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小资产阶级的唉声唉声叹气的输出其唯心主义思想时,是根据其阶级地位和物质基础来输出其唯心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下是小生产的,不断受资产阶级的压迫和资本主义危机的影响,主动的改造世界和组织千万无产阶级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这时小资产阶级不敢想不敢做的,小资产阶级主动只会描写下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但仍然跪着资产阶级,接受起压迫和剥削,以此保卫现代生活和小生产的日子。
2、小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无疑是一种逃避斗争与革命的具体思想表现,是一种通过自我隔离与幻想自救来避免面对阶级斗争现实的。就其悲情人生观来说,是经典的“中间路线”,既不敢彻底支持无产阶级革命,又不愿全身心依附资产阶级。这种人生观本质上是一种“软弱、逃避责任的思想认识”,它们看似渴望“改变命运”,却始终游荡于资本主义治下,放弃做阶级斗争中的主动阶级,缺乏坚定的革命信念。而此类毒草思想意识终会被历史洪流所抛弃,因为只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暴力,才能打破剥削制度。
在前两部分:麻枝准的生命哲学?小资产阶级的矫揉造作罢了!——炮打小资产阶级文艺作品 我们通过具体的示例来讲述了小资产阶级的文艺作品究竟是如何忽视背后的主要矛盾,在最后一部分,我们对这种小资产阶级们背后的反动的世界观,反动的哲学观点进行一个批判,指出这一系列的哲学思想的毒草。
四、生与死乃新陈代谢,死亡并不是终点——看小资产阶级反动的人生观
前文说了这么多,我们也终于可以说到这个视频所要讲的内容了,那就是关于死亡。关于死亡这个话题,也是让很多小资产阶级作家们以及形而上学的哲学家们经常探讨的。他们把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融合到了“死亡观”上,因此我们也终于可以分析这种“人生观”到底反动在哪里。这里直接引用视频中对于麻枝准的价值观解读来具体阐述,可以说这一系列的形而上学是相当之毒草,相当之反动。
首先是《air》表达的主旨(air的故事还请读者自行查阅,这里笔者不再进行概括):
悲剧是无论如何无法避免的,无论是经历还是被迫观看悲剧都是无能为力的。我们无法拯救观铃,我们只能可笑的爱上他然后又失去他,如果说麻枝准之前的作品在于如何带着悲痛活下去。那么现在问题是经历悲痛到底有什么意义,人是无能的,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逃离生老病死中。玩家读档回档1万次也不可能改变凄惨的结局,你只能被动接受。但麻枝准的答案早为你放在了标题上,当玩家读完结局回到开始界面,都会看到这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牵着手,但是故事中从未出现过。而这就是麻枝准想要说的:它们代表希望,我们作为个体始终是有限性的、时间性的存在,一切总会结束,也总会开始。倘若你在自己身上找不到生存的意义。找不到面对悲剧的勇气,不妨看看新上的生命,对他们来说是残酷的。时光对我们来说是崭新的开始。人固有一死那就请你选择能孕育新的希望的那边吧
这一段相当毒草,充满了小资产阶级们的那种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的消极的悲观的情绪,可谓是散发着很大的臭气,所以必须要加以批判。首先就是想表达的“悲剧是无论如何不可避免地”,这里直接否定了“必然和自由”的辩证关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是辩证的,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必然可以转化为自由,自由也可以转化为必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不断认识和改造,就是在必然和自由不断互相转化中实现的。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之前,只能盲目地行动,成为必然性的奴隶;一旦认识了客观规律,并利用它来为人类的目的服务,就能得到自由。而这里,小资产阶级们胡说“悲剧是没法避免的”无疑是认不清悲剧产生的原因,只能盲目的服从“客观规律”,他们找不到和解决办法,因此只能认为这种“悲剧”是无法避免的。然而我们早就在第一部分就已经指出,当前社会苦难产生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这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围绕着这个主要矛盾展开了一系列的次要矛盾。冲突、战争、孤独、无权,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而绝对不是什么“必然产生的”!这种说法就和人性论一样荒谬,忽视主要矛盾,忽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将片面的现象夸大成整体来抹杀辩证法,必定陷入这种绝望的世界观中去。
而无产阶级们所要做的,也根本不是所谓“带着悲痛活下去”和这种苦难“共存”,这是纯粹的反动,消磨人的意志,让无产阶级们不要抵抗。无产阶级们应该做的,就是在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打碎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这样无产阶级才能迎来解放,才能够迎来光明的未来。而至于从“人不能逃离生老病死”来推断出“人是无能的”这个结论也真是让人笑掉大牙,这种形而上学十分可笑,可以让人们胡乱说一气。关于疾病,就拿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不治之症——癌症来说,只需要早检查,就能够大大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而关于一些疑难杂症,由于资本主义反动的形而上学作为他们科学研究的指导,其不可能系统的把握住病症,并且他们也不可能发动群众,自然,能治的病也变成“不治的病”,也变成疑难杂症了,而当前资本主义下无产阶级们也有一大部分是因为“没钱看病”而死,医院利润挂帅而根本不是为了治病救人。这都是资本主义吃人的铁证!疾病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其是可以被认识的,在社会主义下以马列毛主义为指导发动群众,必定能够不断克服各种疾病。关于“生”这个问题放到下文再说,“老去与死亡”这也仅仅是正常的新陈代谢,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个人不论其生理上是否年轻,都不能判定其思想是否落后,只要思想进步,那么必定能够焕发出无尽的光彩,小资产阶级们伤春悲秋,惧怕衰老和死亡,就是惧怕革命发展,看不到事物是运动的,理解不了时空只不过是物质运动的某些侧面,而人又能改造这些物质运动,于是产生出了一系列油腻恶心的“悲情哲学”。
而至于死亡,这个小资产阶级们认为是“最痛苦的事情”,他们把死亡看作是人的终点,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比死亡更大了,然而这种呻吟声对于现实来说则是莫大的讽刺。无产阶级们在资产阶级专政下,在当前的资本主义下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但是资产阶级们能够让无产阶级们的工资能够恰好满足其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他们不能够让无产阶级们饿死,因为他们还要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们,同时他们也不会让无产阶级们的自发性激发到威胁到他们统治的地步——即像那种自发的农民起义之类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因此无产阶级们每天过的生活可谓是生不如死。这里笔者讲述了在资本主义下无产阶级们自发的处境,那么是不是笔者就认为“死亡最大”,只有威胁到生命的时候革命才会到来呢?不是的,事实也恰好相反,就算无产阶级们被逼迫到自发的起义,终究是没有效果的,因为无产阶级们没有一个真正能够代表整个无产阶级阶级利益的政党,起义必定不能持久,成果必定能够会被窃取。人除了自发性以外,还有自觉性,能够主动的改造世界而不是像小资产阶级们说的那样“无能”。自从马列毛主义诞生以来,人们能够正确的认识革命实践,总结出了历史规律,人就能利用这个规律进行改造世界,革命不再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自发的革命了,而变成了由马列毛主义者们组建先锋队领导无产阶级进行自觉的革命。
社会主义以前的一切社会形态的发展都是客观规律作为盲目的必然性自发性地起作用,这种必然性通过个人的偶然的、分散的行动为自已开辟道路。客观规律治着人们,人们感到它是一种异已的、不可理解的、不得不服从的力量。这种自发性的原因除了历史的局限性以外,在这之中起作用的就是所谓的上层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了,新生事物不符合代表旧的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便会千方百计的阻碍新生事物的发展。正如同当前无产阶级们在资产阶级专政下并不可能接触到马列毛主义一样,群众们只能停留在自发的运动上。
并不是只有被剥削压迫到威胁生命的关头才会反抗——这完全是自发的,是形而上学的。哪里有剥削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当前无产阶级们之所以不反抗,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因为没有力量,没有一个组织将无产阶级们组织起来。这就需要马列毛主义者们主动地去建立地下革命家组织,将无产阶级们组织起来。无产阶级们根本不怕流血牺牲,因为流血牺牲换来的是光明的未来,用死亡做基石来迎接千千万万的新生,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红军战士们不怕吃苦,敢于牺牲的种种革命精神无不激励着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阶级斗争,必定会有流血牺牲。死亡也不是终点,因为革命而死的人远远少于被剥削压迫而死的人,资产阶级们疯狂宣传“死亡是最不好的”就是千方百计的组织革命的发展,阻止无产阶级们进行革命好让无产阶级们苟且的活着,然而事物是运动的,发展的,资产阶级们在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时候毫不在乎无产阶级们的生死,在人民起义的时候又胡说“爱好和平”,这种鬼话如此虚伪!死亡并不是终点,停止革命,停止运动,让资本主义永世长存才是真正的死亡!而小资产阶级们大喊着人的无能,他们在私有制的原子化下看不到人们之间的联系,看不到如何将无产阶级们组织起来迸发出无限的潜力!于是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下一代”上来为他们的孱弱无能找借口!
其次是《clannad》中麻枝准想表达的主旨(前情提要:集齐光玉之后会有重来的机会,可以选择是否要再次和女主相遇,麻枝准没做选项):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请不要后悔与我的相遇。再次叫住在那里等待的女孩,开启名为clannad的故事。而结局就会有所不同。哪怕生命苦涩如歌,相遇本身也一定具有着意义。如哲学家尼采所强调的:人不应逃离生命中所遭受的痛苦,有些心的主体虽然在悲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痛苦本身也是生命体验的一部分,即便结局早已注定,但主体仍需忠诚于他应该完成的事情
这一堆小资产阶级哲学家的废话就如同所谓的鸡汤一样,说了等于没说,又搬出了反动的法西斯哲学家尼采来为这些观点撑腰。“本身就具有意义”有着什么意义呢?小资产阶级哲学家们不说,让人们自己猜,让人们自己体会。又说什么“主体应该忠于他应该完成的事情”看来这些哲学家们都是能够保留“前世记忆的”神人,生下来就知道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也真是搞笑,这就是和抽象的“活出你自己,去做你自己”的翻版,也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道路。这种文艺作品中鼓吹的“本性”和“尽善尽美”这些神秘的观念,小资产阶级作者们从来就不肯说这里面到底包含了什么样的阶级内容。“至善的目标是什么?小资产阶级作家们自然是不肯明确指出的。这种形而上学的形式主义只有形式没有内容 ,任由读者题上自己的具体意向。”这种形而上学的奥妙正在于此,可以用尽各种诡辩手段来胡说八道,谁要是希望追求“尽善尽美”,那就大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填充各种内容来蛊惑人心!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这种形而上学的“做自己”背后暗含的就是这样一种本质,然而小资产阶级作者们不可能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想用这种超阶级的手段来掩盖矛盾,这必定会在马列毛主义下无处遁形!
这里笔者就直接引用学习与批判杂志中的一段话来对这种抽象的“做你自己”来进行进一步的批判。
可是,在当代的美国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和垄断资产阶级怎么能谈得上有共同的生活目标,又怎么可能同时到达各自的“尽善尽美”的境界?在阶级社会里,对一些人说来是好事,对另一些人就是坏事;对一些人说来是乐园,对另一些人就是地狱。发挥“本性”去努力工作吗?这对工人阶级来说,就意味着为资本家卖命,而对资产阶级来说,就是干方百计加强剥削。如果美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都听从乔纳森的召唤,去拚命发挥“本性”,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为资产阶级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那岂不是用自己的血汗去建造垄断资产阶级的“尽善尽美”的天堂,而自己则永远成为后者的“尽善尽美”的奴隶吗!作者竭力给劳动人民散布“尽善尽美”的幻想,难道不正是为了满足垄断资产阶级“尽善尽美”的需要吗?难怪垄断资产阶级要向人们推荐这本书了,也难怪某些医院当局要把这本书作为配给酗酒和吸毒病人的“药方”了。这很有点象旧中国的资本家向工人灌输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说教。它宣扬只要这样去做,从中自会找到美好的前程。而结果呢,照例是不会给工人带来什么前程,倒是给资本家带来了既安宁又快活的前程。这种骗局古今一律,岂有他哉!
而至于“有意义”,诚然,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但是绝不是自然而然地就有所谓的二重性,譬如统治阶级颁布了一系列的反动政策,这些反动政策就是反动政策,就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是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马列毛主义者们也可以根据这些反动政策想出新的办法,将坏事变成好事。列宁在一开始犯了错误,然而其充分反思了错误的路线,最终总结出了正确的路线,领导革命走向了胜利,然而机会主义者们与此相反,他们固守错误的路线,但是错误路线重复一万遍也不会变成正确的路线,对于革命起不到丝毫的进步的意义,起到的就是反动的,阻碍革命发展的作用。空谈“意义”不谈主要矛盾实际上就是折衷主义,说了等同于没说。
再来到了《LB》:存在主义点来讲,我们本来就是被抛弃这个陌生的世界的异乡人。无论是家庭还是朋友圈子都并非我们的归宿,但我们要做的不是甘愿这样浑浑噩噩度过一生,而是扎根于此。LB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也许大家都有各自惨痛的过去,但没有关系这不重要。就把这里当成归宿便能够坚强的生存下去
又到了小资产阶级们喜欢的“存在主义”环节了,前面关于“生老病死”笔者在这里讲一下出生。他们认为,自己的出生是被迫的,自己是被迫诞生到这个世界上的,因为在他们出生之前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来决定自己要不要出生,这种因果颠倒的话语也毫无疑问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
人们的诞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物质运动到了一定程度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的诞生是物质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其他神秘的产物。但是与其他动物不同,人们能够劳动,能够自觉地改造世界,人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并不是生下来就有所谓的“自我意识”,因为归根结底认识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脱离物质存在,在社会运动中不断有了思想。而这些可笑的存在主义胡说人生下来就有“自我意识”,胡说人生下来就是“被抛弃的”
存在主义是极端晦涩的神秘主义,它把人的主观精神“自我”说成是世界的本原,一切事物(包括人的自身),都是“自我”的表现。它认为,没有这个“自我”,就没有世界,没有一切。雅斯贝斯称“自我”是“大全”(即包括一切),人是能把被认知了的东西包含于自身;但是,他又强调任何被认知的存在都不是存在自身,即使是被认知了的我也不是我自身。萨特尔曾公开表示,存在主义虽有有神论与无神论之分,但所有存在主义者,都主张“存在先于本质”,即神秘的存在先于事物的本质。萨特尔还宣扬人的唯一希望就在于行动,除去行动,就无所谓现实;但人对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却一无所知。可见,存在主义乃是唯我论和不可知论的主观唯心主义杂拌。存在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死敌,它打着“人是自由的”旗号,反对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吹嘘只有存在主义才是给人以尊严的理论。萨特尔叫:“不容有决定论”,还胡说什么:“一切唯物主义的结果,都是把一切人(包括这位正在作哲学思考的人在内)看成是东西,即是说,把人看成是一堆受必然关系决定的反应所组成的总体,·····我们明确地愿望把人类世界建立为一个和物质世界有所不同的价值总体。"其实,非物质的人,不受“必然关系决定”的人,根本就不存在,更谈不上什么尊严不尊严。存在主义还企图以所谓“自我选择”来抹煞阶级社会里的剥削和压迫的反动本质,还是这个萨特尔胡说什么:“人,不仅就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已所志愿变成的人。”这等于说人一旦存在以后,处在什么地位就应安于什么地位,这是自已选择的、命中注定的,无法改变的。这种谬论的反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哲学小辞典》
他们把死亡放在第一位,十分惧怕死亡,同时认为“没有生就没有死”于是他们索性也把“生”也给抛弃了,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灭亡感到十分恐惧,于是他们鼓吹种种享乐主义以及虚无主义等等散发着臭气的哲学,他们不懂得生与死的辩证关系,不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疯狂地为反动的资本主义唱着赞歌,最终必然会陷入到悲观主义与虚无当中去。
在麻枝准前期的总价值观是这样的:至此麻之准的生命逻辑已经圆满,首先人是有限性的存在,而世界是一个充满着奇迹又冷酷无情的世界。我们必然遭遇到不期而至的苦痛,有时候甚至连走出苦痛活下去都做不到,你根本没有办法面对现实的创伤而只能选择逃避,但是人既不能直面现实,又不能沉溺于幻想,直到在现实与幻想的夹缝中探索生存的方式。所以我们必须从于他人一次相逢与祈愿中学习。足以成长下去的坚强,并且选择相信希望,生而为人就是这样活下去的。
可以说麻枝准的前期的价值观十分恶臭,前面也已经充分分析了。也不存在什么幻想与现实的夹缝,这种抽象的发言恶心至极,小资产阶级们也只会谈论那些诸如情情爱爱之类的情感,他们的文艺作品单调无聊且空洞,在未来的社会主义也必定能创造出无数真正的“人民文艺”。
不过麻枝准后来患上了心脏病、抑郁症。在直面“死亡”这一个话题的时候,他的生命哲学被击碎了,他的价值观开始转变,他在《AB》中幻想出了出了一个死后的世界,这里不再详细描述。他在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的时候,写了一本小说《猫狩り族の長(狩猫族族长)》,据他所说这是他真正想写的故事,相当于他的一本自传,这本书生动地展现小资产阶级“哲学家”们探讨人生意义的迷茫无措与矫揉造作:十年前他信奉的那一套价值观已经被他用自己的生命的实践证实是错误的,他丧失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只能一遍又一遍的提问着问题(这样的结局是必然的,小资产阶级们的幻想必定能够会被赤裸裸的现实实践给击碎,然而他们也不可能自己悟出来真理,只能从一个幻想走到另一个幻想,从一个错误走到另一个错误)。在其最新作品《炽焰天穹》中展现出了他的新的思考:每天我们都在死去,然后继承前天的记忆,我们只是偶然的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更多的行动意义,只是在拙劣地模仿其他人的样子努力使自己成为人类。你赋予自己意义你自身才会变成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过去、自己的死亡,又必须努力的吞噬掉其他人,才能定义自己是谁
小资产阶级们没法看到真正的解决办法,于是就从一个错误跳到另一个错误上,我们发现麻枝准在经历了死亡边缘之后,他的新的哲学观依旧没什么变化,仍旧是早就被批烂的东西,他们的一生中在这种迷茫和彷徨中度过,然而这并不值得同情。马列毛主义者应当建立一个严密的地下革命家组织,用全国一盘棋的融工策略将无产阶级们组织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将这些毒害人民的毒草扫到历史的垃圾堆里面!在新的社会中,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必定会蓬勃发展,广大人民必定会发挥出蓬勃的力量来改造世界,来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五、galgame美少女游戏简批,妇女能顶半边天!
最后来简单说一下这种galgame美少女游戏,其庸俗的价值观前文已经批判过了,而这种美少女游戏毫无疑问是符合当下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这里面通过这种幻想恋爱的方式作为奶头乐来麻痹无产阶级们。然而这类游戏内的女主都是迎合资本主义下的审美的——换言之就是每一个女主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烦恼或者不为人知的故事,都要男主来加以“拯救”,走进女主的内心世界从而互相得到救赎。然而玩家会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选择了其中一个女主之后其他女主会怎么办?选择了其中一个角色之后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角色……
这种扯淡的选择题就像火车铁轨问题一样无聊,通过这种个人主义式的温情来骗取廉价的眼泪。在资本主义下,每个人的困难自然是得不到解决办法的,私有制下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私与私的隔阂并且因为广大无产阶级们极度无权,因此帮忙也是有心无力。而通过凭空出现一个“善解人意,温柔善良”的男主就正如同在当前社会宣传的“清官论”一样,认为只要有了清官,人民生活就会变好,社会就会充满“真善美”了,这是多么荒谬啊!资产阶级们把无产阶级们的生产资料剥夺抢了去,到头来还得靠这种“清官”来施舍,无产阶级们还得向这些“清官”们磕头感谢,这真是无耻。把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民给抹杀,将功劳归功于“清官”身上,人民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一切而没有丝毫的主动性,清官的本质依旧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的,而广大无产阶们要想真正的获得解放就必须在马列毛主义的先锋队的组织下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种美少女游戏中的女性也是一样的,只是等待着“被救赎”,在资本主义社会下遭受的苦难自怨自艾而找不到解决办法,而通过让玩家扮演这种“救世主”般的角色来让玩家满足这种“主导权”好像在游戏中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控制自己的生活的走向一样,沉溺在这种虚假的奶头乐之中。而其中的女性也是被当作“被支配”的工具了,而妇女的解放也不是空架子,其背后仍旧离不开当前的主要矛盾,也就是阶级矛盾。
所谓的无产阶级女性遭受“父权压迫”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压迫的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下,女性常作为“家庭主妇”的面貌出现,因为资本主义“很公平”,其不会偏爱每一位无产阶级,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利润,只有利润挂帅,而这种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别,诸如女性得生孩子,诸如女性不如男性强壮导致了资本主义下“公平的”抛弃了女性。而在资产阶级内部,占据主导权的也是男性,因为男性掌握着大部分生产资料,而所谓的小资产阶级女权就是围绕资产阶级内部生产资料再分配的争夺,其只反对表面的父权而根本上不反对甚至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因此马列毛主义注定和这种小资产阶级女权有着根本的矛盾,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就是两条狗之间的争斗,不过是大狗小狗,饱狗恶狗之间的争斗,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也没有一点好处!而资本主义下,资产阶级全面专政下,他们又利用因为私有制,因为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造成的男女差异这个矛盾,他们非但没有将其岩石,反而还激起矛盾,将矛盾扩大化,来引发无产阶级男女之间的对立从而转移矛盾!而无产阶级们,不论男女,都应该在先锋队的带两下团结起来,推翻万恶的资本主义!
这种美少女游戏中将女性当作诸如工具之类的种种观念,也需要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够解决,而当前的无产阶级妇女们真正的解放道路也就是投入到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中去,妇女能顶半边天,在政治报路线下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让广大的无产阶级们真正站起来,让无产阶级妇女们真正的解放出来!而在社会主义下,有困难大家一起帮助,一起解决困难,所谓的kanon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因为没有人会独自等待自己的“救世主”出现,在社会主义下,人们互帮互助,团结一心,用深厚的阶级情感去一同进步,没有一个人是孤立的个人,也没有一个人会被抛弃,当然那些死不悔改的反动派们只能接受无产阶级们的铁拳!妇女也好,“弱者”也罢,这种“弱肉强食”的反动毒草将会被打的稀碎,不是等待被救赎,也不是被抛弃,而是团结起来将个人的力量融入到集体的力量,融入到组织的力量当中去,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