政治报路线的指引下,与反动的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吧,推翻资产阶级国家的反动统治吧,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失去的将只有枷锁!

3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