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体现了列宁路线和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主要围绕了中央机关人选、总委员会的定位和选举办法和中央机关增补办法等问题。
机会主义者破坏民主集中制
机会主义者和列宁路线斗争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破坏民主集中制。他们投票不是为了革命事业的根本利益,不是为了贯彻正确路线,而是为了满足个人私利或者自己小集团、小宗派的利益。当不能满足时,他们就拒绝执行多数决议,并努力阻挠多数决议的落实,搞无政府主义。他们在党的正式会议上搞政治隐瞒,不通过党的正规组织渠道、党内民主集中流程去解决问题,而是面向非党公众开展蛊惑,造谣污蔑、倒打一耙。机会主义者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目的就是破坏党的组织纪律性,就是不愿受党的严密纪律约束,不愿党成为号令严明能与资产阶级殊死搏杀的战斗队,而要把党变成小资产阶级自由空谈的俱乐部,成为满足个人和小集团野心的政治过家家草台班子。机会主义的这种破坏民主集中制的斗争方式,在当代机会主义者身上也是屡见不鲜的。
“小组建党” 的弯路
“二大”上列宁路线与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明显表明,“小组建党”-----即先建立各个手工业小组,再把小组联合起来建党是一条错误的道路,而当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俄国党是走了一条弯路。
明明火星报通过贯彻政治报路线,搭建起了革命脚手架,形成统一的地下革命家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地上群众组织,从而完成了主要的实际建党任务,那为什么还要邀请各非火星报的手工业小组来一起召开二大呢?结果就导致在二大上这些手工业小组形成了机会主义派别,并和火星报中暗藏的机会主义分子联合了起来,导致火星报路线即列宁路线在代表大会上居于少数(直到最后有机会主义派别退出,才在中央委员会选举中改变了局面)。这使得“二大”并没有完成建党任务。俄国完成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建立任务是到布尔什维克单独立党才算完成的-----这不就是明显的弯路吗?
俄国革命者当时走弯路有经验不足的历史局限性,而现在马列毛主义者就必须要充分吸取历史教训,坚决摒弃小组建党的弯路,绝不和手工业小组路线妥协,而是坚决贯彻政治报路线,建设全国性地下革命家组织,在其领导下开展全国性大规模融工,以此完成建党任务,而不能让任何搞小组路线的泛左翼来破坏建党进程。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定位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定位也是二大上列宁路线和机会主义路线斗争的一个焦点。
列宁路线主张最高领导机关就应该是从代表大会中产生的,只对代表大会负责的,代表全党,贯彻正确路线、对全党实施集中统一领导的机关。而机会主义路线则要把最高领导机关变为党内各山头、各机构的联席会议和仲裁委员会,实际就是否定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而把党变成没有领导中心的,软弱涣散的,各山头宗派苟合在一起的乌合之众。马列毛主义者现在也一定要继承列宁路线,在建党过程中建立坚强的、代表全党贯彻正确路线、实施集中统一领导的党中央,而绝不在党内搞联邦制,搞山头联盟。
列宁在居于少数派时的斗争方式
关于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编辑部人选的增补方式的斗争,反映出列宁在党内居于少数派时的斗争方式。
首先就是坚持原则,坚持正确路线,进行公开的路线对路线的交锋,而不搞无原则的妥协。
其次就是遵守民主集中制。在党还没有被机会主义彻底篡权,还有反篡权斗争可能时,列宁还是坚持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党内斗争方式,而不是像机会主义者那样破坏民主集中制,搞无政府主义。
第三就是极力保护少数派的权利,从而破坏机会主义篡权。列宁党内斗争的根本目的就是贯彻正确路线,反对错误路线。因此在正确路线处于少数的时候,就要在民主集中制允许的范围内极力保护少数派的权利,从而防止机会主义路线利用暂时的多数为所欲为,破坏机会主义的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