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合作社”机会主义,坚持地下领导地上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合作社”到底是一种局限于经济斗争的“空想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改良,幻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和平的方式开辟出“桃园乡”。但是,无论是历史,还是马列毛主义的基本原理早已相我们说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胜利,唯有暴力革命一条路可走。

2、“合作社”不过是经济主义的又一变种而已,事实上其也确实和其他经济主义行为一样,依托于资本主义社会,在资产阶级专政下随时被资产阶级想起就可以破坏掉。没有无产阶级专政,没有社会主义社会,这种无产阶级经济形式如何可能存在?历史与当下不断的证明:唯有暴力革命无产阶级才有出路。而要进行暴力革命,就必须要有正确的路线,这一路线,就是组织建设,就是列宁的政治报路线,从地下到地上,再由地上输血地下,健全地下政权与红军。

3、本文犯了一些错误,在此说明:

  • (1) 认为资产阶级革命中是社会革命先行。这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和唯生产力论。
  • (2) 忽视了资产阶级革命中市民阶层、自耕农等小生产者以及无产阶级发挥的作用。这过度吹捧了资产阶级。
  • (3) 仅仅把社会革命和经济基础的进步画上了等号,没有意识到社会革命包括并且高于政治革命。

简单来说,社会革命就是整个社会,包括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政治、文化、思想等等)的改变。政治革命就是政治制度的改变,包括同一个制度(如资本主义制度)下政权的更迭。新的阶级(封建社会下的资产阶级和小资、市民、无产阶级;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在发展生产力时,会遇到旧的生产关系的阻碍。然而现行统治阶级拥有暴力专政权,阻止旧的生产关系改变,于是新的阶级只能通过暴力的政治革命彻底推翻旧的统治阶级,然后才能改造生产关系以及社会的其他部分(如思想文化)。因此,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第一步。

马列毛主义者认为,要解放全人类,光政治革命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革命(生产关系变革到公有制,文化革命等)。但是,政治革命又必须先于社会革命,为社会革命创造条件(因为资产阶级掌握专政权)。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深,劳动者生活的愈发困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出路。一部分人看到了历史上的合作社运动,试图通过建立劳动者“自我组织”、集体所有、自我管理的生产合作社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为自己划出一个桃花源。代表人物有B站的“公民伯里克利”,热衷于研究合作社如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存,认为合作社可以让工人进行自组织,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准备,并鼓吹合作社的联合。此外还有搞“布晴山数字集体经济农场”的“海星同志”。然而,马列毛主义者要认识到,通过合作社的经济改良避免剥削甚至通向革命是小资产阶级的幻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没有地下革命家组织的领导,一切地上的自发性运动都只会沦为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就连“公民伯里克利”自己也承认,“只有超越了单纯的经济作用的合作社才能长久存在,否则合作社会走向不可避免的退化道路——破产或成为资本主义企业”。但是,他又不愿或者不能指出,合作社如何才能“超越单纯的经济作用”。

合作社路线的本质是幻想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革命)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政治革命)。 然而,由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这是行不通的。要了解这个,就必须了解封建主义危机和资本主义危机的区别,或者说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区别。

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限制了生产力,所以溢出的生产力会自动地创造出新的生产关系,孕育出资本主义这一新的生产方式,倒过来吞噬了旧的生产关系。在历史上,由于资产阶级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其积累利润的能力远远超出了旧的封建地主阶级,导致最后出现了欧洲国王(地主阶级的头头)向资本家借钱打仗的现象,政治权力掌握在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而经济权力掌握在了新兴资产阶级手中。资产阶级为了打破限制生产力发展的旧的封建制度,发动资产阶级革命。以英国为例,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商人已经成为了国王最大的直接贷款人。在1559年和1560年,伊丽莎白女王征收到的税金远远高于同期得自王室领地的收入。商人阶层的政治影响力的上升,对议会立法和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增长,强大到了可以对专制王权说“不”的程度。1640年主教战争期间,苏格兰军队进攻至英格兰境内,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不得不两次召开资产阶级议会。这也成了英格兰内战的导火索。经过1642年到1651年期间,英格兰保皇派和议会派进行的三次内战,以及1688年的光荣革命,资产阶级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明确了君主立宪制度。我们可以看到,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社会革命先行,推动政治革命的过程

然而,作为一个要消灭私有制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将会是不同的。资本主义虽然也由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了生产力的相对过剩,限制了社会整体的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生产力在分配的层面仍然不断地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也就是说,虽然资本主义必然会导致危机,但危机并不会自动孕育出新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危机的“解决”仅有两种方式,要么开拓新的市场,要么(在旧的市场)创造出新的需求,但无论哪一种,都只是创造出新的假象,为下一场危机做准备。所以,资本主义危机并不会自动带来对原有生产方式的变更也即社会主义革命,而只会带来对生产力的破坏。理解了这一点,也就可以理解,合作社作为一个社会改良的试验,其在市场经济中积累财富的能力上是必然落后于残酷的大资本剥削的,因而其根本就无法带来社会革命——更不用说政治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必然是一个先政治革命后社会革命的过程。 这就要求马列毛主义者按照政治报路线组织起来,成立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进而组织整个无产阶级进行政治革命。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而是幻想着资本主义危机能够自动地产生无产阶级革命,那就是被动等待革命的机会主义者。

脱离地下革命家组织领导的合作社必将滑落至经济主义、工联主义。列宁就辛辣地评价道,“‘自我组织’这个词不过是知识分子的矫揉造作,是要用来掩饰他们真正的组织思想的贫乏,工人是绝对想不出‘自我组织’来的“,俄国的经济派知识分子就曾经鼓吹“自我组织”,“纯工人的”运动,但这本质上就是鼓吹吸收非无产阶级的思想。

就拿消费合作社来说吧。毫无疑问,它是把工人团结起来了。它的特性从政治上说是够单纯的了。这是否就是“独立自主的”组织呢??这要看从什么观点来看。在社会民主党人看来,只有充满社会民主主义精神,而且不只是充满“精神”,还要通过加入或靠近社会民主党而在策略上、政策上同社会民主党保持一致,这样的工人社团才是真正独立自主的。
在工团主义者、“无题派”、波谢派、社会革命党人、“无党派〈资产阶级的〉进步人士”看来却恰恰相反,只有那些不加入社会民主党、不靠近社会民主党、在实际政策和策略上恰好不同而且唯独不同社会民主党保持一致的工人社团,才是独立自主的。
列宁《知识分子斗士反对知识分子的统治》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合作社作为地上的经济互助组织,只有为地下的革命服务,接受地下革命家组织的领导,为地下革命引流,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通过分析革命历史与阅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一文,我们可以得出,今日的无产阶级革命同样需要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在战略防御阶段的第一阶段,马列毛主义者要在政治报路线下,在地上地下隔离的前提下,建立全国一盘棋的地下革命家组织。在革命家组织到达一定规模,有能力向全国派出一定数量的代办员后,就可以步入战略防御阶段的第二阶段:工业化的融工,以及从地上到地下的大规模引流。这个时候,代办员可以建立一系列的地上经济互助组织。这样的互助组织可以是前文中提到的工人一起进行生产的生产合作社,也可以是分享消费产品的消费合作社,互相借款的信用合作社,一起吃饭的社区厨房,等等等等。这样的地上的群众组织表面上将不会谈及政治,但实际上由地下的革命家组织领导。所有的参与者都必须参加分工劳动,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的义务劳动将原子化的群众组织化。

在战略防御阶段的第二阶段,地下革命家组织派出代办员建设地上群众组织。革命家组织筛选先进群众加入地下的学习小组。通过这样的地上地下两重的义务劳动的筛选,革命家组织就可以得到壮大。

同时,地上经济互助组织必然会遭受黑心老板、黑社会等势力的骚扰破坏。这就要求地上群众组织组织起地上的暴力,进行战斗值班。纪律优秀的战斗员通过地上地下两重筛选后,可以被组编至地下暴力队伍中,逐步建立起地下的武装工作队、地下红军、地下执法队等。这样,无产阶级力量一步步壮大,可以发展出更多根据地,建立起一支久经考验的红军。

接受地下革命家组织领导、为地下革命引流、为地下革命服务,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合作社实现自身目的的真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