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棒——激浊扬清——论机会主义者多种错误论点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机会主义者无论是鼓吹融工万能论、迷信宣传影响力,还是歪曲甚至反对列宁的先锋队路线,他们都只不过是出于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本能地阻挠无产阶级革命罢了。而当下任何一个革命青年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产阶级唯一的武器就是组织。没有政治报路线的贯彻,就没有可以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就无以壮大无产阶级的力量。当下通过不断的组织建设,建立起庞大而严密的地下革命家组织,进而建设代办员网络和工人小组,推动革命由地下向地上发展,这就是当下的革命必由之路。而批判揭露机会主义者的错误,就是让一切愿意革命的青年认清其面目并与之划清界限,投身于政治报路线,加入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浪潮中来。
2、说到底,机会主义者是不愿意进行艰苦的组织建设工作的,他们甚至可以否定列宁的先锋队理论,并且用上“列宁式政党”这种自由派资产阶级才会用的词语,对于机会主义者而言,永远只有民主,极端个人主义的民主,而没有集中,他们自己不愿意舍弃有越丰厚的小资生活,却又标榜自己革命

机会主义者反对列宁先锋队路线,实质是反对革命

拥有政治空间的德国,严密的革命组织反而让德国革命工作走上死路。极度专制打压革命的俄国,反而让革命家们胜利了,值得深思。布尔什维克式组织模式是在沙俄的高压政治形势下诞生出来的,它也有很多缺点。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并不必须列宁式政党,在当时普鲁士式邦国联盟的政治环境也几乎不可能产生列宁式政党。

欧洲各国共产党恰恰是因为自身软弱无力而失败的,他们甘愿当工运观察家,躲在书斋里,面对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不愿意与工人阶级相结合,不愿意领导工人阶级自觉地斗争,结果就是资产阶级反扑,法西斯上台,血腥镇压了各国共产党。当时的德国共产党哪里严密了?恰恰相反,他们是最反对列宁主义严密的党组织的。也正是因此,导致了他们的革命走向失败。

德国革命的失败不在于KPD“严密的革命组织”,而恰恰在于其革命组织的不严密。斯巴达克同盟起义的时候从SPD中分裂出的KPD(SPD左翼)并没有紧密的组织,其控制的工人武装并无能力短时间内控制柏林反而被政府支持的自由军团所镇压。德国革命的失败在于德国的共产党人没能够早早认识到SPD从事实上已经成为修正主义政党这个事实,仍存在先在党内战胜修正主义分子后进一步发展的幻想,使得SPD左翼在早期没能够向布尔什维克那样进行组织。不能够用“客观条件不足”来为KPD的失败辩护,更不能因此打着“列宁式政党特殊”的名义反对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

事到如今,机会主义者们已经开始公然反对列宁的组织路线,用所谓的国家性质差别来否定严密的革命组织形式,以荒谬的政治环境为由来否定列宁式政党的建设可行性,我们首先应当明确,并非是所谓的国家环境这一外因影响了革命党的建设与革命的胜利与否,真正影响革命胜败的应当是革命党本身的路线问题,也正是因为德共没有建立成为布尔什维克那样的严密政党,才会导致其最终滑向议会斗争的错误路线并导致革命失败,很显然,机会主义者们并非是从能否达成革命的角度来评价列宁的严密政党,而仅仅是从自身的散漫习气出发来判断的,也因此他们同革命者的意见分歧,就同百年前那位“著名”的经济派与列宁的分歧一摸一样:

此人继续回忆:列宁建议在党内实行某种军事纪律,但这样的事,不论是在我们俄国还是在西欧,社会民主党人从来没有见到过。列宁眯缝着眼,笑眯眯地回答说:“您只是在这一点上同我不一致,而这一点正是问题的全部实质,这就是说,您我之间再没有什么好谈的了。”于是此人与列宁分道扬镳好多年。

从历史上的沙俄到如今的中修,社会已经发展了上百年,列宁导师所指引出的革命路线仍然熠熠生辉,而机会主义者们的腐臭也和百年前相比没有任何本质的变化,仍然对工人的自发性无比崇拜,仍然对宗派和小山头趋之若鹜,唯独对以高度严明的无产阶级纪律组织起来的革命者嗤之以鼻,可是这也无妨,机会主义者们可以一辈子在泥潭里打滚,而革命者要做的就是拒绝并甩开这些泥潭中的脏手,肩并肩迈向革命的道路。

机会主义者对政治宣传的迷信及对政治报路线的曲解

我有一个感觉,就是觉得各个报刊该写的东西已经写完了,每个月的时评们都是在指向同一件事,都是反抗资产阶级统治。是不是可以有新专栏写一点理论文章,从简单读物上升到一般读物?

对政治报路线的彻底的片面肤浅的了解,将政治报视作“报纸”强调他的“影响力”钻研他的“深度”,而无视其作为革命脚手架的作用。

迷信报纸迷信政治影响力的作用,是机会主义者依然不明白政治报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到革命脚手架去支持革命家组织建设的作用。于是他们就只会想着怎么去写一篇影响力足够大的文章,好像这样就能够万事大吉了。然而政治影响力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不说别的,大群对各路机会主义者批判了多少次?揭穿了多少他们迷惑无产阶级的丑恶嘴脸?然而这些机会主义者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改变,依然大言不惭地宣扬着自己的错误思想去毒害一个又一个刚刚左转的进步青年。一群只会做宣传的机会主义者们都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拥有强大专政力量的赵修了。他们的文章写的再好也不可能将赵修骂死。只有工业化的组织才能够领导无产阶级才能够将广大的无产阶级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力量去战胜资产阶级。

阶级斗争未完结,政治报自然要抓纲,必然是反抗资产阶级统治,但如何反抗就涉及到组织路线问题了,但泛左翼机会主义者根本不明白政治报路线的基本原理,“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就后一点来说,可以把报纸比作脚手架,它搭在施工的建筑物周围,显示出建筑物的轮廓,便于各个建筑工人之间的来往,有助于他们分配工作和观察有组织的劳动所获得的总成绩。”一方面他们迷信影响力,和目田一样,似乎宣传就可以把中修宣传倒,是事实上的唯心主义。另一方面将政治报贬低为学理主义的载体,进行研究,都无法真正推进革命。

鼓吹“万能”的小组融工论,不过是流寇般的作业

线上是没办法真正搞好工人工作的,而工人工作不能只指望着线上的人跑到线下去推动革命,融工是小组阶段的主要策略,它只是暂时的,未来建党后不会再那么强调融工,未来可能是会以工人运动为主导,参与到一切可以参与的阶级内进行政治鼓动,融工小组其实就是游击战的阶段,只有游击战打得好,才能有根据地,才能有运动战和阵地战

这正是毛主席所批判的流寇主义思想,持久战是分兵以保存实力;集中以歼灭敌人,没有一个指导全国一盘棋斗争的地下核心根本无法开展真正的持久战争;机会主义者此类庸俗的游击战之中,各个节点之间都不服从地下革命家组织的指挥(他们根本反对首先建设这样一个组织),彼此之间无法配合,此类分散根本不能保存实力,反而被中修军警抓住空隙,从容地逐个击破,放之较大的视野,就是越打人越少,游而不击,无产阶级被蒙骗住跟着跑,极大地损害了革命运动!机会主义者炮制出这个游击战阶段,无他,不过是畏惧组织建设、

经济派始终无法解释这么一个关键的问题——无产阶级的党性是怎么来的?是自己悟出来的吗?是跟工人交酒肉朋友、搞三勤三化聊出来的吗?有党性的革命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灌输和锤炼下锻造出来的。而这个场合必须是在地下,地上谈政治就是见光死。所以我们说只能从地下到地上,这是当代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由之路。没有一个地下核心统筹全国革命,妄想在各地公开谈政治,只能陷入冒头→瓦解→再冒头→再瓦解的低水平循环里,好不容易积攒的革命力量都会因为在地上公开而被消灭掉。十年融工已经证明了经济派搞的这条路是死路,而经济派却依然不见棺材不落泪,只能说好言难劝该死的鬼,马列毛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本来就不是同一个阶级,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游击战在中修的神剧中是万金油,仿佛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游击了就能赢。但历史上失败的游击才是多数,每一个被剿灭的“匪”都是一支游击队。反对者们和中修一样,也将游击战视为神圣,仿佛游击了就必然胜利,就会有根据地。但真实的逻辑是反过来的,没有根据地的游击战必然失败。中共军事斗争历史也证实了这一点,秋收起义的部队有了井冈山作根据地,才有了第一个稳固的苏区,才有了游击战运动战的可能。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也在打游击,但却因没有根据地而被消灭。井冈山失守后红军若是没有取得陕北根据地,也不可能存续下来。今天的革命形势也一样,没有根据地的融工就是流寇,迟早被反动派的军队镇压消灭。过去10年的手工业融工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发展到最后手工业者们完全就是流寇的样子,进一个厂2个月就鼓动发起罢工,把毫无根基的“融工小组”葬送于一役。罢工结束后无论胜败这些融工者都不可能继续扎根工厂了,只能转战下一个厂子继续流寇作战。他们的结果也和历史上被剿灭的游击队一样,力量越来越少最终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