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棒——紧追穷寇——雪原篝火的“地下党”斗争,实为叶公好龙躲避群众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机会主义者喋喋不休地引用了大量历史资料,企图扯着历史的大旗为自己的错误路线诡辩。但不顾客观情况差异的生搬硬套可没法改变他们路线客观上的错误,一问到今天具体该怎么办,机会主义者就要开始暴露它有多么可笑,这些人只能重复着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三两成群进厂融工、松散的手工业小组和先有小组后有党,甚至说出了中修明明有飞机航母等武器,却永远不会用它们来镇压的荒谬言论。为了自圆其说,连这样离谱的幻想都能一本正经地说出来的,也就只有这些毫无原则,什么利于投机就做什么的机会主义者了。
2、机会主义者虽然写下了“洋洋洒洒”几万字的文章,但可惜的是这依旧没有回答读者们”怎么办“的问题。比如他们口口声声说道:要“地下党”、“地上斗争”、“地下党服务地上公开斗争”,那么地下是怎么一回事,地上是怎么一回事?如何着手?他们却又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最多又重复几句小组建党宣传建党的老话。最令人不齿的是,他们面对中修暴力机关的对策却是最朴实无华的不管,似乎革命的全部就是装瞎先实践了再说,这种毫不负责的态度就已经彻底暴露出了他们的投机本质。

千钧棒——紧追穷寇——雪原篝火的“地下党”斗争,实为叶公好龙躲避群众

雪原篝火与云水怒小组近期发布几篇文章,通过总结地下党经验的《在地下》,搬出了大量“地下党”、“地上斗争”、“地下党服务地上公开斗争”这些看似无误的发展趋势、路线选择,然而在实际讨论中,却是把中修势力完全当作纸老虎而毫无调查研究,把一切的斗争前途交给一个没有方向、没有未来阶段的“游击战”。马列毛主义者绝不应该被这种拙劣的模仿所欺骗,在机会主义者们的口中,什么样的正确原则都会出现,“低烈度到高烈度”、“地下党斗争配合根据地武装斗争”,什么理都给占上,但终究在争取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当中是蒙混不了的。马列毛主义者要让一切革命理论的斗争化作社会的变革,只有依靠革命的组织:群众有生产生活的保障、地方的基层政权能够撕开突破口、革命的工序明确有效、贯彻持久战的革命路线——把孤立的个体组织起来,教育灌输、斗争训练、民主管理,才会实现夺权、实现社会主义。

机会主义者传颂的天方夜谭

首先为不了解论战状况和矛盾重点的读者们说明一下机会主义者们的诉求。所谓 中国革命的危机和真左派与假左派之间的战争,已经在这里公开宣告开始。这场危机和战争的结局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中国革命事业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左翼小组内都存在着的矛盾——组织的难以避免的小资产阶级性质与缺乏的无产阶级领导。 雪原篝火拿出了指点江山的态势,誓要通过自身总结读书、然后贴近群众,来终结一切派系冲突,但这并不重要,需要追问的是,什么叫无产阶级领导?跟无产阶级产生联系就是领导了吗?这些原则说法在下一部分具体辩驳,先继续看看雪原篝火和云水怒另外一些高谈阔论, 燎原派,通过声讨佳士运动,展现着他们的懦弱胆怯和面对中修暴力机关的铁拳时止不住的颤抖。 抛弃现实斗争环境和力量对比状态,这是革命者该做的吗?既然有消灭一切派系斗争的想法,是不是要根据革命力量与反动力量的对比,找到突破点从而推动斗争。可是他们给出的方法是什么呢,实在是十足的妄想,照这样说,再怎么反对燎原声讨佳士或者其他的派别矛盾,最终雪原篝火也无法跟军警抗衡:

不需要把敌人的一切都打完,就可以把敌人打垮……所谓的人民战争非对称作战是给敌人放血的,为后来的决战阶段消灭敌人打基础的。我已经充分估计敌我力量,指出了中修军队是流氓无产者和工人贵族的队伍,敌人的轮式步战车、无人机和无人战斗系统应该重视,六代机、航母和洲际导弹不需要重视,因为它们是服务于帝国主义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杀人武器,你在这里虚构根本不存在的高科技“战略决战”。

机会主义者这一段真心话,对于任何一个有政治常识的人来说都近乎一种侮辱,让人好奇究竟什么样的路线才能造就出这样发言的人?造就出拥护这种路线的小组?也就是在这里,机会主义者的谈论和文章论战中, 一切的重心都集中在了中修的性质究竟如何、要以什么样的革命组织和战争去推翻它。马列毛主义者要脱离幼稚病,就要否定这种一分为二、机械乃至唯心的辩证法。 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无论是火箭军的军官还是派出所的辅警,对被压迫人民的镇压是同样性质的,不同的是使用暴力的程度。人人都知道邓小平派坦克碾死大学生,机会主义者却在这里告诉大家“坦克”跟“飞机”不是一家。明明坦克和飞机同处一个反革命的阵营,哪里需要它就会出现在哪里,从斗争阶段的认识上来说,对于决战的阶段,机会主义者连想象都不愿去想象。以至于拿这样一个武器的划分,否定掉革命斗争持久战必然的三阶段,本质上就是不信任群众、绝不愿去做群众工作,一切交给“后人智慧”。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什么样的革命组织和战争的问题。

革命斗争地上地下的正确原则如何被歪曲

首先,地下和地上的划分应当是马列毛主义者研究革命理论和进行斗争的基本原则。在准备阶段,对于革命组织的延续和发展,避开政治才能有条件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革命的全过程中,无论是一个组织还是整个斗争进程,都需要无产阶级的专政保证组织的阶级属性、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地下指的是远离国民党的农村以及城市中配合农村武装斗争的地下组织;在十月革命里,地下指的是用书信层层掩盖起来的布尔什维克中央及其领导下的地下代办员网络和地下工人武装;在当代,地下指的是中修无力干涉的依托墙外匿名网络发展起来的地下革命家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地下代办员网络、地下暴力斗争力量以及地下政权(红色节点)网络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地上地下划分,由于斗争形势的变化,公开武装斗争,让他们的性质显得不那么明显了。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即使在早期比如国民大革命时期,有着陈独秀右倾路线等影响,斗争策略基本是地下斗争,到一九二八年土地革命,就彻底进入了公开武装斗争。但这些还只是斗争过程中所表现的状况。 在雪原篝火和云水怒的书写中,地上地下并不是马列毛主义者所需的原意,而是“地下党”的工作和“地上党”的工作,也就是按照革命组织的工作和斗争的性质和影响来划分的。马列毛主义者需要的地上地下斗争是革命组织、政治斗争、组织性质的地上地下。先锋队、共产党、革命家核心,这是“地下党”还是“地上党”?雪原篝火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就如同他们对“坦克”和“飞机”的划分一样,二者实际上是统一的,却被恶意拆分 ,我们来看看拆分过后他们到底带来了什么,总的来说,是为他们个人获取影响力、未来发动群众为他们卖命从而捞取政治资本。

地下党斗争是革命斗争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单独的武装斗争是不可能取得革命斗争胜利的,因为“着重武装斗争,不是可以放弃其他形式的斗争,相反,没有武装斗争以外的各种形式的斗争的配合,武装斗争就不能取得胜利。”

从前面机会主义者们的主张来看,实际上地下斗争和雪原篝火的地下党并不相同、并没有区分,所以会有在公开斗争的情况下,仍然把地下斗争变成公开斗争的一部分来认识的结果。这看似有斗争性,实际上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地下党”是哪里来的呢?“地下党”所配合的武装斗争是哪个组织核心领导的呢?机会主义者们会说,“是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派出、领导的”,诚然,那这个派出和领导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他们会说,“是上级有能力、下级要服从”,所以,在雪原篝火和云水怒开篇对各种派别的嬉笑怒骂之后,其实就是要求自身身处上级,在他们鼓吹的小组阶段里面,由自己当老大。马列毛主义者则要科学对待,上下级关系应该还原到民主集中制这个组织原则上,革命先锋队可以看作是整个革命阶级的集中的核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革命先锋队也不是一日就能发展到,能领导一国之内整个革命阶级进行自觉斗争的状况。革命先锋队、共产党的上下级,党中央、区支部及其支部、基层小组,这样的关系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什么呢?就是为了发动起天南海北、亿万劳动群众的,为了推翻任何一处的资产阶级专政,就需要发动任何一处的群众。“地下党”之所以能从延安到了敌后战场,是党中央做出的决策,让一些同志前往敌后,统筹联络地区的游击队伍、分散的党组织,建设起这一区域的中心。列宁在一九零七年社民工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时、在党的中央机关报和中央委员会被机会主义者相继篡夺时,党的代办员体系还掌握在革命者的一边,也就是实际的基层力量还在真正革命者一边,于是才有布尔什维克对孟什维克的回信,另立中央,继续革命事业,这就是民主集中制的力量,这就是革命组织在一国之内整体部署的力量

所以我们强调,整个革命机体所包含的微小的基层革命组织,并不成为机会主义者继续卖弄小组阶段的条件,他们肯定会狡辩,“就是当地有游击小组和党小组,才有了建设敌后根据地的党组织的条件”,马列毛主义者不用跟他们反驳进入到鸡和蛋谁先谁后的问题里,事实就在眼前,机会主义者们自己总结历史和斗争原则,总结得挺对,却一点也用不上。除去他们概括的“地下党”之外,还有这样一段,仅有原则而无做法:

不变的组成部分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这是最可靠的力量。可变的部分是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地方实力派及他们的政治代表。因为革命时机不同,他们的政治表现也会不同,因而和他们的关系,和他们进行斗争和团结的内容也会不同,但终归应坚持又团结又斗争的原则。如何慎重地处理统一战线组成中的可变部分,是至关紧要的事。

正如一开始所提到的,雪原篝火要的是什么“无产阶级领导”?在他们看来,就是所谓的革命者跟工人阶级产生联系,至于到底是社会主义的集体关系、还是资本主义下的熟人关系,他们的领头人只会告诉你 先干了再说,我们可是实际工作者 再一点,是什么样的“地上党”?到底怎么发动群众?要用“地上党”还是“地下党”?雪原篝火用了三篇两万多字的篇幅阐述地下党的斗争,却无自身的理解,最终在他们的讨论中,当然是让“地上党小组”进行所谓的公开宣传、教育灌输。以至于在武装斗争和夺权的问题上,“一锤定音”,游击就完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雪原篝火扛着红旗反红旗,在反对、或者对持久战路线保持不可知论的时候,居然还能总结出“两条路线斗争”来:

从白区地下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党的路线、政策、策略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白区地下党斗争的成败。凡是贯彻执行了党的正确路线,工作就前进,就胜利,否则就后退,就失败。这一点凡是在白区作过长期地下党工作的,都深刻地体会到了。

雪原篝火拾人牙慧,自然总结出的两条路线斗争完全是没有上下文的,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即使深究了,好似只有路线斗争,只有几个关键人物,哪里来的物质基础?不敢提,因为他们在盲动斗争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宣传总结工作,既然不愿深究现实斗争环境,又何谈认识过去的路线斗争。曾经顾顺章的叛变,可以直接在中央特科的领导人和关键执行者身上引出三次机械隔离、背叛革命、盲动报复的致命错误。是什么样的组织关系让正确的意见得不到传达?是什么样的革命路线让这些执行机构处处碰壁?既然没有讲两条路线斗争的能力,马列毛主义者就不要轻信这些小组所谓面面俱到的宣传,看起来红得不得了,实际上自身没有几斤几两。

最后,还是需要重提持久战的路线,这在机会主义者的总结当中也是有的造成整个形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一个相当大的地区内,取得群众斗争的相对优势,主动发起对敌人的进攻。这样便支持了整个解放区的斗争,形成了“第二条战线”,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最后打败敌人。这就是在劣势中夺优势,在弱小中求强大,在被动中争主动,在防御中取进攻,在被包围中造成反包围的道理。这是党的游击战争的指导思想在地下党斗争中的应用。 同样的,还是只有正确原则,在当代怎么打?除去批判机会主义者的游击神话之外,马列毛主义者也需要有自己明确的认识。

前文已经说明的地上地下划分和革命组织核心的相关内容,此外还需要结合地上地下的斗争状况,当代的持久战路线才算完整。在机会主义者那里,“地上党”、“地下党”、“游击”、“经济斗争”,其实都属于地上,对反动政府来说是公开的,对群众来说是催人远离的,对革命进程来说是没头没尾的。 毛主席为我们留下的持久战路线,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不变的是认识阶级力量对比状况的矛盾。从这一点出发,在明确了以民主集中制建设革命领导核心之后, 马列毛主义者要闹革命,就离不开两大任务,一个是在全国范围内动员群众克服自发性、进入革命组织投身革命使群众革命化;一个是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革命的主力军 ,包括发动产业工人群体和建设最深刻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力量。 在持久战的战略防御阶段,此时革命先锋队还没有领导整个革命阶级进行自觉斗争的能力,未来会加入革命的人很多,而能进行革命建设的人很少,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物质力量都处于没有被发动、没有积蓄的状态,反动势力的力量还是压倒性的强; 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进程中,为了实现夺权这一政治斗争的核心任务,就需要以列宁主义代办员发动群众的历史经验,通过地上的、公开的、没有政治性质的组织初步结合群众;然而在建设自有的公共交通、教育协助、医疗互助以及法律援助过程中,正如武汉枪击被杀的律师,反动势力黑社会、国家机器的基层,必然反扑,而一无所有的工人群众只能在战术上堵路、扔板砖保卫自己人和组织存亡,但终究不可能在战略上硬碰硬,也就是在建设地上组织的同时,必须有武装起来的工人能够打跑这些家伙 ,一如韦博尔格造纸厂的工人们反击黑社会占厂,取缔资本家的管理,把当地政权收归群众,这个例子意在说明马列毛主义者在战略防御阶段所应进行的物质准备,组织上的地上地下,暴力专政的地上地下。到革命力量发展到形成新时代的红军,形成地下专政的根据地的时候,只是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还存在着更深重的革命工作亟待完成;“地上党和地下党”在这一时期,变成现实的斗争战略, 开辟敌后根据地,曾经罗荣桓从延安到山东的时候只有几十个人,统合地方武装建设根据地,当代的革命斗争更需要革命者时刻把握主动权,地下暴力要和革命组织的建设结合,主动出击到敌人后方,完成这一阶段最危险的工作。 机会主义者说,“把决战交给后人”是多么的不负责。而在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后,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已经在各地各处呈现敌弱我强的态势时,战略决战才到来,是革命阶级每个分子不可逃避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