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天》为例,浅谈资本主义灾难片是如何用天灾掩盖人祸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本文批判了灾难片典型的英雄主义、唯心史观问题,在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下,它的根子是“现实主义”,这类题材往往用于讽刺社会中某些问题(如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然而目的不是为了发动无产阶级改造它,而是为了给无产阶级灌迷魂汤,让他们误以为统治阶级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着手解决了。这种影片对无产阶级的毒害,和所谓成功学、励志影片没什么区别,甚至更加深刻,已经腐朽到骨子里的资产阶级,根本认识不到民主集中制下的无产阶级能产生怎样改天换地的威力,认识不到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无产阶级同胞如何一同改造自然。
2、我们应当意识到现实中面对灾难时的种种困境,都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腐朽无能所导致的,三年疫情就是代表,而本文所讨论的这类灾难片灾难电影整体展现出的,就是一套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将现实中的一些灾难现象给抽象和扩大化,并且以脱离阶级的形式来展现在影片中,但是在后续的处理上,又充斥着恶臭个人英雄主义与人性论种种,这更加说明了没有任何脱离阶级的事物,电影这种文艺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就是要为了资产阶级而服务。

灾难片是资本主义电影体系下的一种类型片,常以在大荧幕上呈现毁天灭地的场景为标识,同时也被用来衡量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工业实力如何。灾难片的叙事模式简要来说是用极端的天灾来表现大自然对于人类破坏行为的愤怒,以及在其中其中凸显的所谓人性的复杂性,这自然符合小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毕竟在影片中存活下来的基本都是这些绽放“人性光辉”的精英分子。

灾难片表面上就是为了突出人类面对自然规律的无力以及人类情感所能带来的巨大力量,但是文艺作品是服务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其本质仍是把资本主义制度阐述为像自然规律一样是永恒不变的,而被压迫的人民群众在面对阶级剥削带来的灾难时只能“听天由命”,而在灾难片存活下来的除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那就是依附其上的知识分子与小资产阶级。但是,灾难片其内容的反动性往往被极端的天灾所掩盖,而造成灾难片中人民群众惨痛下场的正是资产阶级的不作为导致的人祸。

接下来,笔者以好莱坞著名灾难片《后天》为例来解释这种黑白颠倒的情节是如何做到的。

《后天》当中灾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冰川融化,从而导致海洋的洋流消失,从而在北半球形成极端气候,地球再次回到冰川时代。而在本片中,只有作为气象专家的男主(典型的英雄主义)发现这个理论,而其他人对此嗤之以鼻。这里有一段情节值得讨论,就是当气象学家的男主在联合国进行汇报的时候,各国的统治阶级对此并不认同,尤其是美国总统发表了类似于“不能干扰经济生活的”言论。那么这些精英首脑们什么时候改变主意呢?就是当灾难开始造成破坏之后才幡然醒悟,开始开会解决问题,当然开会也没解决什么,除了叫人民快点逃难(人民群众只能用双腿,而这群精英们可以用各种交通工具),要么在打造一下“忧国忧民”的资产阶级光辉形象,开会也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其实在本片中,男主已经提示风暴眼中温度会骤降到零下一百多度,这时候让人民在外面逃难完全是会变成冰雕,但是与人民群众脱节的资产阶级官僚那会想那么多,一拍脑门就是让人民撤离,这难道就是在乎人民群众的表现吗?

这段情节实际上正是对于现实中资产阶级应对灾难的一种反映,资产阶级唯一在乎的是经济效益,人民群众的全部意义就是有多少剩余价值可以剥削。资产阶级想要救灾的全部实质是担心死伤人数过多耽误对其剩余价值的剥削,如果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灾难,那资产阶级发个公告打个哈哈就过去了,至于人民群众是否受到损害时完全不在其考虑范围的。本片的揭露仍然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即便因其错误决策造成规模庞大的人祸,但形象仍旧是光辉的,是代表人类文明曙光的。对于这一点暴露,在电影《2012》中是更为明显一些,就是结尾精英们站在由工人群众建造的诺亚方舟上看着夕阳,一起迎接新世界,这完全是精英史观反映的结果,人类的新历史是靠精英创造的,而不是劳动群众。

再者,灾难片的群众视角也是非常消极的。在《后天》中,人民群众是非常无力的,而真正有行动力的是知识分子,或者是被家庭情感“武装”起来的小资产阶级,例如《2012》中逃出生天的就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家庭。这本质上仍是小资产阶级以精英主义的视角来审视无产阶级的结果,无产阶级就是愚昧的,混乱的;而只有小资产阶级的精英阶层才能找到真正解放的出路,其实反映的是小资产阶级应对资产阶级压迫的一种救世主心态,只是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从而跻身于资产阶级的行列当中,正如当今一些泛左翼小资群体鼓吹手工业融工似的,把自己包装成无产阶级革命的救世主,在工人群众中大造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但本质上也是为了向资产阶级投降罢了。

那么,面对灾难时,人民群众有选择吗?笔者这里以一部文革时期上映的抗灾电影《浪涛滚滚》作为对比。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资本主义只能拍灾难片是其利润挂帅的结果,只能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去搞什么救援,但是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把灾难片转化为抗灾电影,是其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结果,发动人民群众去改造自然,与自然斗争。这两种面对灾难的不同观点,本质上是文艺服务于不同统治阶级,不同政治路线的结果。在《浪涛滚滚》中,在面对可以预测的洪灾,并不是选择坐以待毙,等灾难发生才进行救援,而是发动人民群众修建大坝,积极抗灾。在这个过程中,是官员与人民群众一起修建大坝,是党员对于上级的官僚主义作风的坚决批判,是与大自然与反动思想作斗争的生动反映。正如影片台词总结的:

“同自然作斗争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同各种旧思想作斗争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精神基础,这座思想大坝要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中稳固的建立起来。”

资本主义社会的灾难片只能消极的躲避灾难,因为资产阶级是缺乏发动无产阶级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就把他们的害怕与无力说成是全人类的情感。但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产阶级群众就能通过改造自然来保证其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畏艰险,发扬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基本原则。事实证明,在天灾面前,人类并不是待宰的羔羊,而其严重后果完全是资本主义造成的人祸。而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事物,文革时期开展的各大工程也充分证明了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天换地,与各大灾难做积极的抗争。

所以,对于人类来说,真正的灾难是资本主义。这种灾难并不是资本主义的创作者说的那样,是永恒的,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正确的革命路线来改变的,也就是只有建立地下的职业革命家组织,并通过代办员网络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形成全国协同的红色革命网络,才能彻底的解决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根源的灾难体系,无产阶级终将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1 个赞