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儿走路两分钟肘击200人?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对革命作品的污名化,本质体现着对革命的污名化。反动派在今天疯狂污蔑着毛泽东时代的文艺作品,将过去的文艺宣传为疯狂和盲从的,将今天的文艺宣传为独立和思考的,这就体现着,文艺作品是如何鲜明的代表着政权的立场。但文艺作品终结是政权的所属,没有政权,自然也就不可能打倒资产阶级的文艺作品,但他们通过言论审查、网络警察、法律和军队来保卫自己的文艺作品时,如果不能把这些全部推翻打倒,无产阶级也就不可能拥有自己的文化了。
2、被小资产阶级习气那股摇摆不定、幕虚恶实所毒害的人,就会既鄙视没有精气神的颓废糜烂的资本主义艺术,又会戏谑的污蔑无产阶级艺术特有的力量感是”正的发邪“,这种文艺作品上的评价反映的是他们不能参与到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立场。要肃清这些思想流毒,根本上并不能靠宣传、影响做到。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只有组织起革命组织这样现实的物质基础,才有消灭反动艺术、思想的力量。

最近是有一段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火出了圈。是一段短视频网站里面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姑娘走路五分钟,肘击500次。是魔性的配音、夸装的动作、还有和现在颓废糜烂的资本主义对比十分鲜明的、互联网上所谓的那个时代的精气神。火出圈的是社会主义的文艺作品,但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依然是对无产阶级文艺作品的一种污蔑、鄙视、调侃、戏弄。互联网上最好的评价不过也是羡慕羡慕那个时代的精气神,现在资本主义下全成了摆烂躺平,以及被迫被逼着去上学上班,没有了希望全成了不得不要做的事情。那么那个时代的精气神从哪里来呢?以及民族主义也无孔不入,又开始说这些老艺术家早就跑美国去了。又是谁在嘲笑无产阶级的文艺作品呢?

肘击200人的是个什么动作?

原来这是戏曲中使用了大量极具特色的“甩肘”“挥臂”动作。这种动作在戏曲中属于程式化表现。用这样夸装的动来表现人物、事件的情绪感情和发展。从而表达一定的政治思想或者阶级情感。在艺术作品中这样的动作形式非常多,比如古代戏中的甩胡子、走圆台、耍衣袖,芭蕾舞中掂起脚尖等等,夸张的动作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那么因此,互联网上所谓对肘击200人的戏弄依然是对无产阶级文艺作品的不满,是小资产阶级本着自己的阶级本能对无产阶级精神的鄙视,是修正主义下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意识形态的恐惧和唾弃。因为肘击200人的动作正是展现了无产阶级朴素的情感,同时也是劳动人民特有的力量,是当下资产阶级所十分恐惧的力量。

那个时代的精气神从哪里来?

夸张的动作依然是服务于政治,所谓那个时代的精气神并不是空穴来风。靠着资本家的大饼,谁还能有什么精气神呢?在资产阶级鞭子的抽打下,能有一个要死不活的精气神已经很不错了。人的精气神是由物质利益所决定,在社会主义时期,由无产阶级专政,劳动者们没有剥削和压迫,都是为了自己为了阶级利益集体劳动,所以当然是有精气神的。现在的人们是为了资产阶级而劳动,干的越多,资产阶级得到的越多、自己反而得到的越少。那么谁又愿意去劳动呢?

并且更重要的是无产阶级特有的力量感。力量是无产阶级所特有的,是只能有劳动人民所有的。资产阶级的文艺作品无论多么伟大端庄都会缺少真正的力量感,都会有种欺骗和空虚。而资产阶级同时也畏惧社会主义作品中的力量,他们污蔑为肘击200人或是说正的发邪。本质还是对无产阶级的攻击。

民族主义中的戏剧

戏剧的没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修正主义也非常喜欢谈,但他们谈的是宣扬自己的民族主义,企图拿一套传统文化或非物质遗产等等来蛊惑人们。当修正主义说到戏曲,出场的便是反动的王侯将相古代戏,宣扬的也是英雄主义或儒道文化的反动思想。其实和今天修正主义的春节晚会是异曲同工之妙。唱的歌、跳的舞都是在歌颂伟大、富强的资产阶级,那么广大的人民群众怎么会买账呢?其实可见,不仅是戏剧,是一切舞蹈、音乐、影视剧都在愈加衰败中,这同时也证明了艺术文化是完全服务于政治形态的,今天已经到了资本主义的末期,无产阶级再也不能忍受这样剥削压迫的状态,势必要推翻旧社会。

并且还有一民族主义的声音,是说剧中的小女孩早已转到美国了。这依然是修正主义所宣传的激化民族矛盾掩盖阶级矛盾。无论是投靠美国还是投靠祖国,都不是投靠无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来说都是压迫和苦难。

文艺作品能激发群众革命吗?

目前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是无产阶级依然还没有广泛的组织联合起来,大多数的人们依然还没有真正的起来革命反抗,很多的人们还是保持着政治冷淡,对于左派丝毫不知。那么难道是群众不想反抗吗?是心甘情愿的处于被奴役的状态吗?当然不是。没有哪个无产阶级是不想反抗的,但问题就在于如何反抗。根据自发反抗罢工的数据的来看,群众的反抗是一丁点都不少的,甚至也能自发形成一些规模较大的群众运动,但这些反抗运动依然是相互隔绝的,还不能联合在一起。富士康工人罢工时比亚迪工人不能支援,到比亚迪罢工时,富士康工人却还不知道。这就说明问题不在想不想反抗,而在于如何反抗,在于无产阶级应该如何使用自己的力量。

但是一些机会主义分子,为了自己的投机利益,迷信群众的自发运动,他们认为单靠群众自己搞的罢工就能逐渐实现革命,于是这些机会主义走向了自发运动的道路。于是他们得出一条唯影响力论,他们给群众放一些社会主义的文艺作品、或是听一下革命歌曲或是国际歌,妄想只通过文艺作品来激发群众的革命意识。这套靠文艺作品搞影响力的是非常错误的机会主义路线。群众看一部电影、听一首歌是不会改变稳固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反抗是完全以物质力量为基础的。因此无产阶级需要的是能组织联合起来开始斗争,只有真正具有力量的先锋队才是无产阶级的,如阳和平、未明子等热度再高、宣传的再热火朝天,对无产阶级来说也什么作用。

要让群众看到力量。要让群众能直接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斗争,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进行联合领导。今天工业化的环境下,不可能像新民主主义时期搞暴力割据,而是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全国统一进行,必须全部的无产阶级组织联合起来才能开始真正的斗争。在有一个能领导全国斗争的先锋队后,自然就要参与到地上的斗争上来,以具体的无产阶级利益建成工人组织,开始小规模的进行斗争,这种斗争的力量是来源于地下工业化,也是这种能为了阶级利益而斗争的力量,才能有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开始参与进斗争中来,在这样愈演愈烈的斗争中革命才能前进。正是在正确的革命路线上,文艺作品才能激发革命的斗志,才能真正的实现艺术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