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号角——理论争鸣——革命者是如何识破和斗争潜伏在身边的机会主义者

列宁: 我们进行斗争既不用歇斯底里的手段,也不用无理取闹的方法,而是用完全老老实实和完全正当的办法。

当世的机会主义者在民主集中制上胡搅蛮缠,但他们这种拙劣的把戏早就在一百多年前的沙俄革命时期,就有先例,而列宁等革命者对此进行了彻底的揭穿,而目前我们也需要向他们学习,从而打倒新时代的机会主义者们。

在制定布党党章的时候,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议案并进行了集体票选,最终结果是投票赞成马尔托夫条文的是28票,反对的有22票,在28票里有7票来自于反火星派,假如没有这些机会主义者的帮忙,马尔托夫就不能使自己的机会主义条文通过。然而很有趣的是这些反火星派的人因为不能接受革命家组织的要求主动退出了,因此形式发生了逆转,马尔托夫主张批准旧编辑部的议案以失败告终。

列宁与马尔托夫的分歧一开始还没有达到后面那样剑拔弩张的程度。就如列宁一开始说的“这一开始不过只是我们的罐子上的小裂缝。这个罐子本来可以用绳子打个死结把它捆紧。”也就是说这个分歧一开始是完全可以按照内部矛盾通过民主集中制来解决的。并且一开始马尔托夫的提议甚至是得到了通过。但后面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个提议就是完全错误的。但此时马尔托夫分子不是纠正自己的错误,反而是胡搅蛮缠,甚至大吵大闹宣布罢工,破坏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地将内部矛盾扩大到了敌我矛盾。也就是列宁所说的“竭尽全力扩大裂缝,使它完全破裂”。这也完全彰显了这群机会主义者的小组习气,他们不是为了革命的整体利益考虑,而纯粹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小团体的利益。为此甚至不惜倒打一耙,阻挠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

马尔托夫这些孟什维克发现自己不能当选被选举为中央委员会多数后,离开开始没有任何征兆的撒泼打滚,丑态百出。嘴上口口声声讲着什么某些同志不能当选,完全是不公道的,是“破坏名誉”,非常荒谬。组织的工作是严肃的,能不能担任 必须 要看是否符合组织利益,是否是按照组织的意志 。自己作为与会代表不尊重会议结果,其实本质上就是不尊重代表会议,不尊重社会民主党。完全没有党员应有的政治觉悟,把他们小团体的利益置于整个组织之上。

因此,机会主义者打着民主集中制的旗帜招摇撞骗,但是他们最反对这个,因为小资产阶级的痞气,致使他们不愿意听从任何人的领导,就是要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去一意孤行,而一旦集体不能满足他这一诉求就要大吵大闹,而真正的革命者,像列宁是不愿意因为这种无足轻重的事情闹分裂,因此还是想要弥合罐子上的小裂缝,因为一些小摩擦还不到路线上的分歧。但是我们总是要说,水火不容,长期待在一块就是要出问题,随着革命的不断发展,列宁与马尔托夫的分歧愈发的明显,路线分歧的真貌得以显现,那么此时此刻就必须要分手,党是靠清洗自己来保证先进性 。这些机会主义者只是嘴巴上喊几句时髦的口号,但是他们的思想与行动上都不能称之为革命者,甚至是要做反革命的事情,那么就需要上升到敌我矛盾而不再是内部矛盾上去 ,一个不革命,一个要革命那么就永远不可能走到一起。

机会主义者因为投票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说这个投票是假的,这就是机会主义者的个人民主不是无产阶级的民主,而是机会主义者认为正确的被选上了才是民主,否则就是民主出了问题的。这也是资本主义下经常看见的,简单说就是区别对待,比如投票时我说大家投不投我我都尊重大家的意见,然后如果我没当选,那就要开始掀桌子了。所以机会主义者最接近不是马列毛主义者,而是资产阶级的那些政客,精致利己的商人 ,他们总是想着要为自己多捞一点,那么我们也可以预想到,让他们继续参加革命潜伏在其中,甚至要掌握权力,那么就会变成新的官僚,到时候就是他要大肆使用自己的权力独断专行,而你还不能去说什么,否则就是要被他穿小鞋,那么如果说革命组织里有许多这样的人,我想不需要中修出动军警剿灭,群众第一个就要站起来去推翻他。

何以谓之先锋队,那必须要思想上足够先进,行动上足够积极,勤勤恳恳为群众做贡献甚至是不要求任何回报,同时能在必要时刻坚持革命第一,个人第二勇于牺牲,一个合格的革命者必须要能做到这些。 列宁做到了,因此其他人拥护他为领袖,他没有任何隐瞒,就是大大方方向别人展示他的思想,不搞什么阴谋诡计。马尔托夫没做到,搞各种阴谋算计,所以被多数人集中票决了出去。而像中修自诩先锋队,但现在就是站在无产阶级群众的对立面,那么他被推翻也只是倒计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