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棒-紧追穷寇-崇拜冲塔的机会主义者背后是不想革命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用人群抵挡大炮,用左轮手枪防守街垒,是愚蠢的”,机会主义不管是公开非法冲塔还是崇拜自发性立即去融工,实际上也是另一种不顾阶级力量对比的冲塔行为,其本质是不想要进行艰苦的组织建设,但是抛弃了组织这个无产阶级的武器那么革命不就成了空谈了吗?所以当今的任务是抓紧进行地下革命家组织建设,走从地下到地上的路线,扭转阶级力量对比。
2、经济派就不是真心来革命的,完全就是小资产阶级玩工联书记的角色扮演,玩厌了就跑路,被铁拳砸了就叛变革命,缩回自己的安乐窝。可见其的确是不想革命。此外,文中有一处问题需要指出——即使是在沙俄,地上组织路线也是被证明是一条弯路。虽然存在较多封建残余,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但是其依旧是半工业化的帝国主义国家,而不是半殖民半封建国家,不存在建设局部割据政权的可能。即使是在当时的中国,中共早期的手工业小组,也没有说局部发展地上,而是始终处于地下。

指望用肉身抵挡坦克的机会主义者

大群时评在对群众运动的批评中,有很多昏聩地给自己充胆所述的无能且无耻的无用谎话,这一切的谎话无疑只是在说,“不要任何一步切实的行动”。他们写道:“对我们的学生同志来说,当下阶段,不应该公开地反抗,也不应该搞什么学生组织(学生组织、工人组织都只能是地上组织),而是应当参与到地下革命家组织中去(通过网络实现对外与成员之间的全匿名化)。”也就是说,取消一切的群众运动,只要隐蔽地、密谋地、阴暗地在键盘上敲打出些酸腐迂阔、不切实际、脱离现状的颅内咒令,在“组织”之前不要、不许(!)任何一步实际的行动。

为什么要拿自己的肉身去攻击敌军的坦克呢?64天安门事件、浦城事件都展现出来了没有组织的下场如何。机会主义只会依赖群众自发性,群众冲塔了,机会主义说“:太好了!太好了!似乎只要冲塔就量变引起质变打垮中修了。”在运动结束后,先进的知道要反抗的群众伤的伤、死的死、被抓的被抓,群众没有提高一丁点觉悟。顶多产生工联主义思想,完全不会自发地产生马列毛主义!

“我们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
“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对“自觉因素”的作用即社会民主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工人的影响。所有那些说什么“夸大思想体系的作用”[注:《火星报》第12号上发表的“经济派”的来信。],夸大自觉因素的作用[注:《工人事业》第10期。]等等的人,都以为工人只要能够“从领导者手里夺回自己的命运”,纯粹工人运动本身就能够创造出而且一定会创造出一种独立的思想体系。但这是极大的错误。”
——《列宁全集》第六卷,二、群众的自发性和社会民主党的自觉性

笔者注:列宁此时指的社民党就是列宁领导的党,即“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前身】

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的这句话很好的说明机会主义崇拜自发性是错误的。机会主义者唧唧歪歪一通就是为了小资产经济臭气做辩解,他们不想建设一个严密的有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也不愿在里面义务劳动,从而将自己提高为革命家水准。100多年前的俄国是有大量封建残余,工业化水平不够高或许可以在局部建立一个在全国地下革命家组织建设好后,也许是可以先在某地发展地上组织的(如高加索,西伯利亚)而现今的中修工业化水平极高“基建狂魔”全国几百万维稳部队,为什么机会主义觉得自己在单点局部的优势能战胜全国反动派优势呢?哪怕局部真的胜利了,浦城运动把整个省份的武警调过来,你打得过吗?所以说,机会主义他们不是为了革命,但也要做着似乎在革命的工作,来欺骗群众,给资产阶级续命。列宁同志一百多年前反对经济派的文章,现在只要在搜索引擎上面搜索下就能找到,难道换新天朋友不知道吗?当然知道了,但知道了,也要装作不知道,来方便他们反革命。他们庸俗的理解量变引起质变,不知道质变是要有条件的,而现在生产关系的质变,就是革命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先锋队,一个工业化组织,一个以无产阶级利益为中心,持续完善民主集中制度的先锋队。

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王明路线的继承人

“他们的基本论据是:中修专制制度下的镇压是强大的,对任何可能的地上活动都实施最无情的破坏。一切公开的运动都是白白耗费革命的力量,所以只能做地下工作。地下工作就是组织、组织、不断的组织(怎样的组织,它所做的全部实质不过是固定的读书会和例行的写作组)。这段时髦的“不断组织论”,不妨说的更敞亮、更明白些,不正是“取消行动论”吗?以一种除了画箓似的沾墨挥毫,对着社会上一切事物整齐划一地做出肤浅的“这是资产阶级法权,我们只要暴力夺权”的评价、对着行动起来的革命者泼出在自己曲解和听床来酿出的有害且恼人的符水以外就一事无成的“工业化”画咒,等待事态的发展,能有什么任何一步实际的行动呢?当然,在面临行动的指控时,大群时评给出了另一个以“左”的面目出现的取消主义。它立足于大群自修正主义分子篡改组织路线之后一贯且大方承认的“黑帮路线”。我们的很多同志会认为这是大群以“民粹派”面目出现的盲动主义或者是恐怖主义。实际上,这仍然是挡在运动前面的取消主义罢了。让我们看看他们怎么行动:“例如,蒲城校长招人厌恶,群众怨声载道,地下革命家组织完全可以听取群众意见给地下红军下命令秘密处决他。或者这个市级某家工厂老板太不当人,经群众意见派出地下红军给他打一顿警告”。用他们更早些年的话来阐释吧——“力量”的力量。但是退一万步说吧,纵使大群真的有着能靠笔画出的符箓召神劾鬼、降妖镇魔,使得一声令下便靠着一起写作培养起来的绝对纪律行动起来,使得群众纳头便拜。现在符箓有了,他们臆造的地下红军在哪里呢?是那些一到假期就找不到人的敕令写手吗?能给他们意见的群众在哪里呢?大群灵活标准下的群众,不正要求不能给出相左的意见吗?这样怪诞的谬论痴话,实在是不需再做驳斥。自从大群修正主义分子占据领导地位,他们从来听不进,哪怕是导师早就指明的教诲。”

机会主义不懂退一步,进两步的道理,现在革命主观形势没到能公开反对中修的时候,阶级力量取决于组织程度。机会主义此时就像是对刚刚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红军说:“你们怎么还不运动战?游击战太落后了!我们现在就要打到南京去!”跟王明一样,革命形势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超过革命形势发展条件,急于冲塔。我们已经说过了,“阶级力量取决于组织程度”,现在工人阶级一盘散沙,没有先锋队全国集中统一的领导,怎么推翻资产阶级?机会主义者在各地搞的孤立的小组如此松散,恐怕来个黑社会就会立马作鸟兽散了吧?

引用别的文章

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到工人中去,而是怎样与工人结合。难道蒲城运动的无产阶级群众中多了几个机会主义所设想的“马列毛主义的传教士”,就一下子能和中修正面对抗了吗?一下子就可能从单点突破了吗?,融工也并非是目的,而是手段,无产阶级的目的是要形成推翻中修的力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政治上打倒中修,这就需要一开始就提出明确的政治目标,实打实地建设一个革命家组织,再由地下革命家组织派出代办员建立地上组织,地上组织为地下组织输血,只有地下组织越坚定,其领导下的地上组织才不会陷入工联主义,不会被机会主义分子篡权,而不是像机会主义分子所幻想的,能从自发性里融出自觉性,而是要自觉的革命家领导群众组织。最后还是说了一堆无用的废话,其目的就是用正确的废话,所谓“实干”的名义标榜自己的“革命性”,来搞政治投机

非“机会主义”的大群试图用时评传达的不过就是这样屈从的论调和奴才的文笔——取消运动、停止行动、不要反抗!这就是大群对群众运动的可悲态度,背向革命的大群所自称的每一步前进,都不过是往一个阴暗的、死硬的、雕着“布朗基”花纹的大门上砌上一块饱含着无知、盲信和偏见的砖块。大群所自称的、虚伪的、空无一物的“脚手架政治报”不过就是一个为着自身陵墓所打造的蓝图。但是编辑部要提醒,大群中的那些政治干尸们,请不要在为自己下葬的同时,精心(不如说是别有用心)地挑选群众运动作为同你们那潦草文段一样的陪葬品。若是“死魂灵”们胆敢继续这样执拗,就勿怪未来遭到批判的“刨坟”。勿谓言之所不预也

机会主义是喜欢断章取义的,把暂时的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说成是取消运动。左倾机会主义超过当前革命形势,机会主义松散组织能提高哪个群众的政治水平?根本不能提高无产阶级阶级力量。即为组织力量,机会主义者运动只会让群众白白送死!而且机会主义者这么喜欢运动,为什么不亲自去线下冲塔呢?

如何正确地对待我们运动中的群众问题?对此,编辑部持以下观点: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逐步地展开为当时当地内外环境所许可的一切必要的斗争。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

对呀,你们混淆地上地下,各个地方的手工业小组脱离中央领导自立山头。你们就是在胡闹!“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暴烈的行动!”经济派极端反对任何的暴力斗争,无非就是要做工联书记、给资产阶级当改良主义的狗腿子,要么就是在资产阶级军警的面前直接下跪投降!

由此可见,《工人事业》得意扬扬地提出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是多么不合时宜。在理论混乱的时代来重复这句话,就如同在看到人家送葬时高喊“但愿你们拉也拉不完!”一样。而且上面马克思的这句话,是从他评论哥达纲领的信里摘引来的,马克思在信里严厉地斥责了人们在说明原则时的折中主义态度。马克思写信给党的领袖们说,如果需要联合,那么为了达到运动的具体目标,可以缔结协定,但是决不能拿原则来做交易,决不要作理论上的“让步”。马克思的意思就是这样,而我们这里却有人假借马克思的名义来竭力贬低理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