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资本家荣获劳动模范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从资产阶级专政的角度看,这些企业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专政的税收作出了远超其他绝大多数人口的贡献,同时还能够起到辅助对内蒙蔽掩盖阶级矛盾、对外通过多方面进行帝国主义争霸的作用,因此的确称得上模范;然而这和劳动、和无产阶级立场早已南辕北辙。由此就引出了革命路线的问题,只有真正建立起工业化的组织使之能够承担起筛选、培养大批自觉推动革命前进的革命家的任务,才能真正走向正确路线、看到可以胜利的未来。
2、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防御阶段中,最关键的便是培养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这就要求当代革命者要在马列毛主义路线下进行地下革命脚手架的搭建和革命者的培养。毛主席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有了人,才会能动地实践路线,搭建和改进制度,才会有党、有枪、有革命。但还需指出:为什么盯着刘伟一人出恶气?原因在于刘伟便是中帝下私人资产阶级的代表之一,而这个代表获得“劳动模范”引发的反对声音与舆论便是群众自发斗争的体现。马列毛主义者强调“从个别到一般”,抓着“刘伟”不放,就是要以此揭露中帝的反动面目,而非浅尝辄止的自发抱怨。

近日,游戏公司米哈游的创始人刘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面对这么一典型的“企业家”角色荣获本该属于劳动者的殊荣,一时间多种观点碰撞,笔者就此来点评。

演都不演,资本家怎能荣获劳动模范?

劳动模范这一称号的设立是1950年的事情了,它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直是肯定先进自觉的劳动者的殊荣,一般而言是只能颁给无产阶级的。然而自中修复辟以来,无产阶级早已丧失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公地位,虽然劳动模范的奖项任然存在,但早就变为资产阶级决定下的奖项。这种奖项,它可以颁给埋头苦干但从不关心文化大革命路线的黄色工人(不关心路线),也可以颁给在从事脑力活动的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扩大脑体力劳动的差别),但今日,它唯独搬给了所谓的企业家(资本家)。刘伟就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它今日这般身份荣获劳模恐怕是剥削有功论吧。无产阶级群众也难以接受一个剥削人的资本家获得本该属于劳动者的劳动模范的称号,更可气的是,还有诸多言论去肯定刘伟。

驳斥错误言论

言论一:今年全国劳模1400多个,盯着刘伟一人出恶气做甚?

驳斥:刘伟剥削有功荣获劳模,大部分无产阶级被迫高强度受剥削却什么也得不到。你问其他劳模,那些管理岗,技术岗等脑力无产者(也有可能就是中产的阶层)早就超过了传统工人与农民为主要的劳动者,不仅劳模如此,现在全国人民代表由工农出身的早就低不知如何了。

言论二:刘伟做老板之前是干技术的,付出脑力劳动,值得获取劳动模范称号。

驳斥:从他作为老板掌握整个公司的生产资料,雇佣剥削其他无产者开始,它所付诸的管理等脑力劳动就已经是服务于剥削压迫的劳动,既不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创造服务于全社会的劳动,也不是资本主义劳动者单纯的被剥削的劳动。承认他的劳动却漠视背后的阶级性,那么之前的奴隶主,封建地主真也该给颁个劳动模范的称号,或者直白点叫“剥削模范”,因为他们在为剥削他人而付出劳动是一样的,而且被你们这群家伙肯定了。

言论三:刘伟有技术性的创举,是响应国家号召的创新性人才,劳动模范是肯定其脑力劳动在科技技术上面的创新。

驳斥:又是技术论,他到底有什么创新笔者是不清楚的,但技术创新被他们用去做什么是很清楚的。阶级社会一切都要到上阶级性的烙印,技术创新在资本主义社会不是服务于无产阶级的,而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用于剥削更多剩余价值创造财富。那么刘伟的技术服务于什么呢?是原神这款游戏里的一花一草娱乐麻痹广大无产阶级?还是米家游戏出国宣扬中国文化服务于帝国主义争霸?

说白了,劳动模范早就失去了社会主义的阶级性,在中修复辟这段时期里,一开始只是让劳动失去革命路线的指导,后来又搞什么科技创新肯定脑力劳动,最后直接肯定资产阶级的剥削劳动也是劳动,这种发展过程以及上面种种错误眼困就是中国广大无产阶级彻底失去路线指导、极度缺乏权力的事实,也是资产阶级彻底摊牌专政事实的过程。

不要劳动模范,要革命模范

怎么办,得革命。在资产阶级专政下,无产阶级缺乏路线指导也缺乏实质权力。而列宁提出的政治报组织路线恰恰是当下最正确的革命夺权的路线,为什么呢?因为政治报路线阐述了一条正确的先进的组织关系,在这里,民主集中制是基本的组织原则,以革命分工为脚手架的形成直接的组织力量,这种分工即包括列宁所叙述的政治报的分工,更包括在此脚手架上对人的组织性的培养为革命者,而这种组织性就是民主集中制下集体主义灵活改造人,也包括在实际革命分工中反映人方便集体改造人。地下革命家组织培养革命者就是上述辩证发展的过程,培养革命者才是组织的核心,地下革命家阶段培养的革命者是在战略防御阶级派去地上建设地上组织的代办员,也可能是如葛仑一文设想的去建设地下红军。

那么到战略防御阶段,地上组织地下红军的核心是什么呢?不是建设地上组织,不是培养组织力量吗?那当然如此,可同样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代办员建设地上组织同样需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需要分工协作和无产阶级纪律以及暴力值班,因为中修专政的缘故,地上无法灌输政治,但通过地上组织的事务性分工反映人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集体主义培养人的缘故,身为先进分子和实际劳动者的代办员才有根基发掘出先进分子,通过第三方介绍或者什么办法转入地下,在地下远离中修管控的组织中得到政治灌输。那么先进分子在地下如何呢,是直接作为党员存在吗?

当然不是,但地下组织的作用,如笔者在论述的革命家组织建设和地上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革命分工反映人的作用仍然是必要的,组织进一步培养人,例如如果进入的是地下红军,在地下红军听从革命家组织领导进行行动,这个行动本身就能反映人的先进与否,民主集中制下的集体生活来实现对人的培养(即包括落后分子受到培养,也包括先进带动落后)。从地下组织筛选出来的更先进的革命者,就具备了担任地下革命家组织领导工作的政治能力,和忠于路线敢于同敌人斗争的原则,这才适于作为党员。

所以,组织本身培养人是很清楚明朗的,但仍会有人问,那实际的革命行动呢?干翻中修,或者慢慢夺取中修权力的行动呢,这不是主要的吗?这些行动,就是地上地下组织中革命分工的体现,他是由人作的,但目的是培养人,可培养人并没有一丝落后革命行动的实现,反而先进的人更能促进革命行动,争取革命的胜利。甚至笔者建议读者以上述的思路同样去思考社会主义时期的群众性组织,他们是否需要革命路线的指导,是否需要民主集中制,他们的“革命分工”是什么,这种组织要不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在革命路线的指导下,用先进的组织关系培养先进的人,取代资产阶级落后组织关系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一步扩大先进的组织关系消灭落后的资产阶级思想。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