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罢工浪潮下,工人运动出路在何方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在罢工中工人明白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权力,要想摆脱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就要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这句话有问题,工人的自发运动是不会明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他们能看到的只是老板、某官员以及追求经济利益,而看不见这是阶级矛盾,需要推翻整个资产阶级。
2、而地上地下的划分绝不是所谓的线上线下这么简单,就像在国内的线上软件交流势必也会被中修抓住,而使用墙外匿名网络进行聊天,无论说什么也不会被中修发现。 这句话有误,请读者注意甄别。墙内=地上 墙外=地下 这种划分是错误的,如电报固然是墙外的平台,但机会主义者在电报上从事的依然是毫无秘密性可言的纯地上活动,安全的地下环境主要是靠人,靠建立在义务劳动和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同志、战友间的紧密联系来构建的。

根据昨天新闻报道浙江嘉兴乌镇灯具厂上千工人连日罢工,千余名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因公司长期拖欠工资,自4月28日起连续两天罢工。据多位员工透露,自2024年年初起,生迪光电已连续三个月未发放薪资。随着员工的不满情绪不断积聚,终于在4月28日爆发大规模罢工行动,次日,员工又集体前往乌镇政府抗议。在罢工首日,一位工厂负责人表示,公司因遭供应商起诉导致账户被冻结,暂时无力发放工资。然而,工人们对此说法并不买账,表示只想知道何时能拿到工资。 据中国企业信息平台“企查查”数据显示,生迪光电目前已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未履行的法院判决金额高达1689.42万元人民币。 截至4月29日下午,员工们仍未收到明确答复,工资发放时间依旧遥遥无期。


过去的六个月里全国爆发了900多起工人自发性斗争,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正推动着革命愈演愈烈,可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我们也看到了群众自发性运动的局限性,斗争局限于经济问题,没有一个核心组织领导,难以持续斗争等等。

列宁在《谈谈罢工》中明确说明,罢工是工人阶级战争的学校 ”,工人在其中学习如何与敌人进行斗争 。马列毛主义者不能低估或贬低任何一次罢工的意义,在一次次的罢工中,我们可以学到,没有组织领导的罢工是不能持久的,仅局限于经济斗争的罢工范围不可能扩大的。

在罢工中工人明白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权力,要想摆脱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就要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那么要走怎样的路线才能团结无产阶级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呢?是列宁的政治报路线,还是机会主义者的“三勤三化”“交朋友”的手工业融工。我们可以看到,机会主义者的路线只不过是对自发性的群众运动做简单的崇拜而已,他们企图通过吃吃喝喝来和工人们交朋友,在地上公然的进行政治宣传,认为所谓的政治影响力可以做到一切。可是实际上这种暴露在地上的行为只会被中修警察所关注,就像一次次的自发运动那样,在宣传之初就被绞杀,纵然起事了,资本家和警察也可以通过封锁现场,不发工资来全面的遏制住事态发展,这时候所谓的影响力在面对强大的白色恐怖之下烟消云散。这种手工业融工组织不起来工人,也没办法把先进的思想“宣传”进工人的脑子里,这样的自发性斗争就是进行千百次也是无济于事,甚至有可能推动资产阶级改良派来进一步掩盖阶级矛盾,把资本主义的锁链越修越牢。

只有坚持政治报路线才能真正组织工人阶级走向解放。坚持政治报路线首先就是要建设一只纪律严明的地下革命家组织,建立起全国性代办员网络。通过这一网络向地上建立和发展地上组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必须坚持地上地下的正确划分。工人自发性运动的经验教训我们,在中修掌控的地上是发展不起来革命组织的,而地上地下的划分绝不是所谓的线上线下这么简单,就像在国内的线上软件交流势必也会被中修抓住,而使用墙外匿名网络进行聊天,无论说什么也不会被中修发现。所以必须坚持政治意义上的地上地下划分,正如葛伦所说的:“地下指的是中修无力干涉的依托墙外匿名网络发展起来的地下革命家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地下代办员网络、地下暴力斗争力量以及地下政权(红色节点)网络。”

明白了地上地下的划分就必然要遵守地上地下隔离的原则和地上不谈政治的原则,可以说地上是危险的,是容易被中修所监视的,是整个革命的最前沿,任何地上的暴露都有可能引来中修的调查和搜索,只有在严格的保密和隔离下才能保证地下组织安全。在这些原则的保证之下,我们向地上派遣代办员,组织建立地上组织,无论地上还是地下小组,虽然形式多样但是都具有一定的共性,那就是民主集中制和义务劳动。并且由于地上组织不能暴露政治目的,因此主要的作用是筛选出先进的工人向地下输血。地下组织也要借助工人自发运动,将其转变为革命助力,运用地下执法权扩大地下政权发展。这样斗争就从低烈度向高烈度不断推进,在全国各地形成一张大网,在于资产阶级的战斗中相互协调联系,以此不断斗争发展。由战略防御走向战略相持直到战略反攻,赢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