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又是一个为哪个阶级服务,就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的典型案例。警匪片从为港英政府服务,创作出鼓吹英帝国主义改良行动的影片,到为中修资产阶级服务,创作出煽动帝国主义民族仇恨的影片,两者内核没什么不同,都是出自为垄断资产阶级宣传。而不论影片当中的警察是贪污腐败、快意恩仇,还是“正大光明、一身正气”,与无产阶级斗争是半点边都沾不上的,什么革命、反修防修、阶级立场,一概不提。这种反动影片必须被批臭批倒。
2、此影片当中充满着个人英雄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弱肉强食,这也是可以预料的,因为目前的统治阶级就是资产阶级,文艺路线也必然是资产阶级的路线,资产阶级政府掌握着宣传机器,他必然把巩固其统治的作品放出来,而无产阶级想要建立自己的文艺路线,就必须夺取政权,走暴力夺权的道路,只有掌握了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彻底推广开来无产阶级的文艺路线。
电影《追龙》是一部背景为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英国殖民政府统治下,殖民地警察与黑帮势力相互勾结,其中小警察“雷洛”与涉毒黑帮分子“伍世豪”结谊、发迹,后虽生隔阂,但仍能重归于好,最后度过一生的故事。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大毒草,主题是港英殖民警官与黑帮分子之间的所谓“兄弟义气”,更有甚者,为了迎合本国现统治当局的宣传需要,不惜给殖民当局走狗贴上了一层“爱国”标签,用“民族主义”光环遮盖黑警勾结,鱼肉百姓的残酷现实。如此“爱国”,实质是在蘸本国两岸三地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人血馒头”。
“只要爱国,黑的也可以是白的,只要是创造稳定社会的,一切都合乎情理”。本片主人公雷洛,原型是港英殖民当局高级警官吕乐,是一个典型的帝国主义殖民走狗,先后在香港“五九六双十暴动”,“六七红港时期”作为殖民地军警人员参与对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爱国反帝群众的镇压,后随着一路升迁,炮制了港英时期臭名昭著的警界“贪污制度”。在港英当局的默许下,一时权倾“黑白两道”,直至因时局变化远遁海外。对于这类犯下罄竹难书罪行的人物,影片不仅不予以批判,还有意通过片中演员之口,论述了要将黑帮横行与警察贪污合理化、制度化,以此“建设”出治安稳定,井井有条的歪理,雷洛为了给替自己掩护而瘸了一条腿的“兄弟”伍世豪补偿,用一笔带过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用军警特权扶持其在黑帮界“做大做强”,共分腐败制度化的“天下”。剧作人员们大抵觉得这样的说辞还不足以抵消主人公的罪行,于是在本片增加了“英国人最大,如何都不许对英国人出手”的设定。故设置了以下桥段来塑造华人与英国人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另一位主人公“伍世豪”及其亲属与活跃在香港的英国统治阶级群体爆发矛盾,片中伍世豪的亲属因染上毒瘾四处哀求毒品,但随即就在高消费场所与英国人的冲突通过塑造其反抗无果被英国人打成重伤来说明英国人与华人之间的“民族矛盾”,为后来伍世豪冲动之下击杀英国警官提供所谓“合理性”。“华人终于敢于对英国统治者下手了”。这是剧作人员想要借此“输出”给观众的情绪宣泄点,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无论是警官雷洛、还是黑帮头目伍世豪,其存在、发迹无不建立在港英殖民当局对无产阶级的压迫上,另一部同样讲述这位“总华探长”雷洛的电影《雷洛传》尚有揭示彼时为警探的年轻雷洛监视高唱《国际歌》的群众集会片段,在本片关于雷洛对广大无产阶级犯下的罪行直接被选择性地无视,把雷洛和伍世豪的关系塑造成如何在英国人统治下谋得生路,发家致富的“传奇兄弟情”,他们只需要继续在英国人面前低头,便是“一人之下”的土皇帝,便是开创了“秩序井然新香港”的所谓领袖。
好一个“秩序井然”,是谁的秩序呢?自然是英国殖民当局秩序,是这些殖民当局军警、资产阶级、黑帮头目的秩序,是为了不至于使社会动荡波及到统治阶级人身财产的秩序。于是这么一出“爱国主义”的滑稽戏上演了,雷洛和伍世豪这类走狗终于要在爱国主义的光环下,在兄弟义气的加持下,不得不为自己反抗一个名叫“英国人”的外敌后遭到打击,远走他乡。他们当然可以一走了之,身为原型的“吕乐”一生搜刮了五亿港币,远遁他国后仍逍遥自在,伍世豪从流氓无产者到黑帮头目,亦入大资产阶级之列。但那些被他们镇压、因他们逼良为娼而家破人亡的香港群众,这个所谓的秩序对他们而言是暗无天日的恐怖统治。帝国主义的走狗,荼毒群众的黑帮分子,怎么就能用“爱国”来洗白呢?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得以看到本国当今统治阶级及向其献媚的香港反动文艺头子们是如何强行给彼此演“包饺子”戏码,共同压迫广大无产阶级的。港英末期拍摄的《雷洛传》中被一笔带过反映的五七暴动、红港斗争,在本片中,在如今香港资产阶级政府的历史资料馆中,被有意撤下雪藏,而昔日香港无产阶级群众斗争的对象,一众留在香港的资产阶级被冠以“爱国企业家”之名捧为座上宾,这都是资本主义全面复辟后发生的事实。本片资产阶级剧作人员选择性地忽视了这一切,正如香港资产阶级文艺人员过去拍警匪片,固然反映了港英统治下的黑暗,但更将群众运动矮化到黑色结社范畴,为港英后期的改良措施变相唱赞歌,如今自然也能为服务新主子,即本国复辟当局,而添加民族主义,家国情怀的戏码。因为新旧警匪片,本质都是资产阶级当局的木偶戏,旧时代警匪片,输出资产阶级花天酒地、快意恩仇的反动世界观,新时代的警匪片,虽不再反映黑帮分子间的具体倾轧,侧重转向了对警察这类暴力机关的正面形象宣传,不过是服务于新时代统治者需要的新瓶旧酒。
资产阶级拍摄的警匪片看似打着现实主义,揭示黑暗的旗号,但本质仍在逃避这些“黑暗”产生的根本原因。其中看似塑造了一个个底层人物,但这些人物的形象在资产阶级的塑造下充斥麻木,自私,从来都与无产阶级的斗争毫无关系。警匪片充斥着各色暴力的描述,有时或褒义、或贬斥,不过是一时作为麻痹群众的视听“奶头乐”,还有为资产阶级当局动用暴力专政手段唱赞歌的一体两面罢了。然而资产阶级根本上回避的,为什么会有有组织的暴力手段产生,这些有组织的暴力为什么路线、阶级服务的本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所以区别资产阶级的现实主义,因其不仅反映群众被压迫,更反映群众如何展开斗争,是代表无产阶级阶级世界观、文艺路线的题材。
群众从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无产阶级不仅敢于毁灭一个旧世界,更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时至今日,两岸三地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仍在继续愚弄、压迫着广大群众。而无产阶级要摆脱如片子主人公这类官匪勾结、要终结资本主义社会下备受压迫的局面,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在革命路线下,在执行本阶级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下组织起来,用暴力对资产阶级实施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