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棒——激浊扬清——看机会主义者是如何无耻地将政治报路线矮化成宣传路线的!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历来的机会主义者们因为其投机本性,都是反对建设一个集中统一的革命家组织,建设一个列宁主义的先锋队。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说政治报就是办报纸,完全无视他最重要,最根本的作用——组织作用。按照政治报路线组织起来的革命家组织不仅可以依靠工业化分工协同的义务劳动锻炼工人,还可以不断地清洗机会主义者和特务。这正是进行政治划分的结果,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组织程度,实现阶级力量的对比发生转变。而机会主义者们却进行阶级划分,这也正是在为自己利用工人的自发性投机做准备。到这里他们的反革命本质也就完全暴露出来了。这也告诫当代的革命者只有坚持政治报路线,才能斗争掉这些机会主义者,才能推翻赵修的统治,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2、机会主义分子不惜扭曲革命历史,将列宁的政治报路线矮化,就是要为自己兜售的手工业宣传路线路线招魂,但正如德国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所教导无产阶级的,盲目崇拜自发性就是放任工人继续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机会主义等形形色色的错误倾向做最彻底的决裂,结果就是在葬送革命,机会主义分子他们并不在乎是否有一个纪律严明的民主集中制的革命组织,他们不愿意冲锋在前,只想以最少的代价赚取最多的个人利益,他们永远没有坚定的立场,只有不断摇摆的投机,无产阶级要识破他们的真正面目,通过列宁的政治报路线组织起来,斗争出潜藏的机会主义分子,直至推翻资产阶级专政。

机会主义者的革命家组织是盼出来的,是靠外部援助的,反正不是通过革命家自己建设的,这反映出的是机会主义者就是打算要政治投机,并不想承担革命家的义务,小资产阶级cosplay革命家,他们参与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要革命家的权力却不要任何责任,因而他们就竭尽全力不惜用各种手段去反对和歪曲列宁的政治报路线。

一、机会主义者公然反对列宁式先锋队

拥有政治空间的德国,严密的革命组织反而让德国革命工作走上死路。极度专制打压革命的俄国,反而让革命家们胜利了,值得深思。布尔什维克式组织模式是在沙俄的高压政治形势下诞生出来的,它也有很多缺点。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并不必须列宁式政党,在当时普鲁士式邦国联盟的政治环境也几乎不可能产生列宁式政党。德意志可能更为偏向同志所述的传统的封建专制社会,可是从历史上看,是联共布更加好的贯彻了无产阶级民主。德共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过去资产阶级议会的民主手段。

机会主义者公然歪曲历史事实,猖狂反对列宁主义,竟胡说什么德国革命工作走上死路的原因是先锋队太过严密,岂不知列宁与卢森堡的论战焦点恰恰在于德共没有抓好党的自觉领导?岂不知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作为有缺点的烈士,其缺点恰恰在于没有推进严密的组织建设、将群众紧紧组织起来,反而对自发性心存幻想。战败后的德国内外交困,假若组织程度够高,本可以举行十月革命那样的起义推翻德国反动政府的,甚至许多工人都已自发结成秘密组织开展工人运动了,如果德共能够具有高水平的组织建设并及时介入群众运动、改造自发性、培养自觉性,将群众组织纳入革命政党一元化领导的轨道上,那德国革命的胜利是完全有把握的——但德共不抓党的领导,不抓路线斗争,就任由群众运动自发发展,结果正中资产阶级及其走狗的下怀,给足了机会主义分子以“政治空间”,社民党、独立社民党等机会主义政治力量篡夺革命领导权,把群众运动引向邪路,德共站在一旁空喊着革命的口号却一直没有开展革命党所应开展的工作,结果使十一月革命归于失败,工人群众无谓牺牲,群代会终被社民党所掌控,沦为其建立魏玛共和国这一资产阶级反动政权的工具,革命领袖惨遭杀害,试问这难道是因为组织太“严密”而失败的吗?事实根本就和机会主义者所说的完全相反!机会主义者如此丧心病狂地反对列宁主义,到底是要兜售一条什么样的路线呢?不是别的,正是斯巴达克派所犯的那套机会主义错误路线——斯巴达克派认为群众能够在行动的过程中,自行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并认为党只能启发、鼓舞群众投入行动,而不能“组织”群众——这也就是崇拜自发性、反对严密组织、主张“自由民主”的路线,算是今天这帮机会主义小丑的老祖宗,那么斯巴达克派的错误路线给工人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反动政府血淋淋的屠杀!够了,这种无耻的机会主义行径已经见得够多了,历史上哪一个机会主义者不是用工人的鲜血换取自己派别私人名利的呢?他们就如考茨基在叛变革命前所正确指出的那样,顽固地站在腐朽的知识分子立场上反对无产阶级的战斗集体,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纪律,拒绝参加严密组织、拒绝承担革命义务,他们不是像无产者那样凭自己的力量一无所成、靠集体的力量改天换地,恰恰相反,他们一见到集体就浑身难受,他们取得利益靠的是自己的个人才华,靠的是基于个人才华和狂热性的小生产,靠的是念念不忘的个人“影响力”,而革命的战斗集体恰恰反对小生产的脆弱和散漫,要求工业化大生产的坚韧和持久,并且细致的分工也抹平了个人才干的差异,在这种集体里无产者能够得到最大的、最根本的、最长久的利益,顽固不化的小资分子却只会感到万分痛苦,感到自己被“列宁式政党”剥夺了个人“自由”和“影响力”,所以才千方百计地反对列宁主义这个断了自己财路的先进路线,千方百计地要求搞自发性崇拜和政治影响力路线,这样他们就能不用遵守严格纪律也可自封为群众领袖,最终通过出卖自发运动达成追名逐利的目的了,这就是他们光鲜亮丽的革命词句背后丑恶的投机图谋!正如之前机会主义者们的AI列宁一样,机会主义者为了为自己的路线服务,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编造历史,什么阴险手段都可以用上。

他们公然否定列宁式政党,否定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时期的发展,是防止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否认布尔什维克道路的必然性,胡说什么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并不必须列宁式的政党。 那么我们倒要请问,有哪个无产阶级革命不是依靠布尔什维克式政党的领导才成功的呢?机会主义者们是怎么有脸说出这样的话的?把布尔什维克的民主集中说成是政治高压产生的模式,把普鲁士的联邦政治说成决定因素,这就好像是说,民主集中、严密组织只是某些环境适用的,某些国家不需要、也不能搞民主集中,那么,革命者的主观能动性去哪了呢?“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机会主义者否认正确路线的必要性,就是要为他们的泛民主泥潭找借口,为他们的鼓吹自发性找借口。

根据革命历史经验我们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革命家组织都离不开严密的组织架构和严格的纪律,没有它们,民主集中制就落不到实处,革命行动便不能统一,革命者就要暴露甚至被专政机器打击。然而机会主义者们的说辞却要夸大客观条件的作用,把希望寄托在专政机器大发慈悲上面——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就拿他们说的德国来说,魏玛德国还有希特勒,他们难道没有残酷镇压工人运动,积极逮捕革命的德共成员吗?他们那一个比俄国差了?既然外部条件相似,那么德共的失败和布党的成功不都是取决于内因,即组织程度吗。无论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还是帝国主义国家,严密的组织、地上地下的划分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后者的条件下要比前者更加严密,因为在后者国家政权的镇压能力要更加强大。在当今的中国,也只有在其政治势力难以触及的地下才能建设革命政权,才能使革命运动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

没有列宁式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政党,就不能战胜无产阶级群众内部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无产阶级群众就会被资产阶级自发性包围,即只有反抗资本主义的意识,而没有消灭私有制的意识,因为由于工人阶级分散的状态,导致工人总是从个人的视角来看待资本主义压迫,那么得出的结论永远是某某老板太坏,某某政府领导太坏,而不能从无产阶级阶级的整体命运来看待私有制,只能被资本主义当作耗材,泯然于私有制下的剥削压迫之中。要改变工人阶级自发的状态,就必须把工人群众组织起来,面对工人阶级众多的诉求,该怎么组织呢?因为工人阶级之间没有根本厉害的冲突,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政治实体来协调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这个政治实体不能有一丝一毫个人的私利,其思想必须高度统一,它必须按照极其严格的纪律组织起来,在战斗纪律方面接受全体成员的监督,按照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的模式组织起来,这个政治实体就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战胜资产阶级政权,所以俄国革命的胜利和德国革命的失败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了先锋队理论的正确性。

二、将政治报路线矮化为宣传路线

我有一个感觉,就是觉得各个报刊该写的东西已经写完了,所有文章都是在指向同一件事,都是反抗资产阶级统治,是不是可以有新专栏写一点理论文章,从简单读物上升到一般读物?

机会主义者们难道不知道《怎么办?》吗?还是他们只在读到,以政治报作为脚手架组织起来…的时候恰好不认识字了?不是的,绝对不是的,他们之所以把政治报说成是单纯的报纸,就是像他们自己说的,他们根本就不想革命,而只想投机。因为革命就需要与资产阶级展开对决,而阶级之间的对决,其胜负必然是由实力决定的。力量来源又来自于组织程度,所以只有组织程度提高才能实现阶级力量的对比发生转变。进而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所以就需要走政治报路线,布尔什维克正是因为走这个路线,才能推翻沙俄政府。《火星报》同自己的代办员进行着频繁的通信。每一封来信列宁都读。列宁非常清楚《火星报》的每个代办员在做什么工作,并且和他们讨论他们的全部工作;当他们之间的联系中断时,列宁就把他们连接起来,通知他们出事的消息,等等。这些工作看起来是琐碎的,但是正是这些代办员的努力使得党重新建立在尽可能稳固的基础上。每个委员会都能读到《火星报》,讨论《火星报》,承认《火星报》才是党的机关报,不是火星报影响力大所以它能成为党的机关报,而是火星报背后的组织联系决定了它能成为党的机关报,机会主义者迷信表面的政治影响力,而忽略了最为关键的组织联系。

当今的革命者要践行政治报路线,就需要进行义务劳动,需要进行组织建设的工作。机会主义者们极端厌恶义务劳动,因为这不能让他们投机的目的得到实现,所以才要选择写一写“高深莫测”其实无比空洞的文章来迷惑别人,想的就是要攫取影响力,反对日复一日踏踏实实的组织建设工作和政治报路线,那之后呢?当然是继续攫取影响力,变现,投降赵修,变现,把无产阶级推在前面让他们去送死,自己则躲在后面,继续攫取影响力,当一个工联书记。看看如今的阳和平的嘴脸,不就是如此吗?

不过既然不要列宁式政党和政治报路线,机会主义者们也知道自己的宣传路线一直这么走下去迟早会破产,也知道宣传来宣传去革命局势没有任何进展,毕竟部组织起来阶级力量就不会有所增强,那么机会主义者们有什么“高见”呢?他们说要搞所谓的“一般读物”,要写一点理论文章,借口“也要结合知识分子和先进工人嘛”,我们的机会主义先生们,这哪是要结合知识分子和先进工人呀?这就是把你们的知识分子趣味和小资产阶级的书斋气强加到普通工人身上,不想着通过列宁的政治报路线,用实际组织上的地下领导和民主集中制来让无产阶级在路线斗争中提高革命觉悟,反倒想着在地上公开宣传政治,用一大堆的枯燥知识去填鸭式地占据工人的脑袋,附和你们的小资产阶级兴趣,到头来,就是因为你们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散漫性不想要接受无产阶级革命纪律的锻炼,搞了许久的“简单读物上升到一般读物”,结果无产阶级不仅实际上还是散漫的手工业状态没有任何政治觉悟的上升,反倒脑袋先被这些学理主义搞晕导致革命积极度下降了。

三、鼓吹融工万能论和血统论,迷信工人自发性

我认为如果党没有充足的质料填充它始终只是个空架子,不止是空架子,还会变成歪架子, 没有无产阶级的内容填充进去,就一定会有小资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的内容填充进去,中共过去先建党后革命,是因为苏共和共产国际帮忙填充了内容,我们现在有谁来填充呢?

对于党的填充物问题,组织的填充物是人,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制度与物质条件,实际上就是服从民主集中制纪律的自觉的马列毛主义者,之所以一个马列毛主义的党可以不断在“磁化”中发展壮大,不是因为他拒绝小资产阶级同情者的加入,而是因为具有在机会主义者看来是“戒严状态”的铁的纪律,这样的纪律和准绳可以不断的锻炼和筛选革命的先进分子,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斗争掉机会主义分子。机会主义者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愿意从自己开始发挥革命的主观能动性,不愿意承担任何革命的纪律,只希望在松散的小组中任由自发性横行。

可以看到,机会主义者是怎么把党拉低到自发性水平的。机会主义者认为党应该填充的是什么内容?百年来机会主义者没有什么不同,依然是不明所以的“无产阶级内容”,“充足的质料”,换了很多好听唬人的空话,我们要反问他们,什么是“无产阶级的内容”?其实就是说应该填充自发工人,填充的只能是流寇。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内容,就是无产阶级,甭管无产阶级有什么,就算他有资产阶级思想,那也是无产阶级的了。这是妥妥的出生论和血统论!假若无产阶级本身就具有高度的革命自觉,那么为什么到现在资产阶级专政依旧屹立不倒?难道不是因为无产阶级本身在资产阶级专政下只能够形成工联主义和自发的手工业斗争状态,所以才需要先锋队的领导和外部灌输马列毛主义吗?按照机会主义者的说法,不是先锋队领导和灌输无产阶级,反倒是自发的工人去灌输高度自觉的先锋队了,机会主义者们正是如此拿着“工人”这一金字招牌来瓦解先锋队的。其结果是党本身没有战斗力,因为党根本没有界限,什么人都可以自称党员;党根本领导不了队伍,没有代办员身先士卒、长期的战斗练兵,参考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红军,党委能不能发起战斗还要看士兵愿不愿意去;整个队伍根本就不是战斗的队伍,因为机会主义融工不过就是挂了个融工的名,根本没有一条武装工人、把工人源源不断流水线转化为代办员的办法。

融工是小组阶段的主要策略,它只是暂时的,未来建党后不会再那么强调融工,融工小组其实就是游击战的阶段,只有游击战打得好,才能有根据地,才能有运动战和阵地战

游击战的前提是组织,没有组织,游击战不过就是被人撵着跑。机会主义者这里畅想的情景,是充分的无知和适当的天真编织出来的幻觉。就像是闵采尔看到彩虹,以为是上帝和他做出约定一样,马上义无反顾开始冲锋。机会主义者当然不如闵采尔,在机会主义者这里,游击战是永远无法触及的应许之地,机会主义者以为自己在朝着如此美好的目标前进,却忘了受到埃及人奴役。只要到了应许之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机会主义者就是这样一边拉磨,一边畅想未来。融工不是游击战。即使要谈适合当下的游击战形式,也需要强大的组织能力作为前提。资产阶级军队是打不了游击战的,因为组织程度不够。即使现在要谈任何一种斗争形式,也必然都是以组织能力作为前提。这是盘外招,也是保证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条件。和资产阶级对弈最终真正的胜利式早就因为平日锻炼出来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而确定的。机会主义者想到游击战,是因为抄袭答案就写到这里,机会主义者按图索骥,发现和书里写的完全不一样,最后把选择题当作填空题来写,如此牛头不对马嘴,也是情理之中。

只有建立了地下革命根据地才配谈游击,中共游击的底气在于有地下革命家组织建设的地下革命根据地,又称红区,是政治意义上最远离国民党反动政府,敌人掌握最薄弱的地区建立的。机会主者的设想则是把根据地建在敌人大本营里能游到哪去?不被敌人消灭都不错了还谈什么发展自己?连一开始的团伙都是三两成群约定三勤三化,在地上建家的机会主义者拼凑而成,游了拿什么击?用开读书会工人夜校的那两本原著念死人吗?被黑社会厂区基层黑警追着跑算什么游击,游而不击形似游击实为流寇。

真正的事实是,运动的生命力、力量来自于地下而非地上,“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组织的发展能力并不是靠虚妄的自发性或自发斗争的潮涨潮落,而是靠组织力量,也就是政治报脚手架下革命同志团结协作能力的加强、战胜机会主义者能力的加强,否则就是机会主义者的手工业小组一样,看似轰轰烈烈撺掇一批人进行所谓斗争,但最终一个人也留不住。机会主义者认为其组织发展就是要靠群众自发情况,这说明的是机会主义者根本不配称作是组织,更对革命发展毫无运动,其所做的“革命之举”不过是重复并崇拜自发性并吃自发运动的人血馒头。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